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教案第4章第2讲 氯及其重要化合物(含解析)
展开第2课时 必备知识——氯及其重要化合物
知识清单
[重要物质]①氯气;②HClO;③次氯酸盐[NaClO、Ca(ClO)2];④ClO2;⑤Br2和I2
[基本规律]①Cl2与金属、碱溶液反应的规律;②氯水的成分及性质
知识点1 氯气的性质
1.氯气的物理性质
颜色
气味
毒性
密度
特性
黄绿色
刺激性气味
有毒
比空气重
易液化
实验室里闻有毒气体及未知气体气味的方法是: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气体飘进鼻孔 (如图所示)。
2.从原子结构角度认识氯气的氧化性
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第三周期第ⅦA族,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最外层有7个电子,在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故Cl2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1)与金属的反应
①与Fe反应:2Fe+3Cl22FeCl3,红棕色烟,加水呈棕黄色溶液。
②与Cu反应:Cu+Cl2CuCl2,棕黄色烟。
Cl2具有强氧化性,与变价金属(如Fe、Cu等)反应时,无论Cl2是否足量,反应均生成高价态金属氯化物(如FeCl3、CuCl2等)。
(2)与非金属的反应
Cl2与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l22HCl
(3)与还原性无机物的反应
①与碘化钾溶液的反应:Cl2+2KI===2KCl+I2。
②与SO2水溶液的反应:Cl2+SO2+2H2O===4H++SO+2Cl-(离子方程式)。
③与FeCl2溶液的反应:Cl2+2FeCl2===2FeCl3。
3.从元素价态角度认识Cl2的“歧化反应”
Cl2中氯元素为0价,处于氯元素的中间价态,因此Cl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常温下,Cl2与水或碱溶液反应时,Cl2发生“歧化反应”,Cl元素由0价变为+1价和-1价。
(1)与水的反应
化学方程式:Cl2+H2O⇌HCl+HClO,
离子方程式:Cl2+H2O⇌H++Cl-+HClO。
(2)与碱的反应
①与烧碱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化学方程式)。
②制取漂白粉: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化学方程式)。
1 mol Cl2与水反应时(可逆反应),转移电子数小于NA,而1 mol Cl2与足量冷的NaOH溶液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NA。
4.从平衡的角度认识氯水的成分和性质
氯气能溶于水(1∶2),氯气的水溶液称为氯水,溶于水的氯气只有少量与水反应。
(1)氯水中存在三种平衡关系:
①Cl2+H2O⇌HCl+HClO;
②HClO⇌H++ClO-;
③H2O⇌H++OH-。
(2)氯水性质的多重性
新制氯水的多种成分决定了它具有多重性质,在不同的化学反应中,氯水中参与反应的微粒不同。
[通关1] (易错排查)判断正误
(1)(2020·全国卷Ⅰ)通过饱和的食盐水,除去Cl2中HCl(√)
(2)(2020·江苏卷)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NaCl(aq)Cl2(g)漂白粉(s)(×)
(3)(2019·全国卷Ⅲ)制取较高浓度的次氯酸溶液:将Cl2通入碳酸钠溶液中(×)
(4)(2019·天津卷)将废铁屑加入FeCl2溶液中,可用于除去工业废气中的Cl2(√)
(5)(2019.4·浙江选考)用同一针筒先后抽取80 mL氯气、20 mL水,振荡,气体完全溶解,溶液变为黄绿色(×)
(6)(2018·海南卷)氯水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张、织物等(√)
(7)(2018·北京卷)石蕊溶液滴入氯水中,溶液变红,随后迅速褪色(√)
[通关2] (人教必修1·P87,2题改编)用新制的氯水进行下列实验,实验现象、结论或解释均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
A
滴入AgNO3
溶液中
产生白色沉淀
氯水中
含有ClO-
B
滴在蓝色
石蕊试纸上
试纸只变
红不褪色
氯水中
含有H+
C
滴入NaOH溶
液(含酚酞)中
溶液逐渐褪色
氯水具
有漂白性
D
滴入Na2CO3
溶液中
产生大量气泡
氯水呈酸性
D [新制的氯水中含有Cl-,滴入AgNO3溶液中,Cl-与Ag+反应生成白色沉淀AgCl,不能判断氯水中是否含有ClO-,A项错误;新制氯水中含有H+、HClO等,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B项错误;新制氯水滴入NaOH溶液(含酚酞)中,Cl2与NaOH反应生成NaCl、NaClO和H2O,溶液的碱性减弱,溶液逐渐褪色,不能判断氯水是否具有漂白性,C项错误;氯水中含有HCl,滴入Na2CO3溶液中,CO与H+反应生成CO2和H2O,产生大量气泡,证明氯水呈酸性,D项正确。]
[通关3] (新教材链接)(人教必修第一册·P47,3题改编)如图所示,在A处通入未经干燥的氯气,当B阀关闭时,C处的红色布条看不到明显现象;当打开B阀后,C处的红色布条逐渐褪色,则D瓶中盛放的液体不可能是( )
A.NaOH溶液 B.浓硫酸
B.饱和NaCl溶液 D.Na2CO3溶液
C [B阀关闭时,A处通入未经干燥的氯气经过D瓶溶液,C处的红色布条看不到明显现象,可能盛有浓硫酸,除去了水蒸气,或盛有碱性溶液,吸收了Cl2。]
[通关4] (2021·浙江嘉兴一中检测)在探究新制饱和氯水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氯水的颜色呈浅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
