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梁溪区无锡外国语学校2022年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含解析)
展开无锡市梁溪区无锡外国语学校2022年中考化学一模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0-16 Mg-24 S-32 C1-35.5 K-39 Ca-40 Mn-55 Fe-56 Zn-65
第I卷(选择题 共30分)
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0题每小题1分,11-20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2022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只有一个地球”,聚焦可持续生活,致力千实现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
A. 垃圾分类投放,资源回收利用 B. 工业废水直接排放,节约生产成本
C. 推广公筷行动,减少疾病传播 D. 开发利用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使用
2. 经常会看到标有“补钙”“补铁”等字样的保健品。这里的“钙”“铁”指
A. 原子 B. 物质 C. 元素 D. 分子
3. 下列食物主要为人体提供蛋白质的是
A. 米饭 B. 鸡蛋 C. 牛油 D. 蔬菜
4. 下列物质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 白糖 B. 花生油 C. 食盐 D. 味精
5. 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 氮气 B. 蒸馏水 C. 硫酸铜 D. 金刚石
6. 下列物质溶于水,会导致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A. 硝酸铵 B. 蔗糖 C. 浓硫酸 D. 氢氧化钠
7. 常见的物质分类是根据物质组成、性质及元素种类等进行的,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 混合物:碘酒、纯净空气、冰水混合物 B. 有机物:酒精、碳酸钙、葡萄糖
C. 氧化物:干冰、纯水、过氧化氢 D. 碱:烧碱、生石灰、熟石灰
8. 下图所示的有关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向试管中加入铁钉 B. 配制溶液
C. 稀释浓硫酸 D. 检查装置气密性
9.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红磷在空气里燃烧生成白色烟雾
B. 打开浓硫酸试剂瓶瓶盖,观察到有白雾形成
C.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成蓝色
D. 铁钉投入稀硫酸中,溶液变为浅绿色
10. 2021年,全民抗疫。在全国抗击新冠疫情过程中,常用戊二醛(化学式C5H8O2)对医疗器械等进行消毒。下列关于戊二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从宏观上看:戊二醛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 从微观上看:一个戊二醛分子中含有5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
C. 从变化上看:戊二醛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水
D. 从质量上看:戊二醛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1. 小华到水族馆参观时了解到:一些观赏鱼是从其他地方空运来的,而且必须密封。为了解决鱼的吸氧问题,可在水中加入一种叫做过氧化钙(化学式:CaO2)的制氧剂,它与水反应后的生成物可能是
A. CaO 和 O2 B. CaCO3 和 H2 C. Ca(OH)2 和 O2 D. CaCl2 和 O2
12. 氨催化氧化是制硝酸的主要反应之一,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甲中氮、氢原子个数比为1:3 B. 两种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 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 D.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发生改变
13. 2021年中科院航天催化材料实验室将甲烷转化为甲醇(CH3OH,常温下是液态)实现了天然气的高效利用,反应历程如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前后铁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B. 生成CH3OH过程中,分子数目减少
C. 反应中O2和CH3OH质量比为1︰1
D. 将甲烷转化为甲醇有利于储存和运输
14.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氮气难溶于水,可用作保护气
B. 氢氧化钙为白色固体,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C 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可用于工业炼铁
D. 氢氧化钠能与油脂反应,可以用来去除油污
15. 下列知识整理正确的一组是
A 物质类型与组成
B 物质与使用
干冰、可燃冰都是冰
煤、石油、天然气都含有碳元素
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都要验纯
生活中常用肥皂水软化硬水
C化学与健康
D化学与生活
人体缺维生素A易患坏血病
霉变花生含黄曲霉毒素能诱发肝癌等疾病
除去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洗洁精乳化
除去冰箱中的异味可以用活性炭吸附
A. A B. B C. C D. D
16. 甲、乙试管中各盛有10.0g 水,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3.0g Na2CO3粉末,另一支试管中加入3.0gNaCl粉末,按图1、2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中加入的粉末是Na2CO3
B. 0℃时,甲中溶液一定不饱和,乙中溶液一定饱和
C. Na2CO3中含有少量NaCl,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来提纯Na2CO3
D. 30℃时,若使图1中甲、乙试管内的溶液都恰好变为饱和溶液,甲中加入对应的溶质质量大于乙中加入对应的溶质质量
17. 2021年3月20日,三星堆出土了许多青铜器。青铜的主要成分为 Cu、Sn(锡)合金,为验证 Cu、Sn的金属活动性强弱,下列试剂不能选用的是
A. 稀盐酸 B. CuSO4溶液 C. FeSO4溶液 D. SnSO4溶液
18. 两个烧杯中装有等质量的金属锌和镁,然后分别逐渐加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图反映出镁比锌的金属活动性强
B. a点时,两个烧杯中的酸都恰好完全反应
C. b点时,两个烧杯中产生氢气的质量相等
D. c点时,两个烧杯中都有金属剩余
19.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除去氧化铜中的碳粉:隔绝空气加强热
B. 配制100g 5%的氢氧化钙溶液:称取5.0g氢氧化钙,放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
C. 比较人体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中O2的含量: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两种气体中,观察现象
D. 验证酒精中含有氢元素:在95%的酒精燃烧的火焰上罩一个干燥的小烧杯,观察现象
20. 将CO和铁的氧化物FexOy置于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至完全,反应过程中容器内部分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的值为12.6 B. 铁的氧化物中x:y=3:4
C. 参加反应的铁的氧化物的质量为16g D. 当CO2质量为4.4g时,容器内CO质量为14g
第II卷 (非选择题 共50分)
21. 食盐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低钠盐能预防高血压,含铁盐能改变食盐的“口味”,工业用盐使用不当易使人中毒,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氯化钠溶液中的微粒有________。
(2)硫酸镁可以改变盐的“口味”,硫酸镁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3)工业用盐含NaNO2.在空气中会逐渐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硝酸钠,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2. “化”说口罩.
