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湖湘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湖湘名校联盟2021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试题卷
地理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有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作为“行星合月”里最美的一幕“星月童话”,“金星合月”于2020年7月17日晨现身东方低空。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当天可能是农历( )
A. 初一 B. 初七 C. 十五 D. 廿七
2. 下列关于金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相同 B. 有一颗卫星围绕其运动
C. 是八大行星中距地球最近的行星 D. 夜晚金星异常醒目是因为金星能自己发光
【答案】1. D 2. C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根据图文信息,月相弯月,晨时位于东方低空,为残月,可知为下半月的月相,D正确;月末月初看不到月相,A错误;初七为上弦月,傍晚在天空正南方,B错误;十五圆月,傍晚在正东方低空,C错误。故选D。
【2题详解】
金星自转方向为自东向西,与公转方向相反,A错误;金星没有卫星,B错误;金星不能自己发光发热,D错误。是八大行星中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C正确。故选C。
【点睛】太阳系中八大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太阳系八大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共面性、近圆性、同向性的共同特征。
2021年12月22日06时42分在美国阿拉斯加州(北纬60.20度,西经153.45度)发生5.9级地震,震源深度120千米,震中附近海拔约1200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此次地震震源位于( )
A. 地壳 B. 下地幔 C. 岩石圈 D. 地核
4. 地震发生时,位于震中附近陆地上的人会感觉到( )
A. 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B. 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C. 只有上下颠簸 D. 只有左右摇晃
【答案】3. C 4. A
【解析】
分析】
【3题详解】
此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20千米,而地壳最厚处约为70千米,A错误;故震源的位于岩石圈(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的顶部,由花岗质岩、玄武质岩和超基性岩组成),C正确;120千米没有到下地幔和地核,BD错误,故选C。
【4题详解】
震中附近的陆地上,横波、纵波都能到达,且纵波速度快于横波,故人们先感觉到上下颠簸,后感觉到左右摇晃,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地震波是传递能量的主要方式,分纵波和横波,纵波传播速度快于横波,在陆地上人们先感觉到上下颠簸,后感觉到左右摇晃。
2019年8月6日,在新西兰被确认发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鹦鹉化石,距今大约1900万年,发现化石的地区现在非常寒冷,以滑雪而闻名。下图为科学家们复原的古鹤。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下列事件中与鹦鹉化石处于同时期的有( )
A. 一部分鱼类逐渐演化成两栖类 B. 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的雏形基本形成
C. 爬行动物的一支开始向鸟类发展 D. 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大发展
6. 据图推测,古鹦鹉生存时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最有可能为( )
A. 暖湿 B. 冷湿 C. 干冷 D. 干热
【答案】5. D 6. A
【解析】
【分析】
【5题详解】
鹦鹉化石距今大约1900万年,属于新生代,新生代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大发展,因此D正确。古生代中期鱼类演化成两栖类,因此A错误;古生代中后期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的雏形基本形成,因此B错误;中生代爬行动物的一支开始向鸟类发展,因此C错误;综上所述,故选D。
【6题详解】
鹦鹉个体较大,且图中有乔木枝干,说明当时气候条件利于森林生长,较暖湿,因此A正确,排除其他三个选项。故选A。
【点睛】据英国卫报报道,8月6日,新西兰确认发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鹦鹉化石。据估计,这只鹦鹉活着的时候身高约1米、体重约7公斤,比现在已知最大的鹦鹉重一倍多。古生物学家将新物种命名为赫拉克勒斯(赫拉克勒斯是古希腊神话中最伟大的英雄,神勇无比、力大无穷)以突显其不寻常的大小和力量以及这一发现的罕见。
