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高三化学下学期3月月考卷(B卷)(2份打包,解析版+原卷版,可预览)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三化学下学期3月月考卷(B卷)(2份打包,解析版+原卷版,可预览),文件包含新高考高三化学下学期3月月考卷B卷原卷版doc、新高考高三化学下学期3月月考卷B卷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下学期高三3月月考卷
化 学(B)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l 35.5 Fe 56 Mn 55 Ba 137
一、选择题
1.中国诗词深受众人喜爱,针对下列一些诗词,从化学角度解读正确的是
A.王安石的《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描述了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中既有状态变化又有气味的产生
B.庾信的《杨柳歌》“独忆飞絮鹅毛下,非复青丝马尾垂”从化学成分分析现实生活中“飞絮”“鹅毛”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C.赵孟頫的《烟火诗》“纷纷灿烂如星陨,赫赫喧虺似火攻”描述了化学变化中的颜色变化
D.刘禹锡的《浪淘沙》“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说明金在自然界中以游离态存在,其化学性质稳定
2.下列实验中,所选装置或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A.用图①所示装置可以除去Na2CO3溶液中的CaCO3杂质
B.用乙醇提取溴水中的溴选择图②所示装置
C.用图③所示装置可以分离乙醇水溶液
D.用图④所示装置可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HCl
3.三氯化氮(NCl3)是一种淡黄色的油状液体,下面对于NCl3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NCl3为三角锥形 B.NCl3是一种极性分子
C.它还能再以配位键与Cl-结合 D.NCl3的挥发性比PBr3要大
4.下列叙述I和II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陈述I
陈述II
A
NH4Cl为强酸弱碱盐
用加热法除去NaCl中的NH4Cl
B
Fe3+具有氧化性
用KSCN溶液可以鉴别Fe3+
C
溶解度:CaCO3Z
B.W的简单氢化物稳定性比Y的简单氢化物稳定性高
C.Y单质的熔点低于X单质
D.化合物M中W不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6.贝里斯-希尔曼反应条件温和,其过程具有原子经济性,示例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B.I的一氯取代物有4种
C.II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 D.III能使酸性K2Cr2O7溶液变色
7.碳酸二甲酯[(CH3O)2CO]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绿色”化工产品,电化学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加入两极的物质均是常温常压下的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为直流电源负极
B.H+由石墨1极通过质子交换膜向石墨2极移动
C.石墨1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CH3OH+CO-2e−=(CH3O)2CO+2H+
D.当石墨2极消耗22.4L O2时,质子交换膜有4mol H+通过
8.无水氯化铝是常用的有机化工试剂,易水解、易升华。实验室用以下装置制取少量氯化铝,反应原理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NaCl+H2SO4(浓)HCl↑+NaHSO4
B.粗导管d也可换成细导管
C.e中试剂可选用碱石灰、无水氯化钙或五氧化二磷
D.为了减少HCl的浪费,实验开始时先点燃b处酒精灯
9.已知联氨(N2H4)为二元弱碱,常温下将盐酸滴加到联氨(N2H4)的水溶液中,混合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δ(X)随-lgc(O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Kb1(N2H4)=10−6.0
B.N2H6Cl2溶液中存在:c(Cl−)+c(OH−)=c(N2H)+2c(N2H)+c(H+)
C.N2H5Cl溶液中:c(H+)>c(OH−)
D.N2H5Cl在溶液中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N2H+H2ON2H+OH−
10.CO与N2O是汽车尾气中污染大气的成分,研究表明CO与N2O在Fe+作用下生成无害气体,发生反应的能量变化及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两步反应分别为:①N2O+Fe+=N2+FeO+(慢);②FeO++CO=CO2+Fe+(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是氧化还原反应,②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B.两步反应均为放热反应,总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由反应①决定
C.Fe+使反应的活化能减小,减小反应速率
D.FeO+在该反应过程中作催化剂
二、不定项选题
11.下列电解质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在溶液中:
B.在0.1mol·L−1 NaClO溶液中:c(OH−)=c(H+)+c(HClO)+c(Na+)
C.pH相等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温度和体积变化),混合溶液中
D.已知酸性:HCOOH>CH3COOH,浓度均为0.1mol·L−1的HCOOK与CH3COONa溶液中:c(K+)﹣c(HCOO−)Kb2=10−15,则N2H5Cl溶液呈酸性,所以溶液中:c(H+)>c(OH−),故C正确;D.N2H5Cl在溶液中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N2H+H2ON2H4·H2O+H+,故D错误;答案选D。
10.【答案】B
【解析】A.①、②两反应中都含有变价元素,都是氧化还原反应,A不正确;B.两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都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均为放热反应,总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由速率慢的反应(即反应①)决定,B正确;C.Fe+为反应的催化剂,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C错误;D.FeO+在该反应过程中是催化剂的中间产物,D不正确;故选B。
11.【答案】CD
【解析】A.碳酸氢钠的水溶液显碱性,说明碳酸氢根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则c(H2CO3)>c(CO),A错误;B.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OH−)+c(ClO−)=c(H+)+c(Na+),存在物料守恒c(Na+)=c(HClO)+c(ClO−),二式联立可得c(OH−)=c(H+)+c(HClO),B错误;C.混合前各溶液中c(H+)=c(OH−)+c(Cl−)、c(H+)=c(OH−)+c(CH3COO−),混合前pH相等,则c(Cl−)=c(CH3COO−),混合后pH不变,则c(Cl−)和c(CH3COO−)依据相等,C正确;D.已知酸性:HCOOH>CH3COOH,所以甲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小于乙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在等浓度的甲酸钾和乙酸钠溶液中钾离子和钠离子浓度相等,甲酸根浓度大于乙酸根离子浓度,所以c(K+)-c(HCOO−)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三化学下学期5月月考卷(B卷)(2份打包,解析版+原卷版,可预览),文件包含新高考高三化学下学期5月月考卷B卷原卷版doc、新高考高三化学下学期5月月考卷B卷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三化学下学期5月月考卷(A卷)(2份打包,解析版+原卷版,可预览),文件包含新高考高三化学下学期5月月考卷A卷原卷版doc、新高考高三化学下学期5月月考卷A卷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三化学下学期4月月考卷(B卷)(2份打包,解析版+原卷版,可预览),文件包含新高考高三化学下学期4月月考卷B卷原卷版doc、新高考高三化学下学期4月月考卷B卷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