(1)佩酸口罩不影响正常呼吸,但能有效用挡飞沫、病霉等物质进入口鼻,佩酸口罩预防疾病的原理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________操作。
(2)口罩上的鼻梁条一般由铝合金制成,口罩的中间层是聚丙烯熔喷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 氧化铝是铝合金 B. 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C. 聚丙烯属于复合材料 D. 铝合金用于制作鼻梁条利用了其密度大、抗腐蚀性好的特点
(3)北京理工大学研制出了一种新型口罩。口罩中使用了MOF催化过滤层,在潮湿空气中臭氧去除率可达100%.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反应(填“属于”或“不属于”)_________置换反应。
23. 我田古代有在元宵节放飞孔明灯祈福的风俗。
(1)孔明灯“会飞”的原理是:燃料燃烧时,灯内空气因温度升高使密度_______,从而产生浮力把灯托起来。
(2)传统孔明灯纸质灯罩着火点低于燃料燃烧火焰温度,但灯罩不会燃烧起来。是因为不满足燃烧所需要的3个条件中的________这一条。
(3)为适应飘荡飞行,孔明灯内的燃料最好选固体燃料。古人用油松木作燃料时会有大量的黑烟产生,若将这种黑烟收集起来,就是可用作制墨原料的________(填名称)。
24. 高锰酸钾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在化学、生产、生活等场景中都有重要的用途.某工厂生产高锰酸钾的流程如图所示。
(1)写出高锰酸钾的一种用途________。
(2)“Ⅰ混合加热”发生的主要是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请写出“Ⅱ氧化反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Ⅲ电解”反应中,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有________(元素符号)。
(5)生产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除水外,还有________(写化学式)。
(6)在某次生产时,工厂共投入26.1t MnO2,制得31.6tKMnO4,则投入的MnO2与生成的KMnO4的锰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25. 认真阅读下面三则科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碘钟反应是一种化学振荡反应,在碘钟反应中,两种(或三种)无色的液体被混合在一起,并在几秒后变成蓝色,碘钟反应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实现。八秒一变化,溶液颜色呈现“无色 蓝黑色 无色 蓝黑色 …”的周期性变化,亦即反应体系在两种情况之间振荡,在反应中双氧水与碘酸(HIO3)反应,得到碘单质(I2),当I2的形成积集到一定浓度会使淀粉变蓝,而过量的H2O2又会氧化I2生成碘酸和水,使淀粉溶液褪色,HIO3的形成积集到一定浓度又引发与H2O2新一轮反应的发生。在生物体中也存在振荡现象,如动物心脏的有节律的跳动,生物钟等,实际上生态平衡离不开振荡现象。
材料二: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缺乏时会危害大脑发育及正常功能,严重时会导致甲状腺肿大和克汀病,食用加碘盐可有效地对人体补碘,国家标准GB14880-1994中规定加碘盐中碘含量应为20-60mg/kg,食盐中添加的碘酸钾(KIO3),可以通过单质碘(I2)与氯酸钾(KCIO3)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置换反应制得。下表是某品牌“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文字说明:
配料
氯化钠、碘酸钾
含碘量
(40-50mg)/kg
保质期
18个月
食用方法
勿长时间炖炒
贮藏指南
避热、避光、密封、防潮
材料三:我国在1979年提出,在食品中加入碘,以满足人体对碘的需求。自然界中,大部分土壤、岩石、江河湖水中的碘含量都很低,而海水中却蕴藏丰富,同时很多海藻和贝类等动植物体内都含有丰富的碘,主要是因为某些海藻具有吸附碘的能力,如干海带中碘的含量一般为0.3%~0.5%,比海水中碘的浓度高10万倍。在实验室里可以用简单的方法检验海带中含有碘元素:将干海带剪碎放入烧杯中加水浸泡,取少量海带浸泡液于另一烧杯中,再加入少量淀粉,此时得到白色悬浊液。用滴管取过氧化氢溶液逐滴滴加并震荡,可看到悬浊液变蓝,说明有碘单质(I2)生成,反应原理是浸泡海带时,得到含有碘化钠(NaI)的溶液,H2O2与碘化钠反应生成碘单质和一种常见的碱,碘单质遇淀粉溶液变蓝,工业上可用氯气(Cl2)从含有碘化钠的海产品中提取碘单质。同时生成氯化钠。
(1)对“碘钟反应”的理解:①碘钟反应是几个变化有周期地交递进行②碘钟反应具有连续性③碘钟反应是一个物理原理。其中有错误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生成碘的反应为:5H2O2+2HIO3 = I2+5O2↑+6_______(填化学式)。
(3)碘是人体必需的一种_________(填“常量”或“微量”)元素。
(4)由食用方法,贮藏指南中,可以推测到碘酸钾具有的化学性质之一是____。
(5)国家质量检测部门在集贸市场某商店抽样检测该品牌500g 袋装加碘食盐,经化验其中含碘酸钾30mg,即含碘元素17.8mg,则质量检测结论是____________(填“合格”或“不合格”)产品。
(6)写出工业上提取碘单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 为了健康,补碘越多越好
B. 加碘盐就是在食盐中加入某些含碘元素的化合物,如KIO3
C. 过氧化氢溶液与碘化钠溶液反应的方程式为:H2O2+2NaI = I2↓+2NaOH
D. NaI、HIO3和I2中的碘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26. 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若要量取8mL稀盐酸,还缺少仪器是________。
(2)利用上述仪器对浑浊的河水进行过滤,除了选择铁架台(带铁圈)外,还需选择图中的仪器是____________(填标号)。
(3)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利用“图甲”来制取CO2,该装置的优点是能控制反应随时开始和停止,为探究该优点的原因,在装置中连接压强传感器(如“图乙”),测定实验中试管内气体压强变化的情况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①ab段试管中液面逐渐上升
②bc段石灰石与稀盐酸脱离接触
③c点的对应操作是打开装置中的玻璃活塞
27. 某学习小组对铁锈蚀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铁锈蚀与哪些因素有关
【查阅资料】
I.氯化钙固体可做干燥剂。
II.一定条件下,碳可加快铁的锈蚀,但碳本身不参加反应。