在掌握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简史中,重点抓住以下几条线索:
1、时间变化: 前寒武纪→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2、动物演变: 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的初期阶段→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鱼类时代→两栖动物时代→爬行动物时代→哺乳动物时代→人类时代
3、植物变化:海生藻类时代→陆地蕨类植物时代→裸子植物时代→被子植物时代
4、地质环境变迁 :
前寒武纪(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一片广阔海洋→现在陆地的位置仍大部被海洋所占据
古生代:地壳发生剧烈变动,反复上升和下沉。中后期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的雏形基本形成,我国东北、华北抬升成陆地。
中生代:陆地面积空前扩大。环太平洋地带地壳运动剧烈,形成高大山系,也带来丰富的金属矿产。
新生代:发生了一次规模巨大的造山运动,现在世界上的许多高山是在这次运动中造成的,由此形成现代地貌格局及海陆分布。
2020年12月17日1时13分,嫦娥五号返回器在距地面120千米处高速进入地球大气层,降至离地面约10千米高度打开降落伞,在内蒙古平稳着陆,并带回月球样品月壤。有研完表明,带回的月壤中含有太阳风暴带来的氨-3以及其它物质。下图为地球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从嫦娥五号进入地球大气层到平稳着陆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温度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 B. 可能会因高温而受损
C. 在着陆点能看到美丽的极光 D. 可能会与人造卫星碰撞而发生危险
8. 月壤中含有的氦一3含量远多于地球,可能是因为( )
A. 月球上没有雨水冲刷,氦-3不容易流失 B. 月球没有大气层阻挡
C. 月球距离太阳较近 D. 月球昼夜温差大,岩石易破碎
【答案】7. B 8. B
【解析】
【分析】
【7题详解】
返回器在距地面120千米处进入地球大气层,在着陆过程中先后经过高层大气、平流层和对流层,气温变化特点为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再升高,A错误;在运动过程中可能会因与大气高速摩擦而产生高温受损,B正确;返回器着陆地点在我国内蒙古,不能看到极光现象,C错误;人造地球卫星在太空中运行,不会与返回器发生碰撞,D错误。故选B。
【8题详解】
从材料可知,月壤中的氦-3主要是太阳风暴带来的,由于月球没有大气阻挡,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强烈,因此氦-3含量远高于地球,B正确;如果是雨水冲刷也一样还在月球上,不会引起月壤中氦-3流失到其它星球的现象,A错误;月球有时比地球距离太阳还远,C错误;材料中说明月壤中的是氦-3主要是太阳风暴带来的,因此不是岩石风化的结果,D错误。故选B。
【点睛】对流层大气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该层热量直接来自地面辐射;平流大气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该层大气温度来自臭氧吸收紫外线。
2020年6月8日,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主持研制的“海斗一号”全海深自主遥控潜水器(以下简称“海斗一号”)在马里亚纳海沟(低纬度)实现4次万米下潜,最大下潜深度10907米,刷新了我国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同时填补了中国万米作业型无人潜水器的空白。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海斗一号”在下潜过程中面临的困难有( )
①超高压②低温、缺氧③黑暗④强腐蚀性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0. “海斗一号”下潜过程中经历的盐度变化曲线最可能是( )
A. a B. b C. c D. d
11. 依据上题结论,图中盐跃层大致位于( )
A. 0~500米深处 B. 500~1000米深处
C. 1000~1500米深处 D. >1500米深处
【答案】9. C 10. A 11. A
【解析】
【分析】本题以深海潜水器-海斗1号为材料,涉及地理图表的分析、深海环境、海水盐度变化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相关知识点的能力,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
【9题详解】
深海地理环境压力大、温度低、黑暗无光、构造活跃,对于无人深海潜水器而言,海洋深处超高的水压会对仪器造成影响,①正确。缺氧对无人潜水器影响并不大,②错误。深海海域黑暗无光,设备在下潜中视线容易受到阻碍,③正确。深海海水具有强腐蚀性的特点,对仪器内的设备可能造成影响,④正确。故选择①③④,C选项正确。
【10题详解】
马里亚纳海沟位于北纬11度附近,纬度较低,表层盐度高,随深度的不断增加,盐度不断下降,与图中a曲线符合,A选项正确。 b曲线表层盐度较低,向下盐度升高,属寒流经过而出现的现象,与本题不符,B选项错误。 c曲线随深度增加,盐度逐渐升高,与海水盐度曲线分布规律相反,C选项错误。d曲线从表层到深层,盐度几乎未发生改变,与盐度规律不符,D选项错误。
