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第8章第40讲 盐类水解 (含解析)

    2022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第8章第40讲 盐类水解 (含解析)第1页
    2022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第8章第40讲 盐类水解 (含解析)第2页
    2022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第8章第40讲 盐类水解 (含解析)第3页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第8章第40讲 盐类水解 (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第8章第40讲 盐类水解 (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及其一般规律,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解答下列问题,盐类水解的应用,7,则溶液中c>c>c>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40讲 盐类水解
    复习目标 1.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及其一般规律。2.掌握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3.了解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4.了解盐类水解的应用。5.能利用水解常数(Kh)进行相关计算。
    考点一 盐类水解及其规律

    1.盐类的水解

    2.盐类水解规律
    有弱才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
    盐的类型
    实例
    是否水解
    水解的离子
    溶液的
    酸碱性
    溶液的pH
    强酸强碱盐
    NaCl、KNO3


    中性
    pH=7
    强酸弱碱盐
    NH4Cl、Cu(NO3)2

    NH、Cu2+
    酸性
    pH<7
    弱酸强碱盐
    CH3COONa、Na2CO3

    CH3COO-、CO
    碱性
    pH>7

    3.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由于水解是微弱的反应,因而反应物与生成物用“”连接,易挥发性物质不标“↑”,难溶物不标“↓”,易分解的物质不拆开书写(相互促进水解者除外)。
    如NaHCO3(aq):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H4Cl(aq):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多元弱酸盐的水解分步写:
    如Na2S(aq):第一步:S2-+H2OHS-+OH-;
    第二步:HS-+H2OH2S+OH-,水解以第一步水解为主。
    (3)金属阳离子(弱碱的阳离子)水解一步写到底:
    如AlCl3(aq):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相互促进水解时,由于反应彻底,故生成物中出现的不溶于水的________或________均要注明状态,即写上“↓”或“↑”符号,中间用“===”连接。如NaHCO3与Al2(SO4)3混合反应:3HCO+Al3+===Al(OH)3↓+3CO2↑。
    答案 (1)HCO+H2OH2CO3+OH-
    NH+H2ONH3·H2O+H+
    (3)Al3++3H2OAl(OH)3+3H+
    (4)沉淀 气体

    (1)溶液呈中性的盐一定是强酸、强碱生成的盐(×)
    错因:发生水解的盐溶液不一定呈酸性或碱性,也可能呈中性,如CH3COONH4。
    (2)酸式盐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
    (3)pH相同的盐酸和氯化铵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相同(×)
    错因:酸抑制水的电离,盐类水解促进水的电离。
    (4)Na2CO3溶液中CO的水解:CO+H2O===HCO+OH-(×)
    错因:水解微弱,应该用可逆号。
    (5)FeCl3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Fe3++3HCO===Fe(OH)3↓+3CO2↑(√)

    1.怎样用最简单的方法区别NaCl溶液、氯化铵溶液和碳酸钠溶液?
    答案 三种溶液各取少许分别滴入紫色石蕊溶液,不变色的为NaCl溶液,变红色的为氯化铵溶液,变蓝色的为碳酸钠溶液。
    2.常温下,同浓度的①Na2CO3,②CH3COONa,③NaHCO3溶液,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答案 ①>③>②
    3.已知常温下三种物质的电离常数,CH3COOH(Ka),NH3·H2O(Kb),H2CO3(Ka1)其关系为______________则CH3COONH4溶液显_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下同),NH4HCO3溶液显________性。
    答案 Ka=Kb>Ka1 中 碱

    题组一 盐类水解的实质及规律
    1.常温下,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下列四种盐溶液,其pH测定如表所示:
    序号