III.常温常压下,氢气密度是dg/mL。
【设计与实验】
实验一:定性探究铁锈蚀的因素
取四枚相同的洁净无锈铁钉分别放入试管,进行图1实验,现象如表。
试管
一周后现象
A
铁钉表面有一层铁锈
B
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
C
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
D
铁钉表面有较厚铁锈
(1)对比A、B、C试管中实验现象,说明铁锈蚀主要是与空气中的_______发生化学反应。
(2)对比A、D试管中实验现象,说明铁锈蚀还与________有关。
(3)铁锈蚀后应及时除锈的原因是________。写出用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实验二:定量探究铁锈蚀的因素
小组设计了图2装置,检查气密性,将5g铁粉和2g碳粉加入三颈烧瓶,t1时刻加入2ml 饱和NaCl溶液,再将一只装有5mL稀盐酸的注射器插到烧瓶上,采集数据。
(4)如图3, t2时刻后反应并未停止温度却开始降低,原因是________。
(5)据图4,对比AB段和BC段说明____,分析t3时刻后压强突然变大的原因是_____。
实验三:测定铁锈含量
将实验二烧瓶中剩余物质过滤、洗涤、干燥,得mg固体,连接图5装置,检查气密性,加入固体与足量稀盐酸进行实验。(氯化氢极易溶于水)
(6)完全反应后,常温常压下测得生成气体体积为VmL,则该固体中铁锈质量分数表达式为_______。
(7)该实验条件下测得铁锈质量分数偏小主要原因是_______。
(8)与实验一对比,实验二铁锈蚀明显更快的原因是_______。
28. 中国承诺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请回答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问题。
(1)自然界中CO2的来源有________(任写一点),大气中的CO2过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增强。
(2)“碳捕捉和封存”技术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之一。
①用NaOH 溶液喷淋“捕捉”空气中的CO2,可达到消耗CO2的目的,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②某实验基地通过如图技术将CO2压入地下实现CO2的封存。此封存技术可行的依据是_______。
(3)碳转化:根据初中化学有关知识并结合查阅资料,总结得到如图转化关系。
①若甲为单质,自然界通过光合作用完成转化Ⅰ,则甲为______(填化学式)。
②二氧化碳与 ______(填化学式)反应,完成转化Ⅲ。
③图中能反映的化学观点或化学思想有______(填序号)
A.化学变化中物质的种类不变
B.二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C.物质在任何条件下都可以相互转化
D.碳转化可以缓解能源危机,实现碳中和
E.物质具有多样性
F.正确利用化学知识会造福人类
(4)若CO2能合理利用,将会是一种重要的原料,CO2可用于食品保鲜,某智能化食品包装通过颜色变化来显示包装内CO2气体含量的变化。举出一种可通过颜色变化用于该智能化包装的物质________。
(5)某兴趣小组向2.5g大理石粉末(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中逐流加入7.3%的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时,共消耗了20g 7.3%的稀盐酸,则该大理石粉末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与解析
第I卷(选择题 共30分)
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0题每小题1分,11-20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2022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只有一个地球”,聚焦可持续生活,致力千实现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
A. 垃圾分类投放,资源回收利用 B. 工业废水直接排放,节约生产成本
C. 推广公筷行动,减少疾病传播 D. 开发利用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使用
【答案】B
【解析】
【详解】A、垃圾分类投放,资源回收利用,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符合该理念;
B、工业废水中含有许多有害物质,直接排放,导致污染,不符合该理念;
C、推广公筷行动,减少疾病传播,利于人体健康,符合该理念;
D、开发利用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使用,利于减少碳排放利于保护环境,符合该理念;
故选B。
2. 经常会看到标有“补钙”“补铁”等字样的保健品。这里的“钙”“铁”指
A. 原子 B. 物质 C. 元素 D. 分子
【答案】C
【解析】
【详解】“补钙”、“补铁”等字样的食品和保健品,这里的“钙”“铁”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钙、铁”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C。
3. 下列食物主要为人体提供蛋白质的是
A. 米饭 B. 鸡蛋 C. 牛油 D. 蔬菜
【答案】B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营养物质。
【详解】A、米饭中含有糖类,故A不符合题意;
B、鸡蛋中含有蛋白质,故B符合题意;
C、牛油中含有油脂,故C不符合题意;
D、蔬菜中含有维生素,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六大营养物质: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水、无机盐,熟记常见的物质来源。
4. 下列物质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 白糖 B. 花生油 C. 食盐 D. 味精
【答案】B
【解析】
【详解】A、白糖能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不符合题意;
B、花生油不溶于水,只能以小液滴的形式悬浮于液体里,形成乳浊液,符合题意;
C、食盐能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不符合题意;
D、味精能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 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 氮气 B. 蒸馏水 C. 硫酸铜 D. 金刚石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氮气由氮分子构成,故错误;
B、蒸馏水由水分子构成,故错误;
