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最新高考物理一轮突破实验二 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

    最新高考物理一轮突破实验二  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第1页
    最新高考物理一轮突破实验二  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第2页
    最新高考物理一轮突破实验二  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最新高考物理一轮突破实验二 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

    展开

    实验二 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实验过程】(1)安装实验仪器(见实验原理图)(2)测量弹簧的伸长量(或总长)及所受的拉力(或所挂钩码的质量)列表作记录要尽可能多测几组数据。(3)根据所测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以力为纵坐标以弹簧的伸长量为横坐标。(4)按照在图中所绘点的分布与走向尝试作出一条直线所画的点不一定正好在这条直线上但要注意使直线两侧的点数大致相同。(5)以弹簧的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直线所代表的函数首先尝试一次函数如果不行再考虑二次函数。数据处理1以弹力F(小等于所挂钩码的重力)为纵坐标以弹簧的伸长量x为横坐标用描点法作图连接各点得出弹力F随弹簧伸长量x变化的图线。2以弹簧的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图线所代表的函数表达式并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误差分析】1弹簧所受拉力大小的不稳定易造成误差使弹簧的一端固定通过在另一端悬挂钩码来产生对弹簧的拉力可以提高实验的准确度。2弹簧长度的测量是本实验的主要误差来源测量时尽量精确地测量弹簧的长度。3描点、作图不准确也会造成误差。【注意事项】1所挂钩码不要过重以免弹簧被过分拉伸超出它的弹性限度。2每次所挂钩码的质量差尽量大一些从而使坐标纸上描的点尽可能稀这样作出的图线更精确。3测量弹簧的原长时要让它自然下垂。测弹簧长度时一定要在弹簧竖直悬挂且处于平衡状态时测量以减小误差。4测量有关长度时应区别弹簧原长l0、实际总长l及伸长量x三者之间的不同明确三者之间的关系。5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时两轴上单位长度所代表的量大小要适当不可过大也不可过小。6描点画线时所描的点不一定都落在同一条直线上但应注意一定要使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7记录数据时要注意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对应关系及单位。【实验创新】视角一:不变目的变装置。可以不悬挂重物变化弹力的测量方法;可以变化刻度尺变化弹簧长度的测量方法;可以把竖直装置变化为水平装置等。视角二:不变装置变目的。可以不测量弹簧的劲度系数测量弹簧的原长测量劲度系数与哪些因素有关等。教材原型实验【典例1如图甲所示用铁架台、弹簧和多个质量均为m的钩码探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1)为完成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乙是弹簧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F­x图线由此可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 N/m。图线不过原点是由于__________(4)为完成该实验设计实验步骤如下:A以弹簧伸长量为横坐标以弹力为纵坐标描出各组(xF)对应的点并用直线连接起来直线穿过尽量多的点不穿过的点均分在直线两侧;B记下弹簧不挂钩码时其下端在刻度尺上的刻度l0C将铁架台固定于桌子上并将弹簧的一端系于横梁上在弹簧附近竖直固定一把刻度尺;D依次在弹簧下端挂上1个、2个、3个、4个、钩码并分别记下钩码静止时弹簧下端所对应的刻度并记录在表格内然后取下钩码;E以弹簧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弹力与伸长量的关系式。首先尝试写成一次函数如果不行则考虑二次函数;F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G整理仪器。请将以上步骤按操作的先后顺序排列出来:________创新型实验类型一 不变目的变装置(利用直尺和滑轮)【典例2(2019·海南高考)某同学利用图(a)的装置测量轻弹簧的劲度系数。图中光滑的细杆和直尺水平固定在铁架台上一轻弹簧穿在细杆上其左端固定右端与细绳连接;细绳跨过光滑定滑轮其下端可以悬挂砝码(实验中每个砝码的质量均m50.0 g)。弹簧右端连有一竖直指针其位置可在直尺上读出。实验步骤如下:在绳下端挂上一个砝码调整滑轮使弹簧与滑轮间的细绳水平且弹簧与细杆没有接触;系统静止后记录砝码的个数及指针的位置;逐次增加砝码个数并重复步骤②(保持弹簧在弹性限度内)n表示砝码的个数l表示相应的指针位置将获得的数据记录在表格内。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如表的实验数据在图(b)中补齐数据点并作出l­n图象。n12345l/cm10.4810.9611.4511.9512.40(2)弹簧的劲度系数k可用砝码质量m、重力加速度大小gl­n图线的斜率α表示表达式为k________。若g9.80 m/s2则本实验中k________N/m(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类型二 不变装置变目的(求拉力)【典例3用金属制成的线材(如钢丝、钢筋)受到拉力作用会伸长。如果要直接测试成品线材比较困难。为此我们可以选用同种材料制成样品进行测试如表是对样品测试取得的伸长量x的数据。