    溶液
    CH3COONa
    NaHCO3
    Na2CO3
    NaClO
    pH
    8.8
    9.7
    11.6
    10.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四种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①>②>④>③
    B.Na2CO3和NaHCO3溶液中,粒子种类相同
    C.将等浓度的CH3COOH和HClO溶液比较,pH小的是HClO
    D.Na2CO3溶液中,c(Na+)=c(CO)+c(HCO)+c(H2CO3)
    答案 B
    解析 这几种盐都是强碱弱酸盐,弱酸根离子发生水解反应使溶液显碱性,当盐的浓度相同时,酸的酸性越弱,酸根离子水解的程度就越大,水的电离程度就越大,溶液的碱性就越强。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四种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①HC
    答案 C
    解析 在盐类水解中,遵循“有弱就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的规律,C项错误,D项正确;AD为强酸弱碱盐,显酸性,A项正确;由物料守恒可知,B项正确。
    题组二 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与判断
    4.下列物质在常温时发生水解,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Na2CO3:CO+2H2OH2CO3+2OH-
    B.CuSO4:Cu2++2H2O===Cu(OH)2+2H+
    C.NaAlO2:AlO+2H2OAl(OH)3+OH-
    D.NaF:F-+H2O===HF+OH-
    答案 C
    解析 A项,应为CO+H2OHCO+OH-、HCO+H2OH2CO3+OH-;B项,应为Cu2++2H2OCu(OH)2+2H+;D项,应为F-+H2OHF+OH-。
    5.写出下列物质常温下溶于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判断指定溶液的酸碱性。
    (1)明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H______7。
    (2) CH3COONH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H______7。
    (3) Al2S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l3++3H2OAl(OH)3+3H+ 
    7,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说明,下同);若pHc(H+),溶液显碱性。
    同理NaHS溶液、Na2HPO4溶液显碱性。
    ②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溶液显酸性,如NaHSO3溶液中:
    HSOH++SO(主要)
    HSO+H2OH2SO3+OH-(次要)
    使c(H+)>c(OH-),溶液显酸性。同理NaH2PO4溶液显酸性。
    2.NH与CH3COO-、HCO、CO等在水解时相互促进,其水解程度比单一离子的水解程度大,但水解程度仍然比较弱,不能进行完全,在书写水解方程式时用“”。
    考点二 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及应用

    1.影响盐类水解平衡的因素
    (1)内因:生成盐的弱酸或弱碱越弱,其对应的弱酸酸根离子或弱碱阳离子的水解程度越大,溶液的碱性或酸性越强。
    如水解程度:Na2CO3>Na2SO3,Na2CO3>NaHCO3。
    (2)外因
    (3)以FeCl3水解为例:Fe3++3H2OFe(OH)3+3H+,分析外界条件对水解平衡的影响。
    条件
    平衡移动方向
    H+数
    pH
    现象
    升温
    向右
    增多
    减小
    颜色变深
    通HCl
    向左
    增多
    减小
    颜色变浅
    加H2O
    向右
    增多
    增大
    颜色变浅
    加NaHCO3
    向右
    减小
    增大
    生成红褐色沉淀,放出气体


    2.盐类水解的应用
    (1)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Na2CO3溶液呈碱性的原因:
    CO+H2OHCO+OH-
    (2)配制或贮存易水解的盐溶液
    如配制FeCl3溶液时,先将它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至指定浓度;配制CuSO4溶液时,加入少量的H2SO4,以抑制Cu2+水解。
    (3)判断盐溶液蒸干灼烧时所得的产物
    如将AlCl3、FeCl3溶液蒸干后得到Al(OH)3、Fe(OH)3,灼烧得到Al2O3、Fe2O3;CuSO4溶液蒸干后得到CuSO4固体。
    (4)离子共存
    如Al3+、Fe3+与HCO、CO、AlO因相互促进水解而不共存。Al3+与S2-因相互促进水解而不共存,但Fe3+与S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共存。
    (5)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如明矾净水、热纯碱溶液除油污,草木灰不能与铵盐混用、泡沫灭火器工作原理等。
    (6)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如碳酸氢钠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Na+)>c(HCO)>c(OH-)>c(H+)。
    (7)物质的提纯(水解除杂)
    如MgCl2溶液中混有少量Fe3+杂质时,因Fe3+的水解程度比Mg2+的水解程度大,可加入MgO或Mg(OH)2等,使水解平衡右移,生成Fe(OH)3沉淀而除去。
    在酸性较强的环境中Fe3+比Al3+、Mg2+、Cu2+更易发生水解,可采用加入CuO、Cu(OH)2等调节pH的方法生成Fe(OH)3沉淀除去,但不能用会引入杂质离子的物质。