B.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
C.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
D.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
D [Cl2呈黄绿色,溶于水时部分与水发生反应,故氯水的颜色呈浅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A项正确;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为AgCl,说明氯水中含有Cl-,B项正确;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该气体为CO2,说明氯水呈酸性,含有大量H+,C项正确;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其原因是Cl2将Fe2+氧化生成Fe3+,不能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D项错误。]
[通关5] (深度思考)通过下列装置对Cl2的相关性质进行探究。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B通入Cl2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F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开始后,装置C中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装置E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通入Cl2时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Cl2的______性。
答案 (1)干燥的红色(或A中)布条不褪色,湿润的红色(或B中)布条褪色 Cl2无漂白性,Cl2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有漂白性
(2)Cl2+H2O⇌H++Cl-+HClO
(3)吸收氯气,防止污染环境
(4)紫色石蕊溶液先变为红色,然后褪色
(5)2Fe2++Cl2===2Fe3++2Cl-
(6)H2O+SO+Cl2===2H++SO+2Cl- 强氧化
液氯、新制氯水和久置氯水的比较
液氯
新制氯水
久置氯水
分类
纯净物
混合物
混合物
颜色
黄绿色
浅黄绿色
无色
性质
氧化性
氧化性、酸性等
酸性
粒子种类
Cl2
Cl2、HClO、H2O、
H+、Cl-、ClO-、OH-
H2O、H+、Cl-、OH-
新制氯水具有漂白性和酸性,久置氯水只有酸性,不具有漂白性;液氯不具有漂白性,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
知识点2 次氯酸及次氯酸盐
1.次氯酸(HClO)
(1)不稳定性
HClO在光照或受热时发生分解:2HClO2HCl+O2↑。
(2)强氧化性
①能将有色物质氧化为无色物质,作漂白剂。
②杀菌、消毒。
(3)弱酸性
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离子方程式为ClO-+CO2+H2O===HCO+HClO。
由于酸性:H2CO3>HClO>HCO,向NaClO溶液中通入CO2,无论CO2是否过量,反应均生成HCO和HClO。
2.次氯酸盐
(1)“84”消毒液
洁厕灵的主要成分是盐酸,“84”消毒液与洁厕灵不能混合,否则会产生氯气,离子方程式为ClO-+Cl-+2H+===Cl2↑+H2O。
(2)漂白粉
[通关1] (易错排查)判断正误
(1)(2020·北京卷)用84消毒液(有效成分NaClO)杀灭细菌利用了氧化还原反应(√)
(2)(2018·全国卷Ⅱ)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
(3)(全国卷Ⅲ)次氯酸盐具有氧化性,故漂白粉用于漂白织物(√)
(4)(海南卷)漂白粉漂白织物是利用了其氧化性(√)
(5)(山东卷)酸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ClO-、SO、I-(×)
(6)(全国卷Ⅰ)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漂白粉中的CaCl2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CaCO3(×)
[通关2] (人教必修1·P87,9题改编)漂白粉或漂粉精中Ca(ClO)2能与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发生如下反应:Ca(ClO)2+CO2+H2O===CaCO3↓+2HClO。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保存漂白粉或漂粉精时,要密封并置于阴凉处
B.该反应中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C.据该反应可得出结论,酸性:H2CO3>HClO
D.SO2通入Ca(ClO)2溶液中发生反应:Ca(ClO)2+SO2+H2O===CaSO3↓+2HClO
D [Ca(ClO)2能与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反应,且HClO受热易分解,故保存漂白粉或漂粉精时,要密封并置于阴凉处,A项正确;该反应中,各元素化合价均未发生变化,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B项正确;根据酸与盐反应符合“较强酸制取较弱酸”的规律可知,酸性:H2CO3>HClO,C项正确;SO2通入Ca(ClO)2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aSO4,得不到CaSO3,D项错误。]
