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教课内容课件ppt
展开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描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学会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分析小肠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阅读教材。讨论解决以下问题:
2、消化系统由什么组成?
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
牙齿咀嚼食物,舌搅拌食物
能蠕动,将食物推入胃中
通过蠕动搅磨食物,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
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通过蠕动,将食物残渣推向肛门,粪便通过肛门排出
能够分泌消化液帮助食物消化的腺体。
分泌唾液。唾液中的淀粉酶能够初步消化淀粉
分泌胃液。胃液中含有盐酸和蛋白酶,可初步消化蛋白质
分泌肠液。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分泌胰液。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胰液通过导管流入十二指肠
分泌的胆汁储藏在胆囊中。胆汁经导管流入十二指肠
1、食物在消化道的不同部位分别发生怎样的变化?
2、各种消化腺又有什么作用呢?
让我们从食物消化的第一站——口腔开始探索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1、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有关系吗?2、如果有关系,它们分别起什么作用?3、馒头变甜是否是淀粉发生了变化?
1、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的作用有关。2、牙齿可以切断、磨碎食物,舌使食物与唾液混合均匀,唾液可以分解食物。3、馒头变甜是淀粉发生了变化。
馒头碎屑与2毫升唾液搅拌混合。
馒头碎屑与2毫升清水搅拌混合。
馒头小块与2毫升唾液不搅拌混合。
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5—10分钟
1、试管为什么要放入盛有37℃温水的烧杯中?
2、取唾液前为什么要用凉开水漱口?
37接近人的口腔温度,是酶催化所需的最适宜温度。
除去口腔中的食物残渣。
染色。淀粉具有遇碘变蓝的特性。
1号:馒头碎屑+ 2ml唾液+搅拌
2号:馒头碎屑+ 2ml清水+搅拌
3号:馒头小块+2ml唾液+不搅拌
馒头变甜与唾液的分泌,以及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都有关系。
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唾液腺、胃腺、肝、胰腺、肠腺
1、“吃饱了”一般是指人体消化道的那个器官中有较多的食物?( ) A.食道 B.胃 C.大肠 D.口腔
2、消化系统中不与食物直接接触的器官是( ) A.胃 B.小肠 C.食道 D.肝脏
初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一等奖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 (新课标)<a href="/sw/tb_c5363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一等奖ppt课件</a>,文件包含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422消化和吸收第1课时同步课件pptx、食物的消化过程mp4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教学课件ppt,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咽和食道,蛋白质,P31,消化道,营养物质的吸收,P30资料分析,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P27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精品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精品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二节消化和吸收,胃小肠,现象说明,唾液淀粉酶,物理性消化,化学性消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