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展开2021学年第一学期学业水平测试
八年级语文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120分,其中卷面书写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纸上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必须在答题纸的对应答题位置上答题,写在其他地方无效。答题方式详见答题纸上的说明。
4.考试结束后,试题卷和答题纸一并上交。
一、积累(26分)
亲爱的同学们,班级开展了“我们的互联网时代”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吧!
【活动一:网络用语小研讨】
2021年十大网络用语
小语:这些网络用语见证了这一年的社会变化,反映了人们关心的热门话题。如“强国有我”出自建党一百周年青少年学子的献词,“觉醒年代”来自年度热门电视剧《觉醒年代》。网络用语来源多样,令人眼花 ① (liáo)乱,但极具感染力,读来轻松活波、幽默诙谐,饶有兴 ② 味。网民们别出心 ③ (cái),挥洒才情,使汉语的创造性空前爆发。
小文:网络用语有娱乐化和游戏化的领向,如“YYDS”、“绝绝子”等表达赞美的词,语言干瘪,缺少了汉语之美。你看,当心灵被触动时,你不是只会说:“破防了”,也可以说:“感时花溅泪, ① ”(杜甫《春望》)。当偷得浮生半日闲时,你不是只会说“我想躺平”,也可以说:“鸢飞戾天者, ② ;经纶世务者, ③ ”(吴均《与朱元思书》)。欣赏大漠壮美风光时,你不是只会说:“绝绝子”,也可以说:“ ④ , ⑤ ”(王维《使至塞上》)。网络语言也要讲究规范,使汉语得到健康发展,在作文等书面表达中应该慎用或不用网络用语。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①眼花_________(liáo)乱 ②饶有兴味_________ ③别出心_________(cái)
2.请在小文话语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诗文。
【活动二:电子阅读面面观】
互联网时代,纸质阅读不再是唯一方式,电子阅读已经成为阅读的一种常见方式。公共汽车上,地铁里,人们注视着一块块小屏幕,浏览各种信息,数字阅读用户规模也发生了变化。下面是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统计的两张图表。
3.以上两张图表,你读出了哪些信息?请概括回答。
4.“全民阅读”时代,可以读纸,可以读屏。小语喜欢电子阅读,小文喜欢纸质阅读,你赞成哪一种呢?请拟写100字左右的发言稿,要求有观点,有理由,有条理。
【活动三:用互联网学语文】
5.为了更好利用网络学习语文,班级准备邀请信息技术学科李老师参加活动,给同学讲解网络搜索小技巧。下面是小语拟写的邀请函,正文部分有两处不恰当,请修改。
邀请函
尊敬的李老师:
您好!
我们知道您是学校信息技术方面的专家,上过您的信息技术课,使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我们将于1月11日上午十点在本班教室开展“我们的互联网时代”活动,特邀您出席,届时务必光临。
八(5)班班委
2022年1月5日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
6.小语在腾讯读书平台检索到两个版本的《昆虫记》,阅读后你更喜欢哪一个?请简述理由。
A版本
B版本
我甚至见到过胆量惊人的蚱蜢窜起追扑晕头转向乱飞逃命的蝉,犹如在空中追逐云雀的苍魔。与胆量过人的蚱蜢相比,猛禽略逊一筹。——《绿蚱蜢》
这些美味食物是我想用来了解螳螂的胆量和力气到底有多大。在这些美味中,大灰蝗虫个头儿比要吃它的雌螳螂大得多;有白额螽斯大颚有力,我们的手指头都被它咬伤;蚱蜢怪模怪样,扣着金字塔形的帽子;葡萄藤树距螽音钹声嘎嘎响,圆严严的肚腰上还长有下一把大刀。——《螳螂捕蝉》
7.“办法总比困难多”,小语和小文以所学名著为例在网络发帖,为疫情地区的人们加油,请你一起参与发帖吧。
小语:“办法总比困难多”,李鸣生的《_______》(填书名)中,中国航天人遭遇到困难,世界各国因中国火箭发射次数太少,拒绝与中国签订协议,但他们众志成城,“长征三号”火箭又将一颗通信卫星成功送入太空,使美国宣布用中国发射三颗美国通信卫星的计划,他们成功将美国“亚洲一号”卫星送入太空,开启了中国航天走向世界新征程。
小文:“办法总比困难多”,_______(填作者)的《红星照耀中国》中,_______。
二、阅读(51分)
(一)文学作品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艰辛与成全
李会鑫
①一连几个下午,我都在菜市场见到她。
