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重点知识讲练
- 第13练 人物形象概括分析-【分层培优】(原卷+解析)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重点知识讲练 (部编版) 试卷 2 次下载
- 第13讲 阅读考点之人物形象-【分层培优】(原卷+解析)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重点知识讲练(部编版) 试卷 1 次下载
- 第12讲 教育类文言文-【分层培优】(原卷+解析)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重点知识讲练(部编版) 试卷 1 次下载
- 第11练 课外古诗词鉴赏-【分层培优】(原卷+解析)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重点知识讲练 (部编版) 试卷 1 次下载
- 第11讲 古诗题型分类与全册古诗分析-【分层培优】(原卷+解析)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重点知识讲练(部编版) 试卷 1 次下载
第12练 教育类文言文-【分层培优】(原卷+解析)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重点知识讲练 (部编版)
展开
这是一份第12练 教育类文言文-【分层培优】(原卷+解析)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重点知识讲练 (部编版),文件包含第12练教育类文言文解析版-分层培优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重点知识讲练部编版docx、第12练教育类文言文原卷版-分层培优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重点知识讲练部编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进阶练12 教育类文言文(解析版)
一、课外阅读
课外文言文阅读
孟母戒子
孟子少时,诵①,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②也,呼而问之曰:“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选自《韩诗外传》卷九)
【注】①诵:背诵。 ②喧:遗忘。
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只画一处。
其 母 引 刀 裂 其 织 以 此 诫 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3.请说说这篇选文给你什么样的启示。
【答案】1.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诫之
2.从此以后,孟子不再因为分心而遗忘书中的内容了。
3.做任何事情都要全神贯注,一心一意,不能分心,否则会半途而废。
【解析】
【分析】
1.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句。
句意:这时孟子的母亲拿起刀割断了布,以此来警诫孟子。
“引刀裂其织”是孟子母亲“诫之”的手段,应在“以此诫之”前断句;
故断为: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诫之。
2.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自是,从此;复,再;喧,遗忘;矣,了。
3.
本题考查启示。
根据“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可知,孟子小时候因为听到母亲的织布声而打断背书,在母亲通过“引刀裂其织(拿起刀割断了布)”的方式告诫孟子背诵时应专心不用被打断;启发我们做事情应该专注,全心全意,专心致志,否则就会半途而废(徒劳无功)。
【点睛】
译文:
孟子小时候,在他背诵的时候,他的母亲正在织布。孟子突然停止,又继续背诵下去。孟子的母亲知道他遗忘了书中的内容,于是把他叫来问道:“为什么中断背书?”孟子回答说:“有所遗忘,后来又想起来了。”这时孟子的母亲拿起刀割断了布,以此来警诫孟子,从那件事以后,孟子不再因分心遗忘书中的内容了。
子路问学
子路见孔子,孔子问曰:“何好?”曰:“好长剑。”子曰:“以子之能,加之以学,岂可及乎?”子路曰:“学岂有益哉?”子曰:“狂马不释策①,操弓不反檠②,木受绳则正,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成?”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揉③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何学之为?”子曰:“括④而羽之⑤,镞⑥而厉之,其入不差深乎?”子路拜曰:“敬命。”
(选自《孔子家语》)
注释:①策:马鞭。②檠(qíng):矫正弓弩的器具。③揉:使弯的东西变成直的。④括:扎,束。⑤羽之:在箭杆末梢装上羽毛。⑥镞(zú):箭头。
4.解释加点词语。
人不堪其忧( ) 吾日三省吾身( ) 好长剑( ) 学岂有益哉( )
5.解释下列句子。
受学重问,孰不顺成?