    (1)稀溶液中,盐的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其溶液酸性(或碱性)也越强(×)
    错因:盐的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生成的H+(或OH-)的物质的量越多,但H+(或OH-)的浓度是减小的。
    (2)加热0.1 mol·L-1 Na2CO3溶液,减小(×)
    错因:升温,CO的水解程度增大,应增大。
    (3)通入适量的HCl气体使FeCl3溶液中增大(×)
    错因:通入HCl抑制了Fe3+的水解,Fe3+浓度增大的很少,Cl-浓度增大的多,故减小。
    (4)水解相互促进的离子在同一溶液中一定不能共存(×)
    错因:水解相互促进没有沉淀和气体生成的离子可以共存,例如:铵根和醋酸根。

    题组一 水解平衡移动及结果分析
    1.向三份0.1 mol·L-1的CH3COONa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NH4NO3、Na2SO3、FeCl2固体(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则CH3COO-浓度的变化依次为(  )
    A.减小、增大、减小 B.增大、减小、减小
    C.减小、增大、增大 D.增大、减小、增大
    答案 A
    解析 CH3COONa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CH3COO-+H2OCH3COOH+OH-,加入的NH4NO3和FeCl2水解显酸性,故促进其平衡正向移动,则CH3COO-浓度减小;加入的Na2SO3水解显碱性,对水解有抑制作用,故CH3COO-浓度增大。
    2.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向Na2CO3溶液中通入NH3,减小
    B.将0.1 mol·L-1的K2C2O4溶液从25 ℃升温至35 ℃,增大
    C.向0.1 mol·L-1的HF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中性,=1
    D.向0.1 mol·L-1的CH3COONa溶液中加入少量水,增大
    答案 D
    解析 Na2CO3溶液中存在平衡CO+H2OHCO+OH-,通入NH3,NH3溶于水生成NH3·H2O,存在电离NH3·H2ONH+OH-,抑制了CO的水解,c(CO)增大,又因为c(Na+)不变,所以减小,故A正确;K2C2O4溶液中存在C2O水解,水解吸热,若从25 ℃升温至35 ℃,促进了C2O的水解,c(C2O)减小,又因为c(K+)不变,所以增大,故B正确;向0.1 mol·L-1的HF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中性,根据电荷守恒c(Na+)+c(H+)=c(F-)+c(OH-),c(H+)=c(OH-),则c(Na+)=c(F-),即=1,故C正确;CH3COOH的电离常数Ka=,所以=,电离常数只受温度影响,温度不变则Ka不变,故D错误。
    3.(2020·长沙模拟)在一定条件下,Na2S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S2-+H2OHS-+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稀释溶液,水解平衡常数增大
    B.加入CuSO4固体,HS-浓度减小
    C.升高温度,减小
    D.加入NaOH固体,溶液pH减小
    答案 B
    解析 水解常数只与温度有关,A错误;Cu2++S2-===CuS↓,平衡左移,HS-浓度减小,B正确;水解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右移,因而增大,C错误;加入NaOH固体,溶液pH增大,D错误。
    题组二 水解原理的应用
    4.下列有关问题与盐的水解有关的是(  )