单位:cm材料的长l/m横截面积S/cm2拉力F/N2505007501 00010.050.040.080.120.1620.050.080.160.240.3230.050.120.240.360.4810.100.020.040.060.0810.200.010.020.030.04请回答下列问题:(1)这种测试方法运用了________的科学思想。(2)根据样品的测试结果该材料制成的线材受力后的伸长量x与材料的长度l、材料的横截面积S及拉力F的函数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现有一该材料制成的金属杆长为5 m横截面积为0.8 cm2设计要求它受到拉力后的伸长量不超过0.4 cm。其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__________ 答案解析教材原型实验【典例1如图甲所示用铁架台、弹簧和多个质量均为m的钩码探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1)为完成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乙是弹簧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F­x图线由此可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 N/m。图线不过原点是由于__________(4)为完成该实验设计实验步骤如下:A以弹簧伸长量为横坐标以弹力为纵坐标描出各组(xF)对应的点并用直线连接起来直线穿过尽量多的点不穿过的点均分在直线两侧;B记下弹簧不挂钩码时其下端在刻度尺上的刻度l0C将铁架台固定于桌子上并将弹簧的一端系于横梁上在弹簧附近竖直固定一把刻度尺;D依次在弹簧下端挂上1个、2个、3个、4个、钩码并分别记下钩码静止时弹簧下端所对应的刻度并记录在表格内然后取下钩码;E以弹簧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弹力与伸长量的关系式。首先尝试写成一次函数如果不行则考虑二次函数;F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G整理仪器。请将以上步骤按操作的先后顺序排列出来:________【解析】(1)根据实验原理可知还需要刻度尺来测量弹簧原长和伸长量。(2)根据实验原理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弹簧的原长、弹簧所受外力与对应的伸长量(或与弹簧对应的长度)(3)取图象中(0.50)(3.56)两个点代入Fkx可得k200 N/m由于弹簧自重的原因使得弹簧不加外力时就有形变量。(4)根据完成实验的合理性可知先后顺序为CBDAEFG答案:(1)刻度尺 (2)弹簧原长、弹簧所受外力与对应的伸长量(或与弹簧对应的长度) (3)200 弹簧自重 (4)CBDAEFG创新型实验类型一 不变目的变装置(利用直尺和滑轮)【典例2(2019·海南高考)某同学利用图(a)的装置测量轻弹簧的劲度系数。图中光滑的细杆和直尺水平固定在铁架台上一轻弹簧穿在细杆上其左端固定右端与细绳连接;细绳跨过光滑定滑轮其下端可以悬挂砝码(实验中每个砝码的质量均m50.0 g)。弹簧右端连有一竖直指针其位置可在直尺上读出。实验步骤如下:在绳下端挂上一个砝码调整滑轮使弹簧与滑轮间的细绳水平且弹簧与细杆没有接触;系统静止后记录砝码的个数及指针的位置;逐次增加砝码个数并重复步骤②(保持弹簧在弹性限度内)n表示砝码的个数l表示相应的指针位置将获得的数据记录在表格内。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如表的实验数据在图(b)中补齐数据点并作出l­n图象。n12345l/cm10.4810.9611.4511.9512.40(2)弹簧的劲度系数k可用砝码质量m、重力加速度大小gl­n图线的斜率α表示表达式为k________。若g9.80 m/s2则本实验中k________N/m(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解析】(1)根据题表的实验数据在图(b)中补齐数据点并作出l-n图象如图所示。(2)l-n图线的斜率α所以kk N/m101 N/m答案(1)(2) 101【创新解读】 本题用了一个定滑轮改变了拉力方向变竖直弹簧为水平弹簧回避了弹簧的自重对弹簧形变量的影响。类型二 不变装置变目的(求拉力)【典例3用金属制成的线材(如钢丝、钢筋)受到拉力作用会伸长。如果要直接测试成品线材比较困难。为此我们可以选用同种材料制成样品进行测试如表是对样品测试取得的伸长量x的数据。单位:cm材料的长l/m横截面积S/cm2拉力F/N2505007501 00010.050.040.080.120.1620.050.080.160.240.3230.050.120.240.360.4810.100.020.040.060.0810.200.010.020.030.04请回答下列问题:(1)这种测试方法运用了________的科学思想。(2)根据样品的测试结果该材料制成的线材受力后的伸长量x与材料的长度l、材料的横截面积S及拉力F的函数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现有一该材料制成的金属杆长为5 m横截面积为0.8 cm2设计要求它受到拉力后的伸长量不超过0.4 cm。其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__________【解析】(1)运用了控制变量的科学思想。(2)从第一行数据可知在横截面积和材料的长度不变的情况下伸长量x与拉力F成正比;从第一、四、五行数据可知在材料的长度和拉力不变的情况下伸长量x与横截面积S成反比;从第一、二、三行数据可知在横截面积和拉力不变的情况下伸长量与材料的长度成正比。所以线材受力后的伸长量x与材料的长度l、材料的横截面积S及拉力F的函数关系为xk取第一组数据代入可得k8.0×1012 m2/Nx8.0×1012 m2/N·(3)金属杆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F N8 000 N答案:(1)控制变量 (2)x8.0×1012 m2/N·(3)8 000 N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