②她看上去有六十多岁了,齐肩的头发已经花白,也许是长期在田地里日晒雨淋,她脸上和手上起了很多褶皱,像褐色的树皮。此时,她正蹲在地上,小心翼翼地整理跟前用蛇皮袋垫着的几把空心菜和几根黄瓜。六月的下午,外面像蒸笼一样。她虽然戴了草帽,脸上还是流了很多汗。她拿起一个装了水的塑料瓶子,轻轻地捏一下瓶身,水就从穿了孔的瓶盖喷了出来,让空心菜的叶子保持湿润。
③我在想,就这么点东西,全部卖了也就十来块钱,值得她吃力地蹲一下午吗?我拿了一把已经有点蔫了的空心菜给她称重。她马上帮我换了一把好的放进塑料袋,然后收了我一块五毛。我知道那把蔫了的很难再卖出去,于是执意要和她换一下。几经推辞之后,她同意了,对我说了声“你人真好”。我问她为什么卖这么少。她说这都是自家种的,都是现摘现卖,摘多了卖不出去,自己也吃不了那么多,怕浪费了。我再问她,这一天下来能卖多少。她叹了口气说,自己无儿无女,丈夫腿脚不便,也不指望能卖多少了,有个十来块钱去买点肉也算过日子了。“日子不就是这样过的吗?”最后她还说了这么一句,像是在问我,又像是自言自语。
④听她说话的时候,我不由得想起我的经历。我生于80年代末。我上小学的时候家里很拮据,平时吃的基本都是青菜,只有过年或者参加酒席的时候才能饱饱地吃上一顿肉。上初中的时候日子有了些好转,肉菜多了一些,但我每个周一都会炒一大碟咸萝卜,一直吃到周末,如此循环。正因为经历过艰辛,我特别理解“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劝诫。但是现在已经2020年了,这三十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以为大家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很多,没想到还有人过得这么艰辛,十来块钱已经是一天的收入了。
⑤我上小学和初中的时候,感觉每个人的家庭都很相似,因为大家都过得比较平淡,没有谁穿得特别好看,也没有谁吃得特别丰盛。可是到了高中,我环顾四周的时候忽然发现人与人之间有着巨大的差距。有个同学家境富裕,开学的时候父母开着轿车送到学校,帮忙把各种名牌鞋子和衣服搬上宿舍,生怕孩子受半点委屈;有个同学全家的收入就靠三四亩水田和几十只鸡鸭,父亲来学校送伙食费的时候手里还拿着蛇皮袋,要顺便买些饲料回去。
⑥这是多么明显的差距啊!两位父亲,同样是四十多岁,一个雄姿勃发,一个步履蹒跚;一个开高档轿车,一个连鞋子都是破的;一个夹着高档皮包,一个拿着装饲料的蛇皮袋。那位拿着蛇皮袋的父亲趁着周末人少,从后门把头伸进教室,小声把儿子叫出来,在楼梯处快速地把伙食费塞过去就转身离开了。他没有半点迟疑,也没有回过头看一眼。很明显,他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家境,怕儿子被别人看不起,更怕儿子从此在精神上觉得比别人矮一截。在我们这个上百万人口的大县,学生非常多,而正是他的儿子,在全县的统考中拿了第一名。我碰巧走上楼梯,看到了整个过程,对他和他的儿子顿时充满了敬意。
⑦以前我不理解为什么学生要穿上统一的校服,看到这些家长后才发现这是多么英明的决定。同样的衣服,让裹着的灵魂看上去更加平等,家庭富裕的学生没法炫耀,家境贫寒的学生无须自卑。特别是对于家境贫寒的学生而言,学校通过这个体面的办法让他们无须过早地面对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维护了他们的尊严,也维护了他们对未来生活的勇敢希冀。我很感激学校给我们营造了一个没有太大差别的环境,让我保留了学习的动力和人生的追求。如果当时我的同学得意地向我展示各种名牌的标签,我肯定会攀比,会自卑,会怀疑人生,根本没办法和他们谈笑风生。
⑧我羡慕那些不需要负重前行的人们。他们在家人围起的乐园中愉快地成长,身边从不缺少温情的陪伴和坚实的臂膀。虽然岁月的艰辛可以锻炼人,但谁不希望被温柔以待呢?所以说,那些对命运颠沛流离的无知,真的是一种幸运。
⑨我从小就喜欢大团圆的结局。我希望命运有艰辛就有成全,希望疼痛会结出珍珠,希望波澜会锻炼人生。我那位家境贫寒的同学,后来考上了国内一流的大学。听到他被录取的消息,我忽然鼻子发酸,感觉自己的人生也得到了成全。对于他的家庭,前面有多少看不到头的艰辛,后面就有多少持久的满足。
⑩我特别期待有一天,来自不同背景的人们笑着打招呼——
⑪“嗨,原来你也在这里!”
(选自《西部散文》2021年第六期 有删改)
8.梳理作者行文思路,将下面图表填写完整。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9.品味下面富有表现力的句子,用简要的语言加以赏析。
①她看上去有六十多岁了,齐肩的头发已经花白,也许是长期在田地里日晒雨淋,她脸上和手上起了很深的褶皱,像褐色的树皮。
②两位父亲,同样是四十多岁,一个雄姿勃发,一个步履蹒跚;一个开高档轿车,一个连鞋子都是破的;一个夹着高档皮包,一个拿着装饲料的蛇皮袋。
10.本文标题是“艰辛与成全”,但是全文大部分内容都在写“艰辛”,而“成全”则一笔带过,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详略?
