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铜仁市2021-2022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贵州省铜仁市2021-2022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铜仁市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试卷
高一生物
一、选择题
1. 下列有关细胞及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小麦细胞和发菜细胞的结构有差异,不具有统一性
B. 由原核细胞构成的原核生物都是营腐生和寄生生活的异养生物
C. 原核细胞没有核膜,结构也比较简单,所以不具有多样性
D. 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1、细胞学说是由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2、细胞学说的意义: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详解】A、小麦细胞和发菜细胞的结构有差异,但两者都含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等,具有统一性,A错误;
B、原核生物中的蓝藻属于自养型生物,B错误;
C、原核细胞没有核膜,结构也比较简单,但有多样性,C错误;
D、细胞学说主要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D正确。
故选D。
【点睛】
2. 下列关于高倍物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即可换上高倍物镜
B. 为了使高倍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最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
C. 换上高倍物镜后,必须先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
D. 因为黑藻叶片大,在高倍镜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直接使用高倍物镜观察
【答案】B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
1.调节亮度:由暗调亮,可以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反光镜的角度。
2.将临时装片在载物台上适当位置固定好。
3.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使用粗准焦螺旋将镜筒自上而下的调节,眼睛在侧面观察,避免物镜镜头接触到玻片而损坏镜头和压破玻片。
4.左眼通过目镜观察视野的变化,同时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上移,直至视野清晰为止。
5.如果在视野中没有被观察对象,可以移动装片,原则为欲上反下,欲左反右。
6.如果不够清晰,可以用细准焦螺旋进一步调节。
7.如果需要在高倍物镜下观察,可以转动转换器调换物镜。如果视野较暗,可通过1的方法调节;如果不够清晰,可通过6的方法调节,但是不可以用4的方法。
8.使用完毕后,请调节转换器,使空镜头孔对着通光孔,使反光镜竖起来,将镜筒调至最低后装入镜箱。
【详解】A、显微镜使用中,必须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所需观察的目标,将其移至视野中心,再改用高倍镜,仔细观察,A错误;
B、高倍镜相对于低倍镜放大倍数大,但视野小亮度低,所以应使用大光圈或凹面反光镜提高视野亮度,B正确。
C、换用高倍镜后,不能再动粗准焦螺旋,只需用细准焦螺旋进行微调,使物像清晰。因为粗准焦螺旋会使镜筒大幅度升降且高倍物镜镜头较长,稍不注意就会压坏玻片标本并污染高倍物镜,C错误。
D、应该现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才能换高倍镜观察,D错误。
故选B。
3. 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致病性很强的RNA病毒下列关于该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冠状病毒虽然能引起人患肺炎。但是它没有细胞结构:因此它不是生物
B. 为研制疫苗要先在人工配制的富含有机物的普通培养基上培养病毒
C. 它只有侵入活细胞内才能在宿主细胞中增殖
D. 冠状病毒主要寄生在野生动物体内,但能在动物与植物、人与动物、人与人之间相互传播
【答案】C
【解析】
【分析】病毒是一种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且只含一种核酸(DNA或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生物。
【详解】A、冠状病毒虽然没有细胞结构,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因此它是生物,A错误;
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不能在人工配制的富含有机物的普通培养基上培养病毒,B错误;
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在宿主细胞中增殖,C正确;
D、冠状病毒主要寄生在野生动物体内,能在人与人之间相互传播,但不能在动物与植物之间相互传播,D错误。
故选C。
4. 下列关于化合物和元素在生物体中含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沙漠中的仙人掌细胞鲜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
B. 缺硒可导致克山病,硒是人体必需的形式存在
C. 组成细胞的元素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D. 不同生物体内各种元素的含量大体相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
(1)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等,其中C、H、O、N为基本元素,C为最基本元素,O是含量最多的元素。
(2)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包括Fe、Mn、Zn、Cu、B、Mo等。
(3)细胞的鲜重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分别是O、C、H、N,干重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分别是C、O、N、H;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无机物包括水和无机盐,有机物包括蛋白质、脂质、糖类和核酸,鲜重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干重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
【详解】A、细胞鲜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A正确;
B、缺硒可导致克山病,硒是人体必需的元素,B正确;
C、组成细胞的元素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C正确;
D、不同生物体内各种元素的种类大体相同,含量差别很大,D错误。
