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天省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2022-2023学年广州市天省实验学校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
1. 《天工开物》中记载了古法造纸工艺。下列步骤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煮楻足火 B. 斩竹槌洗 C. 日晒成干 D. 覆帘压纸
2. 下列有关空气成分说法正确的是( )
A.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有:SO2、CO2、NO2、PM2.5
B. 医疗上可在液氮冷冻麻醉条件下做手术
C. 空气中主要含氮气和氧气,同温同压下氮气和氧气的质量比约为4:1
D. 液氧常贮存在绿色钢瓶中
3. 安全重于泰山,运输危险化学品的车辆上必须张贴警示标志。汽油属于危险化学品,运输汽油的车辆上应张贴的警示标志是( )
A. B.
C. D.
4. 对乙烯基苯酚(化学式为C8H8O)常用于肉香和海鲜香精配方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对乙烯基苯酚属于氧化物
B. 对乙烯基苯酚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812×8+1×8+16×1×100%
C. 对乙烯基苯酚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8+1×8+16×1)g
D. 对乙烯基苯酚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6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氯化钠由氯化钠离子构成 B.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铁元素
C.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D. 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氮原子
6. 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 )
A. 铜 B. 氯化钠 C. 足球烯(C60) D. 铁丝
7. 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②表示的粒子属于金属元素 B. ②表示的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
C. ①②③④表示三种不同元素 D. ①③所表示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
8. 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从微观的角度解释下列事实错误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1个氢分子的质量约为3.3×10-27kg
分子的质量很小
B
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
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C
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与氧气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D
水银温度计中液态汞的热胀冷缩现象
原子的体积受热胀大,遇冷变小
A. A B. B C. C D. D
9.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碳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
B. 电解水时,正负极都产生气泡,正极产生的气泡较慢,负极产生气泡较快
C.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二氧化硫
D. 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10. “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甲酸(HCOOH)具有清洁制氢的巨大潜力,其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甲物质由两个氢原子构成 B.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 该反应能制得氢气 D.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11. 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都正确的一组选项是( )
A性质与用途
B实验现象与结论
①氦气密度比空气小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
②稀有气体通电发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电光源
①浓氨水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
②检验氢气纯度的操作中,点燃时若未听到声音,表示氢气很纯
C物质鉴别
D化学与生活
①硫粉、木炭粉——观察颜色
②空气、氧气、二氧化碳——带火星的木条
①明矾能杀菌消毒可用于净水
②用活性炭将海水淡化
A. A B. B C. C D. D
12. 蜡烛(足量)在如图甲图密闭装置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蜡烛熄灭后瓶内气体只剩二氧化碳 B. 足量的蜡烛燃烧,完全消耗了瓶内氧气
C. 蜡烛燃烧前装置内氧气含量最多 D. 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13. 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
A.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所以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都是催化剂
B. 单质是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所以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 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中一定含氧元素
D. 氧化物含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14. 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探究分子间有间隔
B. 比较呼出气体和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
C. 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D. 检查装置气密性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
15. 化学用语是学习和交流化学知识的通用语言涉及的知识点多,家族较为大。
(1)用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填空:
①Ga(NH4)(SO4)2中含有的带电的原子团(根)是 ______。
②磷酸钠的化学式为Na3PO4,则磷酸钙的化学式为 ______。
(2)2020年5月,科学家在《Science》期刊上首次报道了原子与分子的“最简单”反应,存在两种路径,并用先进技术手段拍下了该反应的影像资料。其中一种路径如图3所示。
此“最简单”反应中表示H原子,表示D原子,D原子核中有个质子,此反应中涉及的元素种类有 ______种。该反应可表示为H+______→H2+______
(3)2020年6月23日我国的北斗导航“收官之星”在西昌发射成功,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与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①铷的相对原子质量 ______,
②氧化铷的化学式 ______。
16.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的化学成果与创造都是在实验室中反复地实验而得出的,所以说要想学好化学就必须重视化学实验。
(1)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2)①硫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见图),集气瓶里要预先留少量水,其作用是 ______。
②硫燃烧的符号表达式是 ______。
③实验时,常能闻到刺激性气味,从微观角度分析,原因是 ______。