[通关3] (2020·高考题节选)(1)(江苏卷)NaClO溶液可由低温下将Cl2缓慢通入NaOH溶液中而制得。制备NaClO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于环境杀菌消毒的NaClO溶液须稀释并及时使用,若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且见光,将会导致消毒作用减弱,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国卷Ⅱ)“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NaClO,不可与酸性清洁剂混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工业上是将氯气通入到30%的NaOH溶液中来制备NaClO溶液,若NaClO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1%,则生产1 000 kg该溶液需消耗氯气的质量为________kg(保留整数)。
答案 (1)Cl2+2OH-===ClO-+Cl-+H2O NaClO溶液吸收空气中的CO2后产生HClO,HClO见光分解
(2)ClO-+Cl-+2H+===Cl2↑+H2O 203
[通关4] (深度思考)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下列装置制备漂白粉。
(1)装置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④中的X试剂为______________。
(3)装置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温度较高时有副反应发生,改进该实验装置以减少副反应发生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2MnO+16H++10Cl-===2Mn2++5Cl2↑+8H2O
(2) NaOH溶液
(3)2Ca(OH)2+2Cl2===CaCl2+Ca(ClO)2+2H2O 将装置③放于冷水浴中进行实验
知识点3 溴、碘的提取
1.从海水中提取溴
(1)工艺流程
(2)主要过程及反应原理
2.从海带中提取碘
(1)工艺流程
(2)通入Cl2的反应原理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2+2I-===I2+2Cl-。
“氧化”步骤也可以用H2O2氧化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O2+2I-+2H+===I2+2H2O。
[通关1] (易错排查)判断正误
(1)(2020·天津卷)检验海水中的碘元素,所选试剂是淀粉溶液(×)
(2)(2020·北京卷)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遇氯气变蓝:3Cl2+I-+3H2O===6Cl-+IO+6H+(×)
(3)(福建卷)从海水中提取物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
(4)(浙江卷)实验室从海带提取单质碘的方法是:取样→灼烧→溶解→过滤→萃取(×)
(5)(广东卷)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的过程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通关2] (全国卷Ⅱ)海水开发利用的部分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向苦卤中通入Cl2是为了提取溴
B.粗盐可采用除杂和重结晶等过程提纯
C.工业生产中常选用NaOH作为沉淀剂
D.富集溴一般先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单质溴,再用SO2将其还原吸收
C [苦卤中含有K+、Mg2+、Br-等,通入Cl2可将Br-氧化成Br2,便于从苦卤中提取Br2,A项正确;粗盐中含有不溶性杂质(泥沙)和可溶性杂质(Ca2+、Mg2+、SO等),将粗盐溶于水,并除去其中的杂质,再通过重结晶的方法得到纯净NaCl晶体,B项正确;工业上沉淀Mg2+常选用廉价的Ca(OH)2,而不选用NaOH,C项错误;Br2具有较强的挥发性,富集溴时,常先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Br2,再用SO2将其还原吸收(SO2+Br2+2H2O===H2SO4+2HBr),得到浓度较大的含Br-溶液,D项正确。]
[通关3] (2018·江苏卷)下列有关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原理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用装置甲灼烧碎海带
B.用装置乙过滤海带灰的浸泡液
C.用装置丙制备用于氧化浸泡液中I-的Cl2
D.用装置丁吸收氧化浸泡液中I-后的Cl2尾气
B [B项:用装置乙过滤海带灰浸泡液能达到实验目的。A项:灼烧碎海带应在坩埚中进行,不能用烧杯,装置甲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项:用浓盐酸和MnO2制取氯气需要加热,装置丙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项:吸收Cl2应用NaOH溶液,装置丁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通关4] (深度思考)实验室从含碘废液(除H2O外,含有CCl4、I2、I-等)中回收碘,其实验过程如下:
(1)向含碘废液中加入稍过量的Na2SO3溶液,将废液中的I2还原为I-,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操作将I2还原为I-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氧化时,在三颈烧瓶中将含I-的水溶液用盐酸调至pH约为2,缓慢通入Cl2,在40 ℃左右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控制在较低温度下进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锥形瓶里盛放的溶液为__________。
(3)已知:5SO+2IO+2H+===I2+5SO+H2O。某含碘废水(pH约为8)中一定存在I2,可能存在I-、IO中的一种或两种。请补充完整检验含碘废水中是否含有I-、IO的实验方案:取适量含碘废水用CCl4多次萃取、分液,直到水层用淀粉溶液检验不出有碘单质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供选试剂:稀盐酸、淀粉溶液、FeCl3溶液、Na2SO3溶液。
解析 (1)该反应为Na2SO3、I2的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SO+I2+H2O===SO+2I-+2H+。含碘废液中碘以I-、I2的形式存在,将废液中的I2还原为I-的目的是使CCl4中碘进入水层。
(2)实验控制在较低温度下进行,是为了使氯气在溶液中有较大的溶解度(或防止I2升华或防止I2进一步被氧化)。锥形瓶中溶液的作用是吸收过量的Cl2,故锥形瓶中盛放的溶液为NaOH溶液。
(3)检验I-,可以利用I-的还原性,先加入淀粉溶液,再加盐酸酸化,最后滴加FeCl3溶液,若溶液变蓝,则说明废水中含有I-,若溶液不变蓝,则说明废水中不含有I-;检验IO,可以利用IO的氧化性,先加入淀粉溶液,再加盐酸酸化,最后滴加Na2SO3溶液,若溶液变蓝,则说明废水中含有IO,若溶液不变蓝,则说明废水中不含有IO。
答案 (1)SO+I2+H2O===2I-+SO+2H+ 使CCl4中的碘进入水层
(2)使氯气在溶液中有较大的溶解度(或防止I2升华或防止I2进一步被氧化) NaOH溶液
(3)从水层取少量溶液,加入1~2 mL淀粉溶液,加盐酸酸化,滴加FeCl3溶液,若溶液变蓝,说明废水中含有I-;若溶液不变蓝,说明废水中不含有I-;另从水层取少量溶液,加入1~2 mL淀粉溶液,加盐酸酸化,滴加Na2SO3溶液,若溶液变蓝,说明废水中含有IO,若溶液不变蓝,说明废水中不含有IO
训练(十八) 氯及其重要化合物
1.(2021·湖南常德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氯气的性质活泼,它与氢气混合后立即发生爆炸 ②实验室制取氯气时,为了防止环境污染,多余的氯气可以用氢氧化钙溶液吸收 ③新制氯水的氧化性强于久置氯水的 ④检验HCl气体中是否混有Cl2,方法是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 ⑤除去HCl气体中的Cl2,可将气体通入饱和食盐水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 D.③⑤
C [采用“排除法”分析:氯气与氢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在光照的条件下才能发生爆炸,①错,氢氧化钙溶液中溶质含量少,实验中常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②错,排除A、B项;HCl气体与AgNO3溶液可产生沉淀,④错;将气体通入饱和食盐水中,除去的是HCl气体,而不是Cl2,⑤错,排除D项。]
2.(2021·吉林延边二中检测)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成熟的工艺流程如下。下列关于海水制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干海带海带灰悬浊液滤液碘水
I2的CCl4溶液I2
A.实验室在蒸发皿中灼烧干海带,并且用玻璃棒搅拌
B.含I-的滤液中加入稀硫酸和双氧水后,碘元素发生氧化反应
C.在碘水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
D.碘水加入CCl4得到I2的CCl4溶液,该操作为“萃取”
A [灼烧固体时应在坩埚中,A项错误;H2O2能将I-氧化为I2,B项正确。淀粉溶液遇到单质碘(I2),溶液变成蓝色,C项正确;I2在CCl4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碘水加入CCl4,萃取碘水中的I2,经分液得到I2的CCl4溶液,D项正确。]
3.(2021·湖北武汉四校联考)向如图所示装置中缓慢通入气体X,若打开弹簧夹K,则品红溶液褪色;若关闭弹簧夹K,则品红溶液无变化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X和Y可能是( )
选项
A
B
C
D
X
SO2
Cl2
HCl
NO2
Y
NaOH
溶液
饱和NaHCO3
溶液
饱和NaCl
溶液
Na2SO3
溶液
B [若关闭弹簧夹K,SO2通过NaOH溶液,生成Na2SO3而被吸收,澄清石灰水不会变浑浊,A项错误;若打开弹簧夹K,Cl2会使品红溶液褪色,若关闭弹簧夹K,Cl2通过饱和NaHCO3溶液,产生CO2,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项正确;若打开弹簧夹K,HCl不会使品红溶液褪色,若关闭弹簧夹K,HCl通过饱和NaCl溶液,HCl被吸收,澄清石灰水不会变浑浊,C项错误;若关闭弹簧夹K,NO2通过Na2SO3溶液时,NO2先与水反应生成HNO3和NO,然后HNO3将Na2SO3氧化,得到Na2SO4和NO,NO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项错误。]