11.阅读第⑩⑪两段,文章的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请简要回答。
(二)非文学作品阅读(13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甲)为什么空间站上能使用毛笔
①当宇航员进入太空时,因为传统的钢笔、圆珠笔必须依靠重力将墨水漏入笔尖,所以无法使用;铅笔虽然可以正常书写,但微小的导体石墨粉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现代的太空笔则依靠气压将墨水压出。在神舟十三号的飞行任务中,翟志刚携带中国传统文房四宝进入空间站,将中华儿女骨子里的剑胆琴心展现得淋漓尽致。
②为什么毛笔这诞生于先秦的古老文具,能在21世纪的星海探险中发挥作用?
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首先思考一番,毛笔是怎么书写的。答案看起来很简单:毛笔上面吸收了墨水,在笔尖与纸张接触的时候,墨水就从笔尖转移到了纸上。但是,如果深入思考,为什么只有当毛笔接触到纸张时,墨水才发生转移,其他时候呢?
④实际上,墨水自动发生转移也是常有的事情。初学者有时候会一口气蘸上太多的墨水,墨水就会从笔尖上滴下来。拿毛笔蘸墨时有特殊的技巧:只需把笔尖的一部分浸入墨中,这样可以保证只吸入适量的墨水,墨水就不会从笔尖滴落。所以,一支毛笔能留住的墨水,有一个上限。
⑤透过现象看本质,既然毛笔可以留住墨水,那么一定有一个机制来克服重力,这个机制会是什么呢?我们不妨看一看墨水分子受到哪些力。由于毛笔笔尖是一个开放的区城,各处的大气压是平衡的,于是只需要考虑重力与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这分为两种,一部分是液体分子之间的互相作用,另一部分是液体与容器壁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使液体黏附或者疏离。两种相互作用都有摩擦力,微观上体现为电磁相互作用,如果在宏观上结合起来,就带来一种叫做毛细现象的神奇现象。
⑥毛细现象是指,将一根毛细管浸入液体中,相比管外液面,管内液面会自发向上或向下发生移动。毛细现象第一眼看上去很违反直觉。人们常说,“水往低处流”,为什么水可以自发往高处移动?能量守恒定理告诉我们,能量不会凭空产生或消失,液柱上升的过程伴随重力势能的增大,因此一定能找到另一种能量,在这个过程中是降低的。没错,这种能量来自液体的表面张力。
⑦在液体表面与内部,液体分子之间形成的相互作用很不相同。表面的液体分子互相连接更少,相互作用更弱,于是两侧受力不均。在这种受力不均的情况下,内部受力较大,将自发向外部“突出”,于是在不受重力的情况下,一团液体将呈现球形。在这种情况下,表面张力将使液体分界面变弯,使之达到能量最低的稳定状态。
⑧问题的解答就是这样。毛细现象实际上要求达到一种平衡:液体分子相互作用,与液体与面相互作用的平衡。在达到这个平衡的过程中,液体表面会发生变形。毛笔的材料,兽毛,也就是蛋白质,可以被水浸润。由于分子间相互作用不受重力影响,毛细现象在空间站里面自然也可以发生,于是毛笔在失重条件下,也可以一如既往地吸入墨水,并正常书写了。
⑨当我们放眼星及大海时,前人那些充满创意的智慧也在凝视着我们。
(选自《读者》2021年24期 有删改)
12.为什么空间站上能使用毛笔?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
13.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毛笔不仅在地球上能书写,而且在太空中也能顺利书写。
B.毛笔上面吸收了墨水,笔尖与纸张接触,墨水从笔尖转移到了纸上。
C.毛细现象是指将一根毛细管浸入液体中,相比管外液面,管内液面只会向下移动。
D.前人充满创意的智慧也可以在现代得以传承与发扬。
14.第①段画线句能否删去?为什么?
15.乙文是一则新闻的开头部分,根据甲乙两文内容,请拟写新闻标题。
(乙)____________
2021年秋季的“开学第一课”上,央视专门邀请到正在天宫空间站的中国航天员给同学们讲课,期间航天员刘伯明用毛笔在一张纸上写下了“理想”二字。有小伙伴发出惊呼:原来咱们中国的毛笔就能在太空写字!
