![第三单元10.1《兰亭集序》课件PPT(送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765066/1-170530492483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三单元10.1《兰亭集序》课件PPT(送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765066/1-170530492490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三单元10.1《兰亭集序》课件PPT(送教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765066/1-17053049249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三单元10.1《兰亭集序》课件PPT(送教案)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765066/1-1705304924991/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三单元10.1《兰亭集序》课件PPT(送教案)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765066/1-1705304925026/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三单元10.1《兰亭集序》课件PPT(送教案)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765066/1-170530492506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三单元10.1《兰亭集序》课件PPT(送教案)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765066/1-1705304925102/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三单元10.1《兰亭集序》课件PPT(送教案)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765066/1-1705304925139/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三单元10.1《兰亭集序》课件PPT(送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765066/0-170530485329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三单元10.1《兰亭集序》课件PPT(送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765066/0-170530485335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三单元10.1《兰亭集序》课件PPT(送教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765066/0-170530485342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第三单元9.1《陈情表》课件PPT(送教案) 课件 39 次下载
- 第三单元9.2《项脊轩志》课件PPT(送教案) 课件 40 次下载
- 第三单元10.2《归去来兮辞》课件PPT(送教案) 课件 47 次下载
- 第三单元11《种树郭橐驼传》课件PPT(送教案) 课件 39 次下载
- 第三单元12《石钟山记》课件PPT(送教案) 课件 41 次下载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第三单元10(兰亭集序 归去来兮辞并序)10.1 兰亭集序精品课件ppt
展开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积累和“序”有关的古代文化常识。
2.理解文章内容,梳理课文的结构层次,品味文章简练优美清新朴素的语言。
3.理解作者对生死问题的思辨,加深对生命的意义、价值的认识。
4.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内容,梳理课文的结构层次,品味文章简练优美清新朴素的语言。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对生死问题的思辨,加深对生命的意义、价值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兰亭临帖 行书如行云流水
月下门推 心细如你脚步碎
忙不迭 千年碑易拓
却难拓你的美
真迹绝 真心能给谁
牧笛横吹 ……
伴着一曲韵味悠长的《兰亭序》,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兰亭集序》,来领略其魅力。(板书课题和作者)
二、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1.作者简介
先由学生介绍自己了解的王羲之,然后出示课件补充:
(一)王羲之其人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琅邪临沂人(今属山东)。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后世称为“王右军”。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他小时后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二)王羲之其书
王羲之在书法上是个革新家,他开始精研各书体势,博取众家之长,创造出风格轻灵优美、潇洒飘逸的新体,从而突破了汉魏质朴厚重的古风,被后代尊为“书圣”。
王羲之在前人行书基础上,将各家用笔、结字中的一些长处加以融合贯通,终于创出享誉后世的行书体。他的《兰亭集序》被后世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今观其书,的确俊逸遒劲,笔势纵横,在用笔、结构、点画搭配等方面极其富变化。
(三)王羲之其事
袒腹东床
晋代的大士族郗(chī)鉴欲与王氏家族联姻,就派了门生到王家去择婿。
王导让来人到东厢下逐一观察他的子侄。 门生回去后对郗鉴回报说:“王氏的诸少年都不错。他们听说来人是郗家派来选女婿的,都一个个神态矜持。只有一个人在东床上袒胸露腹地吃东西,好像不知道有这回事一样。” 郗鉴听了,说:“这就是我要找的佳婿。”后来一打听,知道坦腹而食的人是王羲之,就把女儿嫁给了他。
2.写作背景
先由学生根据课本注释介绍,然后课件补充:
古人每年三月初三,为求消灾除凶,到水边嬉游,称为修禊。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日, 大书法家王羲之和当时名士谢安、孙绰、许询、支遁等42人来到这里修禊,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诗歌会。一群文人雅士,置身于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之中,众皆列坐曲水两侧,将酒觞(杯)置于清流之上,任其飘流,停在谁的前面,谁就即兴赋诗,否则罚酒。据记载,当时参与其会的42人中,12人各赋诗二首。九岁的王献之等16人拾句不成,各罚酒三觞。王羲之将37首诗汇集起来,编成一本集子,并借酒兴写了一篇324字的序文,这就是著名的《兰亭集序》。 为“天下第一行书”。。
三、整体感知
1.解题
《兰亭集序》是一篇序言。
“序言”简称“序”,也叫引言、前言,属实用文体,同“跋”(bá)是一类。
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
- 读文正音
3.梳理关键
诵读课文,边读边找出表现作者感情变化的词语,把握作者感情变化线索。
乐——痛——悲
四、深入探究
研习第一、二段:
文言知识:
翻译:
永和九年,这年是癸丑年,阴历三月初,(名士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为的是到水边进行消灾求福的活动。众多贤才都会聚集在这里,年龄大的年龄小的都聚集在一起。这里有高大的山和险峻的岭,有茂密的树林和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澈激荡的水流,辉映环绕在亭子的四周,引(清流急湍)来做为流觞的曲水,(人们)列坐在曲水之旁。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可是)喝点酒作点诗,也足以痛快地表达幽深内藏的感情。
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温暖舒畅。抬头观望宇宙的寥廓,低头细看地上万物的繁多,借以纵展眼力,开畅胸怀,极尽视听的乐趣,实在快乐啊!