6.下列句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友人惭,下车引之 B.以子之能 C.加之以学 D.择其善者而从之
7.你读懂孔子想要告诉子路的道理了吗?请写在下面。
8.你身边也有子路一样的同学吗?我们也要智慧地加以劝导。请你从《十二章》中,选择一则有关学习态度或学习方法的论述,结合你的实践,把理解感悟写在下面,以便课后分享给同学。
我选择的一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体会感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4. 能忍受 自我检查,反省 喜欢,喜好 增长,增加
5.接受教导认真多问,没有什么学不成的。
6.B
7.人不能光凭天资,还要勤奋学习,多加实践,多听取别人的意见,如此才能提高自我。
8.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班上的小文同学很聪明,但是在学习上不够认真,经常遗忘,喜欢临时抱佛脚。我用“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劝导他,我认为,临时抱佛脚带来的都是手忙脚乱、忐忑不安,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当学习了新的知识并不断温习知识,这样我们才能把知识掌握扎实,才能学习新的知识。这样的学习才是快乐的。
【解析】
【分析】
4.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①句意为: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穷困清苦。堪:能忍受。
②句意为: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省:自我检查,反省。
③句意为:(我)喜欢长剑。好:喜欢。
④句意为:学习能够增长我们的能力吗?益:增长,增加。
5.
本题考查句子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句中重点词有:重:重视;问:发问;孰:哪有;顺:顺利。
6.
本题考查文言文虚词。
A.句意为: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之:代词,指元方;
B.句意为:凭借着你的才能天赋。之:助词,的;
C.句意为:加上学习。之:代词,指才能;
D.句意为:选取他们的优点长处来学习。之:代词,指善者,优点;
故选B。
7.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理解相关的语句即可作答。
由“以子之能,加之以学,岂可及乎”“狂马不释策,操弓不反檠,木受绳则正,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成”“括而羽之,镞而厉之,其入不差深乎”等语句可看出,孔子举了大量的例子来作喻,都突出了“学习”的重要性,可以看出他认为,一个人再有才能,都离不开学习,这样才会有更多的收获。文中,孔子说的话提到了赶马、射箭、木材加工等事例,意在用这些生活中常见的小事来设喻,突出学习的重点性。这就是他劝说的最大特色,即言语婉转,因势利导,这样更利于听者的接受。
8.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与课内文章的掌握。从《十二章》中,选择一则有关学习态度或学习方法,结合实践,写出理解感悟即可。
示例:我选择: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我的体会感悟:班上的小明同学非常聪明,但是平时学习不认真,不肯下功夫,后来我用“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劝导他,我认为一个人有着聪明的头脑,如果把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中,不仅要爱学习,还要以学习为乐趣,这样的聪明才是真正的聪明,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开拓视野,增长见识。
【点睛】
参考译文:
子路见孔子,孔子对子路说:“你有什么喜好?”子路回答说:“我喜欢长剑。”孔子说:“以你的天赋,再加上学习,谁能比得上呢?”子路说:“学习能够增长我们的能力吗?”孔子说:“对性情狂放的马不能放下鞭子,操拿弓弩的人不能丢下矫正弓弩的器具。树木如果以墨绳来牵引就能长得笔直,人能接受善言规劝就能品格高尚。接受教导认真多问,没有什么学不成的。”子路说:“南山有一种竹子,不须揉烤加工就很笔直,削尖后射出去,能穿透犀牛的厚皮,所以有些东西天赋异秉又何必经过学习的过程呢?”孔子说:“如果在箭尾安上羽毛,箭头磨得锐利,箭不是能射得更深更远吗?”子路听后拜谢说:“真是受益良多。”
阅读下文,回答下面小题。
任末勤学
任末①年十四,负笈②从师。不惧险限。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③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④,削荆⑤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则缚麻蒿⑥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⑧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走肉耳!”
注:①任末:人名。②笈:书箱。③或:有时。④庵:茅草小屋。⑤荆:灌木名。⑥麻蒿:植物名,点燃后可照明。⑦悦:敬佩、喜欢:。⑧易:交换。
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门徒悦其勤学 ____________
(2)以记其事 ____________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人若不学,则何以成?
11.读了这篇短文给你什么启示?
【答案】9. 勤奋 记录,写下
10.人如果不学习,那么凭什么成功呢?