故选D。
5. 下列关于生物体内的水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内的温度变化比较缓和与水分子间的氢键有关
B. 哺乳动物的血液中钙离子含量过高,会出现抽等症状
C. 细胞中无机盐含量很少且大多数是以离子形式存在
D. 水能溶解、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答案】B
【解析】
【分析】1、细胞中的水包括自由水和结合水。水的生理功能:自由水:①良好的溶剂;②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的废物;③参与许多化学反应;④为细胞提供液体环境;结合水: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2、细胞中的无机盐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作用: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维持细胞的酸碱度。
【详解】A、由于水分子间的氢键,使得细胞中的水具有缓和温度变化的作用,A正确;
B、哺乳动物的血液中钙离子含量过低,会出现抽等症状,钙离子含量过高,会出现肌无力,B错误;
C、细胞中无机盐含量很少且大多数是以离子形式存在,C正确;
D、自由水能溶解、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D正确。
故选B。
6. 汉堡包是现代西式快餐中的主要食物,制作原料有鸡胸肉、面包、鸡蛋、生菜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菜中含有的纤维素能够被人类消化吸收
B. 鸡胸肉中含有的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C. 面包中含有的淀粉可直接被细胞吸收利用
D. 鸡蛋中含有的蛋白质可直接承担人体的生命活动
【答案】B
【解析】
【分析】1、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
种类
分布
功能
单
糖
五碳糖
核糖
动植物细胞
核糖是构成RNA的重要物质
脱氧核糖
脱氧核糖是构成DNA的重要物质
六碳糖
葡萄糖
葡萄糖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二
糖
蔗糖
植物细胞
麦芽糖
乳糖
动物细胞
多糖
淀粉
植物细胞
淀粉是植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
纤维素
纤维素是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之一
糖原
动物细胞
糖原是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
2、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详解】A、人体内没有水解纤维素的酶,因此生菜中含有的纤维素无法被人类消化吸收,A错误;
B、鸡胸肉中含有的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B正确;
C、面包中含有的淀粉需经过人体消化的作用,分解为葡萄糖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C错误;
D、鸡蛋中的蛋白质必须经过消化水解,形成氨基酸比人体吸收,人体利用吸收进来的氨基酸合成蛋白质,才能承担人体的生命活动,D错误。
故选B。
【点睛】识记和理解糖类的分类、功能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 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下列关于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其中脂质中还含有少量的胆固醇
B. 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是通过细胞膜来实现的
C. 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与蛋白质密切相关,与磷脂双分子层无关
D. 细胞的生长、变形虫的变形运动都能体现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答案】C
【解析】
【分析】1、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其次还有少量糖类,脂质中主要是磷脂,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细胞膜功能复杂程度与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2、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详解】A、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动物细胞膜中有少量的胆固醇,A正确;
B、精子和卵细胞表面有特异性相互识别的蛋白,二者之间的识别和结合是通过细胞膜直接接触实现的,B正确;
C、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并非与磷脂双分子层无关,例如磷脂双分子层内部疏水,具有屏障作用,C错误;
D、细胞的生长、变形虫的变形运动都能体现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有一定的流动性,D正确。
故选C。
8. 下列有关细胞质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细胞质基质是许多细胞代谢反应的发生场所
B. 叶绿体存在于植物所有细胞中,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C. 核糖体是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细胞质中都具有的细胞器
D. 细胞中各种细胞器分工合作,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的有序进行
【答案】B
【解析】
【分析】1、细胞质基质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2、细胞中各种细胞器分工合作,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的有序进行。
3、核糖体:无膜结构,由蛋白质和RNA组成,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
【详解】A、细胞质基质是许多细胞代谢反应的发生场所,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A正确;
B、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存在于植物细胞的绿色部分,不是所有植物细胞都含有叶绿体,比如植物根细胞不含叶绿体,B错误;
C、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细胞质中普遍都具有的细胞器,C正确;
D、细胞中各种细胞器分工合作,比如分泌蛋白的合成并分泌过程,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的有序进行,D正确。
故选B。
9. 下列有关真核细胞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核膜为双层膜,外膜通常与内质网膜相连