C、硫酸铜由硫酸根离子和铜离子构成,故正确;
D、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故错误。
故选C。
6. 下列物质溶于水,会导致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A. 硝酸铵 B. 蔗糖 C. 浓硫酸 D. 氢氧化钠
【答案】A
【解析】
【详解】A、硝酸铵溶于水吸热, 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符合题意;
B、蔗糖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不符合题意;
C、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 常见的物质分类是根据物质组成、性质及元素种类等进行的,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 混合物:碘酒、纯净空气、冰水混合物 B. 有机物:酒精、碳酸钙、葡萄糖
C. 氧化物:干冰、纯水、过氧化氢 D. 碱:烧碱、生石灰、熟石灰
【答案】C
【解析】
【详解】A、冰水混合物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错误;
B、碳酸钙虽含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看做无机物,故错误;
C、干冰、生石灰、过氧化氢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的化合物,都属于氧化物,故正确;
D、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属于氧化物,故错误。
故选C。
8. 下图所示的有关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向试管中加入铁钉 B. 配制溶液
C. 稀释浓硫酸 D. 检查装置气密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A、向试管中加入铁钉时,应先将试管横放,将铁钉放在试管口,再缓缓将试管直立,以免打破试管,故错误;
B、量筒用于量取液体,不能用于配制溶液,应在烧杯中进行固体溶液,故错误;
C、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加入水中,不能将水加入浓硫酸中,以免液体飞溅,故错误;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将导管一段浸入水中,再用手紧握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气密性良好,故正确。
故选D。
9.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红磷在空气里燃烧生成白色烟雾
B. 打开浓硫酸试剂瓶瓶盖,观察到有白雾形成
C.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成蓝色
D. 铁钉投入稀硫酸中,溶液变为浅绿色
【答案】D
【解析】
【详解】A、红磷空气里燃烧生成白烟,不会生成白雾,故错误;
B、浓硫酸没有挥发性,打开浓硫酸试剂瓶瓶盖,不能观察到有白雾形成,故错误;
C、氢氧化钠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故错误;
D、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硫酸亚铁溶液显浅绿色,铁钉投入稀硫酸中,溶液变为浅绿色,故正确。
故选D。
10. 2021年,全民抗疫。在全国抗击新冠疫情过程中,常用戊二醛(化学式C5H8O2)对医疗器械等进行消毒。下列关于戊二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从宏观上看:戊二醛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 从微观上看:一个戊二醛分子中含有5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
C. 从变化上看:戊二醛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水
D. 从质量上看:戊二醛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解:A、从宏观上看:戊二醛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A不符合题意;
B、从微观上看:戊二醛是由戊二醛分子构成的,每个戊二醛分子中含有5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故B符合题意;
C、戊二醛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戊二醛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C不符合题意;
D、从质量上看:戊二醛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5):(2×16)=15:8,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1. 小华到水族馆参观时了解到:一些观赏鱼是从其他地方空运来的,而且必须密封。为了解决鱼的吸氧问题,可在水中加入一种叫做过氧化钙(化学式:CaO2)的制氧剂,它与水反应后的生成物可能是
A. CaO 和 O2 B. CaCO3 和 H2 C. Ca(OH)2 和 O2 D. CaCl2 和 O2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物质的性质进行解答。
【详解】A、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氧化钙不能存在于水中,故A项不符合题意;
B、反应物中无碳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不可能生成CaCO3 ,故B项不符合题意;
C、反应物水和过氧化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能会生成Ca(OH) 2和O2 ,故C项符合题意;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由于反应物中无氯元素,因此不可能生成CaCl2,故D项符合题意;
故选C。
12. 氨催化氧化是制硝酸的主要反应之一,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甲中氮、氢原子个数比为1:3 B. 两种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 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 D.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发生改变
【答案】B
【解析】