【11题详解】
盐跃层是指海洋水柱中盐度随深度而迅速变化的垂直带,从上题的a线我们可以看出0~500米处,表层盐分下降速度较快,500米之后,盐分下降速度较慢,故盐跃层应出现在0~500米的位置, A选项正确。
【点睛】盐跃层是指海洋水柱中盐度随深度而迅速变化的垂直带,位于混合良好、盐度均匀的表层水之下。淡水在陆地上经过漫长流径吸收了土壤中的溶于水的(主要是二氧化碳)会呈现弱酸性,密度略轻于海水,含氧量高于海水。当于海水交界的时候会从海水上方流过,他们交界的地方就是—盐跃层。专属于这一环境的生物非常少
狼巷迷谷风景区,位于安徽省滁州市风阳县城东南30公里处,是世界性的岩溶迷宫,展示了岩溶发育的低级外形。谷内石灰岩形成于5.4亿年前的古生代寒武纪。下图为狼巷迷谷景观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风阳县在古生代寒武纪时期的地理环境为( )
A. 湿热的森林环境 B. 温暖的浅海环境 C. 干热的沙漠环境 D. 寒冷的高山环境
13. 凤阳县岩溶地貌发育程度较我国西南地区低的主要原因是( )
A. 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 B. 地势险峻,流水侵蚀作用强
C. 降水量较少,流水溶蚀作用较差 D. 气候湿润,风化作用差
【答案】12. B 13. C
【解析】
【分析】
【12题详解】
凤阳县在古生代寒武纪时期形成石灰岩,根据所学知,石灰岩一般形成于温暖的浅海环境,因此B正确,排除其他三个选项。故选B。
【13题详解】
安徽凤阳县与西南地区均为石灰岩,岩性差异不大,因此A错误;安徽凤阳县位于平原地区,因此B错误;岩溶地貌主要是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凤阳县降水量少于我国西南地区,溶蚀作用弱,因此发育程度比我国西南低,C正确;岩溶地貌主要是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不是风化作用,因此D错误。故选C。
【点睛】在掌握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简史中,重点抓住以下几条线索:
1、时间变化: 前寒武纪→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2、动物演变: 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的初期阶段→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鱼类时代→两栖动物时代→爬行动物时代→哺乳动物时代→人类时代
3、植物变化:海生藻类时代→陆地蕨类植物时代→裸子植物时代→被子植物时代
4、地质环境变迁 :
前寒武纪(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一片广阔海洋→现在陆地的位置仍大部被海洋所占据
古生代:地壳发生剧烈变动,反复上升和下沉。中后期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的雏形基本形成,我国东北、华北抬升成陆地。
中生代:陆地面积空前扩大。环太平洋地带地壳运动剧烈,形成高大山系,也带来丰富的金属矿产。
新生代:发生了一次规模巨大的造山运动,现在世界上的许多高山是在这次运动中造成的,由此形成现代地貌格局及海陆分布。
下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为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位置。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乙地的自然植被是( )
A. 季雨林 B. 常绿阔叶林 C. 落叶阔叶林 D. 针叶林
15. 乙、丙两地都有枫树分布,金黄的枫叶落下是一个美丽的风景,乙、丙地欣赏枫叶的时间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纬度 B. 地形 C. 河流 D. 土壤
16. 甲地自然植被具有的特点是( )
A. 树叶为针状,以抗寒抗旱 B. 乔木叶片宽阔、春季发芽、冬季落叶
C. 叶面积缩小或退化成鳞片状 D. 有板状根和茎花现象,无明显的季相变化
【答案】14. C 15. A 16. C
【解析】
【分析】
【14题详解】
乙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对应的自然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C正确;季雨林为热带季风气候下的植被,A错误;常绿阔叶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下的植被,B错误;针叶林是亚寒带大陆性气候下的植被,D错误。故选C。
【15题详解】
金黄的枫叶落下是一个美丽的风景,乙、丙地欣赏枫叶的时间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乙地比丙地的纬度高,冬季风来的时间较早,树木落叶的时间较早,因此影响两地欣赏枫叶时间不同的原因是纬度,A正确;乙、丙两地都在地势第二阶梯,海拔高度相差不是很大,不是地形对两地气温差异产生的主要影响,B错误;河流和土壤与树木落叶无关,CD错误。故选A。
【16题详解】
甲地为温带荒漠带,植物有的叶面积缩小或退化成鳞片状以减少蒸腾,C正确;树叶为针状,以抗寒抗旱的特点为亚寒带针叶林植被的特征,A错误;乔木叶片宽阔、春季发芽、冬季落叶为落叶阔叶林植被特征,B错误;;有板状根和茎花现象,无明显的季相变化为热带雨林植被特征,D错误。故选C。