B. 核孔有选择性的控制物质进出,核内DNA不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C. 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D. 染色质与染色体在形态转化的同时伴随成分的变化
【答案】D
【解析】
【分析】细胞核包括核膜(将细胞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染色质(DNA和蛋白质)、核仁(与某种RNA(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孔(核膜上的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详解】A、核膜为双层膜,能将细胞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外膜通常与内质网膜相连,A正确;
B、核孔是大分子物质出入核的通道,有选择性的控制物质进出,但核内DNA不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B正确;
C、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C正确;
D、染色质与染色体在形态转化的同时没有伴随成分的变化,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和DNA,D错误。
故选D。
10. 下列关于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同一种物质进入不同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不一定相同
B. 置于清水中一段时间后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不再吸水与细胞壁的作用有关
C. 大分子物质以胞吞和胞吐方式进出细胞时不消耗能量
D. 无机盐离子的跨膜运输不一定需要消耗能量
【答案】C
【解析】
【分析】1、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小分子、离子进出细胞膜的方式包括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主动运输是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消耗能量,被动运输是顺浓度梯度运输,不需要消耗能量;
2、细胞膜运输物质的功能具有选择性,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有关,载体蛋白运输物质具有专一性;
3、大分子物质出入细胞膜的方式是胞吞和胞吐,需要消耗能量,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特点。
【详解】A、同一种物质进出不同细胞的方式可能不同,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是协助扩散,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是主动运输,A正确;
B、置于清水中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会出现渗透吸水,但受到细胞壁的限制,细胞吸水一段时间后将不再吸水,B正确;
C、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以胞吐和胞吞,需要消耗能量,C错误;
D、无机盐离子进入细胞的方式也可能是协助扩散,如神经纤维兴奋时,钠离子通过通道蛋白进入细胞内属于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D正确。
故选C。
11. 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TP是细胞中的一种生物大分子物质
B. 为满足对能量的需求,肌细胞中贮存大量ATP
C. ATP中远离A的高能磷酸键所含能量较少,所以易断裂
D. 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ATP由1分子核糖、1分子含氮碱基和3分子磷酸组成,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其中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容易断裂释放其中的能量;细胞内ATP的含量很少,但ATP的需求量很大,ATP与ADP的转换满足了细胞对能量的大量需求。
【详解】ATP由1分子核糖、1分子含氮碱基和3分子磷酸组成,不是生物大分子,A错误;ATP在细胞中的含量不大,依靠ATP与ADP的快速转换满足肌肉细胞对能量的大量需求,B错误;ATP中远离A的高能磷酸键含有大量的能量,C错误;细胞内都存在ATP与ADP互相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这是生物界的共性,说明生物界有共同的原始祖先,D正确,故选D。
12. 下列关于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正确的是
A. 在夜间适当降低温度,可以提高温室蔬菜的产量
B. 水果贮存时,充入N2和CO2的目的是抑制无氧呼吸,延长水果的贮存时间
C. 包扎伤口时,需选用松软的创可贴,否则破伤风杆菌容易感染伤口表面并大量繁殖
D. 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的原因之一是体内不会因剧烈运动产生大量酒精对细胞造成伤害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在夜间只能进行呼吸作用,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夜间适当降低温度,可以降低呼吸作用的消耗,所以可以提高温室蔬菜的产量,A正确;
B、水果贮存时充入N2和CO2目的主要是抑制有氧呼吸,减少有机物消耗,延长水果的贮存时间,B错误;
C、选用松软的“创可贴”包扎伤口,可使伤口处有较多的氧气,其目的是防止厌氧菌大量繁殖,C错误;
D、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的原因之一是体内不会因剧烈运动产生大量的乳酸对细胞造成伤害,D错误。
故选A。
13. 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光反应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暗反应在叶绿体的基质中进行
B. 光反应需要光,不需要酶,暗反应不需要光,需要多种酶
C. 光反应吸收光能形成ATP,暗反应将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D. 光反应水分解生成用于合成NADPH的H+并放出O2,暗反应最终将CO2还原成(CH2O)
【答案】B
【解析】
【分析】光合作用分为两个阶段:光反应和暗反应
(1)光反应阶段:光合作用 第一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必须有光才能进行,这个阶段叫做光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是在类囊体的薄膜上进行的。叶绿体中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有两方面用途:一是将水分解成氧和[H],氧直接以分子的形式释放出去,[H]则被传递到叶绿体内的基质中,作为活泼的还原剂,参与到暗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中去;二是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促成ADP与Pi发生化学反应,形成ATP。这样,光能就转变为储存在ATP中的化学能。这些ATP将参与光合作用第二个阶段的化学反应。