(三)古诗文阅读(23分)
16.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念无与为乐者(考虑) B.负势竞上(上面)
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任用) D.不以疾也(快)
1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上自劳军 劳其筋骨 B.年且九十 且焉置土石
C.故渔者歌曰 故君子有不战 D.汝心之固 已而之细柳军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古文故事会】班级要举行“孟子笔下的大丈夫”主题故事会,小语想为同学们讲述以下故事,请你帮他完成准备工作吧。
【甲】
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成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滕文公下》)
【乙】
(单于)欲因此时降武①。律②谓或曰:“副有罪,当相坐③。”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举剑拟④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思,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⑤,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复欲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
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⑥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⑦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选自《汉书·苏武传》 有删减)
【注释】①武:苏武,西汉大臣,出使匈奴被扣留十九年方获释回汉。②律:卫律,原西汉官员,后投降匈奴。③相坐:连带治罪。④拟:比划,用兵器做杀人的样子。⑤弥山:满山。⑥窖:收藏东西的地洞。⑦旃(zhān)毛:毡毛。
18.讲故事前要疏通字义,根据以下提示,帮小语解决疑难字词吧。
联系语境
(1)“膏”在字典里的义项:①脂肪。②指灯油。③(形容词)肥沃。④(动词)滋润。
空以身膏草野( )(填序号)
温故知新
(2)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畔主背亲:__________
同义推测
(3)关于“益”的成语有“多多益善”、“精益求精”。
单于愈益欲降之:_______
19.讲故事时为了吸引听众,需要设计人物的语气语调以突出人物的精神品质。参照示例,为画线句设计预讲方案。
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
【设计示例】
“数万”“弥山”突出卫律享有的人力之多,用强烈的语气进行讲述,“富贵如此”语调上扬,体现卫律的自得之意,突出卫律极其看重名利。
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
我的设计:_______
20.故事会的主题是“孟子笔下的大丈夫”,苏武是孟子笔下的大丈夫吗?请结合甲乙两文内容作分析。
21.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塞下曲
唐 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雁门太守行
唐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边塞诗到唐朝发展到顶峰,诗中描写了奇异的战地风光。如“月黑雁飞高”写了雪夜月黑,宿雁惊飞,既交代了时间为冬季,又烘托出了战前的紧张气氛。请对“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一联加以赏析。
(2)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这两首诗歌抒发的情感。
三、写作(40分)
2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处处都可以学习语文:与人对话时,可以学习不同的表达方式与风格;日常出行时,看标语、广告、启示、对联等,可以学习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连商场、超市时,看商品的标识、说明等,可以学习简单的说明文……
“语文即生活”,生活中处处是语文。我们可以从生活中发掘语文之美,领略语文博大精深,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
请以“我最喜爱的一次语文学习”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1. 缭 xìng 裁
2.①恨别鸟惊心 ②望峰息心 ③窥谷忘反 ④大漠孤烟直 ⑤长河落日圆
【解析】
1.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眼花缭乱(yǎn huā liáo luàn):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
饶有兴味(ráo yǒu xìng wèi):形容对事物和景物富有兴趣。
别出心裁(bié chū xīn cái ):表示与众不同的新观念或办法。用来形容诗文、美术、建筑等的构思设想独具一格,与众不同。
2.
本题考查名句默写,注意书写正确,不要错字、漏字。本题注意“峰”“窥”“孤”等字的写法。
3.2020年中国读者在电子阅读方面的人均图书量和平均单次阅读时长均超过纸质阅读和有声阅读,纸质阅读和有声阅读人均图书量与平均单次阅读时长差不多;五年来,中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呈逐年上升趋势。
4.示例:我赞成小语观点,喜欢电子阅读,因为电子阅读有方便、快捷的优点,可以随时随地查阅喜欢的书目阅读,省去借阅和购买等时间;电子书比纸质书更加便宜,可以用更少的钱阅读更多的书,共享免费资源;电子阅读有许多网络阅读平台,可以与书友交流,拓展学习空间。
我赞成小文观点,喜欢纸质阅读,因为纸质阅读是实物阅读,更能沉浸其中,翻阅书页,圈画批注,有积累的愉悦感;纸质阅读不需要长时间盯着屏幕,可以保护视力;对于学生来说,在校进行纸质阅读更有利于管理,避免电子产品依赖症。
【解析】
3.