【分析】由微观示意图可知:甲为NH3,乙为O2,丙为NO,丁为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的方程式为:4NH3+5O2 4NO+6H2O。
【详解】A、由分析可知:NH3,氮、氢原子个数比为1:3,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分析可知:两种生成物是丙(NO)、丁(H2O),NO与H2O的分子个数比为2:3,故B错误,符合题意;
C、乙为O2,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发生改变,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 2021年中科院航天催化材料实验室将甲烷转化为甲醇(CH3OH,常温下是液态)实现了天然气的高效利用,反应历程如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前后铁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B. 生成CH3OH过程中,分子数目减少
C. 反应中O2和CH3OH质量比为1︰1
D. 将甲烷转化为甲醇有利于储存和运输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在该反应中,铁为催化剂,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为甲烷和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化为甲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甲醇的过程中,分子数目减小,不符合题意;
C、反应物中氧气和甲醇的质量比为:(16×2):(32×2)=1:2,符合题意;
D、甲烷是气体,甲醇是液体,将甲烷转化为甲醇,有利于储存和运输,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氮气难溶于水,可用作保护气
B. 氢氧化钙为白色固体,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C. 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可用于工业炼铁
D. 氢氧化钠能与油脂反应,可以用来去除油污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故A错误;
B、氢氧化钙能与酸反应,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B错误;
C、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工业炼铁,故C错误;
D、氢氧化钠能与油脂反应,可以用来去除油污,故D正确。
故选D。
15. 下列知识整理正确的一组是
A 物质类型与组成
B 物质与使用
干冰、可燃冰都是冰
煤、石油、天然气都含有碳元素
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都要验纯
生活中常用肥皂水软化硬水
C化学与健康
D化学与生活
人体缺维生素A易患坏血病
霉变花生含黄曲霉毒素能诱发肝癌等疾病
除去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洗洁精乳化
除去冰箱中的异味可以用活性炭吸附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冰是固态的水,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二者都不是冰,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肥皂水是鉴别硬水和软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C、人体缺维生素A易患夜盲症,缺乏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故选项说法错误;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所以冰箱中放入活性炭可消除异味;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可清洗餐具油污,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6. 甲、乙试管中各盛有10.0g 水,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3.0g Na2CO3粉末,另一支试管中加入3.0gNaCl粉末,按图1、2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中加入的粉末是Na2CO3
B. 0℃时,甲中溶液一定不饱和,乙中溶液一定饱和
C. Na2CO3中含有少量NaCl,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来提纯Na2CO3
D. 30℃时,若使图1中甲、乙试管内的溶液都恰好变为饱和溶液,甲中加入对应的溶质质量大于乙中加入对应的溶质质量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0℃时,Na2CO3的溶解度是7.0g,NaCl的溶解度是35.7g。根据溶解度,0℃时10.0g水中只能溶解0.7g Na2CO3,原来30℃时溶有3.0g,因此降温至0℃有晶体析出;而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3.57g NaCl粉末,原来30℃时溶有3.0g,降温至0℃没有达到饱和状态,没有晶体析出。根据图2中甲试管中没有晶体,而乙试管中有晶体析出,可以判断甲中加入的粉末是NaCl粉末,乙中加入的粉末是Na2CO3,选项A不正确;
B、根据溶解度曲线,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3.57g NaCl粉末,原来30℃时溶有3.0g,降温至0℃没有达到饱和状态,而0℃时10.0g水中只能溶解0.7g Na2CO3,原来30℃时溶有3.0g,因此降温至0℃有晶体析出,得到的溶液一定是0℃的饱和溶液,选项B正确;
C、因为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变化较大,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Na2CO3 中含有少量NaCl,应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来提纯Na2CO3,选项C不正确,
D、3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是39.7g,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1g,30℃时10.0g 水中最多能溶碳酸钠3.97g,氯化钠3.61g,而原来试管内加入的溶质都是3.0g,若使图1中甲、乙试管内的溶液都恰好变为饱和溶液,甲是氯化钠,乙是碳酸钠,因此甲中加入对应的溶质质量小于乙中加入对应的溶质质量,选项D不正确。故选B。