(2)暗反应阶段:光合作用 第二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有没有光都可以进行,这个阶段叫做暗反应阶段。暗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是在叶绿体内的基质中进行的。在暗反应阶段中,绿叶通过气孔从外界吸收进来的二氧化碳,不能直接被[H]还原。它必须首先与植物体内的C5( 一种五碳化合物)结合,这个过程叫做二氧化碳的固定。一个二氧化碳分子被一个C5分子固定以后,很快形成两个C3(一种三碳化合物)分子。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C3接受ATP释放的能量并且被[H]还原。随后,一些接受能量并被还原的C3经过一系列变化,形成糖类;另些接受能量并被还原的C3则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变化,又形成C5从而使暗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持续地进行下去。
【详解】A、光合作用分为两个阶段,光反应和暗反应,光反应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暗反应在叶绿体的基质中进行,A正确;
B、光反应需要光,也需要酶,暗反应有没有光都可以进行,需要多种酶,B错误;
C、光反应中,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促成ADP与Pi发生化学反应,形成ATP,这样,光能就转变为储存在ATP中的化学能,暗反应中,C3接受ATP释放的能量并且被[H]还原,随后,一些接受能量并被还原的C3经过一系列变化,形成糖类,即将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C正确;
D、叶绿体中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一是将水分解成氧和[H]即NADPH,氧直接以分子的形式释放出去,[H]则被传递到叶绿体内的基质中,作为活泼的还原剂,参与到暗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中去,暗反应最终将 CO2还原成(CH2O) ,D正确。
故选B。
14. 如图所示,图1中,a+b表示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c+d表示另一个细胞周期。图2中,按箭头方向,表示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图1中的a、图2中B→A区段,细胞可发生DNA的复制
B. 图1中的b、图2中A→B区段,会出现染色体数目的加倍
C. 图2中的A→B→A表示一个细胞周期
D. 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细胞周期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次分裂完成为止。
【详解】A、图1中的a、图2中B→A区段均表示分裂间期,细胞可发生DNA的复制,A正确;
B、图1中的b、图2中A→B区段均表示分裂期,在有丝分裂的后期会出现染色体数目的加倍,B正确;
C、图2中的B→A→B表示一个细胞周期,C错误;
D、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同,一个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持续时间较长,D正确。
故选C。
15. 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分裂使细胞趋向专门化,提高了机体生理功能的效率
B. 细胞分化具有持久性、渐变性和稳定性的特点
C. 衰老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升高
D. 植物的花冠在传粉后的凋谢属于细胞坏死
【答案】B
【解析】
【分析】1、细胞分化具有持久性、稳定性、普遍性和不可逆性等特点,细胞分化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于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2、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3、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
【详解】A、细胞分化使细胞趋向专门化,提高了机体生理功能的效率,A错误;
B、细胞分化具有持久性、渐变性(不是一蹴而就的,而往往要历经一个程序化的、逐渐演变的过程)和稳定性的特点,B正确;
C、衰老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C错误;
D、植物的花冠在传粉后的凋谢属于生理性死亡,属于细胞凋亡,D错误。
故选B。
二、选择题
16. 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叙述,正确的是( )
A.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本质区别是有无DNA
B. 真核细胞具有多种细胞器,而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
C. 通常真核细胞体积比原核细胞大
D. 二者均具有结构相似的细胞膜
【答案】BCD
【解析】
【分析】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
【详解】A、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都有DNA,二者的本质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的细胞核,A错误;
B、真核细胞具有多种细胞器,但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B正确;
C、原核细胞体积较小,真核细胞的体积一般比原核细胞大,C正确;
D、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均具有结构相似的细胞膜,D正确。
故选BCD。
17. 下列关于多肽和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蛋白质分子可由一条或多条多肽链形成
B. 高温使蛋白质变性是由肽键的断裂造成的
C. 氨基酸的数量及排列顺序影响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D. 多肽和蛋白质均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答案】ACD
【解析】
【分析】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结构多样,在细胞中承担的功能也多样:①有的蛋白质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如肌肉蛋白;②有的蛋白质具有催化功能,如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③有的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如载体蛋白和血红蛋白;④有的蛋白质具有信息传递,能够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如胰岛素;⑤有的蛋白质具有免疫功能,如抗体。
