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高三化学下学期5月月考卷(B卷)原卷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771182/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高考)高三化学下学期5月月考卷(B卷)原卷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771182/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高考)高三化学下学期5月月考卷(B卷)原卷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771182/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高考)高三化学下学期5月月考卷(B卷)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77118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高考)高三化学下学期5月月考卷(B卷)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77118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高考)高三化学下学期5月月考卷(B卷)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77118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高考)高三化学下学期5月月考卷(B卷)(2份打包,解析版+原卷版,可预览)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三化学下学期5月月考卷(B卷)(2份打包,解析版+原卷版,可预览),文件包含新高考高三化学下学期5月月考卷B卷原卷版doc、新高考高三化学下学期5月月考卷B卷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下学期高三5月月考卷
化 学(B)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l 35.5 Fe 56 Mn 55 Ba 137
一、单选题
1.我国古代在化学工艺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下列有关化学工艺的文献记载与解释不相符的是
选项
文献记载
解释
A
明代《本草纲目》中记载:“(火药)乃焰消(KNO3)、硫黄、杉木炭所合,以为烽燧铳机诸药者”
火药的燃烧利用了KNO3的氧化性
B
唐代《传信方》中描述:“治气痢巴石丸,取白矾一大斤,以炭火净地烧令汁尽,则其色如雪,谓之巴石”
制备巴石所用原料白矾的主要化学成分为CuSO4
C
宋代《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
精制砒霜过程中涉及升华和凝华
D
南宋《游宦纪闻》中记载有花露水的提取方法:“锡为小甑,实花一重,……。窍甑之傍,以泄汗液,以器贮之”
花露水的提取方法涉及蒸馏操作
【答案】B
【解析】A.涉及的反应为2KNO3+S+3CK2S+N2↑+3CO2↑,该反应中KNO3作氧化剂,故A正确;B.矾是指含有结晶水的硫酸盐,信息“白矾”“烧令汁尽”意思就是固体本身带有结晶水,“其色如雪”意为烧后颜色如雪一样白,无水CuSO4虽说是白色,但含结晶水的CuSO4·5H2O为蓝色,俗称“蓝矾”、“胆矾”,故B错误;C.“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经历“生砒—砒烟—凝结”过程,即为升华和凝华,故C正确;D.“窍甑之傍,以泄汗液,以器贮之”说的就是将花中的水及某些有机物蒸馏后冷凝收集得到液体的过程,故D正确;故答案选B。
2.磷灰石矿物中氧同位素含量的测定可用于研究古气候条件,其中一种原理如下:
反应1:5Ag3PO4+8BrF515AgF+5PF5+4Br2+10O2
反应2:C+O2CO2
反应后冷冻收集CO2,并送入气体同位素质谱仪测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r2的电子式:Br:Br B.与互为同位素
C.CO2的结构式是O=C=O D.AgF和PF5都属于离子化合物
【答案】C
【解析】A.Br2的电子式是,故A错误;B.与是不同氧原子组成的氧气,是单质,不是同位素,故B错误;C.CO2是直线型分子,结构式是O=C=O,故C正确;D.AgF是离子化合物而PF5属于共价化合物,故D错误;故答案为C。
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8g CO和N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4NA
B.1mol·L−1 CuCl2溶液中含有的Cl−数目为2NA
C.标准状况下,4.48L SO3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6NA
D.3mol NO2与足量的H2O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
【答案】A
【解析】A.氮气和CO的摩尔质量均为28g/mol,且两者均含14个质子,2.8g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0.1mol,故0.1mol混合物中含1.4NA个质子,故A正确;B.没有说明溶液的体积,不能计算1mol·L−1 CuCl2溶液中含有的Cl−数目,故B错误;C.标准状况下,SO3是固体,不能通过体积计算物质的量,故C错误;D.3mol NO2与足量H2O反应生成了1mol一氧化氮,转移了2mol电子,转移的电子数为2NA,故D错误;故选A。
4.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将海带灼烧成灰