    ①NH4Cl与ZnCl2溶液可作焊接金属时的除锈剂
    ②NaHCO3与Al2(SO4)3两种溶液可作泡沫灭火剂
    ③草木灰与铵态氮肥不能混合施用
    ④实验室中盛放Na2CO3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磨口玻璃塞
    ⑤加热蒸干CuCl2溶液得到Cu(OH)2固体
    ⑥要除去FeCl3溶液中混有的Fe2+,可先通入氧化剂Cl2,再调节溶液的pH
    A.①②③⑥ B.②③④⑥
    C.①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
    答案 D
    解析 ①NH4Cl和ZnCl2均为强酸弱碱盐,溶液中NH与Zn2+均发生水解反应,溶液显酸性,可以除去金属表面的锈;②HCO与Al3+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产生CO2,可作灭火剂;③草木灰的主要成分为K2CO3,水解显碱性,而铵态氮肥水解显酸性,因而二者不能混合施用;④Na2CO3溶液水解显碱性,而磨口玻璃塞中的二氧化硅会与碱反应生成Na2SiO3,将瓶塞与瓶口黏合在一起,因此实验室盛放Na2CO3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橡胶塞;⑤CuCl2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CuCl2+2H2OCu(OH)2+2HCl,加热时,HCl挥发使平衡不断右移,最终得到Cu(OH)2固体;⑥Cl2能将Fe2+氧化成Fe3+,且没有引入杂质,与盐的水解无关。
    5.下列根据反应原理设计的应用,不正确的是(  )
    A.CO+H2OHCO+OH- 用热的纯碱溶液清洗油污
    B.Al3++3H2OAl(OH)3(胶体)+3H+ 明矾净水
    C.TiCl4+(x+2)H2O(过量)TiO2·xH2O↓+4HCl 用TiCl4制备TiO2
    D.SnCl2+H2OSn(OH)Cl↓+HCl 配制氯化亚锡溶液时加入NaOH固体
    答案 D
    解析 升高温度,促使CO的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溶液中c(OH-)增大,碱性增强,有利于油污的水解及清洗,A正确;明矾是KAl(SO4)2·12H2O,Al3+发生水解生成Al(OH)3胶体,可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起到净水作用,B正确;TiCl4发生水解反应生成TiO2·xH2O沉淀,经脱水制备TiO2,C正确;SnCl2易发生水解反应,而配制其溶液时,加入NaOH固体,消耗HCl促使水解平衡正向移动,生成Sn(OH)Cl沉淀,故应加入HCl溶液抑制其水解,D错误。
    6.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在空气中小心加热蒸干至质量不再减少为止,能得到较纯净的原溶质的是(  )
    ①CuSO4 ②FeSO4 ③K2CO3 ④Ca(HCO3)2 ⑤NH4HCO3 ⑥KMnO4 ⑦FeCl3
    A.全部都可以 B.仅①②③
    C.仅①③⑥ D.仅①③
    答案 D
    解析 FeSO4溶液加热过程中生成Fe(OH)2和H2SO4,又由于Fe(OH)2会被氧化生成Fe(OH)3,故蒸干后得到Fe2(SO4)3和Fe(OH)3的混合物;Ca(HCO3)2受热会分解生成CaCO3;NH3HCO3受热分解生成NH3、H2O、CO2;KMnO4受热分解生成K2MnO4和MnO2;FeCl3受热促进水解生成Fe(OH)3和盐酸,而盐酸挥发进一步促进其水解,最终水解彻底,受热分解得到的固体物质是Fe2O3。
    题组三 平衡移动与实验探究
    7.已知:[FeCl4(H2O)2]-为黄色,溶液中可以存在可逆反应:Fe3++4Cl-+2H2O[FeCl4(H2O)2]-,下列实验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