【详解】A、每种蛋白质分子是由一条、两条或多条多肽链形成的,A正确;
B、蛋白质变性是由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造成的,肽键并没有断裂,B错误;
C、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构成了蛋白质结构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C正确;
D、多肽和蛋白质中都含有肽键,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D正确。
故选ACD。
18. 下列关于科学实验或研究中采用的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分离细胞器时利用了差速离心法
B. 证明细胞膜的流动性时,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
C. 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时,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
D. 通过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来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答案】B
【解析】
【分析】1970年,科学家用发绿色荧光的染料和发红色荧光的染料将小鼠和人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做标记的实验,证明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详解】A、分离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利用不同的离心速度所产生的不同离心力,将各种细胞器分开,A正确;
B、证明细胞膜的流动性时,利用了荧光标记法,B错误;
C、在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采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C正确;
D、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利用的是物理模型法,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生物学中的相关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19. 过氧化氢对人体具有致癌危险性,但是我们的人体却没有受到过氧化氢的“威胁”,原因是我们人体能产生过氧化氢酶并及时把其分解成水和氧气。如图是某兴趣小组在过氧化氢酶的最适温度条件下,探究其他因素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影响实验中所绘制的曲线图。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图甲所代表的实验中,自变量是过氧化氢酶和
B. 图甲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过氧化氢酶具有高效性
C. 图乙中限制AB段产生速率的因素是的浓度
D. 提高温度能使图乙中C点对应的产生速率增大
【答案】ABC
【解析】
【分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
2、酶的特性:(1)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2)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3)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详解】A、图甲所代表的实验是探究酶的高效性,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即H2O2酶和FeCl3,A正确;
B、图甲可以看出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比FeCl3要高,故实验结论是H2O2酶具有高效性,B正确;
C、据图乙分析可知,AB段随着H2O2的浓度增加O2产生速率增加,因此限制AB段O2产生速率的因素是H2O2的浓度,BC段则可能是酶量的限制,C正确;
D、据题干可知,该曲线图是某兴趣小组在过氧化氢酶的最适温度条件下绘制的,故提高温度,酶活性下降,能使图乙中C点对应的过氧化氢浓度下的O2产生速率降低,D错误。
故选ABC。
20. 下图表示动物细胞生命历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真核生物的①过程的方式有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无丝分裂
B. 在个体发育过程中,有序的②过程能够通过细胞分化增加细胞的种类
C. ③过程中细胞含水量增加,酶活性下降,细胞核体积增大,细胞相对表面积减小
D. ④过程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没有积极意义
【答案】AB
【解析】
【分析】1、真核细胞分裂方式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其中有丝分裂是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
2、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就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其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并没有改变。
3、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详解】A、真核生物的①细胞增殖过程的方式有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无丝分裂,A正确;
B、在个体发育过程中,有序的②细胞分化过程可以形成不同的细胞,因此能够增加细胞的类型,B正确;
C、③细胞衰老过程中细胞含水量下降,C错误;
D、④细胞凋亡过程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具有积极意义,D错误。
故选AB。
【点睛】本题考查了细胞生命历程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分裂的方式,识记衰老细胞的特点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三、非选择题
21. 生物体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如下图所示,A、B、C为大分子,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小分子a的名称为__________,a通过脱水缩合形成__________,连接形成结构A;A可分为、、、、,其原因从a分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在动物细胞内是__________;b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___。如果只考虑元素,不考虑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B也可能代表动植物体内存在的__________,此时的B是生物体的储能物质。
