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377565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377565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377565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3775652/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3775652/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3775652/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3775652/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3775652/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同步教学课件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文ppt课件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文ppt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遣唐使,鉴真东渡,目的地天竺,目的求取佛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习目标(1)阅读史料,知道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表现,如唐朝与日本、天竺、新罗的交流,形成证据意识。(2)能够结合具体的史实,如遣唐使和鉴真东渡,理解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能够做到论从史出;(3)结合此前学习的唐朝的社会背景,认识时代背景与文化交流的关系。
从630年到894年,日本朝廷任命的遣唐使团到达中国的共15次。自8世纪初起,人数均在550人以上。成员有翻译、医师、画室、船师、音乐生等,还有留学生、学问僧等人。——摘编自《中国古代史》
时,大和上(同“尚”)在扬州大明寺为众(僧)讲律(戒律),荣睿、普照师至大明寺……日:“佛法东流至日本国,虽有其法,而无传法人。……愿和上东游兴化。”——《唐大和上东征传》
传授佛经,传播医药、文学、书法、建筑和绘画等。
秋夜雨中崔致远秋风唯苦吟,举世少知音。窗前三更雨,灯前万里心。
僧玄奘,姓陈氏,洛阳偃师人。大业末出家,博涉经论。……贞观初,随商人往游西域。——《旧唐书》
时 间:唐太宗时期
张骞通西域后,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旧译本,凡错误艰涩,不易晓读,或“中间曾损,多坠全言”。——高华丽《中外翻译简史》
注释:曾:通“增",增加。坠:毁坏、破坏。
山谷积雪,春夏合冻。虽时消泮,寻复结冰。经途险阻,寒风惨烈。暴风奋发,飞沙雨石。遇者丧没,难以全生。——《大唐西域记》
你看过《西游记》流沙难渡十五难吗?
是时四顾茫然,人鸟俱绝。夜则妖魅举火,烂若繁星。昼则惊风拥沙,散如时雨。……是时四夜五日无一滴沾喉,口腹千憔。几将殒绝,不复能进。遂卧沙中默念观音,虽困不舍。——(唐)慧立、彦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玄奘携带物品:657部梵文佛经150粒佛舍利7尊佛像
《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东起中国新疆、西经伊朗、南达印度半岛南端、北到吉尔吉斯斯坦、东北至孟加拉国这一广阔地区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科学地概括了印度次大陆的地理概况,记述了从帕米尔高原到咸海之间广大地区的气侯、湖泊、地形、土壤、林木、动物等情况。
贞观十九年,归至京师。太宗见之,大悦,与之谈论。于是诏将梵本六百五十七部于弘福寺翻译,仍敕右仆射房玄龄、太子左庶子许敬宗,广召硕学沙门五十余人,相助整比。——《旧唐书》 闻师访道殊域,今得归还,欢喜无量。可即速来与朕相见。其国僧借梵语及经义者,亦任将来。——《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1.唐朝的开放包容与兼收并蓄,成就了唐文化的多元与辉煌。以下史实可以用来佐证当时中外文化双向交流的是 ( ) ①和亲结盟 ②鉴真东渡 ③玄奘西行 ④遣唐使来访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C【解析】关键信息是“中外文化”,和亲结盟主要是针对少数民族,如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入吐蕃,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促进了民族交往与交融。
2.下列内容,哪些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 ( )①都是唐朝的僧人 ②都为唐朝对外交往做出了重要贡献 ③都为完成使命历尽艰辛 ④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A. ①②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答案】D【解析】玄奘西行是在贞观年间,鉴真东渡实在天宝年间,二者都是唐朝的僧人。玄奘西行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做出了贡献,鉴真东渡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二者都是历尽艰辛抵达目的地,展现了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优秀ppt课件,文件包含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pptx、中韩交流使者崔致远mp4、遣唐使mp4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课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遣唐使,唐开元通宝,日本和同开宝,日本的茶道,日本和服,唐朝服饰,唐朝饮茶之风,鉴真东渡,日本奈良招提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集体备课课件ppt,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唐与新罗的关系,遣唐使与鉴真东渡,玄奘西行,使节学生僧侣,经历坎坷意志坚定,统一强盛,崔致远,双向交流,引进来走出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