    加热前溶液为浅黄色,加热后颜色变深
    加热前溶液接近无色,加热后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加入NaCl后,溶液立即变为黄色,加热后溶液颜色变深
    加热前溶液为黄色,加热后溶液颜色变深

    注:加热为微热,忽略体积变化。
    A.实验①中,Fe2(SO4)3溶液显浅黄色原因是Fe3+水解产生了少量Fe(OH)3
    B.实验②中,酸化对Fe3+水解的影响程度大于温度的影响
    C.实验③中,加热,可逆反应:
    Fe3++4Cl-+2H2O[FeCl4(H2O)2]-正向移动
    D.实验④,可证明升高温度,颜色变深一定是因为Fe3+水解平衡正向移动
    答案 D
    解析 加热促进水解,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则实验①中,Fe2(SO4)3溶液显浅黄色原因是Fe3+水解产生了少量Fe(OH)3,故A项正确;由Fe3++3H2OFe(OH)3+3H+可知,酸化后加热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氢离子抑制水解,则实验②中酸化对Fe3+水解的影响程度大于温度的影响,故B项正确;加入NaCl后,溶液立即变为黄色,发生反应:Fe3++4Cl-+2H2O[FeCl4(H2O)2]-,[FeCl4(H2O)2]-为黄色,加热时平衡正向移动,溶液颜色变深,故C项正确;实验④中存在Fe3++4Cl-+2H2O[FeCl4(H2O)2]-,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溶液颜色变深,不能证明对Fe3+水解平衡的影响,故D项错误。
    8.某同学在实验室探究NaHCO3的性质:常温下,配制0.10 mol·L-1 NaHCO3溶液,测得其pH为9.7;取少量该溶液滴加CaCl2溶液至pH=7,滴加过程中产生白色沉淀,但无气体放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HCO3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HCO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
    B.加入CaCl2促进了HCO的水解
    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HCO+Ca2+===CaCO3↓+H2CO3
    D.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c(Na+)+2c(Ca2+)=c(HCO)+2c(CO)+c(Cl-)
    答案 B
    解析 NaHCO3既能电离又能水解,水解出OH-,电离出H+,NaHCO3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HCO的水解程度大于其电离程度,A项正确;溶液中存在HCOCO+H+,加入CaCl2消耗CO,促进HCO的电离,B项错误;HCO与Ca2+生成CaCO3和H+,H+结合HCO生成H2CO3,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CO+Ca2+===CaCO3↓+H2CO3,C项正确;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a+)+c(H+)+2c(Ca2+)=c(HCO)+2c(CO)+c(Cl-)+c(OH-),溶液的pH=7,c(H+)=c(OH-),c(Na+)+2c(Ca2+)=c(HCO)+2c(CO)+c(Cl-),D项正确。

    盐溶液蒸干灼烧时所得产物的几种判断类型
    (1)盐溶液水解生成难挥发性酸时,蒸干后一般得原物质,如CuSO4(aq)CuSO4(s);
    盐溶液水解生成易挥发性酸时,蒸干灼烧后一般得对应的氧化物,如AlCl3(aq)Al(OH)3Al2O3。
    (2)酸根离子易水解的强碱盐,如Na2CO3溶液等蒸干后可得到原物质。
    (3)考虑盐受热时是否分解。
    (4)还原性盐在蒸干时会被O2氧化,
    如Na2SO3(aq)Na2SO4(s)。

    (1)解答此类题的思维过程
    ①找出存在的平衡体系(即可逆反应或可逆过程)
    ②找出影响平衡的条件
    ③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
    ④分析平衡移动的结果及移动结果与所解答问题的联系
    (2)答题模板
    ……存在……平衡,……(条件)……(变化),使平衡向……(方向)移动,……(结论)。

    1.为探究盐类水解是一个吸热过程,请用Na2CO3溶液和其他必要试剂,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取Na2CO3溶液,滴加酚酞溶液呈红色,然后分成两份,加热其中一份,若红色变深,则盐类水解吸热
    2.常温下,0.1 mol·L-1 NaHCO3溶液的pH大于8,则溶液中c(H2CO3)>(填“>”“=”或“<”)c(CO),原因是:HCOCO+H+,HCO+H2OH2CO3+OH-,HCO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用离子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说明)。
    3.(1)若在空气中加热MgCl2·6H2O,生成的是Mg(OH)Cl或MgO,写出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Cl2·6H2OMg(OH)Cl+HCl↑+5H2O↑,MgCl2·6H2OMgO+2HCl↑+5H2O↑或Mg(OH)ClMgO+HCl↑。
    (2)在干燥的HCl气流中加热MgCl2·6H2O时,能得到无水MgCl2,其原因是在干燥的HCl气流中,抑制了MgCl2的水解,且带走MgCl2·6H2O受热产生的水蒸气,故能得到无水MgCl2。
    4.(1)把AlCl3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主要固体是什么?为什么?如何操作溶质不变?(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并配以必要的文字说明)。
    答案 在AlCl3溶液中存在着如下平衡:AlCl3+3H2OAl(OH)3+3HCl,加热时水解平衡右移,HCl浓度增大,蒸干时HCl挥发,使平衡进一步向右移动得到Al(OH)3,在灼烧时发生反应2Al(OH)3Al2O3+3H2O,因此最后得到的固体是Al2O3;在HCl气流中加热蒸发溶质不变。
    (2)MgO可除去MgCl2溶液中的Fe3+,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Fe3++H2OFe(OH)3+3H+,加入MgO,MgO和H+反应,使c(H+)减小,平衡右移,生成Fe(OH)3沉淀除去