(3)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
①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是 ______。
②请仿照“实验后”的图示,画出“实验前”广口瓶中气体组成的微观示意图,水分子无须画出。
17. 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水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了解水的组成
①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______,②负极收集到的气体是 ______。
(2)水的净化
①如图所示(箭头为水流方向),小周设计和制作便携式野外净水器。
为达到饮用水标准,小周选择了三种滤料去除原水中的杂质,三种滤料的用途如表所示,甲为b,则滤料乙、丙分别为 ______(按序填写编号)。
②原水进口在下方的原因是 ______。
滤料编号
用途
a
去除残留的细菌、小分子有机物、重金属离子和异味等
b
去除水中的泥沙、悬浮物等大颗粒污染物
c
去除大分子有机物、重金属离子和细菌等
③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其中高铁酸钾属于 ______。
A.混合物
B.纯净物
C.单质
D.化合物
(3)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可用来区分硬水和软水,日常生活中硬水软化的方法是 ______。
18. 钛因其多种优良性能而受到重视,将来很多铁合金可能被钛合金取代。我国有21个省有钛矿资源。利用钛精矿(主要成分为TiO2)制备金属钛(Ti)的主要工艺流程如图:
(1)TiO2名称是 ______,其中钛元素的化合价是 ______。
(2)反应釜中搅拌的目的是 ______。
(3)合成器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______。
19. 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 ______,仪器b的名称为 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并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______,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 ______(填字母)。若收集完成后,测得氧气纯度明显偏低,原因可能是 ______(填编号)。
①加热前没有进行预热
②收集前,集气瓶中未装满水
③未见气泡连续均匀地冒出就开始收集
④收集后,集气瓶中仍有少量水
(3)A装置和C装置均可用于制取氧气。实验时选用C装置的优点是 ______。
(4)CO是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有毒气体,实验室常用甲酸溶液混合催化剂浓硫酸加热,分解获得CO和水,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______,若用如图装置排水法收集CO,CO应从 ______端通入。(填“m”或“n”)
20. 过氧化氢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实验小组对过氧化氢的某些性质进行研究。
Ⅰ.不稳定性
(1)过氧化氢分解的符号表达式为 ______。
(2)二氧化锰在该实验中的作用是 ______。
(3)称量“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固体,质量为 ______g。
Ⅱ.漂白性
【查阅资料】
i.过氧化氢溶液可漂白一些有色物质。
ii.10%表示H2O2溶液的浓度,该溶液中过氧化氢和水的质量比为10:90。
【进行实验】将红色布条分别浸泡在4种溶液中,现象如下表。
实验Ⅰ
实验Ⅱ
实验Ⅲ
实验Ⅳ
20分钟后布条无明显变化
20分钟后布条颜色稍变浅
20分钟后布条颜色明显变浅
1分钟后布条红色褪去
【解释与结论】
(4)实验①、②的目的是探究______对H2O2溶液的漂白性是否有影响。
(5)欲得出“其他条件相同时,NaOH溶液对H2O2溶液的漂白性有影响”的结论,需要对比 ______(填实验编号)。
(6)通过对比实验③、④,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
(7)欲进一步探究NaOH溶液的用量对H2O2溶液的漂白性的影响,可补充的实验是:将红色布条浸泡到 ______℃25mL10%H2O2溶液+5滴NaOH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A、煮楻足火,是把碎料煮烂,使纤维分散,直到煮成纸浆,需要用火去煮,燃料燃烧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B、斩竹槌洗,砍下竹子置于水塘中浸泡,使纤维充分吸水,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日晒成干,把压到半干的纸膜一张张叠好,进行晒干,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覆帘压纸,将附着在竹帘上的纸张取下来,将帘反复过去,使湿纸落于板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A。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答案】B
【解析】解:A、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主要包括SO2、CO、NO2、臭氧、可吸入颗粒物等,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A错误;
B、液氮汽化吸热,医疗上可在液氮冷冻麻醉条件下做手术,故B正确;
C、空气中主要含氮气和氧气,同温同压下氮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4:1,故C错误;
D、液氧常贮存在蓝色钢瓶中,故D错误。
故选:B。
A、根据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主要包括SO2、CO、NO2、臭氧、可吸入颗粒物等进行分析;
B、根据液氮汽化吸热进行分析;
C、根据空气中主要含氮气和氧气,同温同压下氮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4:1进行分析;
D、根据液氧常贮存在蓝色钢瓶中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氧气的物理性质等,注意理解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主要包括SO2、CO、NO2、臭氧、可吸入颗粒物等。
3.【答案】C
【解析】解:A.图中所示标志是节约用水的标志,不适合在运输汽油的车辆上张贴,故A错误。
B.图中所示标志是有毒品标志,不适合在运输汽油的车辆上张贴,故B错误。
C.图中所示标志是易燃液体的标志,适合在运输汽油的车辆上张贴,故C正确。
D.图中所示标志是腐蚀品标志,不适合在运输汽油的车辆上张贴,故D错误。
故选:C。
根据图标所表示的含义来考虑,并结合加油站应注意的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各个标签所代表的含义、加油站应注意事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答案】B
【解析】解:A、对乙烯基苯酚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对乙烯基苯酚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812×8+1×8+16×1×100%,故选项说法正确。
C、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常常省略不写,故选项说法错误。
D、对乙烯基苯酚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8):(1×8):(16×1)=12:1:2,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A、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B、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100%,进行分析判断。
C、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
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理解题意、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有关计算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答案】C
【解析】解:A、氯化钠是由钠离子与氯离子构成的,不存在氯化钠离子,选项说法错误;