B.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
C.除去甲烷中的乙烯
D.证明非金属性:Cl>C>Si
【答案】B
【解析】A.不能在烧瓶中灼烧海带,要在坩埚中灼烧,故A错误;B.实验室通过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的催化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乙酸、乙醇杂质且减少乙酸乙酯的溶解量,故B正确;C.乙烯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混在甲烷中,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甲烷中的乙烯,故C错误;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二氧化碳中含有氯化氢,HCl也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硅酸沉淀,所以干扰实验,且HCl不是氯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是水化物,所以不能实现实验目的,故D错误;故选B。
5.下列五种有机物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机物①与乙烯互为同系物
B.有机物③转化为有机物④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C.有机物④转化为有机物⑤的反应中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D.含有一个四元环,且能与金属钠反应的有机物③的同分异构体(不考虑立体异构)有3种
【答案】D
【解析】A.有机物①含有碳碳双键和羟基,而乙烯只含有碳碳双键,二者结构不同,不是同系物,故A错误;B.有机物③与NaCN发生取代反应转化为有机物④,故B错误;C.④、⑤的分子式分别为C5H7ON、C5H11ON,则有机物④转化为有机物⑤的反应中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故C错误;D.含有一个四元环,且能与金属钠反应的有机物③的同分异构体中,四元环中含有4个碳,环上连接-Cl和-OH,二者有相邻、相间和同在一个碳上,共3种不同的位置,故D正确.故选D。
6.W、X、Y、Z、M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小,X的氢化物可做制冷剂,Y的族序数等于周期数,Z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上用Y与M形成的化合物熔融电解制备单质Y
B.Z单质在空气中燃烧和在纯氧中燃烧生成的产物不同
C.W、X、Z形成的一种化合物能与盐酸或NaOH反应
D.M元素简单离子的半径是同周期主族元素形成简单离子半径最大的
【答案】C
【解析】五种元素中W元素的原子序数最小,且原子半径最小,则W为H元素;X的氢化物可做制冷剂,则X为N元素,该氢化物为NH3;Y的族序数等于周期数,且原子序数大于N,则Y为第三周期ⅢA族元素,即为Al元素;Z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则Z为S元素;M为原子序数大于S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则M为Cl元素。A.Y与M形成的化合物为AlCl3,其为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不导电,所以不能电解溶液氯化铝制取铝单质,一般电解熔融氧化铝,A错误;B.S单质无论在纯氧中燃烧还是在空气中燃烧都生成SO2,产物相同,B错误;C.W、X、Z三种元素可以形成化合物NH4HS,能与盐酸或NaOH反应,C正确;D.S2−和Cl−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但S2−的核电荷数更小,半径更大,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C。
7.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将浓H2SO4和Cu片加热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
浓H2SO4具有强氧化性
B
将食品袋中的抗氧化剂(Fe粉)加入少量稀硫酸,再滴加KSCN溶液,没有血红色出现
抗氧化剂没有吸收O2
C
将溴乙烷、乙醇和烧碱的混合物加热,产生的气体通入KMnO4溶液中,KMnO4溶液褪色
溴乙烷发生了消去反应
D
加热淀粉和稀硫酸混合液,再向其中滴加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没有出现红色沉淀
淀粉没有发生水解
【答案】A
【解析】A.将浓硫酸和铜片加热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说明反应生成的气体为二氧化硫,则反应中硫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浓硫酸是反应的氧化剂,具有强氧化性,故A正确;B.若抗氧化剂中铁粉吸收氧气部分被氧化为氧化铁,加入稀硫酸时,氧化铁溶解生成的铁离子可与过量的铁粉反应生成亚铁离子,溶液中不存在铁离子,则加入硫氰化钾溶液,没有血红色出现不能说明抗氧化剂没有吸收氧气,故B错误;C.乙醇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乙醇蒸汽能与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会干扰乙烯的检验,则将溴乙烷、乙醇和烧碱的混合物加热,产生的气体通入高锰酸钾溶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能说明溴乙烷发生了消去反应,故C错误;D.淀粉水解生成的葡萄糖在碱性条件下才能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红色沉淀,酸性条件下不能反应,则加热淀粉和稀硫酸混合液,再向其中滴加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没有出现红色沉淀不能说明淀粉没有发生水解,故D错误;故选A。