本题考查图表分析。
仔细观察图表一可知,2020年中国读者电子阅读方面的用户平均单次阅读时长是79.3分钟,纸质阅读的用户平均单次阅读时长是63.2分钟,有声阅读的用户平均单次阅读时长是62.8分钟;2020年中国读者在电子阅读方面人均图书9.1本,纸质阅读方面人均图书6.2本,有声阅读方面人均图书6.3本。
故可得出结论:2020年中国读者在电子阅读方面的人均图书量和平均单次阅读时长均超过纸质阅读和有声阅读,纸质阅读和有声阅读人均图书量与平均单次阅读时长差不多。
仔细观察图表二可知,2016年到2020年,中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分别是3.33亿人次,3.78亿人次,4.30亿人次,4.68亿人次,4.94亿人次,故可得出结论:五年来,中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呈逐年上升趋势。
4.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赞成任何一个观点都可以,注意有观点,有理由,有条理。
示例一:我赞成小语观点。首先,电子阅读方便快捷,可以最大化地运用碎片化时间,随时随地进行阅读;其次,电子阅读的载体小巧方便,通常是手机、平板,小巧省力,便于携带;再次,电子阅读节约纸张,有利于环境保护。
示例二:我赞成小文观点。纸质阅读可以长时间保存,不易损坏;可以闻到书香味,增加阅读乐趣;可以看到实物的印刷字体,可以随时批注,写观感等;纸张的颜色和质地与显示器的颜色和质地不同,可以获得更好的视觉效果。
5. 删去“上过”或删去“使” “务必光临”改为“恭候光临”(期待您的光临)
【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修改与语言表达。
“上过您的信息技术课,使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成分残缺,“上过”或“使”删去其一;
作为邀请函,“务必光临”语气生硬,不够委婉礼貌,可以修改为“恭候光临”或“期待您的光临”。
6.示例:我更喜欢A版本。“略逊一筹”“胆量惊人”等词语语言更古典、文雅。“追扑”“晕头转向乱飞”形象生动地写出蚱蜢捕猎蝉的状态,语言更加书面化。
我更喜欢B版本。“螳螂捕蝉”口语化的特点拉近了读者的距离,通篇语言简明生动,通俗易懂,“嘎嘎响”“圆严严”等词语形象生动。意思符合即可)
【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阅读。开放类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可以喜欢A版本。理由:“略逊一筹”“胆量惊人”等四字短语,语言典雅,富有文学色彩。“追扑”“晕头转向乱飞”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蝉被蚱蜢窜起追扑时慌张的情态。这个版本的语言富于书面色彩,描写生动且有意蕴。
可以喜欢B版本。理由:这个版本最大的特点就是口语化。如“个头儿”“大得多”“怪模怪样”等。口语化的语言富有生活气息,拉近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语言简洁生动,通俗易懂。“嘎嘎响”“圆严严”,运用叠词,形象生动地描摹了螽斯的声音和形状。
7. 飞向太空港 埃德加•斯诺 红军通过团结互助,凭借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及顽强的毅力爬雪山、过草地、飞夺泸定桥等,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成功战略转移。
【详解】
考查名著阅读。
《飞向太空港》作者是李鸣生。《飞向太空港》是对人类航天和中国航天的悲壮历程所能容涵的丰富而深刻的社会历史人生内容的一次顿悟,讲述了我国“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发射美国“亚洲一号”卫星这一事件。作者以这一事件的始末为经,以当时靠前航天时势为纬,辅以史实,穿插人物介绍,加之作者的独到见解,将中国航天人为促进中国航天事业的伟大发展所作的努力和所经历的艰辛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书中既有中美专家在大山沟里携手合作的秘密与友情,也有中西方两种文明在发射场上的碰撞与冲突,让我们在了解历史真相的同时,又能从人性的高度去反思生命的存在意义,可以说开创了中国文学书写“空间文明”的先例。
《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的纪实文学作品,该作品真实记录了埃德加·斯诺自1936年6月至1936年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本书详实的介绍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情况。在这个过程中,红军克服了常人想以想象的困难,爬雪山,过草地,飞夺泸定桥,最终成功突围,与刘志丹胜利会师,完全了这次举世瞩目的战略转移。
8. 菜市场老妇人日复一日的艰辛 我高中同学求学生活的艰辛。 高中同学大学毕业留校成为教授。
9.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由上到下,由整体到局部,细致又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妇人苍老凄苦的样子,突出她生活处境的艰辛,表达了作者的同情。②运用对比的手法,鲜明地突出了艰辛的同学与富裕同学生活差距巨大,写出了当时同学生活的艰辛和窘迫。
10.“成全”部分内容有些并非作者亲眼目睹,无法详细描述;有些过程短暂,不必详细描述。并不是所有的“艰辛”都得到了“成全”,比如菜市场老妇人。作者借此告诉读者,人生“艰辛”是常态,“成全”是美好愿望和期待。尽管人生时时“艰辛”,但是我们可以乐观的看待生活,在艰辛中接受历练,保留学习的动力和人生的追求,从而用更好的状态迎接美好的大团圆结局。表达了作者面对“艰辛”时的坚强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对人生必能迎来大团圆的美好结局的追求和向往。
11.结尾表达了对不同背景的人们能同样拥有幸福结局的渴望。虽然家境贫寒之人,其生活会更加艰辛,但坦然面对困难,并在困难中前进,同样得到生活的“成全”。“笑着打招呼”“原来你也在这里”表达了对平等的渴望。
【解析】
8.
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和概括。
第一空:根据第②段“她看上去有60多岁了,穿着洗得花白的纱线衣,线头和她参差不齐的头发一样花白”“我在想,就这么点东西,全卖了也不过十来块钱”等语句,仿照示例可概括为:菜市场老妇人日复一日的艰辛;第二空:根据第⑤段“拿着蛇皮袋的父亲,则趁着周末下午人少,从后门把头伸进教室,小声把儿子叫出来,在楼梯处快速地把伙食费塞过去就转身离开了”可概括为:我高中同学求学生活的艰辛;
第三空:根据第⑨段“我从小就喜欢大团圆的结局。我希望命运有艰辛就有成全,希望疼痛会结出珍珠,希望波澜会锻炼人生。我那位家境贫寒的同学,后来考上了国内一流的大学”可概括为:高中同学大学毕业留校成为教授。
9.