B、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选项说法错误;
C、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电子的质量微乎其微,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选项说法正确;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氮气是由氮分子构成的,因此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氮分子,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A、根据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来分析;
B、根据地壳中元素的含量来分析;
C、根据原子的质量来分析;
D、根据物质的构成情况来分析。
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要理解和熟记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6.【答案】C
【解析】解:A、铜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C、足球烯(C60)是由足球烯分子构成的,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D、铁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故选:C。
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一般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答案】B
【解析】解:A、②表示的粒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1,为钠元素,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②表示的粒子最外层为电子数均为8,属于相对稳定结构,故选项说法错误。
C、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②和④核内质子数相同,属于同一种元素,图中共表示3种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D、①③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表示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A、根据②表示的粒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1,进行分析判断。
B、若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个),属于相对稳定结构。
C、根据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中的最外层电子数,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8.【答案】D
【解析】解:A、1个氢分子的质量约为3.3×10-27kg,说明分子的质量很小,故选项解释正确。
B、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是因为它们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C、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与氧气,是因为氧化汞分子分成了汞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氧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氧分子,大量的氧分子聚集成氧气,汞原子直接聚集成金属汞,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故选项解释正确。
D、水银温度计中液态汞的热胀冷缩现象,是因为原子的间隔受热胀大,遇冷变小,故选项解释错误。
故选:D。
根据分子(或原子)的基本特征:分子(或原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或原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或原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或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或原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或原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或原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9.【答案】B
【解析】解: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只能烧至红热,不会发出白光,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电解水时,正负极都产生气泡,正极产生的气泡较慢,负极产生气泡较快,故选项说法正确;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D、铁丝没有点燃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不发生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A、根据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水的电解现象分析;
C、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10.【答案】A
【解析】解:依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OOH- 一定条件 H2↑+CO2↑;
A、由分子的模型图可知,甲物质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每个氢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构成,故不正确;
B、该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了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故正确;
C、由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可知,该反应得到了氢气,故正确;
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故正确。
故选:A。
首先要对模型图进行观察,分析物质的微观构成、物质的类别,再找出物质之间的微粒数目关系,写出反应的方程式,然后再对题中各问加以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微观模型图的意义、方程式的书写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1.【答案】A
【解析】解:A、①氦气密度比空气小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②稀有气体通电发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电光源,选项说法完全正确,符合题意;
B、在检验氢气纯度时,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说明氢气不纯,声音很小则表示氢气较纯,没有听到声音可能是没有收集到氢气,该说法不正确,不合题意;
C、②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而空气和二氧化碳均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无法鉴别空气与二氧化碳,该说法不正确,不合题意;
D、①明矾溶于水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而加速其沉降,但不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②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但不能将海水淡化,该说法不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A、根据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B、根据物质的性质与实验现象来分析;
C、根据物质的性质与鉴别方法来分析;
