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十五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知识点归纳总结、教材习题解答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376638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历史第十五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学案
展开第十五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知识点归纳】
造纸术 | 发明 | 西汉时期,人们已懂得造纸的基本方法(缺点:质量差、产量低) | |
改进 |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工艺,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植物纤维为原料造纸。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 ||
医学 | 张仲景 | 东汉末年的名医,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他还发展了“治未病”的思想。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被后世称为“医圣”。 | |
华佗 | 东汉末年的名医,擅长用针炎、汤药为人治病,能实施外科手术,发明“麻沸散”,创编“五禽戏”帮助人们强身健体。 | ||
史学 | 《史记》 | 作者 |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 |
内容 | 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史事 | ||
地位 | 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 ||
宗教 | 道教 | 兴起 | 东汉末年,产生于我国本土 |
教派 | 张角创立太平道;张陵创立五斗米道 | ||
佛教 | 起源 | 古代印度 | |
传人 | 张骞通西域后,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东汉明帝时,佛教逐步在社会上传播开来 |
※造纸术的传播及其影响:
(1)传播:造纸术向东传播到朝鲜、日本,向西传播到阿拉伯国家、欧洲等。
(2)影响: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对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
※纪传体是史书的一种形式。以为人物立传记(皇帝的传记称“纪”,一般人的称“传”)反映历史事件的体裁。鲁迅先生评价司马迁的《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教材问题解答】
司马迁曾遭到关押,又受到酷刑,而他在命运的灾难面前却坚忍不拔地写出历史巨著。他的这种精神对我们有什么教育意义?(教材P75“问题思考”)
我们要学习他面对艰难挫折、身心摧残时,仍毫不畏惧的精神;学习他为了理想和正义,坚忍不拔的顽强意志。
想一想:司马迁这句名言的含义是什么?(教材P76“材料研读”)
人总会死,有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死得其所,有价值;有人的死比羽毛还轻,无足轻重,没有意义。
1、东汉张衡发明创制出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器地动仪。但是这个地动仪早已毁损失传。后来人们根据《后汉书》的记载,结合自己的研究,做出了各不相同的地动仪复原模型。请搜集不同的复原模型,并尝试理解这件古老的验震器的设计原理。(教材P78“课后活动”)
可上网或去图书馆查找资料,对地动仪进行复原。原理结构分析:当地震发生时,地震仪中的验震棒能先倾倒,从而准确灵敏地指出地震的发生方向。
2、想一想:纸的发明给社会文化和人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好处?(教P78“课后活动”)
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也是人类文明史上一项杰出的成就,它方便人类记录信息,使人类以更方便、更经济的方式传播知识。纸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科技文化乃至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利于人类清洁卫生问题的解决和文明习惯的养成。
3. 汉朝时流行一种新型的文学体裁—汉赋,也涌现了一批著名的汉赋作家。试搜集并欣赏汉赋名家的名篇,了解汉赋的基本特点。(教材P78 “课后活动”)
汉赋的主要特点是体制庞大,讲究铺陈,富有文采音韵节奏。其形式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是韵文和散文的结合体,并往往含有讽谏的意味。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十三课 东汉的兴衰导学案: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十三课 东汉的兴衰导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点归纳,教材问题解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一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一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学案设计,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点归纳,教材问题解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导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导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点归纳,教材问题解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