考查语句赏析。
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把她脸上和手上的褶皱比作树皮。“看上去”是她给人的整体感觉。“头发”“脸上”“手上”是按由上到下的顺序描写她的外貌。又是对外貌的局部描写。这个句子细致生动地描写了她苍老凄苦的外貌。从这些外貌描写当中,可以看出她生活的艰辛。联系作者感情可知,表现了作者对她的同情与怜惜。
②运用对比的手法。两位父亲不同的外貌与穿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联系第⑤段中的“我环顾四周的时候忽然发现人与人之间有着巨大的差距”可知,在对比中,强调了自己那位贫穷的同学与家境富裕的同学之间的差距巨大。表现了当时这位同学生活的艰辛与窘迫。表现了作者对他的同情。
10.
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联系文本内容可知,生活中的那些“艰辛”是作者亲眼目睹,作者亲眼看到了卖菜老人的艰辛,亲眼看到了同学生活的窘迫。所以详细描述。而老人最后是否得到了生活的成全,作者不知。那位同学最后考了国内的一流大学,也是作者听说,并非亲见,所以略写。作者详写艰辛,略写成全,是为了告诉读者,人生中,艰辛是常态,而成全在有时只是一种美好的期望。对于这位卖菜老人来说,是如此。作者还要告诉读者,只要始终操持对未来的希望,努力奋斗,就一定会得到生命的成全。对于自己那位生活窘迫的同学来说,是如此。这一详略的安排,表现了作者的一种生活态度,即,面对艰辛的生活中,要保持坚强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望与向往。
11.
考查分析语段含义。
联系第⑨段中的“从小就喜欢大团圆的结局。我希望命运有艰辛就有成全,希望疼痛会结出珍珠,希望波澜会锻炼人生”可知,作者希望每一个经历着生活艰辛的人都能拥有幸福的,大团圆的结局。
第⑩段中“来自不同背景的人们”指的是那些拥有不同生活经历的人,就像自己高中的两位同学,一个富裕,一个贫穷。“笑着打招呼”,是说希望那些生活暂时窘迫的人,能坦然面对生活,乐观积极应对。这样就会得到生活的成全。又表现了作者对人人平等的渴望,阶层不同,背景不同,但都能互相平等的相处。
12.因为毛笔的笔尖是一个开放的区域,笔尖的大气压是平衡的状态,可以克服重力,能够留住墨水,液体分子之间会相互作用,然后与液体形成了一个平衡。又因为毛笔的材料富含一种蛋白质,这种材料可以吸入墨水,被墨水浸湿,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就不会受到重力影响了,这一毛细现象使得毛笔在空间站中正常书写。
13.C
14.不能删。因为通过例举钢笔、圆珠笔无法书写,铅笔可写但微小的导体石墨粉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太空笔依靠气压将墨水压出,这些与毛笔在太空中可以顺利书写形成对比,从而引出说明对象以及阐述的下文,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意思符合,有欠缺酌扣)
可删。围绕着“毛笔在太空中书写”使内容更连贯、更能成一整体。
15.中国毛笔在太空写字/中国航天员在空间站秀书法!毛笔为什么能在太空写字?
【解析】
12.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
结合第⑤段“由于毛笔笔尖是一个开放的区城,各处的大气压是平衡的,于是只需要考虑重力与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可知,因为毛笔的笔尖是一个开放的区域,笔尖的大气压是平衡的状态,可以克服重力,能够留住墨水,液体分子之间会相互作用,然后与液体形成了一个平衡。
结合第⑧段“毛细现象实际上要求达到一种平衡:液体分子相互作用,与液体与面相互作用的平衡。在达到这个平衡的过程中,液体表面会发生变形。毛笔的材料,兽毛,也就是蛋白质,可以被水浸润。由于分子间相互作用不受重力影响,毛细现象在空间站里面自然也可以发生,于是毛笔在失重条件下,也可以一如既往地吸入墨水,并正常书写了”可知,又因为毛笔的材料富含一种蛋白质,这种材料可以吸入墨水,被墨水浸湿,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就不会受到重力影响了,这一毛细现象使得毛笔在空间站中正常书写。
可据此概括作答。
13.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C.有误。结合第⑥段“毛细现象是指,将一根毛细管浸入液体中,相比管外液面,管内液面会自发向上或向下发生移动”可知,C项“管内液面只会向下移动”错误。
故选C。
14.