思考:
“信可乐也”,因何而乐?
研习第三段:
文言知识:
翻译:
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的生活。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和满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等到对于自己所喜爱的事物感到厌倦,心情随着当前的境况而变化,感慨随之产生了。过去所喜欢的东西,转瞬间,已经成为旧迹,尚且不能不因为它引发心中的感触,况且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灭。古人说:“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怎么能不让人悲痛呢?
思考:
“岂不痛哉”,因何而痛?
研习第四段:
文言知识:
翻译:
每当我看到古人(对死生)发生感慨的原因,与我所感叹的好像符契一样相合,没有不面对着他们的文章而嗟叹感伤的,在心里又不能清楚地明白。本来知道把生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可悲呀!所以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篇。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但触发人们情怀的原因,他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后世的读者,也将对这次集会的诗文有所感慨。
思考:
“悲夫”,因何而悲?
五、主旨提升
如何理解“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作者认为人不管以怎样的方式活着,生命都在不知不觉中逝去,而寿命的长短只能听凭造化,最终归于结束。
所以生就是生,活着能享受乐趣,死就是死,死后一切皆无,活着和死去是人生大事,二者不可等量齐观。
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
补充:魏晋士人的生死观
两晋时期是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极剧动荡的年代,司马氏篡权成功后,更是惧怕舆论的褒贬,对有异议的人极为残酷。残杀名士现象时有发生。“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为了避祸全身,他们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寄情山水,笑傲山野,不再把积极入仕当成人生的理想。
他们思想消极,行动无为,就像浮萍之于海水,随波荡漾,飘到哪里就是哪里。当然,死了就死了,无所谓,因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一死生”“齐彭殇”。
王羲之的生死观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王羲之却否定老庄“一死生,齐彭殇”,认为生即生,死即死,应在有限的生命里创造最大的价值,不应空谈玄理,表现出王羲之对抗人生虚无的执着努力。这在玄学盛行,士大夫普遍崇尚老庄哲学的东晋时难能可贵的。
六、课堂小结
王羲之是个奇人,他能在别人皆作态时“坦腹东床”,气度实在非凡;他能在别人皆“乐”时想到“乐”后之“痛”之“悲”,思想何等深邃!他的人格和他的书法、散文一起化为宝贵的文化遗产荫蔽着后人。有人说《兰亭集序》40岁才能读懂,而我说,我们在20岁前就应该思考快乐、生命与永恒!这种思考可能还比较肤浅,但只要同学们努力去思索探究,就会缩短与伟人的思想距离,甚至还会开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思想领空!
七、作业布置
1.背诵全文。
2.如何对待生与死,这是人类的一个永恒的话题。有人认为,王羲之的生死观也值得商椎,因为他只看到了生与死、长寿与短命,而没有看到生命的质量和活着的意义。你是否赞同这种说法?谈谈你对生与死的认识。
语文选择性必修 下册10.1 兰亭集序完美版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选择性必修 下册<a href="/yw/tb_c4002020_t3/?tag_id=26" target="_blank">10.1 兰亭集序完美版ppt课件</a>,文件包含101选必下第三单元_兰亭集序一-课件pptx、101选必下第三单元_兰亭集序二-课件pptx、101选必下第三单元_兰亭集序一-教案pdf、101选必下第三单元_兰亭集序二-教案pdf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人教统编版10.1 兰亭集序优秀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统编版<a href="/yw/tb_c4002020_t3/?tag_id=26" target="_blank">10.1 兰亭集序优秀ppt课件</a>,文件包含101《兰亭集序》王羲之的三重生命超越部级精课品读PPTpptx、101《兰亭集序》王羲之的三重生命超越部级精课品读教案docx、101《兰亭集序》王羲之的三重生命超越部级精课品读导学案docx、《兰亭集序》朗读音频mp3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54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0.1 兰亭集序评优课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0.1 兰亭集序评优课教学课件ppt,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兰亭集序王羲之,壹知人论世,王羲之,文化背景,贰整体感知,读准字音,整体感知,叁文章解读,“群贤少长”,“此地有又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5b3db8a16b5d6587ba18abcf3fc66c6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