D、根据净化水的方法以及原理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知识较为全面,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答案】D
【解析】解:A、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蜡烛熄灭后瓶内不会只剩下二氧化碳,还应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水蒸气等,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由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图,当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5.96%时,蜡烛熄灭,蜡烛熄灭时并没有消耗装置内所有的氧气,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图,反应前氧气的体积分数约是19.56%,蜡烛燃烧前装置内含量最高的是氮气,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图,当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5.96%时,蜡烛熄灭,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根据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图,反应前瓶内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9.56%,当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5.96%时,蜡烛熄灭,说明开始时瓶内含有其它气体,氧气的浓度低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理解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图,掌握蜡烛燃烧的实验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答案】C
【解析】解: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但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不一定都是催化剂,还要确定化学性质是否改变,也可能是没有参加反应,故A推理错误。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可能是混合物,例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故B推理错误。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中一定含氧元素,故C推理正确。
D、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例如高锰酸钾不属于氧化物,故D推理错误。
故选:C。
A、根据催化剂的特征(一变二不变),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氧化物的特点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
14.【答案】D
【解析】解:A、一段时间后,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变红色,而两者没有直接接触,说明氨分子运动到了酚酞溶液中,不能探究分子间有间隔,故选项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比较呼出气体和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应使用澄清石灰水,不能使用燃着的木条,故选项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图中实验,不能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还需证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选项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是:当拉动注射器的活塞时,锥形瓶内压强变小,若气密性良好则可以看到长颈漏斗的下端会产生气泡,故选项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D。
A、根据一段时间后,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变红色,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检验二氧化碳使用澄清石灰水,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催化剂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
D、装置气密性检验的原理是:通过气体发生器与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15.【答案】NH4+、SO42- Ca3(PO4)2 1 HD D 85.47 Rb2O
【解析】解:(1)①由化学式的意义可知,Ga(NH4)(SO4)2中含有的带电的原子团(根)是:NH4+、SO42-。
②磷酸钠的化学式为Na3PO4,由化合价原则可知,磷酸根的化合价为-3价,钙的化合价为+2价,则磷酸钙的化学式为Ca3(PO4)2。
(2)由D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D原子核中有1个质子,此反应中涉及的质子数只有1种,元素种类有1种。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反应可表示为:H+HD→H2+D。
(3)①由元素周期表中一个格的含义可知,铷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5.47;
②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即m=37,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37=2+8+18+8+n,解得n=1,小于4,易失去,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所以氧化铷的化学式Rb2O。
故答案为:(1))①NH4+;SO42-;
②Ca3(PO4)2;
(2)1;H+HD→H2+D;
(3)①85.47;
②Rb2O。
(1)根据化学式的意义和写法分析回答;
(2)根据微粒的构成、元素的定义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回答
(3)①铷根据元素周期表一个格的含义分析就回答;
②根据原子的结构元素的性质的关系分析元素的化合价,写出氧化铷的化学式。
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6.【答案】⑦ 吸收有毒的二氧化硫气体,防止污染环境 S+O2→点燃SO2 分子在不停运动,有刺激性气味的分子运动到空气中,进入人们的鼻孔,闻到气味 P+O2→点燃P2O5
【解析】解:(1)①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故①错误;
②塞紧橡胶塞时手应握橡胶塞,将橡胶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故②错误;
③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既不能伸入试管,更不能接触试管,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故③错误;
④倾倒液体时,瓶塞应倒放,试管稍微倾斜,瓶口与试管口应紧挨,标签应朝向手心处,故④错误;
⑤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药品的质量,能准确到0.1g,不能精确到0.01g,故⑤错误;
⑥选取量筒时,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然后用胶头滴管定容,故⑥错误;
⑦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故⑦正确。
故答案为:⑦;
(2)①硫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集气瓶里要预先留少量水,其作用是吸收有毒的二氧化硫气体,防止污染环境。故答案为:吸收有毒的二氧化硫气体,防止污染环境;
②硫燃烧的符号表达式是S+O2→点燃SO2。故答案为:S+O2→点燃SO2;
③实验时,常能闻到刺激性气味,从微观角度分析,原因是分子在不停运动,有刺激性气味的分子运动到空气中,进入人们的鼻孔,闻到气味。故答案为:分子在不停运动,有刺激性气味的分子运动到空气中,进入人们的鼻孔,闻到气味;