【点睛】落叶的原因:1、内因:叶片经过一定时期的生理活动后细胞内大量的代谢产物,如矿物质积累,引起生理功能衰退而死亡(叶绿素破坏)。2、外因:天气变冷,土温降低,雨水减少,根系所提供的水分变少,而落叶可以减少蒸腾,减少水分的消耗,利于植物在寒冷和干旱季节生存。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某教师为使学生更加直观、深刻地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实验报告:
实验用材:蜡烛、打火机、冰块、檀香、透明玻璃箱。
实验步骤:(1)在玻璃箱内两端分别放置冰块和蜡烛,并用打火机点燃蜡烛。
(2)点燃檀香,将其放在冰块上空,观察烟雾的运动方向。
实验现象:(略)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可以证明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了空气的环流运动,即热力环流。
(1)在上图中用线条和箭头画出该实验中蜡烛和冰块之间烟雾的运动过程。
材料二:下图为洞庭湖及周边地区示意图,洞庭湖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由于水体面积大,湖泊与周边地区热力性质差异大,形成湖陆风效应。
(2)调查发现甲地白天与夜晚风向有明显不同,运用热力环流的相关知识,指出不同之处,并说明原因。
(3)随着甲、乙两地城镇面积的增大,比较两地湖风和陆风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原因。
【答案】(1)绘图如下:
(2)陆地比湖泊水的比热小;白天陆地增温快,湖泊增温慢,陆地气温高,湖泊气温低,陆地形成低压,湖泊形成高压,白天吹湖风;晚上陆地降温快,气温低,气压高,湖泊降水慢,气温高,气压低,吹陆风。
(3)两地湖风都增强,陆风都减弱。原因:两地城镇面积增大后,城市热岛效应增强,白天增大了湖陆之间的温差,故湖风增强;晚上减弱了湖陆之间的温差,故陆风减弱。
【解析】
【分析】本题以热力环流的实验和洞庭湖与周边地区的湖陆风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热力环流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运用地理理论知识分析、判断和解释地理原理的能力,提高地理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冰块气温低,空气冷却收缩下沉,烟雾会从冰块上方向冰块方向向下流动,在冰块处形成高压,冰块上方形成低压;蜡烛燃烧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蜡烛上方形成高压,蜡烛处形成低压,水平方向上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因此流向冰块处的烟雾会流向蜡烛处,并在蜡烛处上升,而蜡烛上方的的烟雾会流向冰块上方,从而形成顺时针的热力环流。
【小问2详解】
湖陆风是由于湖泊与周边地区陆地的热力性质差异而造成的。白天,陆地增温快,气温高,形成低压;湖泊增温慢,气温低,形成高压;水平方向上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因此白天吹湖风;晚上陆地降温快,气温低,气压高;湖泊降温慢,气温高,气压低;风从陆地吹向湖泊,晚上吹陆风。
【小问3详解】
甲、乙两地城镇面积加大使城镇的热岛效应增强,城镇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导致白天陆地气温更高,陆地和湖泊的温差变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增大,湖风风力增强;晚上陆地受热岛效应影响和湖泊的温差变小,陆风风力减弱。
【点睛】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林,是一种半松散半固结的沉积物在流水侵蚀作用下形成的地貌,以云南元谋、西藏扎达最为典型。元谋土林主要分布在元谋盆地。形成元谋土林的母质主要为300~150万年前形成河流和湖泊的沉积物,厚度达600米左右。在土林形成前,有地壳抬升现象。下图为元谋土林景观图。
(1)描述元谋土林的景观特征。
(2)推测元谋土林的形成过程。
【答案】(1)土林一般发育于河湖相沉积的小盆地或谷地边缘;造型千姿百态,有平顶方山陡壁、峰林、峰丛、沟谷等;组成物质较松散。
(2)泥沙在河流和湖中沉积,形成较厚的沉积层;在流水的作用下,土壤不断吸收水份、膨胀、脱水、收缩、致使地面龟裂;地壳抬使地表水流速加快,地表水沿裂缝下切侵蚀,裂缝逐渐加深、加宽、延长,形成土林地貌。
【解析】
【分析】本题以元谋土林为材料设置问题,涉及地貌、气候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与地理实践力。
【小问1详解】
通过文字材料描述与景观图,可以看出组成土林的石柱形状各不相同,有平顶方山陡壁、峰林、峰丛、沟谷等,土林景观形态各异;土林的组成物质较为松散,众多土林组合在一起犹如森林景观。
【小问2详解】
土林的形成过程应按以下顺序分析:先通过河湖相沉积形成巨厚土层(在低处流水沉积形成深厚土层);然后地壳抬升,在流水的作用下,土壤不断吸收水份、膨胀、脱水、收缩、致使地面龟裂;地壳进一步抬升,流水侵蚀裂缝下切侵蚀,裂缝逐渐加深、加宽、延长,形成土林地貌。
【点睛】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自2021年10月2日以来,山西突然遭遇了强降雨的侵袭,多地打破了往年10月上旬累计降雨量的记录。在持续几天强降雨的影响下,山西大部分地区出现了内涝、地质灾害、洪水等灾情。
(1)从水循环角度分析城市内涝产生的原因。
(2)发生洪水灾害时,人们可以采取哪些自救措施?
