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8.3 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 课件

    8.3 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 课件第1页
    8.3 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 课件第2页
    8.3 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 课件第3页
    8.3 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 课件第4页
    8.3 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 课件第5页
    8.3 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 课件第6页
    8.3 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 课件第7页
    8.3 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 课件第8页
    还剩2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8.3 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 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8.3 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 课件,共32页。
    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教学课件8.3学习目标01主要的环境问题(了解)02环境问题的对策(了解)相关史实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霾常见于城市。中国不少地区将雾并入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PM 2.5),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2013年,“雾霾”成为年度关键词。这一年的1月,4次雾霾过程笼罩30个省(区、市),在北京,仅有5天不是雾霾天。有报告显示,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只有不到1%的城市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与此同时,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雾霾元朝疆域范围1.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人们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会影响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环境。这种影响在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人类就能与自然环境保持相对协调的关系;当这种影响超出了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就会产生矛盾,出现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2.主要的环境问题温室效应2.主要的环境问题如果没有大气,地表平均温度就会下降到-23℃,而实际地表平均温度为15℃,这就是说温室效应使地表温度提高38℃。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阻止地球热量的散失,使地球发生可感觉到的气温升高,这就是有名的“温室效应”。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其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2.主要的环境问题温室效应对环境影响①全球变暖②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③海平面上升④土地沙漠化漫画:海平面上升对生物的影响2.主要的环境问题臭氧层破坏2.主要的环境问题臭氧层破坏近半个世纪以来,工农业高速发展,人为活动产生大量氮氧化物排入大气,超音速飞机在臭氧层高度内飞行、宇航飞行器的不断发射都排出大量氮氧化物和其他痕量气体进入臭氧层; 此外,人们大量生产氯氟烃化合物(即氟利昂),据统计,1973年全世界共生产这两种氟利昂约480万吨,绝大部分释入低层大气后,进入臭气层中。氟利昂在对流层中很稳定,能长时间滞留在大气中不发生变化,逐渐扩散到臭氧层中,与臭氧发生化学反应; 而使臭氧消除,降低臭氧层中的浓度。这种使臭氧逐渐耗竭的现象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2.主要的环境问题臭氧层破坏臭氧层破坏后,地面将受到过量的紫外线辐射,危害人类健康;使平流层温度发生变化,导致地球气候异常,影响植物生长、生态平衡等。研究指出,若臭氧总量减少1%,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将提高2%;白内障患者将增加0.2%~0.6%。如果臭氧层破坏的势头仍继续发展下去,能破坏人体免疫系统及大多数生命物质—蛋白质化学键的紫外线(B)大量入射地表,一些生物物种将濒于灭绝;生态系统中复杂的食物链、网将被打乱;农业生产受损;气候趋于恶化;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自然环境将面临灾难性的变化。2.主要的环境问题酸雨2.主要的环境问题酸雨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 雨、雪等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吸收并溶解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物质,形成了pH低于5.6的酸性降水。酸雨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所造成的。中国的酸雨主要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多为硫酸雨,少为硝酸雨,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我国一些地区已经成为酸雨多发区,酸雨污染的范围和程度已经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2.主要的环境问题酸雨酸雨可导致土壤酸化。植物长期和过量的吸收铝,会中毒,甚至死亡。酸雨尚能加速土壤矿物质营养元素的流失;在酸雨的作用下,土壤中的营养元素钾、钠、钙、镁会流失出来,并随着雨水被淋溶掉。所以长期的酸雨会使土壤中大量的营养元素被淋失,造成土壤中营养元素的严重不足,从而使土壤变得贫瘠。改变土壤结构,导致土壤贫瘠化,影响植物正常发育。酸雨还能诱发植物病虫害,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特别是小麦,在酸雨影响下,可减产 13% 至 34%。大豆、蔬菜也容易受酸雨危害,导致蛋白质含量和产量下降。2.主要的环境问题酸雨酸雨侵蚀后的森林2.主要的环境问题物种灭绝一株植物枯萎,一只动物死亡,有时并不仅仅意味着单个生命有机体的消失,也许凑巧是整个此类物种的灭绝。在世界范围内,生物物种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而其中有一些物种已灭绝。从1600~1800年间,地球上的鸟类和兽类物种灭绝25种;从1800~1950年地球上的鸟类和兽类物种灭绝了78种。2.主要的环境问题土地荒漠化2.主要的环境问题土地荒漠化荒漠化是由于干旱少雨、植被破坏、过度放牧、大风吹蚀、流水侵蚀、土壤盐渍化等因素造成的大片土壤生产力下降或丧失的自然(非自然)现象。2019年2月,美国国家航天局研究结果表明,全球从2000年到2017年新增的绿化面积中,约1/4来自中国,中国贡献比例居全球首位。截至2020年6月17日,全国沙化土地面积由1996年年均扩展2460平方公里,转变为目前年均缩减1980平方公里。2.主要的环境问题森林锐减森林锐减是指人类的过度采伐森林或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森林大量减少的现象。其中影响最大森林锐减便是热带雨林减少。其中主要原因是发展中国家大量砍伐林木用于出口。2.主要的环境问题固体废弃物污染2.主要的环境问题固体废弃物污染固体废物按来源大致可分为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三种。此外,还有农业固体废物、建筑废料及弃土。固体废物如不加妥善收集、利用和处理处置将会污染大气、水体和土壤,危害人体健康。3.对策应对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单靠某个国家或地区很难解决,需要世界各国的通力合作。各国在密切关注本国环境问题的同时,也应对区域性和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予以充分重视。例如,为了应对全球性气候变化的问题,目前有170多个国家签署了《巴黎协定》。3.对策《巴黎协定》,是由全世界178个缔约方共同签署的气候变化协定,是对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作出的统一安排。《巴黎协定》的长期目标是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时期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并努力将温度上升幅度限制在1.5摄氏度以内 课堂探究1.关于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广大的亚非拉地区粮食匮乏B.部分资源趋于枯竭,但全球人均资源拥有量不断增加C.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D.欧美地区工业发达,环境污染严重课堂探究【解析】 “粮食匮乏”不属于主要环境问题的表现,A项错误;资源的种类不同,以矿产资源为代表的非可再生资源,在人类的开发使用过程中总量减少,而由于世界人口不断增长,故部分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不断减少,B项错误;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导致了全球生态破坏加重,以生物多样性减少为代表,C项正确;欧美地区工业发达,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科技发达,故环境污染已经在不断减轻,而目前,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污染程度远高于发达国家,D项错误。课堂探究2.倡导“免赠贺卡”“免用一次性木筷”的出发点是(  )A.减少个人经济支出B.节约木材,保护森林C.减少固体垃圾D.移风易俗课堂探究【解析】 贺卡和一次性木筷的制作都需要木材,“免赠贺卡”“免用一次性木筷”是从节约木材、保护森林的角度出发的。练一练世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主要是在( A )A.工业革命后 B.资产阶级革命后C.社会主义革命后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练一练“车穿林道过,人自幽径行;森林绕碧水,青山映蓝天”是某市的环保目标。这一目标实施是为了( B )①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②禁止开发自然资源 ③彻底解决环境问题 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练一练造成上题所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 C )①工业污染严重 ②经济发展过快 ③臭氧层破坏 ④二氧化碳排放过多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练一练关于环境问题产生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是人们开发利用资源和环境产生的B.是人们在生存过程中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而产生的C.是人们对资源和环境的开发超过了环境的承载力,造成环境的破坏和退化造成的D.是由于人们对资源和环境的过度开发,形成的危害人类与其他生物生存与发展的所有问题谢谢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教学课件讲课人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