11.学习贵在勤奋,克服困难,刻苦学习,才能成功,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解析】
9.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
(1)“门徒悦其勤学”的句意是:一同求学的人十分敬佩他的勤奋学习。勤:勤奋。
(2)“以记其事”的句意是:来记录这件事。记:记录,记下。
10.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同时,还要注意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在此题中,要注意“若(如果)、则(那么)、何以(凭什么)、成(成功)”的意思,必须翻译出来。
11.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和主旨的理解。解答此类问题,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题。从“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中可知,任末利用一切时间学习,读书过程中一有心得,就随时记录下来。所以,学习贵在勤奋。今天我们学习的条件比古人好,我们更加应该学习任末苦学的精神,更应该学习他那种刻苦学习,发奋图强积极向上的精神。作答时围绕着“勤奋刻苦学习”来谈启示即可。
【点睛】
参考译文:
任末十四岁的时候,学习常常没有老师(的教导),背着书籍跟从老师学习,不怕艰难险阻。他常说:人如果不学习,那凭借什么成功呢?他贫穷无家,有时依靠在树木的下面,编织茅草做成小屋。把荆棘削成笔,用树汁当墨水。夜晚就用星星和月亮的光照着看书,昏暗时就捆绑麻蒿点燃照明。(每当)看书看到领会意义的地方时,便把它写在衣服上,用来记下这件事,其他人都佩服他能刻苦勤学,经常用干净的衣服跟他交换。临终时告诫后人说:“一个人热爱学习,即使死了还像活着一样;(要是)不学习,即使活着也只能算行尸走肉罢了。”
钱思公①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在西洛时尝语僚属②,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③,卧则读小说④,上厕则阅小辞⑤,盖未尝顷刻释卷也。
谢希深⑥亦言:宋公垂⑦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亦笃学如此。余因谓希深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
——选自《归田录》卷二·欧阳修
【注释 :①钱思公:即钱惟演,吴越王钱俶的儿子,从其父归宋,宋景枯中以枢密副使任西京留守。②西洛:西京洛阳。僚属:官府的佐助官。当时,欧阳修,谢绛等都是钱惟演的僚属。③经史:经书和史书。④小说:杂记类书籍。⑤小辞:指短小的诗词。⑥谢希深:即谢绛,欧阳修的朋友。⑦宋公垂:即宋绶,家富藏书,以读书敏慧强记著名。】
12.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在西洛时尝语僚属(话语) B.亦笃学如此(专心好学)
C.闻于远近(听见) D.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周密思考,构思)
13.下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每走厕必挟书以往 蒙辞以军中多务
B.余因谓希深曰 未若柳絮因风起
C.而少所嗜好 结友而别
D.讽诵之声琅然 公欣然曰
14.请将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盖未尝顷刻释卷也。
(2)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
15.在文章最后,作者又补充写了自己的写作经历,请谈谈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答案】12.A
13.D
14.(1)(他)大概不曾有一刻放下书。(2)我一生所写的文章,大多写于“三上”,即马背上,枕头上,厕座上。
15.示例:成功来自于勤奋。
【解析】
12.
A.句意为:在西洛的时候,他曾经对僚属说。语:说,对……说。故选A。
13.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以:连词,表修饰/介词,用;
B.于:副词,于是/动词,趁,乘,凭借;
C.而:连词,表转折/连词,表承接;
D.然:都解释为:……的样子;
故选D。
14.
本题考查的翻译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重点字词:盖,大概;尝,曾经;释,放下。
(2)重点字词:余,我;作,写。
15.