    1.(2020·天津,7)常温下,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相同浓度的HCOONa和NaF两溶液,前者的pH较大,则Ka(HCOOH)>Ka(HF)
    B.相同浓度的CH3COOH和CH3COONa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约为4.7,则溶液中c(CH3COO-)>c(Na+)>c(H+)>c(OH-)
    C.FeS溶于稀硫酸,而CuS不溶于稀硫酸,则Ksp(FeS)>Ksp(CuS)
    D.在1 mol·L-1 Na2S溶液中,c(S2-)+c(HS-)+c(H2S)=1 mol·L-1
    答案 A
    解析 HCOONa和NaF均属于强碱弱酸盐,越弱越水解,HCOONa的pH较大,所以Ka(HCOOH)<Ka(HF),A项错误;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7,说明溶液显酸性,c(H+)>
    c(OH-),醋酸的电离程度大于醋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则c(CH3COO-)>c(Na+)>c(H+)>
    c(OH-),B项正确;硫化亚铁溶于稀硫酸,而硫化铜不溶于稀硫酸,可得Ksp(FeS)>Ksp(CuS),C项正确;在1 mol·L-1的Na2S溶液中,根据物料守恒可得c(S2-)+c(HS-)+c(H2S)=1 mol·L-1,D项正确。
    2.(2019·上海,20)常温下0.1 mol·L-1①CH3COOH、②NaOH、③CH3COON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中c(CH3COOH)>c(CH3COO-)>c(H+)>c(OH-)
    B.①②等体积混合后,醋酸根离子浓度小于③的二分之一
    C.①③等体积混合以后,溶液呈酸性,则c(Na+)>c(CH3COO-)>c(H+)
    D.①②等体积混合后水的电离程度比①③等体积混合后水的电离程度小
    答案 B
    解析 A项,0.1 mol·L-1 CH3COOH发生部分电离产生CH3COO-和H+,水发生微弱电离产生H+和OH-,故①中c(CH3COOH)>c(H+)>c(CH3COO-)>c(OH-),错误;B项,①②等体积混合后恰好反应生成CH3COONa,且c(CH3COONa)=0.05 mol·L-1,由于①②混合后c(CH3COONa)小于③,则混合液中CH3COO-的水解程度比③大,故混合液中c(CH3COO-)小于③中c(CH3COO-),正确;C项,①③等体积混合后为等物质的量的CH3COOH和CH3COONa的混合溶液,溶液显酸性说明CH3COOH的电离程度大于CH3COO-的水解程度,则c(CH3COO-)>c(Na+)>c(H+),错误;D项,①②等体积混合后恰好生成CH3COONa,CH3COO-水解促进水的电离,①③等体积混合后,由于CH3COOH电离程度大于CH3COO-的水解程度,水的电离被抑制,故①②等体积混合后水的电离程度比①③等体积混合后水的电离程度大,错误。