【点睛】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变化较大的物质中混有少量溶解度变化小的物质,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或降温结晶或冷却结晶)提纯,如本题中碳酸钠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溶解度变化小的物质中混有少量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变化较大的物质,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如氯化钠中混有少量硝酸钾。
17. 2021年3月20日,三星堆出土了许多青铜器。青铜的主要成分为 Cu、Sn(锡)合金,为验证 Cu、Sn的金属活动性强弱,下列试剂不能选用的是
A. 稀盐酸 B. CuSO4溶液 C. FeSO4溶液 D. SnSO4溶液
【答案】C
【解析】
【分析】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详解】A、盐酸和锡反应生成气体、和铜不反应,说明活动性锡大于铜;
B、锡和硫酸铜反应置换出红色的铜,说明活动性锡大于铜;
C、硫酸亚铁溶液和锡、铜均不反应,不能判断两者的活动性;
D、铜不能和SnSO4溶液反应,说明活动性锡大于铜;
故选C。
18. 两个烧杯中装有等质量的金属锌和镁,然后分别逐渐加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图反映出镁比锌的金属活动性强
B. a点时,两个烧杯中的酸都恰好完全反应
C. b点时,两个烧杯中产生氢气的质量相等
D. c点时,两个烧杯中都有金属剩余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选项是错误的叙述,该图横坐标是硫酸,所以不能反应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B选项是错误的叙述,a点盛金属锌的烧杯中酸有剩余;
C选项是错误的叙述,b点时金属锌产生的氢气少;
D选项c点时,两个烧杯中都有金属剩余,是正确的叙述;故答案选择D
19.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除去氧化铜中的碳粉:隔绝空气加强热
B. 配制100g 5%的氢氧化钙溶液:称取5.0g氢氧化钙,放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
C. 比较人体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中O2的含量: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两种气体中,观察现象
D. 验证酒精中含有氢元素:在95%的酒精燃烧的火焰上罩一个干燥的小烧杯,观察现象
【答案】C
【解析】
【详解】A、高温条件下氧化铜和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除去了原物质氧化铜,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熟石灰微溶于水,称取5.0g氢氧化钙,放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得不到100g 5%的氢氧化钙溶液,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无明显变化的是空气,燃烧变缓慢或熄灭的是呼出气体,是因为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低,该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D、95%的酒精中含有水,不能验证酒精中含有氢元素,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C。
20. 将CO和铁的氧化物FexOy置于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至完全,反应过程中容器内部分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的值为12.6 B. 铁的氧化物中x:y=3:4
C. 参加反应的铁的氧化物的质量为16g D. 当CO2质量为4.4g时,容器内CO质量为14g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CO和铁的氧化物FexOy置于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至完全,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A、由图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3.2g,根据碳元素守恒,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的质量为,m的值为8.4+8.4=16.8,说法错误;
B、由于m=16.8,即生成铁的质量为16.8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FexOy的质量为13.2g+16.8g-8.4g=21.6g,根据,生成的二氧化碳中的氧元素,一半来自FexOy,FexOy中氧元素的质量为,FexOy中铁元素、氧元素质量比为,铁的氧化物中x:y=1:1,说法错误;
C、参加反应的铁的氧化物的质量为13.2g+16.8g-8.4g=21.6g,说法错误;
D、由以上分析知,该铁的氧化物为FeO,设当二氧化碳质量为4.4g时,消耗一氧化碳的质量为z,则
解得z=2.8g;
此时容器内CO质量为16.8g-2.8g=14g,说法正确。
故选:D。
第II卷 (非选择题 共50分)
21. 食盐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低钠盐能预防高血压,含铁盐能改变食盐的“口味”,工业用盐使用不当易使人中毒,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氯化钠溶液中的微粒有________。
(2)硫酸镁可以改变盐的“口味”,硫酸镁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3)工业用盐含NaNO2.在空气中会逐渐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硝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答案】(1)H2O、Cl-、Na+
(2)MgSO4 (3)
【解析】
【小问1详解】
氯化钠溶液中的微粒是水分子、钠离子和氯离子,可以表示为H2O、Na+、Cl-;故填:H2O、Na+、Cl-;
【小问2详解】
硫酸镁是由显+ 2价的镁元素和显-2价的硫酸根组成,根据化合价原则,其化学式为:MgSO4;故填:MgSO4;
【小问3详解】
工业用盐含NaNO2.在空气中会逐渐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硝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22. “化”说口罩.