本题考查对文本主旨的理解。根据文中的“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亦笃学如此”,可以看出这二人的成功都于勤学苦练有关,据此可概括出故事的启示。示例:珍惜时间,勤奋好学。
【点睛】
参考译文:钱思公虽然生长在富贵之家,却很少有什么嗜好。在西洛的时候,他曾经告诉僚属,说平生唯独爱好读书,坐着读经书、史书,躺着就读各种杂记,如厕的时候就读小辞,大概从未把书放下片刻。
谢希深也说:和宋公垂一起在史院的时候,他每次去厕所一定带着书去,读书之声,清脆响亮,远近的人都能听见,他的好学就是这样。我因此对谢希深说:“我平生所作的文章,多半在三上,即马上、枕上、厕上。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好好构思。”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任末①年十四,负笈②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③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④,削荆⑤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⑥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节选自《石遗记·任末好学》,有删改)
注:①任末:人名。②笈:书箱。③或:有时。④庵:茅草小屋。⑤荆:灌木名。⑥麻蒿:植物名,点燃后可照明。⑦悦:敬佩、喜欢。
16.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负笈从师( ) ②人若不学( )
③常以净衣易之( ) ④夫人好学(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加点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则何以成
A.可以为师矣(《十二章》) B.静以修身(《诫子书》)
C.投以骨(《狼》) D.以刀劈狼首(《狼》)
17.请根据要求,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门 徒 悦 其 勤 学
18.翻译下列句子。
(1)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狼》)
19.如何理解任末临终前的告诫?请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案】16.(1)①跟从 ②如果,假如,假使 ③交换,更换 ④发语词(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
(2)A
17.门徒/悦/其勤学
18.(1)他每当读书有体会时,便把心得写在衣服上,来记下这件事。
(2)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19.能围绕好学、勤学来写即可
【解析】
【分析】
16.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①句意:背着书箱跟着老师求学。从:跟从。
②句意:人如果不勤奋好学。若:如果,假如,假使。
③句意:常用干净的好衣服去换取他(那记满心得的)脏衣服。易:交换,更换
④句意:勤奋好学的人。夫:发语词(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
(2)“则何以成”的“以”是介词,“凭借”的意思。
A.以:介词,凭借;
B.以:连词,表目的,来,用来;
C.以:介词,把;
D.以:介词,用;
故选A。
17.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要根据句意及结构来分析划分停顿。
句意:他的学生极为敬佩其学习精神。“门徒”是主语,“悦”是谓语,“其勤学”是宾语。故断为:门徒/悦/其勤学。
18.
本题考查翻译语句的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重点词:会意,体会;题,写、记;以,来。
(2)重点词:变诈,巧变诡诈;几何,能有多少;止,同“只”,只是;耳,语气词,罢了。
19.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主题的理解能力。
任末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意思是:勤奋好学的人,即便人死了,但仍活在人们的心中;那些不学无知的人,即便活在世上,也不过是行尸走肉罢了。这是任末对学习的总结,可从人要勤学不辍、好学不倦这方面来谈。结合任末学有所成的原因可以得出启示:我们在求学时应该有端正的态度,刻苦学习,不懂就问;克服学习路上的困难等。
【点睛】
译文:任末十四岁,背着书箱跟着老师求学,不怕路远多难。常说:人如果不勤奋好学,如何成就事业?有时在大树下盖茅屋,削树木藤条当笔用,刻树皮取树汁当墨水。夜晚靠星月的亮光勤奋好学,如实在太黑,就用麻蒿做成火把照着读书。读书时一有心得,则把心得记在衣服上。他的学生极为敬佩其学习精神,常用干净的好衣服去换取他那记满心得的脏衣服。任末临终的时候告诫学生们:“勤奋好学的人,即便人死了,但仍活在人们的心中;那些不学无知的人,即便活在世上,也不过是行尸走肉罢了!”
司马光好学
(乙文)
司马温公①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②,迨③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三朝名臣言行录》)
【注释】①司马温公:司马光。②下帷绝编:下帷,原指汉代董仲舒下帷讲学,三年不看窗外这件事。这里借此指读书专心。绝编:这里指读书刻苦。③迨dài:等到。
2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乃终身不忘也 乃:________(2)思其义 思:______
21.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
22.本文中能表现主旨(中心思想)的句子是?请结合文章说明理由。
【答案】20. 才 思考/想
21.别的兄弟已经会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
22.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两句都可以,任选一句)
理由:(1)整篇文章都围绕着“诵”写,司马光担心自己诵诗不如人,别的兄弟会诵了就有了更多的玩耍时间,司马光苦读终有收获。(2)本句照应了前文的内容。(3)是全文的点睛之笔。
【解析】
20.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
(1)“乃终身不忘也”的句意是:才能做到终身不忘。乃:才。
(2)“思其义”的句意是:想想它的意思。思:思考。
21.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同时,还要注意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在此题中,要注意“既(已经)、成(完成,达到)、游(玩耍、游戏)、息(休息)”的意思,必须翻译出来。
22.