    3.(2016·全国卷Ⅲ,13)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向0.1 mol·L-1 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中减小
    B.将CH3COONa溶液从20 ℃升温至30 ℃,溶液中增大
    C.向盐酸中加入氨水至中性,溶液中>1
    D.向AgCl、AgBr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AgNO3,溶液中不变
    答案 D
    解析 A项,=,加水稀释,c(CH3COO―)减小,Ka不变,所以比值增大,错误;B项,=,温度升高水解常数Kh增大,比值减小,错误;C项,向盐酸中加入氨水至中性,根据电荷守恒:c(NH)+c(H+)=c(Cl―)+c(OH―),此时c(H+)=c(OH―),故c(NH)=c(Cl-),所以=1,错误;D项,在饱和溶液中=,温度不变,溶度积Ksp不变,则溶液中不变,正确。
    4.(2019·北京,12)实验测得0.5 mol·L-1CH3COONa溶液、0.5 mol·L-1CuSO4溶液以及H2O的pH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随温度升高,纯水中c(H+)>c(OH-)
    B.随温度升高,CH3COONa溶液的c(OH-)减小
    C.随温度升高,CuSO4溶液的pH变化是Kw改变与水解平衡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D.随温度升高,CH3COONa溶液和CuSO4溶液的pH均降低,是因为CH3COO-、Cu2+水解平衡移动方向不同
    答案 C
    解析 任何温度时,纯水中H+浓度与OH-浓度始终相等,A项错误;随温度升高,CH3COONa水解程度增大,溶液中c(OH-)增大,且温度升高,水的电离程度增大,c(OH-)也增大,B项错误;温度升高,水的电离程度增大,c(H+)增大,又CuSO4水解使溶液显酸性,温度升高,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故c(H+)增大,C项正确;温度升高,能使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均正向移动,而CH3COONa溶液随温度升高pH降低的原因是水的电离程度增大得多,而CuSO4溶液随温度升高pH降低的原因是Cu2+水解程度增大得多,D项错误。
    5.(2018·北京,11)测定0.1 mol·L-1Na2SO3溶液先升温再降温过程中的pH,数据如下。
    时刻




    温度/℃
    25
    30
    40
    25
    pH
    9.66
    9.52
    9.37
    9.25

    实验过程中,取①④时刻的溶液,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做对比实验,④产生白色沉淀多。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2S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SO+H2OHSO+OH-
    B.④的pH与①不同,是由SO浓度减小造成的
    C.①→③的过程中,温度和浓度对水解平衡移动方向的影响一致
    D.①与④的Kw值相等
    答案 C
    解析 ①→③的过程中,pH变小,说明SO水解产生的c(OH-)减小;升高温度,SO的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溶液中SO水解产生的c(OH-)增大,pH应增大,而实际上溶液的pH减小,其主要原因是实验过程中部分SO被空气中的O2氧化生成SO,溶液中c(SO)减小,水解平衡逆向移动,则溶液中c(OH-)减小,pH减小;①→③的过程中,温度升高,SO的水解平衡正向移动,而c(SO)减小,水解平衡逆向移动,二者对水解平衡移动方向的影响不一致,C错误;Na2SO3是强碱弱酸盐,在水溶液中发生水解,存在水解平衡:SO+H2OHSO+OH-,A对;实验过程中,取①④时刻的溶液,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做对比实验,④产生白色沉淀多,说明④中的SO数目大于①中的,④中的SO数目小于①中的,所以④中OH-数目小于①中的,pH不同,B对;Kw只与温度有关,D对。

    1.(2019·怀化高三期末)常温下,某NH4Cl溶液的pH=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溶液中c(H+)>c(OH-)
    ②由水电离产生的c(H+)约为10-10 mol·L-1
    ③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为c(Cl-)>c(NH)>c(H+)>c(OH-)
    ④在纯水中加入该NH4Cl溶液,水的电离被抑制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B
    2.室温下,将0.05 mol Na2CO3固体溶于水配成100 mL溶液,向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有关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加入的物质
    结论
    A
    50 mL 1 mol·L-1 H2SO4
    反应结束后,c(Na+)=c(SO)
    B
    0.05 mol CaO
    溶液中增大
    C
    50 mL H2O
    由水电离出的c(H+)·c(OH-)不变
    D
    0.1 mol NaHSO4固体
    反应完全后,溶液pH减小,c(Na+)不变