8.化学家正在研究尿素燃料电池,尿素燃料电池结构如图所示,用这种电池直接去除城市废水中的尿素,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甲电极为电池的正极
B.乙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
C.电池工作时氢离子向甲电极移动
D.电池工作时,理论上净化废水中1mol CO(NH2)2消耗标准状况下33.6L O2
【答案】D
【解析】进氧的一极为正极,则乙为正极,甲为负极。A.由分析可知甲为电池负极,故A错误;B.乙为正极,乙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4H+=2H2O,故B错误;C.电池工作时氢离子向正极移动,则向乙电极移动,故C错误;D.电池工作时,总反应式为:2CO(NH2)2+3O2=2CO2+2N2+4H2O,理论上净化1mol CO(NH2)2消耗1.5mol氧气,标准状况下1.5mol氧气体积为33.6L,故D正确;故选D。
9.将CO2转化为有机燃料是实现碳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我国学者提出的CO2催化加氢合成CH3OH的机理如题图(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种用*标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催化剂的使用能提高CO2的平衡转化率
B.CO2催化加氢合成CH3OH总反应的ΔS>0
C.反应④中存在共价键的断裂和共价键的生成
D.反应机理表明H2O参与了CO2合成CH3OH的反应
【答案】D
【解析】A.催化剂的使用能提高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CO2的平衡转化率,A错误;B.CO2催化加氢合成CH3OH总反应为CO2+3H2CH3OH+H2O,正反应体积减小,则反应的ΔSKa2(H2CO3),可得酸性H2R>HR−>H2CO3
>HCO,向Na2CO3溶液中加入过量H2R溶液,因为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原理,CO转化为CO2,并生成HR−,发生的反应是CO+2H2R=CO2↑+H2O+2HR−,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B。
14.利用双极膜制备磷酸和氢氧化钠的原理如图所示。已知双极膜是一种复合膜,在直流电作用下,双极膜中间界面内水解离为H+和OH−,并实现其定向通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用铅蓄电池为电源,则X极与Pb电极相连
B.双极膜中a为H+,b为OH–
C.阴极区溶液pH减小
D.M膜为阴离子交换膜,N膜为阳离子交换膜
【答案】D
【解析】A.铅蓄电池中Pb为负极,PbO2电极为正极,X极应与PbO2相连,A项错误;B.电解池中阴离子向阳极迁移,阳离子向阴极迁移,所以双极膜中a为OH−,b为H+,B项错误;C.阴极电极反应为2H++2e−=H2↑,每转移1mol电子,消耗1mol H+,此时双极膜又产生1mol H+,因阴极区电解液未知,无法确定阴极区溶液pH变化情况,C项错误;D.M膜为阴离子交换膜,原料室中通过M膜进入产品室1,与双极膜产生的H+结合生成H3PO4,N膜为阳离子交换膜,原料室中Na+通过N膜进入产品室2,与双极膜产生的OH−结合生成NaOH,D项正确。故选D。
15.一种制备高效漂白剂NaClO2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反应Ⅰ中发生的反应为3NaClO3+4SO2+3H2O=2ClO2+Na2SO4+3H2SO4+NaCl,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Ⅱ中H2O2作还原剂
B.产品中含有SO、Cl−
C.NaClO2的漂白原理与SO2相同
D.实验室进行结晶操作通常在蒸发皿中进行
【答案】C
【解析】反应Ⅰ中发生的反应为3NaClO3+4SO2+3H2O=2ClO2+Na2SO4+3H2SO4+NaCl,然后向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H2O2,根据流程图知,反应Ⅱ中生成NaClO2,则ClO2作氧化剂,H2O2作还原剂生成氧气,根据原子守恒、转移电子守恒知,反应Ⅱ为2NaOH+2ClO2+H2O2=2NaClO2+O2↑+2
H2O,然后从溶液中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产品NaClO2。A.反应II中ClO2转化为NaClO2,Cl元素化合价由+4价变为+3价,则ClO2是氧化剂,H2O2作还原剂生成氧气,故A正确;B.反应过程中涉及硫酸、硫酸钠和氯化钠,所以产品中也可能含SO、Cl−,故B正确;C.NaClO2能氧化有色物质而体现漂白性,SO2和有色物质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无色物质,所以二者漂白原理不同,故C错误;D.从溶液中获取晶体蒸发结晶在蒸发皿中进行,故D正确;故选C。
三、 非选择题
16.2020年春节前后,新型冠状病毒严重影响了人们正常生活。含次氯酸钠30%的水溶液具备良好的杀菌消毒效果。某化学兴趣小组拟利用实验室的常见药品制备次氯酸钠消毒液,并探讨提高消毒液中次氯酸钠百分比的方法。