4.(2021·河南信阳调研)下图所示是验证氯气性质的微型实验,a、b、d、e是浸有相关溶液的滤纸。向KMnO4晶体滴加一滴浓盐酸后,立即用另一培养皿扣在上面。已知:2KMnO4+16HCl===2KCl+5Cl2↑+2MnCl2+8H2O,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a处变蓝,b处变红棕色
氧化性:Cl2>Br2>I2
B
c处先变红,后褪色
氯气与水生成了酸性物质
C
d处立即褪色
氯气与水生成了漂白性物质
D
e处变红色
还原性:Fe2+>Cl-
D [Cl2将KI氧化生成I2而使淀粉显蓝色,证明氧化性:Cl2>I2;Cl2将NaBr氧化生成Br2,b处变红棕色,证明氧化性:Cl2>Br2,但不能比较Br2和I2的氧化性强弱,A项错误;Cl2与水反应生成HCl、HClO,c处湿润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由于HClO具有强氧化性,又使试纸漂白褪色,B项错误;Cl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Cl、NaCl和H2O,溶液碱性减弱而褪色,C项错误;e处变红色,说明Fe2+被氧化为Fe3+,发生反应:2Fe2++Cl2===2Fe3++2Cl-,证明还原性:Fe2+>Cl-,D项正确。]
5.(2021·福建莆田检测)ClO2和NaClO2均具有漂白性,工业上由ClO2气体制取NaClO2固体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通入的空气可将发生器中产生的ClO2全部驱赶到吸收器中
B. 吸收器中生成NaClO2的离子方程式为2ClO2+H2O2===2ClO+2H++O2↑
C. 步骤a的操作包括过滤、洗涤和干燥
D. 工业上将ClO2气体制成NaClO2固体,其主要目的是便于贮存和运输
B [在ClO2发生器中一定产生ClO2气体,通入空气,可以将其吹入吸收器中进行吸收, A项正确;吸收器中加入了浓氢氧化钠溶液,显然其中的反应不可能得到氢离子,B项错误;冷却结晶得到NaClO2固体后,应该经过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产品,C项正确;气体的贮存和运输都远比固体困难,将ClO2气体制成NaClO2固体的主要目的是便于贮存和运输,D项正确。]
6.(2021·江西奉新检测)向含Cl-、Fe2+、Br-、I-各0.1 mol(其余为Na+)的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Cl2,通入Cl2的体积和溶液中相关离子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正确的是( )
B [四种离子的还原性强弱顺序为I->Fe2+>Br->Cl-,各离子均为0.1 mol,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通入Cl2时,离子被氧化的先后顺序为I-、Fe2+、Br-。通入标准状况下1.12 L Cl2(0.05 mol)时,有0.1 mol I-被氧化,其他离子不反应;通入标准状况下2.24 L Cl2(0.1 mol)时,有0.1 mol I-和0.1 mol Fe2+被氧化;通入标准状况下3.36 L Cl2(0.15 mol)时,I-、Fe2+、Br-均被完全氧化。]
7.(2021·山西吕梁检测)工业以浓缩海水为原料提取溴的部分过程如图:
某课外小组在实验室模拟上述过程设计以下装置进行实验(所有橡胶制品均已被保护,夹持装置已略去):
(1)实验开始时,A装置中不通热空气,先通入a气体的目的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装置中通入a气体一段时间后,停止通入,改通热空气,通入热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过程中,B装置中Br2与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欲使溴离子变成溴单质,则通入的a气体能和溴离子发生反应生成溴单质,氯气能和溴离子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溴单质,离子方程式为Cl2+2Br-===2Cl-+Br2。
(2)溴易挥发,升高温度促进其挥发,所以通入热空气的目的是吹出Br2。
(3)溴有强氧化性,能和二氧化硫在水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Br2+2H2O===H2SO4+2HBr。
(4)氯气不可能完全反应,氯气和溴离子反应生成溴单质,未反应的二氧化硫、氯气和溴都有毒,不能直接排空,且这几种物质都能和碱反应,所以C装置是尾气处理装置,即C的作用是吸收未反应的Cl2、Br2和SO2。
答案 (1)Cl2+2Br-===2Cl-+Br2
(2)将溴从蒸馏烧瓶A中吹出
(3)SO2+Br2+2H2O===H2SO4+2HBr
(4)吸收未反应完的Cl2、Br2、SO2等有毒气体,防止污染空气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教案第4章第5讲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教案第4章第5讲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含解析),共24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教案第4章第4讲 硫及其重要化合物(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教案第4章第4讲 硫及其重要化合物(含解析),共21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教案第3章第3讲 铁及其重要化合物(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教案第3章第3讲 铁及其重要化合物(含解析),共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