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15自相矛盾参考教案第1课时第1页
    15自相矛盾参考教案第1课时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15 自相矛盾第1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15 自相矛盾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自相矛盾》教学方案教材解析《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默读和朗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作者及作品的情感态度,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本案主要通过学生自由读,教师范读、领读、配乐朗诵等不同形式的朗读,指导学生读通、读顺文言文,读出适当的停顿和节奏,在读的过程中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法,在理解字词意思的基础上,理解故事内容,明白道理;知道“自相矛盾”这一成语来自寓言故事,体现学习的延展性。教学目标1.会认“吾、弗”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夫”,会写“矛、盾、誉、吾”4个字。2.了解中国古代寓言的特点,参透学寓言的方法。教学重点 会认“吾、弗”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夫”,会写“矛、盾、誉、吾”4个字。教学难点了解中国古代寓言的特点,参透学寓言的方法。课前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字卡、词卡。学生:预习生字词,朗读课文。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成语,引入题目1.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课件出示:狐假虎威 叶公好龙 画蛇添足 掩耳盗铃 滥竽充数守株待兔 亡羊补牢 刻舟求剑 井底之蛙 买椟还珠(1)指名学生说说这些词语的特点。(它们都是四个字的成语)(2)教师引导:一个成语讲了一个短小的故事,并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这样的成语叫什么成语呢?(寓言故事成语)(3)寓言故事成语有什么特点呢?(故事短小,寓意深刻)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自相矛盾》。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板书:自相矛盾)3.认识一下什么是“矛”和“盾”。(课件出示矛和盾的图片)4.观察矛和盾各有什么特点。(矛的前面尖尖的,是用于攻击敌人的一种兵器。盾是圆圆的,或者是方形的,是用于防御敌人的一种兵器。)5.猜一猜:课题《自相矛盾》是什么意思?(比喻一个人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成语特点,引出寓言故事成语,达到引出课题的目的。引导学生认识矛和盾,为理解课文的意思做好铺垫。猜测课题意思,帮助学生回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二、初读课文,理解感悟1.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课件出示:鬻盾 吾盾 弗能 夫先指名学生读,师相机正音,再齐读。学习多音字“夫”。学生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重点区别形近字识记:曰——日。(1)楚人:楚国人。(2)鬻(yù):卖。(3)誉:称赞,这里有夸耀,吹嘘的意思。(4)陷:刺破,这里有“穿透”“刺穿”的意思。(5)利:锋利。(6)以:用。(7)弗:不。(8)应:回答。(9)夫: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2.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篇课文与其他课文相比有什么不同。(课件出示课文全文)(1)指名学生回答这篇课文与其他课文相比有什么不同。(这是一篇文言文)(2)这篇文言文应该怎么读?(先指名学生读,再课件出示全文节奏划分)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莫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先师范读,指名学生读,再齐读。(3)上学期我们学过文言文《古人谈读书》,回忆一下我们用了哪些方法进行文言文学习的?(结合注释、插图、上下文理解,猜读等。)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根据刚刚大家说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弄懂《自相矛盾》的大概意思。(学生边读边理解文言文的大意。)4.小组讨论交流文言文《自相矛盾》的大意。(学生自由讨论)5.全班交流汇报。(学生自由交流)6.谁能连贯地说一说《自相矛盾》的大意?(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先夸耀自己的盾很坚硬,说:“无论用什么东西都无法穿透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很锐利,说:“无论什么东西都能被其穿透!”集市上的人质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结果会怎么样?”那个人无法回答。)7.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汉字“矛”“盾”和“誉”。(老师范写—学生观察—学生练写。) “矛”字在书写时最后一笔是“丿”。(学生书空“矛”字,重点强调点的写法。)“盾”里面是“目”,不要写成“日”。(学生书空)【设计意图】初读课文,了解文言文的特点,整体感知课文大意。引导学生回顾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指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理解课文的意思。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本课汉字,为深入理解课文做好准备。三、精读课文,理解文意  1.教师引导:楚国的集市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热闹非凡。瞧,这个楚国人在干什么呢?(这个楚国人在卖盾与矛)课件出示: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教师:这句你读懂了什么?2.出示课件。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教师:读这一句,你读懂了什么?3.谁来帮帮这个楚人,帮他吆喝吆喝生意。(指名学生上台表演读,再全班齐读。)4.楚人的一番吆喝吸引了不少的围观者,听了楚人的吆喝,有没有人买呢?(没有)你从书上哪个地方知道的?课件出示: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1)从中你读懂了什么?(2)引导学生读好问句。(3)假如你是一位孩子,你会说:叔叔——(学生接读)“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4)假如你是一位中年人,你会说:兄弟——(学生接读)“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5)假如你是一位老人,你会说:年轻人——(学生接读)“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5.那个卖矛和盾的楚国人又是什么反应呢?课件出示:其人弗能应也。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6.这件事引发了人们什么样的议论?课件出示: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1)谈谈自己的理解。(2)指名学生读最后一句文言文,再齐读。7.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朗读课文。【设计意图】品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的意思。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此环节为完成课后习题第1题和第2题而设计。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1.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中的生字,理解了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并读熟了课文,大体了解了课文内容。2.作业:请同学们课下自由朗读,试着背诵课文。                                                                                                                                               【设计意图】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将课内、课外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关教案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优秀第1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优秀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15 白鹅第1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15 白鹅第1课时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谜语导入,激发兴趣,阅读课文,学习字词,整体感知,自读自悟,初识“高傲”,自学课文,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人教部编版15 自相矛盾第2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15 自相矛盾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