(3)①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符号表达式是:P+O2→点燃P2O5。故答案为:P+O2→点燃P2O5;
②仿照“实验后”的图示,实验前广口瓶内空气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且氮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4:1,“实验前”广口瓶中气体组成的微观示意图为:。故答案为:。
(1)根据常见实验操作的规范性进行分析;
(2)根据硫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集气瓶里要预先留少量水,其作用是吸收有毒的二氧化硫气体,分子在不停运动进行分析;
(3)根据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实验前广口瓶内空气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且氮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4:1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实验仪器的使用等,注意理解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
17.【答案】H2O→通电H2+O2 氢气 c、a 利用水的重力作用,使水充分净化 BD 煮沸
【解析】解:(1)①水通电可以分解出氢气和氧气,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二者气体体积之比为1:2;所以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H2O→通电H2+O2,②负极收集到的气体是氢气。故答案为:①H2O→通电H2+O2;②氢气;
(2)①、除杂质的顺序是按照杂质颗粒的体积由大到小来进行,所以滤料甲先去除水中的泥沙、悬浮物等大颗粒污染物;滤料乙是去除大分子有机物、重金属离子和细菌等;滤料丙是去除残留的细菌、小分子有机物、重金属离子和异味等,得到的水的水质即符合饮用水的标准。所以滤料乙、丙分别为c、a。故答案为:c、a;
②、原水进口在下方的原因是利用水的重力作用,使水充分净化;故答案为:利用水的重力作用,使水充分净化;
③、高铁酸钾(K2FeO4)是由钾、铁、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不是单质也不是混合物,故选:BD。
(3)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可用来区分硬水和软水,日常生活中硬水软化的方法是煮沸。故答案为:煮沸。
(1)根据水通电可以分解出氢气和氧气,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分析;
(2)根据净化水的方法与原理;高铁酸钾(K2FeO4)是由钾、铁、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来分析解答;
(3)根据日常生活中硬水软化的方法是煮沸分析。
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水的净化方法、原理和相关操作等。然后结合实验情景和问题情景,细致地分析题意和实验信息,并根据所学的相关知识,选择好净化的方法,进行净化实验操作,或者是通过细心地思考、探究,来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等。
18.【答案】二氧化钛 +4 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充分进行 TiCl4+Mg→800-1000℃Ti+MgCl2
【解析】解:(1)TiO2的名称是二氧化钛,其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根据化合价原则,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钛元素的化合价为+4。
(2)反应釜中搅拌的目的是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充分进行。
(3)合成器中发生的反应是四氯化钛和镁在800~1000°C的条件下生成钛和氯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TiCl4+Mg→800-1000℃Ti+MgCl2。
故答案为:
(1)二氧化钛;+4;
(2)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充分进行;
(3)TiCl4+Mg→800-1000℃Ti+MgCl2。
(1)根据化合物的读法来分析,根据化合价原则,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来分析;
(2)根据工艺流程中搅拌的一般作用来分析;
(3)根据符号表达式的书写来分析。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难度不大。
19.【答案】酒精灯 长颈漏斗 KClO3→△MnO2KCl+O2 BG ②③ 可以随时添加药品 D m
【解析】解:(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名称和作用可知,仪器a的名称为酒精灯;仪器b的名称为长颈漏斗;
(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符号表达式为:KClO3→△MnO2KCl+O2,该反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排水法收集的氧气较纯净,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BG;若收集完成后,测得氧气纯度明显偏低,原因可能是收集前,集气瓶中未装满水、未见气泡连续均匀地冒出就开始收集,故选:②③;
(3)A装置和C装置均可用于制取氧气。实验时选用C装置的优点是可以随时添加药品;
(4)实验室制取一氧化碳的反应物是液体,反应条件是加热,一氧化碳难溶于水,选用的发生装置为D,若用如图装置排水法收集CO,CO应从m端通入。
故答案为:(1)酒精灯;长颈漏斗;
(2)KClO3→△MnO2KCl+O2;BG;②③;
(3)可以随时添加药品;
(4)D;m。
(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进行分析;
(2)根据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该反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排水法收集的氧气较纯净,以及排水法收集氧气不纯的原因进行分析;
(3)根据长颈漏斗可以随时添加药品进行分析;
(4)根据实验室制取一氧化碳的反应物是液体,反应条件是加热,一氧化碳难溶于水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
20.【答案】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 催化作用 2 温度 实验②、实验③ 过氧化氢溶液浓度越大,漂白效果越好 50
【解析】解:(1)过氧化氢分解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故答案为: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
(2)二氧化锰在该实验中的作用是催化作用。故答案为:催化作用。
(3)称量“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固体,质量为2g,是因为反应前后二氧化锰质量不变。故答案为:2;
(4)实验①、②的目的是探究温度对H2O2溶液的漂白性是否有影响。故答案为:温度。
(5)欲得出“其他条件相同时,NaOH溶液对H2O2溶液的漂白性有影响”的结论,需要对比实验②、实验③,是因为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不同外,其它条件相同。故答案为:实验②、实验③。
(6)通过对比实验③、④,得出的结论是过氧化氢溶液浓度越大,漂白效果越好。故答案为:过氧化氢溶液浓度越大,漂白效果越好。
(7)欲进一步探究NaOH溶液的用量对H2O2溶液漂白性的影响,可补充的实验是:将红色布条浸泡到50℃25mL 10%H2O2溶液+5滴NaOH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故答案为:50。
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通过对比可以判断影响过氧化氢溶液漂白性的因素进行分析。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广东省广州市汇景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汇景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广州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文件包含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