(3)小分子c的名称为__________;的中文名称为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氨基酸 ②. 多肽链 ③. 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
(2) ①. 糖原 ②. 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③. 脂肪
(3) ①. 核苷酸 ②. 脱氧核糖核酸
【解析】
【分析】1、几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
①蛋白质是由C、H、O、N元素构成,有些还含有P、S等;
②核酸(包括DNA和RNA)是由C、H、O、N、P元素构成;
③脂质是由C、H、O构成,有些含有N、P;
④糖类是由C、H、O构成。
2、分析题图:题图是生物体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图,题图中的物质A的功能具有多样性,如催化、运输、免疫等,据此可推测A为蛋白质,a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题图中的C是核酸,C1是DNA,C2是RNA,c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
【小问1详解】
从A的各种功能可以推断,A表示蛋白质,a是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多肽链连接形成蛋白质;从氨基酸的角度分析,蛋白质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
【小问2详解】
B只含C、H、O,又是生物大分子,所以B是多糖,在动物细胞内是糖原;组成B的单体b是葡萄糖,主要功能是细胞内的主要能源物质。若是B代表生物体内的储能物质,可以代表脂肪。
【小问3详解】
由C2是极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RNA可知 ,C1表示另一种核酸-DNA,所以C1是脱氧核糖核酸,小分子c是C核酸的基本单位核苷酸。
【点睛】本题结合生物体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图,考查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识,考生识记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种类、明确核酸和蛋白质的种类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22.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是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判断它们是真核细胞的主要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2)与乙图相比较,甲图特有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组成甲图1的主要化学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图中的⑥是__________,它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5)与高等植物相比,动物细胞进行增殖时特有的结构是__________。
(6)若某细胞同时有甲、乙图中各种细胞器,则为__________细胞。
【答案】(1)都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 ①. 细胞壁 ②. 液泡 ③. 叶绿体 (3)纤维素和果胶 (4)核仁
(5)中心体 (6)低等植物细胞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图甲有细胞壁,为植物细胞,图乙无细胞壁,有中心体,为动物细胞。
【小问1详解】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真核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小问2详解】
与动物细胞相比,高等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为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小问3详解】
甲图1是细胞壁,由纤维素和果胶构成。
【小问4详解】
乙图中的⑥是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小问5详解】
与高等植物相比,动物细胞进行增殖时特有的结构是中心体。
【小问6详解】
若某细胞同时有甲、乙图中各种细胞器,则为低等植物细胞。
【点睛】本题结合动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结构的图象,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23. 下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1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主动运输的是__________。
(2)图2曲线甲代表__________方式,曲线乙中Q点之前影响物质运输速率的因素有__________。
(3)细胞膜中水通道、离子通道是普遍存在的。若肾小管管壁细胞膜受刺激发生兴奋时,水通道开放,大量水被肾小管管壁细胞重吸收,则代表此过程中水的运输方式可用图1中的__________(填字母)表示。
(4)已知某海洋生物的细胞中物质X、物质Y浓度分别为0.60和0.14,而海水中物质X、物质Y浓度分别为0.29和0.38(浓度单位均为mol/L),由此可知,该细胞能主动地__________(填“吸收”或“排出”)物质X,可用图1中的__________(填字母)表示。
【答案】(1)ae (2) ①. 自由扩散 ②. 载体数量或能量 (3)c
(4) ①. 吸收 ②. a
【解析】
【分析】分析图1,图中是构成细胞膜的骨架磷脂双分子层 ,上面有糖蛋白,为细胞膜外侧。b属于自由扩散,d、c需要蛋白质协助,顺浓度梯度,属于协助扩散;a、e需要载体蛋白协助还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
分析图2,左图物质运输速率与细胞外浓度成正比,属于自由扩散;右图物质在细胞内浓度高于细胞外浓度,属于主动运输。
【小问1详解】
主动运输的特点是逆浓度梯度,消耗能量,并且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在图1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主动运输的是a、e。
【小问2详解】
图2曲线甲的物质运输速率与细胞外浓度成正比,属于自由扩散;曲线乙表示主动运输,乙中Q点之前影响物质运输速率的因素有载体蛋白数量和能量。
【小问3详解】
从图1看,d属于转运蛋白参与的协助扩散,c属于通道蛋白参与的协助扩散,故代表水被肾小管管壁细胞重吸收的方式是c。
【小问4详解】
由题意可知,X物质在细胞内浓度是0.60mol/L,在海水中浓度是0.29mol/L,属于逆浓度梯度运输,所以属于主动运输吸收物质X,图1中膜上面是外侧,故对应a。
【点睛】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结构和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4. 下面是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物质变化示意简图,其中①~⑤为生理过程,a~h为物质名称,请回答:
(1)能吸收光能的物质a分布在叶绿体的__________上,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的色素是__________,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物质是__________。
(2)③、④发生的场所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①~③过程中,产生ATP最多的过程是__________。
(4)④过程中发生的能量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假如白天突然中断二氧化碳的供应,则在短时间内e和c含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
【答案】(1) ①. 类囊体薄膜(基粒) ②. 叶绿素
③. NADPH、ATP
(2) ①. 细胞质基质 ②. 叶绿体基质 (3)①
(4)ATP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化合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5)增加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⑤是光反应,④是暗反应,③是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②是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①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a是色素,b是氧气,c是NADPH,d是ADP,e是ATP,f是C5,g是二氧化碳,h是C3。
【小问1详解】
分析图示可知,a为光合色素,分布于叶绿体中的类囊体薄膜上,叶绿体中的色素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光反应与暗反应相互联系,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NADPH、ATP,暗反应能为光反应提供ADP和Pi。
【小问2详解】
据图可知,过程③为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有氧呼吸第一阶段;过程④为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小问3详解】
据图可知,③是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②是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①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产生少量的ATP,第三阶段产生大量的ATP。
【小问4详解】
④表示暗反应,此过程中ATP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化合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小问5详解】
据图可知,c是NADPH,e是ATP;假如白天突然中断二氧化碳的供应,在短时间内,二氧化碳的固定过程受阻,不再有C3的生成,C3的还原过程随后减弱,消耗的ATP和NADPH减少,剩余的ATP和NADPH增加,即在短时间内e和c量的变化是增加。
【点睛】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识记并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25. 如图甲是某连续分裂的细胞在不同时期核DNA含量的测定结果,图乙是具有4条染色体的某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是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就图乙来说,作为一个细胞周期还缺少处于__________期的细胞。
(2)图甲中,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发生在图乙中__________图。
(3)图乙中图B所示细胞中共有__________条染色体,__________个DNA分子;图A所示细胞中共有__________条染色单体。
(4)图甲中a~b段细胞内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c~d段染色体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fl ②. 间 (2)B
(3) ①. 4 ②. 8 ③. 0
(4) ①. 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②. 形态稳定、数目清晰,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
【解析】
【分析】分析图甲,间期结束后,细胞内核DNA含量加倍,当细胞有丝分裂结束,每个子细胞中的核DNA数目与亲代细胞相同。
分析图乙,A是有丝分裂后期,B是前期,C是中期,D是末期。
【小问1详解】
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 ,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图甲中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是fl。就图乙来说,已经包含有丝分裂的前、中、后、末期,还缺有丝分裂间期的细胞。
【小问2详解】
在有丝分裂末期,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对应B。
【小问3详解】
染色体数着丝粒,图乙的B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图A所示细胞中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成子染色体,染色单体数目为0。
【小问4详解】
图甲中a~b段是有丝分裂间期,进行了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c~d段对应 有丝分裂中期 ,此时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
【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和细胞分裂图,考查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甲图中各区段代表的时期和乙图中各细胞所处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即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贵州省铜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省南平市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3页。
这是一份贵州省六盘水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质量监测试题生物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如图为核苷酸的模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