本题考查说明文句段作用。
首段“当宇航员进入太空后,因为传统的钢笔、圆珠笔必须依靠重力将墨水漏入笔尖,所以钢笔、圆珠笔都无法使用。铅笔虽然可以正常书写,但微小的导体石墨粉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现代的太空笔则依靠气压将墨水压出”可知,首段将“钢笔、圆珠笔、铅笔、太空笔”与“毛笔”进行比较,体现毛笔在空间站使用的优越性,从而引出说明对象——为什么空间站上能使用毛笔,吸引读者阅读。所以不能删去。
也可认为能删去。“在神舟十三号的飞行任务中,翟志刚携带中国传统文房四宝进入空间站,将中华儿女骨子里的剑胆翠心展现得淋漓尽致”,通过翟志刚携带中国传统文房四宝进入空间站的行为以及第②段“为什么传统的钢笔、圆珠笔不能用,而毛笔这种促生于先秦的古老文具,却能在21世纪的星海探险中发挥作用呢?”设疑,引出说明的话题——为什么空间站上能使用毛笔。这样内容更连贯,整体性强。言之有理即可。
15.
本题考查拟写新闻标题。注意提示“乙文是一则新闻的开头部分,根据甲乙两文内容拟写”。
结合乙文“有小伙伴发出惊呼:原来咱们中国的毛笔就能在太空写字”和甲文标题“为什么空间站上能使用毛笔”可围绕这个话题,拟写标题为:为什么毛笔能在太空写字?或:中国毛笔能在太空写字的奥秘。
16.B
【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的理解。
B.句意为:山峦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上:向上。
故选B。
17.C
【详解】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犒劳/使……劳累;
B.将近/况且;
C.所以/所以;
D.结构助词,可不翻译/到,往;
故选C。
18. ④ 通“叛”,背叛 更加
19.示例:“不顾”“畔主背亲”突出在苏武看来卫律是个不义之人,背叛自己的国家,用强烈的语气进行讲述,“何以”语调上扬,表现苏武对卫律的不屑与痛恨,体现了苏武坚贞自守的形象。(也可以有另外突出的词语)
20.苏武是孟子笔下的大丈夫。苏武面对卫律所谓的“赐号称王”等富贵名利的诱惑不为所动,可见其“富贵不能淫”;面对卫律举剑要杀他的行为无所畏惧,可见其“威武不能屈”;面对单于置其于大窖,处于绝食的境地啮雪咽旃毛不动摇,可见其“贫贱不能移”。
【解析】
18.
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的理解。
(1)空以身膏草野:白白地用身体滋润滋润草地。膏:(动词)滋润。故选④。
(2)亲戚畔之:亲戚都叛离了。畔:同“叛”,背叛。
畔主背亲:背叛皇上、抛弃亲人。畔:同“叛”,背叛。
(3)单于愈益欲降之:单于更加想要使他投降。益:更加。
19.
本题考查文意理解,选择合适的字词或者句子,设计语调,言之成理即可,答案不唯一。
示例:在苏武看来,卫律的重大过错是“不顾恩义,畔主背亲”,所以应该重读“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突出强调苏武对卫律背叛国家的愤恨,体现出苏武对民族国家的忠诚与不屈不挠的精神。
20.
本题考查文意理解。
首先表明观点:苏武是孟子笔下的大丈夫。
乙文第一段,“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思,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⑤,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意思是“苏君!我卫律以前背弃汉廷,归顺匈奴,幸运地受到单于的大恩,赐我爵号,让我称王;拥有奴隶数万、马和其他牲畜满山,如此富贵!苏君你今日投降,明日也是这样”,据此可知,卫律用高官厚禄引诱苏武投降,但苏武不为所动,体现了苏武的“富贵不能淫”;
乙文第一段,“举剑拟之,武不动”,意思是“卫律举剑对准苏武,苏武岿然不动”,体现了苏武的“威武不能屈”;
乙文第二段,“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意思是“苏武被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穴里面,断绝供应,不给他喝的、吃的。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写出了苏武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拒绝投降,体现了“贫贱不能移”。
【点睛】
参考译文:
【甲】孟子说: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作有志气有作为的大丈夫。
【乙】单于想在这个时候趁机让苏武投降。卫律对苏武说:“副使有罪,应该连坐到你。”苏武说:“我本来就没有参与谋划,又不是他的亲属,怎么谈得上连坐?”卫律又举剑对准苏武,苏武岿然不动。卫律说:“苏君!我卫律以前背弃汉廷,归顺匈奴,幸运地受到单于的大恩,赐我爵号,让我称王;拥有奴隶数万、马和其他牲畜满山,如此富贵!苏君你今日投降,明日也是这样。白白地用身体给草地做肥料,又有谁知道你呢!”苏武毫无反应。卫律说:“你通过我而投降,我与你结为兄弟;今天不听我的安排,以后再想见我,还能得到机会吗?”苏武痛骂卫律说:“你做人家的臣下,不顾及恩德义理,背叛皇上、抛弃亲人,在异族那里做投降的奴隶,我为什么要见你!”
