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题临安邸教课内容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题临安邸教课内容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初读理解,深入赏析,结构主旨,思考练习,题临安邸,初读古诗,理解诗意,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古人表达爱国情感的方式多种多样,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陆游的《示儿》,感受了诗人直接表达的方式。这节课,我们看看林升是怎样表达爱国情感的。
创作背景:此诗当时写在南宋皇都临安的一家旅舍墙壁上,是一首古代 “墙头诗” 。通过描写乐景表哀情,以讽刺的语言,不漏声色地揭露了“游人们”的反动本质,表现诗人的愤激之情。
杭州:自秦朝设县治以来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曾是吴越国和南宋的都城,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因风景秀丽,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
临安是南宋王朝的都城。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大声朗读诗句。2.根据节奏,带着感情小声朗读诗句。3.在读的过程中根据注释解决生字词。
译文:西湖四周青山绵延楼阁望不见头,湖面游船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
几时休 什么时候休止。
译文:温暖馥郁的香风把人吹得醉醺醺的,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
汴州 即汴京,今河南开封市。
诗人抓住临安城的特征——重重叠叠的青山,鳞次栉比的楼台。这样首先描写了祖国大好山河,起伏连绵的青山,楼阁接着一个,这是多么美好的自然。从诗歌创作来说,诗人描写山河的美好,表现出的是一种乐景。
诗人面对国家的现实处境,触景伤情。这样美好的大好山河,却被金人占有。诗句中一个“休”字,不但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社会处境的心痛,更为重要的是表现出诗人对当政者一味“休”战言和、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愤慨之情。
诗人此时是多么希望这样的歌舞快“休”了。这里,诗人运用反问手法,不但强化了自己的对这些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之情,也更加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而产生的忧伤之感。
“游人”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阶级。诗人面对这不停的歌舞,看着这些“游人们”陶醉其中,不由得表现出自己的感慨之情。其中,“暖风”一语双关,在诗歌中,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淫靡之风。在诗人看在,正是这股“暖风”把“游人”的头脑吹得如醉如迷,忘记了自己的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
“熏”“醉”两字用得很精妙。首先,一个“熏”字,暗示了那些歌舞场面的庞大与热闹,为“游人们”营造了靡靡之音的氛围。接着一个“醉”字,承接上一个“熏”字,把那些纵情声色的“游人们”的精神状态刻画得惟妙惟肖,并留下了丰富的审美想象空间——“游人们”在这美好的“西湖”环境中的丑态。
宋朝原来建都于汴梁,时已为金侵占。就是说,纸醉金迷中,这些“游人”们简直把杭州当成了故都汴州。这里,诗人不用“西湖”而用“杭州”是很有意义的。因为“西湖”虽在杭州,但也仅仅是杭州的一个景点。而诗人用“杭州”,就很好地与宋都“汴州”对照。
在对照中,不但引出“汴州”这一特殊的、富有政治意义的名称,而且更有助于抒发诗人的情感——揭露那些“游人们”无视国家前途与命运,沉醉在醉生梦死、不顾国计民生的卑劣行为,同时,也表达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及其对统治者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的愤怒之情。
本诗不露声色地揭露了“游人们”的腐朽本质,也由此表现出作者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全诗构思巧妙,措词精当,冷言冷语的讽刺,偏从热闹的场面写起;愤慨已极,却不作谩骂之语,确实是讽喻诗中的杰作。
学习运用讽刺的修辞手法
讽刺:通过这两句诗可以看出作者用讽刺的手法描写了所谓的“游人们”醉生梦死,不关心国家,只知道享乐的样子。
举例: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题临安邸课前预习ppt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读中感悟,清明上河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题临安邸授课ppt课件,共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游人即达官贵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五年级上册题临安邸教课ppt课件,共1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清明上河图,知识讲解,了解历史背景,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