(1)佩酸口罩不影响正常呼吸,但能有效用挡飞沫、病霉等物质进入口鼻,佩酸口罩预防疾病的原理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________操作。
(2)口罩上的鼻梁条一般由铝合金制成,口罩的中间层是聚丙烯熔喷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 氧化铝是铝合金 B. 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C. 聚丙烯属于复合材料 D. 铝合金用于制作鼻梁条利用了其密度大、抗腐蚀性好的特点
(3)北京理工大学研制出了一种新型口罩。口罩中使用了MOF催化过滤层,在潮湿空气中臭氧去除率可达100%.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反应(填“属于”或“不属于”)_________置换反应。
【答案】(1)过滤 (2)B
(3)不属于
【解析】
【小问1详解】
过滤是将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分离的一种操作,佩戴口罩预防疾病,目的是允许空气透过,但不允许灰尘等透过,其原理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过滤操作,故填:过滤;
【小问2详解】
A、合金是一种金属与其他的金属(或非金属)熔合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一定是混合物,所以氧化铝不是铝合金,选项A错误;
B、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选项B正确;
C、聚丙烯属于塑料,属于合成材料,选项C错误;
C、铝合金具有密度小、抗腐蚀性好的特点,故用于制作鼻梁条,选项D错误。
故选B;
【小问3详解】
置换反应是由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根据微粒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将臭氧转化为氧气,所以不属于置换反应,故填:不属于。
23. 我田古代有在元宵节放飞孔明灯祈福的风俗。
(1)孔明灯“会飞”的原理是:燃料燃烧时,灯内空气因温度升高使密度_______,从而产生浮力把灯托起来。
(2)传统孔明灯纸质灯罩着火点低于燃料燃烧火焰温度,但灯罩不会燃烧起来。是因为不满足燃烧所需要的3个条件中的________这一条。
(3)为适应飘荡飞行,孔明灯内的燃料最好选固体燃料。古人用油松木作燃料时会有大量的黑烟产生,若将这种黑烟收集起来,就是可用作制墨原料的________(填名称)。
【答案】(1)变小 (2)温度未达到着火点
(3)炭黑
【解析】
【小问1详解】
孔明灯“会飞”的原理是:燃料燃烧时,灯内空气因温度升高使密度变小,从而产生浮力把灯托起来;
【小问2详解】
灯罩不会燃烧,是因为风将热量吹散,使纸质灯罩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小问3详解】
古人用油松木作燃料时会有大量的黑烟产生,这种黑烟是物质不充分燃烧时产生的炭黑。
24. 高锰酸钾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在化学、生产、生活等场景中都有重要的用途.某工厂生产高锰酸钾的流程如图所示。
(1)写出高锰酸钾的一种用途________。
(2)“Ⅰ混合加热”发生的主要是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请写出“Ⅱ氧化反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Ⅲ电解”反应中,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有________(元素符号)。
(5)生产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除水外,还有________(写化学式)。
(6)在某次生产时,工厂共投入26.1t MnO2,制得31.6tKMnO4,则投入的MnO2与生成的KMnO4的锰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答案】(1)消毒或制取氧气
(2)物理 (3)O2+2MnO2+4KOH2K2MnO4+2H2O
(4)H、Mn (5)KOH
(6)3:2
【解析】
【小问1详解】
高锰酸钾的一种用途是消毒或制取氧气;
【小问2详解】
“Ⅰ混合加热”发生的主要是物理变化,是因为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
【小问3详解】
Ⅱ氧化反应过程中,空气中的氧气参加反应,即氧气和二氧化锰、氢氧化钾反应生成锰酸钾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O2+2MnO2+4KOH2K2MnO4+2H2O;
【小问4详解】
“Ⅲ电解”反应中,反应前水中的氢元素化合价是+1,反应后氢气中的氢元素化合价是0,反应前锰酸钾中锰元素化合价是+6,反应后高锰酸钾中锰元素化合价是+7,所以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有H、Mn;
【小问5详解】
循环使用的物质即是反应物与生成物中都具有的物质,反应物与生成物中均含有氢氧化钾,是循环使用的物质,化学式是:KOH;
【小问6详解】
设MnO2与生成的KMnO4的锰原子的个数比为x:y,
x:y=3:2。
25. 认真阅读下面的三则科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碘钟反应是一种化学振荡反应,在碘钟反应中,两种(或三种)无色的液体被混合在一起,并在几秒后变成蓝色,碘钟反应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实现。八秒一变化,溶液颜色呈现“无色 蓝黑色 无色 蓝黑色 …”的周期性变化,亦即反应体系在两种情况之间振荡,在反应中双氧水与碘酸(HIO3)反应,得到碘单质(I2),当I2的形成积集到一定浓度会使淀粉变蓝,而过量的H2O2又会氧化I2生成碘酸和水,使淀粉溶液褪色,HIO3的形成积集到一定浓度又引发与H2O2新一轮反应的发生。在生物体中也存在振荡现象,如动物心脏的有节律的跳动,生物钟等,实际上生态平衡离不开振荡现象。