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和写作思路分析。本文讲的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幼年时,在“患记不若人”的情况下,严以律己,争分夺秒,独自苦读,最终学有所成的故事。文章的“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惟绝编,迨能倍诵乃止”,围绕着“诵”来写,司马光担心自己诵诗不如人,别的兄弟会诵了就有了更多的玩耍时间,司马光苦读终有收获,运用对比的手法,揭示了文章的主旨“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进而也印证了他所说的“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点睛】
参考译文:
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所以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时,别的兄弟会背诵了,就去玩耍休息;(司马光却)独自留下来,专心刻苦地读书,一直到能够背的烂熟于心为止。(因为)读书时下的工夫多,收获大,(所以)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才能终身不忘。司马光曾经说:“读书不能不背诵,当你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会非常大!”
乐羊子妻
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2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此织生自蚕茧/有朋自远方来 B.累寸不已/学而不已
C.今若断斯织也/逝者如斯乎 D.稽废时日/吾日三省吾身
24.请用三条/给划线的句子断句。
一 丝 而 累 以 至 于 寸 累 寸 不 已 遂 成 丈 匹
25.请说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答案】23.D
24.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
25.参考示例:学习要专心致志;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
【解析】
23.
本题考察一词多义。
A.从/从;
B.停止/停止;
C.这/这;
D.光阴,时间/每天;
故选D。
24.
本题考查断句。句意为:一根丝一根丝地积累起来,才达到一寸长,一寸一寸地积累,才能成丈成匹。“一丝而累”是银,“以至于寸”是果,故中间断开;“累寸不已”是因,“遂成丈匹”是果,故中间断开。故可根据句意断句为: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
25.
本题考查阅读启示,开放类试题,言之成理即可。联系文本内容可知,乐羊子因为怀思而中断学习回到家中,他的妻子用织布的道理劝说他应专心致志,不能半途而废,乐羊子被妻子的话感动,回去完成自己的学业。由此可得启示:学习需要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如果因为一些原因而半途而废,就不会学有所成。
【点睛】
译文:
一年后乐羊子回到家中,妻子跪起身问他回来的缘故。乐羊子说:“出行在外久了,心中想念家人,没有别的特殊的事情。”妻子听后,就拿起刀来快步走到织机前说道:“这些丝织品都是从蚕茧中生出,又在织机上织成。一根丝一根丝地积累起来,才达到一寸长,一寸一寸地积累,才能成丈成匹。现在如果割断这些正在织着的丝织品,那就无法成功(织出布匹),迟延荒废时光。你积累学问,就应当每天都学到自己不懂的东西,以此成就自己的美德;如果中途就回来了,那同切断这丝织品又有什么不同呢?”乐羊子被他妻子的话感动了,重新回去修完了自己的学业,于是七年没有回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①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②,曰:“凡师之所言,吾悉③能志④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⑤,不应而还走。
居五日,李生故⑥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⑦闻道也。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岂善学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⑧,何不改之乎?不然迨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⑩。
【注释】①或:有的人。②说:同“悦”。③悉:全、都。④志:记住。⑤愠:恼怒。⑥故:特地。⑦冀:希望。⑧厌:满足。⑨迨:等到。⑩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请让我把你的话当做座右铭,用来展示明显的警戒。
26.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是不亦善学乎? 亦:
(2)不应而还走 走:
(3)几欲拒人千里之外 欲:
27.下面句子加点的“而”的意思与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王生好学而不得法。
A.结友而别 B.择善而从之
C.康肃笑而遣之 D.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28.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停顿,标三处。
不 然 迨 年 事 蹉 跎 虽 欲 改 励 恐 不 及 矣!
29.翻译下面句子。
①君但志之而不思之。
②岂善学者所应有邪?
30.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善学者”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答案】26.(1)也 (2)跑 (3)想要
27.D
28.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
29.(1)你只是记住老师讲的知识,但没有去思考。
(2)难道是善于学习的人所应该具有的态度吗?
30.贵在思考,贵在不耻下问,择善而从,学而不厌。(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
26.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这不也是善于学习吗?亦:也。
(2)句意:不对李生的话做任何应答,转身就跑了。走:跑。
(3)句意:几乎要拒绝人千里之外。欲:要,想要。
27.
考查文言虚词的理解。例句中的“而”表示转折关系。
A.表示顺承关系;
B.表示顺承关系;
C.表示修饰关系;
D.表示转折关系;
故选D。
28.
