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评课ppt课件
展开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明朝末年的大动荡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
清初的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 产,是“国之大计”。
统治者对农业生产的重视: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1)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雍正在《耕织图》中亲笔题诗
(2)兴修水利:治理黄河、淮河等大河和大运河 。
康熙帝亲政后,极为重视治河的问题,他把治河、三藩、漕运列为三件头等大事,“书而悬之宫中柱上,”以备日夜观看思考。
(3)改进粮食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推广种植花生、马铃薯。
玉米、番薯、马铃薯、花生原生产南美洲,都是高产作物,对种植土壤要求不高。他们的传入和广泛种植,使过去不是和农作物生长的干旱贫瘠之地得到充分开发。烟草以其流行日广而售价高于粮食和蔬菜,因此自传入后迅速扩种,成为主要经济作物之一。
四、农业生产发展的影响
①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②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 起到了推动的作用。③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1)明朝的矿治、纺织、制瓷、造船、造纸等手工业部门都很兴旺;(2)清朝手工业比明朝更为发达,规模更大,分工更细。
手工业发展的代表:佛山镇的铁器,景德镇的瓷器(全国的制瓷中心),苏州、杭州等地的丝、棉织品(南京全功的丝织业中心),福建、云南等地的茶名扬海外。
景德镇是全国制瓷业中心,窑户在清代达到数千家,工匠有10万多人。南京是全国丝织业中心,明朝时机户一般只有几十张织机,清朝乾隆时,有的已开到五六百张,全程织机达3万余张。职工们皆为佣工,按每天计算工资。清代有大量纺织品出口,如南京织造的土布,在颜色和质地方面都比当时英国生产的布匹好。
明清时期手工业场里的机户和机工之间是自由的雇佣关系。“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 机工都是“浮食奇民,朝不保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靠出卖劳动力,为机户生产而谋求生存。
早期的资本主义萌芽:明清时期手工业场里的机户和机工之间是自由的雇佣关系。“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
(1)形成商业网: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全国性市场。(2)一些农村地区发展成工商业市镇。(3)北京、江宁、扬州、苏州、杭州、广州等大城市中,工商业非常繁荣。(4)形成大商帮(如:晋商、徽商)
俗称“山西帮”,主要贩卖粮食、食盐、绸缎等,到乾隆时又专门经营汇兑,放贷和存款业务,在全国各地开设“票号”,便于货币流通。
晋商以山西富有的盐、铁、麦、棉、皮、毛、木材、旱烟等特产,进行长途贩运,设号销售,套换江南的丝、绸、茶、米,又转销西北、蒙、俄等地,其贩运销售活动遍及全国范围。晋商真正崛起于明代,至清乾隆、嘉庆、道光时期已发展到鼎盛。
【乔家大院】是清代赫赫有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院,原名“在中堂”,乔家大院始建于清乾隆、嘉庆年间,共有6个大院,20个小院,313间房屋,具有很高的建筑美学和居住民俗研究价值,故有“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之说。
又称新安商人,徽州商人或“徽帮”,他们主要从事食盐、典当、茶叶、木材、粮食、布绸等行业的经营活动。徽商贾而好儒,富甲一方。
贸易路线:东进苏杭无锡常,抢滩芜湖商道,掌控长淮水运口,南达湘、蜀、云、贵、川,往来京、晋、冀、鲁、豫间,远涉西北、东三省。最后,西进赣、湘,沿东南达闽、粤两省,直至扬帆入海与日本进行贸易。清朝时期的徽商达到鼎盛时期,“无徽不成商”开始叫遍天下。
清朝前期人口增长情况示意图
一、明清人口增长的原因
(1)耕地面积的扩大,高产粮食作物的种植;(2)康熙年间,官府对新增人口不再征收人丁税,更刺激了人口的激增。到了清朝康熙末年,人口超过1亿,乾隆末年超过3亿,道光年间人口总数突破4亿。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清政府将康熙五十年全国应征收的人丁税额固定下来,规定此后每年都按这个数字征收,这一政策被称为“盛世上滋生人丁永不加赋”。1723年,雍正帝又下令将丁税摊入天赋中一并征收,废除了几千年来的人丁税。
二、人口迅速增长的影响
(1)人口增长反映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但也造成了大量人口没有土地耕种,加重了社会负担(2)为了生计,许多人进入城市,从事工商业、服务业,促进了城市经济的繁荣,或者从内地相山区、边疆迁移,为这些地区经济的开发做出了贡献。
晚清学者王世铎说:“人多之害,山顶已殖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箐,犹不足养,天地之力穷矣。”结合本课所学内容,说说你怎样看待清代人口增长的原因和影响?
清朝人口剧增包括多方面原因,既有社会政治稳定、社会经济发展等一般原因,也有历史遗留人口基数比较大、人口统计范围扩大、高产农作物大量种植等特殊原因。赋税制度的变革在刺激人们生育的同时也使人口统计的真实性加强。庞大的人口既给清朝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也提升了清朝的综合国力,转变了人们的生育观念,更使得大量的人口为了生存而转向工商业领域。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明清时期人口增长的原因
过程、台湾的重要战略意义
1.明清时期中国国力的强盛反映了( )A. 中国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B. 中国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C. 耕地面积的扩大和人口的增长D. 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明显提高
【解析】明清时期,中国国力的强盛突出表现在耕地面积的扩大和人口的增长,而这种繁荣所反映的都是中国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中国经济繁荣的性质也就没有变化。
2.明清时期,下列哪些城市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①广州 ②南京 ③苏州 ④北京 ⑤宁波A. ①②B. ③⑤C. ②④D. ①⑤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清时期的商贸城市。明清时期全国性的商贸城市有苏州、南京、广州,故选A。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精品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a href="/ls/tb_c125431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精品ppt课件</a>,共1页。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a href="/ls/tb_c125431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课件ppt</a>,文件包含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课件pptx、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优秀课件ppt: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优秀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清朝治水图,手工业展厅,苏州城,历史阅读,探究案,训练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