单于越发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穴里面,断绝供应,不给他喝的、吃的。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几日不死。
21.(1)从听觉角度,秋天角声四起渲染战事频繁;又从视觉角度描写战场上鲜血遍染,在暮霭凝聚下呈现出暗紫色;画面有一种悲壮的色彩,表现了战争的激烈。(意思符合,有欠缺酌扣)
(2)《塞下曲》将军在“大雪满弓刀”的奇寒天气情况下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表现了战斗的艰苦性,表达了将士们满怀着必胜的信心和英勇豪迈的气概。《雁门太守行》通过悲壮的战争场面描写,表达了为了自己的国民怀抱为国捐躯的壮志,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而感到无比的欣慰和心痛的思想感情,歌颂视死如归的气概。
【详解】
(1)本题考查诗句的赏析。在赏析诗句时,需要明确赏析角度,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赏析本句可以从视听结合的角度,“角声”即战时的号角声,所以是听觉角度,“角声满天秋色里”写到秋天角声四起,能让读者联想到激战的场面,边防将士英勇杀敌的冲天气势;“燕脂”即战士的鲜血,所以是视觉角度,“塞上燕脂凝夜紫”写到战场血流成河,渗入土中,在夜色中凝为紫色,从侧面写出战争的惨烈。整体营造出了凝重、悲壮的氛围。
(2)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可以纵观全诗整体理解;也可以通过关键句、诗眼予以分析。
《塞下曲》中写到“单于夜遁逃”,即单于的军队想要趁着夜色悄悄潜逃;“欲将轻骑逐”即将军正想要带领轻骑兵一路追赶。此时正是大雪天气,天寒地冻,环境恶劣,将军准备率兵追敌,表现了战斗艰苦,但将士们仍要乘胜追击,表现了满怀必胜的信心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雁门太守行》中通过“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写出战争的艰苦和战士们艰苦卓绝、不怕牺牲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精神的赞美和歌颂。“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写到只为报答君王恩遇,手携宝剑,视死如归。表达了诗人为国捐躯的壮志和誓死报效国家的豪情。
22.例文:
我最喜爱的一次语文学习
考场上,看到作文题目,我的思绪又回到了那节让我记忆深刻的语文课上——
上课铃刚打,教室里就嘈杂起来。同学们紧张地默背昨天学的《我爱这地》。我一边背一边紧张地看着门口,祈祷着老师晚点来到。
这时,语文老师踏进教室,我心里紧张到极点:“完了,今天早上背的全忘光了……要是一会提问就惨了……”
老师清了清嗓子,大家背诵的声音停了下来。果不其然,老师说:“下面检查课文背诵。”他锐利的眼神夹杂着些许鼓励扫视全班,教室里鸦雀无声,比上自习时还要静。我偷偷瞅了瞅周围,大家的头都快低到桌子上了,紧张地看着书本。老师又突然来了句:“今天背诵,由同学们提问我。”
我们的头在一瞬间都抬了起来,眼睛齐刷刷地投向老师,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把疑问的眼神投向同位,她小声说:“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呀?”
老师接着说:“背诵一直是同学们的一个难关,今天晨读时有个同学问我,老师总是要求同学们背诵,自己会不会背?我突然意识到,要让同学们背会,首先老师要做出表率,所以,我决定这节课由我背诵。”
我们顿时兴奋起来,认真看着课本,检查老师背诵时有没有错误。“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老师富于韵味的声音回荡于教室,我们被带入一个崭新的诗歌世界中。这个世界里有诗人对祖国深沉的爱,有对侵略者切齿的恨,有对处于日本铁蹄蹂躏下祖国深沉的爱,有为国献身的热情……老
师背完,我们都还沉浸在声情并茂的背诵中,稍后,教室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老师脸上绽放开惬意的微笑。此时,室外,风儿沙沙,鸟儿啾啾。
这就是我最喜爱的一次语文学习。
【详解】
本题考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审读材料可得出“语文学习”的内涵:与人对话时,可以学习不同的表达方式与风格;日常出行时,看标语、广告、启示、对联等,可以学习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连商场、超市时,看商品的标识、说明等,可以学习简单的说明文……,据此可知“语文学习”的内涵非常丰富,你可以回顾自己从进入学校以来参加过的所有的语文学习活动,写作范围很大,时间跨度也大,但一定要紧紧把握题目中的“最喜爱的一次”,而不能写成多次;也不能只抒发语文课对自己的影响,而没有具体事件,最好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选取典型事件,写出事件过程中独特而深刻的感受,表达自己从活动中学到什么,感悟到什么。材料最后“我们可以从生活中发掘语文之美,领略语文博大精深,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可以作为本文的立意。
第二,选材构思。学校语文学习活动比较多,既有一般的语文讲授课,也有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课,还有读书比赛、演讲比赛、课本剧等拓展课,要选取自己最喜欢、感悟最深刻的一次。通过对活动的提炼加工,描写活动课过程中老师、同学的表现,或者自己的发现和感受,通过人物描写、景物刻画,揭示相关的道理,最后点明自己从中获得的感受。比如“有朋自远方来”专题,围绕交友之道,通过收集古今交友的名言、警句、故事,明确在生活中如何交友,交怎样的朋友,表达自己在活动中对朋友的正确认识,掌握交友的方法等。
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6页。
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20页。
精品解析: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4答案卷尾: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4答案卷尾,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