本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句意:如果不改正,等年纪大了,虚度了岁月,即使想改过自勉,恐怕也来不及了!“不然”表假设,应与后面断开,“迨年事蹉跎”作状语,与后面断开,“虽欲改励”中的“虽”,即使。表示假设的让步。“恐不及矣”表示结果,应与前面“虽欲改励”断开,由此分析,断句为: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
29.
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注意重点词的解释:①但,只;志,记;而,表示转折,却。②岂,难道;善学者,善于学习的人。
30.
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概括。阅读文言文,疏通文意,抓住关键语句分析。根据“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分析,善学者应该学习并善于思考,这样才能有所收获,有所成就;由“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可知,善学者还应该不耻下问,善于学习别人的优点,长处;由“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可知,善学者要学而不厌,不知满足。
【点睛】
参考译文:
王生爱好学习而没有掌握方法。他的朋友李生问他说:“有人说你不善于学习,是真的吗?”王生因此而不高兴,说:“凡是老师所讲的,我都能记住它,这不也是善于学习吗?”李生劝他说:“孔子说过‘学习,但是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学习贵在善于思考,你只是记住老师讲的知识,但不去思考,最终一定不会有什么成就,凭什么说你善于学习呢?”王生更恼火,不对李生的话做任何应答,转身就走了。
过了五天,李生特意找到王生,告诉他说:“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选择最好的人跟随他学习,希望听到真理啊!我的话还没说完,你就变了脸色离开,几乎要拒绝人千里之外,难道是善于学习的人所应该具有的(态度)吗?学习的人最大的忌讳,就是没有超过自己就满足,你为什么不改正呢?如果不改正,等年纪大了,虚度了岁月,即使想改过自勉,恐怕也来不及了!”王生听完他的话,感到震惊,(醒悟过来,)道歉说:“我真不聪明,现在才知道你说得对。请允许我把你的话当作座右铭,用来展示明显的警戒。”
31.阅读文章,完成问题。
景清①倜傥尚大节,领乡荐②,游国学。时同舍生有秘书清求而不与固请约明日还书。生旦往索。曰:“吾不知何书,亦未假书于汝。”生忿,讼于祭酒。清即持所假书,曰:“此清灯窗所业书。”即诵辄卷。祭酒问生,生不能诵一词。祭酒③叱生退。清出,即以书还生,曰:“吾以子珍秘太甚
【注释】①景清:明洪武年间进士。②领乡荐:古代称乡试中举为领乡荐。③祭酒:国子监的主管官员。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亦未假书于汝 乃悟前狼假寐
B.清叩持所假书 弛担持刀
C.特以此相戏耳 门外戏
D.即以书还生 静以修身
(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时同舍生有秘书清求而不与固请约明日还书
(3)结合选文,说说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答案】(1)B
(2)时同舍生有秘书/清求而不与/固请/约明日还书。
(3)书的价值在于阅读与使用,而不仅仅在于把它当宝贝一样的珍藏与炫耀。
【解析】
【分析】
(1)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A.不同,借/假装;
B.相同,拿起;
C.不同,开玩笑/做游戏;
D.不同,把/用来;
故选B。
(2)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
“秘书”作“有”的宾语,“清”作“求”的主语,故“时同舍生有秘书”与“清求而不与”两句之间应断开。“不与”的主语是那个书生,而“固请”的主语是景清,故两句之间应断开。“约明日还书”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其前面应断开。这个句子句意是:当时跟他同住的一个书生收藏有一本书,景清向他借,他不肯。再一次向他请求借书,并相约明天早上就立即还书。据此断句为:时同舍生有秘书/清求而不与/固请/约明日还书。
(3)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
由“即诵辄卷”与“生不能诵一词”作对比,这则寓言故事中的同舍生有书却不读,景清无书,却珍惜时间,一夜之间通篇背诵。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书的价值在于阅读与使用,而不仅仅在于把它当宝贝一样的珍藏与炫耀。
【点睛】
【参考译文】景清洒脱注重气节,乡试中举,到京城国子监从师求学。当时跟他同住的一个书生收藏有一本书,景清向他借,他不肯。再一次向他请求借书,并相约明天早上就立即还书。第二天早上,那个书生向他要书,景清说:“我不知道什么书,也没有借你的书。”那个书生很生气,向国子监的官员诉讼。景清就拿着所借的书,去公堂,说:“这是我灯下辛苦所学之书。”说完将书整篇背了出来。官员问那个书生,他却一个字都背不出来。于是官员将那个书生赶了出来。景清跟着出来,把书还给了那个书生,说道:“我因为你太过珍惜这本书了,所以特意用这个方法与你开个玩笑罢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江之南有贤人焉,字子固,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淮之南有贤人焉,字正之,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二贤人者,足未尝相过也,口未尝相语也,辞币未尝相接也。其师若友岂尽同哉?予考其言行,其不相似者,何其少也!曰,学圣人而已矣。学圣人,则其师若友,必学圣人者。圣人之言行岂有二哉?其相似也适然。
(节选自王安石《同学一首别子固》)
32.用“/”给下面文字断句。(画一处)
圣人之言行岂有二哉
3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予考其言行,其不相似者,何其少也!
