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浙教版人自然社会二年级课件PPT+教案
- 第19课 “电老虎”摸不得 课件 课件 5 次下载
- 第20课 小物品 大麻烦 课件 课件 6 次下载
- 第21课 游泳安全常识 课件 课件 6 次下载
- 第22课 溺水的预防和处理 课件 课件 5 次下载
- 第22课 溺水的预防和处理 教学设计 教案 2 次下载
第20课 小物品 大麻烦 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第20课 小物品 大麻烦 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出示实物,说说作用,出示投影,直观感受,展开讨论,学习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让学生了解在生活中诸如剪刀、榔头、玻璃杯等一些小物品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使用不慎的话也会有危险。通过教学,让学生懂得要正确使用小物品,初步掌握发生意外后的简单处理方法。
背景知识
孩子总是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当父母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他们也会有强烈的欲望要试一试,所以他们总去尝试一些自己还不能胜任的工作,比如用榔头修凳子,提热水瓶等,甚至有时还会因为好奇而用尖锐的铁制品去捅插座,模仿父亲刮胡子等,这些对孩子来说都是极其危险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因为这些小物品而引起人身伤害事故也不在少数,有的甚至危及生命。
教学过程:
一、出示实物,说说作用。
出示剪刀、热水瓶、榔头、筷子、玻璃杯等,让学生说说它们的作用。
二、出示投影,直观感受。
如果使用不当,这些小物品也会给我们带来大麻烦。那么,会有哪些麻烦呢?
事例1:用钢笔捅插座是很危险的,会触电。
事例2:热水瓶打翻了,把孩子烫伤了。
事例3:一个男孩子模仿爸爸刮胡子,把脸割破了。
事例4:一个孩子端着饭,嘴里咬着一双筷子在奔跑,如果跌倒或撞到别的地方,筷子会插入喉咙。
事例5:一个孩子踩到了一块有钉子的木板,钉子扎进了脚里。
事例6:一个孩子用榔头敲打凳子,结果打在了手上,手被打出了於血。
(本活动通过一个个事例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让学生懂得有些物品不能随便碰,有些在使用时要小心谨慎)
三、展开讨论,学习方法:
如果真的发生了意外,我们又该怎样处理呢?
方法(1):如果烫伤了,可以用大量的冷水冲洗烫伤部位,然后每天冲洗一次,并保持干燥;如果伤势较重,应该躺下或坐下,不要让烫伤的部位活动,防止皮肤撕脱,还要及时送医院急救。
方法(2):如果钉子扎脚了,不要把刺物自行拔出,因为医生可依此判断伤口的深度及方向,刺物也可堵住伤口,减少失血;送伤者到医院后,应注射破伤风疫苗。
方法(3):如果是擦伤,可以先用干净的手帕轻轻拂拭掉伤口上的泥土,然后在伤口处涂抹红药水来消毒,再找到消毒纱布包扎受伤部位。
方法(4):如果受伤非常严重,就要及时拨打120电话,送医院急救。
除了这些,也可以让学生说说别的方法。(本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掌握一些简单的伤口处理方法)
课程资源
一火锅店发生惨剧,三岁女童被烫伤
2004年3月8日,关先生一家人在一家火锅店吃饭,一场惨剧突然发生,关先生3岁多的小女儿小雨在跑动中与端着火锅汤料的服务员撞在一起,顷刻间汤料从小雨头上泼下。
3月10日上午,记者在省人民医院烧伤科看到小雨正在接受治疗,其头面部及双上肢15%面积二度烫伤。据其母亲讲,3月8日晚他们一家人来到位于五泉什字附近的一家“小肥羊火锅店”吃饭,晚上8时许,他们正准备离开,突然听到小雨的惨叫声,看到孩子被烫伤,他们急忙与火锅店的有关人员将小雨送到医院救治。该火锅店一名负责人告诉记者,事发后火锅店已派专人陪护,全力配合小雨的治疗。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第23课 钱王与杭州 教学设计,共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读题解题,导入新课,学习课文,了解钱王的生平,汇报交流,课外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17课 走近王安石 教学设计,共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师谈话引入新课,学生学习课文,讨论问题,了解王安石的生平,了解王安石少年求学的故事,了解王安石卓越的文学业绩,课外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12课 家乡物产 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活动一,活动二,活动三,总结,播放课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