【答案】(1)降水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地势低洼,排水不畅;路面硬化导致下渗减小,地表径流增多。
(2)迅速向楼房高层、屋顶等地势高处暂避;充分准备好救生器材随时逃生;如果已被洪水包围,与有关部门联系,积极求救;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尽可能抓住固定或漂浮的东西。
【解析】
【分析】本题以山西洪水为材料,考查城市内涝的原因和洪水发生时的自救措施,考查学生分析调用知识的能力,考查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结合材料信息,从10月2日以来,山西的降水强度大,降水时间长;由于很多城市建在小型盆地的腹地,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城市快速发展,使得硬化路面增多,下渗减弱,排水不畅,导致地面径流增多。
【小问2详解】
本题是一道开放试题。自救措施可从准备一些救生器材、向高处逃生、与有关部门联系,或者利用颜色鲜艳之物发出求救信号,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尽可能抓住固定或漂浮的东西等等方面回答。
2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红壤是江西省重要的土地资源,主要分布在环都阳湖丘岗地区、吉泰盆地及赣中南低山丘陵地区。红壤成土母质多样,主要的成土母质有第四纪红黏土、石灰岩等,其中以红色黏土发育的红壤面积分布最广。其自然特性为土壤黏重,透水透气性能差、酸性强、有机质含量低。经过当地农民多年改造,培育除了一种高产土壤——水稻田。下图为江西者某地土壤结构组成图。
材料二:下表为江西省多年平均气候统计资料。
| 春季 | 夏季 | 秋季 | 冬季 | 年平均 |
平均气温(℃) | 17.3 | 27.6 | 19 | 7.2 | 18 |
平均降水量(mm) | 660.1 | 534.2 | 215.9 | 224.6 | 1635 |
(1)图中A为____,B为____。
(2)根据材料简要分析江西省自然土壤有机质含量少的自然原因。
(3)推测农民在对红壤改良过程中采取的措施。
【答案】(1) ①. 矿物质 ②. 有机质
(2)江西年均温较高,微生物活动旺盛,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降水丰富,淋溶作用强,加上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土壤中的有机质会随水流失,导致土壤贫瘠。
(3)施撒有机肥、绿肥增加土壤肥力;撒熟石灰改良土壤酸性;加入沙土;逐年深耕改良土壤的透气性等。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土壤的结构以及土壤的形成和改良措施。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的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读图土壤中四大物质成分分别是水分、空气、矿物质和有机质;其中矿物质比例大,有机质比例小,因此A为矿物质,B为有机质。
【小问2详解】
读表可知,江西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植被为常绿阔叶林,枯枝落叶较少。江西年均温较高,微生物活动旺盛,有机质分解快,有机质被大量分解为矿物质,因此有机质积累少;江西地区降水丰富,淋溶作用强,加上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土壤中的有机质会随水流失,导致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少,导致土壤贫瘠。土壤水分多,土质黏重。
【小问3详解】
红壤的特点是土壤有机质含量少,因此施撒有机肥、绿肥增加土壤肥力;土壤酸性强,因此撒熟石灰改良土壤酸性;土质黏重,加入沙土,增加土壤的孔隙度,逐年深耕改良土壤的透气性等。
【点睛】
湖南省湖湘教育三新探索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湖南省湖湘教育三新探索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上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湖湘名校教育联合体2024届高三地理上学期10月大联考试题(PDF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湖湘名校教育联合体2024届高三地理上学期10月大联考试题(PDF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六上2-7《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课件pptx、六上27《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教学设计docx、昼夜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mp4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湖湘名校教育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10月联考试卷(PDF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湖南省湖湘名校教育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10月联考试卷(PDF版附答案),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