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概要分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377203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新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概要分析(全册)
-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概要分析 其他 1 次下载
-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概要分析 其他 1 次下载
-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概要分析 其他 1 次下载
-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科学专项学习概要分析 练习 其他 1 次下载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概要分析
展开第2单元《水》单元概要分析一、单元整体解读与学情分析水是地球上最为常见也十分重要的物质,构成了地球的一个圈层。引导学生认识水,也是认识地球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年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大量关于水的经验,对于水的重要性也有一定认识,但是大多比较零散,还不太能用科学语言来描述。本单元的设计,继续定位在“观察与描述”,通过比较等方法,促进细微观察,用实验看到的现象说明自己的观点,用科学的词汇与学生头脑中对水的朦胧认识相对接,用气泡图帮助归纳整理,最终形成对水的特征较为完整的认识。本单元是一个整合性的主题,立足于有趣的游戏,通过观察、实验,引导学生认识水的特征及溶解现象。同时又涉及技术与工程领域,即在观察生活中现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制作小水轮,尝试探究和解决问题。二、单元目标解读与概念分析(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动手、动脑的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低年段的课程目标。科学知识:观察、描述常见物体的基本特征。科学探究: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能用语言初步描述信息;有运用观察与描述、比较与分类等方法得出结论的意识。科学态度: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动植物和物质的外在特征、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科技产品及其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了解人类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改造自然,让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改善。(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物质科学领域”和“技术与工程领域”的低年段要求。2.1 水在自然状态下有三种存在状态。观察并描述水的颜色、状态、气味等特征。2.2 有些物质在水里能够溶解,而有些物质在水里很难溶解。知道有些物质能够溶解在一定量的水里,如食盐和白糖等;有些物质很难溶解在水里,如沙和食用油等。16.2 工程和技术产品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体会生活中的科技产品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快捷和舒适。18.3 工程设计需要考虑可利用的条件和制约因素,并不断改进和完善。利用提供的材料和工具,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设计与想法,并完成任务。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提出改进建议。三、单元构成与逻辑分析本单元由三课组成:《水是什么样的》《玩转小水轮》《盐和糖哪儿去了》。第一课和第三课从科学概念层面入手,着力于帮助学生观察并描述水的颜色、状态、气味等特征,知道有些物质在水里能够溶解,有些物质在水里很难溶解。从概念建构上看,呈递进关系,帮助学生对水的认识一步步从具体走向概括,从零散走向完整,从而促进学生对物质世界的初步认识。第二课则从工程技术层面入手,针对第一课习得的科学知识“水可以流动,流动的水有力量”,让学生通过动手做,体会技术通常蕴含着一定的科学知识,生活中的科技产品给人们带来便利、快捷。而本单元有了以工程技术为主旨的第二课的加入,使得单元的主题性更加明显,而不仅仅是科学知识的简单串联。四、单元教学目标(1)运用多种感觉器官观察并描述水的特征。(2)制作小水轮,探究让小水轮转得更快的方法。(3)通过观察把物质放入水里的现象,知道溶解是怎么一回事。(4)与同学共同完成观察、实验等活动,体验动手做的乐趣。五、单元活动导图 六、课时安排序号课题课时1水是什么样的12玩转小水轮13盐和糖哪儿去了1总课时3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