Ⅰ.该小组同学采用了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在图1所示装置①中制氯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甲同学利用图1中的装置①~⑤证明从a出来的氯气潮湿且含有氯化氢,则接口的连接顺序a___________填接口编号⑤中放入___________。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装置太复杂,可去掉装置⑤,同时将②中的溶液换成W,溶液W及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为___________。
Ⅱ.该小组同学将氯气通入含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发现反应放热明显,查阅资料获悉,氯气与碱溶液反应,产物会随反应温度的不同而不同。具体如下:,该小组利用该信息又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装置制取KClO3和NaClO。
(3)该小组应控制的实验条件是___________。反应后,从装置⑥中溶液蒸发浓缩获得晶体,将该晶体与二氧化锰共热,生成了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气体。
(4)⑧处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根据上述Ⅰ、Ⅱ两个实验过程,你认为在实验室制取消毒液并提高次氯酸钠的质量分数,应该注意的事项有列举两条。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答案】(1)浓
(2) efdchgb或fedchgb 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 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且不褪色
(3) 装置⑥放入75℃热水浴中,装置⑦放入冰水浴中
(4)
(5) 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前要除去HCl,以免产物中氯化钠较多 要在较低温度下反应,以免产物中氯酸钠较多
【解析】该实验利用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制取氯气,发生装置出来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和水,硫酸铜检验水,用四氯化碳溶液吸收氯气,然后用硝酸银溶液检验氯化氢气体。由于温度不同,氯气与碱溶液产物不同,故反应制备KClO3和NaClO需要注意控制反应温度。(1)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在常温下可以将浓盐酸氧化为氯气,自身被还原为二价锰,故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浓。(2)发生装置出来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和水,硫酸铜优先检验水防止后续溶液中的水干扰实验,然后用四氯化碳溶液吸收氯气防止氯气干扰氯化氢的检验,并且要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来证明氯气被完全吸收,然后用硝酸银溶液检验氯化氢气体,故答案为efdchgb或fedchgb,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可以利用紫色石蕊溶液来证明从③出来的气体不含有氯气但含有氯化氢,溶液不褪色证明不含有氯气且溶液最后为红色说明只能是氯化氢气体,所以答案为: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且不褪色。(3)由于温度不同,氯气与碱溶液产物不同,要产生氯酸根必须控制温度为75℃,可以75℃水浴加热,要制取次氯酸盐,需要控制温度较低,可以用冰水浴,故答案为:装置⑥放入75℃热水浴中,装置⑦放入冰水浴中。(4)⑧处发生反应为氯气将硫代硫酸钠氧化,可以除去尾气中的氯气,故答案为:。(5)氯化钠的含量会影响漂白液中次氯酸钠的质量分数,而氯气中的HCl会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氯化钠,所以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前要除去HCl,以免产物中氯化钠较多;温度过高会产生氯酸钠,所以要在较低温度下次氯酸钠的质量分数才会更大。
17.CO2甲烷化加快了能源结构由化石燃料向可再生碳资源的转变。
(1)CO2甲烷化反应最早由化学家Paul Sabatier提出。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将按一定比例混合的CO2和H2通过装有催化剂的反应器可得到甲烷。已知
CH4(g)+H2O(g)=3H2(g)+CO(g) ΔH=206kJ·mol−1;
CO(g)+H2O(g)=H2(g)+CO2(g) ΔH=-41kJ·mol−1。
则反应CO2(g)+4H2(g)=CH4(g)+2H2O(g)的ΔH=______kJ·mol−1,ΔS______0(填“>”、“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三化学下学期5月月考卷(A卷)(2份打包,解析版+原卷版,可预览),文件包含新高考高三化学下学期5月月考卷A卷原卷版doc、新高考高三化学下学期5月月考卷A卷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三化学下学期4月月考卷(B卷)(2份打包,解析版+原卷版,可预览),文件包含新高考高三化学下学期4月月考卷B卷原卷版doc、新高考高三化学下学期4月月考卷B卷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三化学下学期4月月考卷(A卷)(2份打包,解析版+原卷版,可预览),文件包含新高考高三化学下学期4月月考卷A卷原卷版doc、新高考高三化学下学期4月月考卷A卷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