34.请结合选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判定“贤人”的依据是什么。
【答案】32.圣 人 之 言 行 /岂 有 二 哉
33.我考察他们的言论和行为,那些不相似的地方多么少啊!
34.文章介绍贤人子固(曾巩)和正之(孙侔)虽然素不相识,互不交往,但是都学习圣人的言行,并且对于圣人的言行相信不疑,所以成为贤人;他们交往的老师和朋友学习圣人,彼此影响,互相勉励。
【解析】
32.
本题考查文言文朗读节奏划分。先分析这个句子各成分间的关系,理出这个句子的主干,明白主语、谓语、宾语各是什么。再按照主语与谓语之间停顿,谓语与宾语之间停顿的原则进行划分,这样一个句子最明显的朗读节奏就划分出来了。
结合“圣人之言行岂有二哉”分析,“圣人之言行”是主语,“岂有二哉”是谓语,可在主谓之间断句,再结合句意:圣人的言行难道会有两样的吗?故可断句为:圣人之言行/岂有二哉?
33.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本题中注意句中重点词语“予(我)、考(考察)、何其(多么)”要理解正确。
34.
本题考查理解和概括文章内容。
结合“予考其言行,其不相似者何其少也”可知,这两位贤人言行相似;结合“学圣人而已矣。学圣人,则其师与友必学圣人者”可知,其原因在于两人“学圣人而已矣”,即这是因为他们向圣人学习,而且他们的老师和朋友,也必定是学习圣人的人,与这样的人学习交往,能够彼此影响,彼此鼓励。据此概括:作者判定“贤人”的依据是向圣人学习,学习圣人的言行,并与学习圣人的言行的人学习交往。
【点睛】
参考译文:
江南有一位贤人,字子固,他不是现在一般人所说的那种贤人,我敬慕他,并和他交朋友。淮南有一位贤人,字正之,他也不是现在一般人所说的那种贤人,我敬慕他,也和他交朋友。这两位贤人,不曾互相往来,不曾互相交谈,也没有互相赠送过礼品。他们的老师和朋友,难道都是相同的吗?我注意考察他们的言行,他们之间的不同之处竟是多么少呀!应该说,这是他们学习圣人的结果。学习圣人,那么他们的老师和朋友,也必定是学习圣人的人。圣人的言行难道会有两样的吗?他们的相似就是必然的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第18练 文言文实词、虚词、一词多义-【分层培优】(原卷+解析)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重点知识讲练 (部编版),文件包含第18练文言文实词虚词一词多义解析版-分层培优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重点知识讲练部编版docx、第18练文言文实词虚词一词多义原卷版-分层培优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重点知识讲练部编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12讲 教育类文言文-【分层培优】(原卷+解析)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重点知识讲练(部编版),文件包含第12讲教育类文言文解析版-分层培优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重点知识讲练部编版docx、第12讲教育类文言文原卷版-分层培优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重点知识讲练部编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7练 史铁生主题阅读-【分层培优】(原卷+解析)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重点知识讲练 (部编版),文件包含第7练史铁生主题阅读解析版-分层培优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重点知识讲练部编版docx、第7练史铁生主题阅读原卷版-分层培优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重点知识讲练部编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