    答案 B
    解析 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CO+H2OHCO+OH-,所以溶液呈碱性。A项,向溶液中加入50 mL 1 mol·L-1H2SO4,Na2CO3与H2SO4恰好反应生成0.05 mol·L-1Na2SO4,根据物料守恒可得c(Na+)=2c(SO),错误;B项,向Na2CO3溶液中加入0.05 mol CaO后,发生反应CaO+H2O===Ca(OH)2,生成0.05 mol的Ca(OH)2,Ca(OH)2恰好与Na2CO3反应:Ca(OH)2+Na2CO3===CaCO3↓+2NaOH,则c(CO)减小,c(OH-)增大,c(HCO)减小,所以增大,正确;C项,加入50 mL H2O,CO的水解平衡正向移动,但c(OH-)减小,溶液中的OH-全部来源于水的电离,由于水电离出的H+、OH-浓度相等,故由水电离出的c(H+)·c(OH-)减小,错误;D项,加入0.1 mol NaHSO4固体与0.05 mol Na2CO3恰好反应生成0.1 mol Na2SO4,溶液呈中性,故溶液pH减小,加入NaHSO4,引入Na+,所以c(Na+)增大,错误
    3.下列溶液中,操作和现象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溶液
    操作
    现象
    A
    滴有酚酞的明矾溶液
    加热
    颜色变深
    B
    滴有酚酞的氨水
    加入少量NH4Cl固体
    颜色变浅
    C
    滴有酚酞的CH3COONa溶液
    加入少量的CH3COONa固体
    颜色变浅
    D
    氯化铁溶液
    加热
    颜色变浅

    答案 B
    解析 明矾溶液中Al3+水解使溶液呈酸性,加热,Al3+的水解程度增大,溶液的酸性增强,无颜色变化,A项错误;加入NH4Cl固体,氨水的电离程度减小,碱性减弱,溶液颜色变浅,B项正确;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会使CH3COO-+H2OCH3COOH+OH-平衡向右移动,c(OH-)增大,颜色变深,C项错误;加热氯化铁溶液时促进FeCl3水解为红褐色的Fe(OH)3,颜色加深,D项错误。
    4.常温下,HF的电离常数Ka=6.61×10-4,NH3·H2O的电离常数Kb=1.78×10-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H4F溶液中lg >0
    B.NH4F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小于纯水的电离程度
    C.NH4F溶液中F-的水解平衡常数Kh(F-)≈1.51×10-11
    D.NH4F与NH4Cl的混合溶液中有下列关系:c(NH)>c(F-)+c(Cl-)
    答案 C
    解析 HF的电离平衡常数大于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所以氟离子的水解程度小于铵根离子水解程度,溶液显酸性,氢氧根离子与氢离子的比值的对数应小于0,故A项错误;铵根离子和氟离子的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所以NH4F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于纯水的电离程度,故B项错误;NH4F溶液中F-的水解平衡常数=≈1.51×10-11,故C项正确;NH4F与NH4Cl的混合溶液中c(NH)+c(H+)=c(F-)+c(Cl-)+c(OH-),又溶液显酸性,c(H+)>c(OH-),所以c(NH)K2>K3 bd 调节溶液的pH
    解析 Fe3+分三步水解,水解程度越来越小,所以对应的平衡常数也越来越小,有K1>K2>K3;生成聚合氯化铁的离子方程式为xFe3++yH2OFex(OH)+yH+,由于水解是吸热的,降温则水解平衡逆向移动;加水稀释,水解平衡正向移动;NH4Cl溶液呈酸性,加入NH4Cl,H+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加入NaHCO3,消耗H+,H+浓度降低,平衡正向移动,故可采用的方法是b、d。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知,氢离子的浓度影响聚合氯化铁的生成,所以关键条件是调节溶液的pH。

    相关试卷

    第40讲 盐类的水解 -备战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夯实基础】复习精讲精练:

    这是一份第40讲 盐类的水解 -备战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夯实基础】复习精讲精练,文件包含第40讲盐类的水解原卷版-备战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夯实基础复习精讲精练docx、第40讲盐类的水解解析版-备战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夯实基础复习精讲精练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7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23讲 盐类水解(讲)- 2024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讲义+练习+专题】:

    这是一份第23讲 盐类水解(讲)- 2024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讲义+练习+专题】,文件包含第23讲盐类水解讲-2024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精讲精练+专题讲座原卷版docx、第23讲盐类水解讲-2024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精讲精练+专题讲座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 第8章 第27讲 盐类水解 (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 第8章 第27讲 盐类水解 (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要求,9×10-10,6×10-1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