材料二: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缺乏时会危害大脑发育及正常功能,严重时会导致甲状腺肿大和克汀病,食用加碘盐可有效地对人体补碘,国家标准GB14880-1994中规定加碘盐中碘含量应为20-60mg/kg,食盐中添加的碘酸钾(KIO3),可以通过单质碘(I2)与氯酸钾(KCIO3)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置换反应制得。下表是某品牌“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文字说明:
配料
氯化钠、碘酸钾
含碘量
(40-50mg)/kg
保质期
18个月
食用方法
勿长时间炖炒
贮藏指南
避热、避光、密封、防潮
材料三:我国在1979年提出,在食品中加入碘,以满足人体对碘的需求。自然界中,大部分土壤、岩石、江河湖水中的碘含量都很低,而海水中却蕴藏丰富,同时很多海藻和贝类等动植物体内都含有丰富的碘,主要是因为某些海藻具有吸附碘的能力,如干海带中碘的含量一般为0.3%~0.5%,比海水中碘的浓度高10万倍。在实验室里可以用简单的方法检验海带中含有碘元素:将干海带剪碎放入烧杯中加水浸泡,取少量海带浸泡液于另一烧杯中,再加入少量淀粉,此时得到白色悬浊液。用滴管取过氧化氢溶液逐滴滴加并震荡,可看到悬浊液变蓝,说明有碘单质(I2)生成,反应原理是浸泡海带时,得到含有碘化钠(NaI)的溶液,H2O2与碘化钠反应生成碘单质和一种常见的碱,碘单质遇淀粉溶液变蓝,工业上可用氯气(Cl2)从含有碘化钠的海产品中提取碘单质。同时生成氯化钠。
(1)对“碘钟反应”的理解:①碘钟反应是几个变化有周期地交递进行②碘钟反应具有连续性③碘钟反应是一个物理原理。其中有错误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生成碘的反应为:5H2O2+2HIO3 = I2+5O2↑+6_______(填化学式)。
(3)碘是人体必需的一种_________(填“常量”或“微量”)元素。
(4)由食用方法,贮藏指南中,可以推测到碘酸钾具有的化学性质之一是____。
(5)国家质量检测部门在集贸市场某商店抽样检测该品牌500g 袋装加碘食盐,经化验其中含碘酸钾30mg,即含碘元素17.8mg,则质量检测结论是____________(填“合格”或“不合格”)产品。
(6)写出工业上提取碘单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 为了健康,补碘越多越好
B. 加碘盐就是在食盐中加入某些含碘元素的化合物,如KIO3
C. 过氧化氢溶液与碘化钠溶液反应的方程式为:H2O2+2NaI = I2↓+2NaOH
D. NaI、HIO3和I2中的碘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答案】(1)③ (2)H2O (3)微量 (4)受热、见光易分解 (5)合格
(6)
(7)BC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由题干信息可知,碘钟反应八秒一变化,溶液颜色呈现“无色、蓝黑色、无色、蓝黑色 …”的周期性变化,故碘钟反应是几个变化有周期地交递进行,正确;
②碘钟反应是几个变化有周期地交递进行,具有连续性,正确;
③碘钟反应中有碘等新物质生成,是一个化学变化,错误。
故有错误的是③;
【小问2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H、O、I的个数分别是12、16、2,生成物中含H、O、I的个数分别是0、10、2,故生成物中还应含12个H、6个O,故还应填:H2O;
【小问3详解】
碘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缺碘会导致甲状腺肿大;
【小问4详解】
勿长时间炖炒、避热、避光贮藏,说明碘酸钾受热、见光易分解;
【小问5详解】
国家标准GB14880-1994中规定加碘盐中碘含量应为20-60mg/kg即该加碘盐中碘含量为:17.8mg÷0.5kg=35.6mg/kg,是合格产品;
【小问6详解】
工业上可用氯气(Cl2)从含有碘化钠的海产品中提取碘单质。同时生成氯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7详解】
A、碘不足或碘过量,均能引起甲状腺肿大,故补碘不是越多越好,不符合题意;
B、加碘盐就是在食盐中加入某些含碘元素的化合物,如碘酸钾,符合题意;
C、H2O2与碘化钠反应生成碘单质和一种常见的碱,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Na、I、H、O,生成物中含I,故生成物中还应含Na、H、O,故生成的碱是氢氧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符合题意;
D、NaI中碘元素显-1价,HIO3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碘元素显+5价,碘单质中碘元素化合价为0,故碘元素的化合价不相同,不符合题意。
故选BC。
26. 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若要量取8mL稀盐酸,还缺少仪器是________。
(2)利用上述仪器对浑浊的河水进行过滤,除了选择铁架台(带铁圈)外,还需选择图中的仪器是____________(填标号)。
(3)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利用“图甲”来制取CO2,该装置的优点是能控制反应随时开始和停止,为探究该优点的原因,在装置中连接压强传感器(如“图乙”),测定实验中试管内气体压强变化的情况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①ab段试管中液面逐渐上升
②bc段石灰石与稀盐酸脱离接触
③c点的对应操作是打开装置中的玻璃活塞
【答案】(1)胶头滴管
(2)ABF
(3)
(4)②③
【解析】
【小问1详解】
若要量取8mL稀盐酸,则需要量筒和胶头滴管,故还缺少胶头滴管;
【小问2详解】
过滤所需的仪器是:烧杯、漏斗、玻璃棒、铁架台(带铁圈),故还需选择的仪器是:ABF;
【小问3详解】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4详解】
①ab段,压强增大,将稀盐酸压入长颈漏斗中,试管中液面逐渐下降,不符合题意;
②bc段压强不变,此时石灰石与稀盐酸脱离接触,反应停止,符合题意;
③c点的对应操作是打开装置中的玻璃活塞,将气体导出,压强减小,符合题意。
故选②③。
27. 某学习小组对铁锈蚀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铁锈蚀与哪些因素有关
【查阅资料】
I.氯化钙固体可做干燥剂。
II.一定条件下,碳可加快铁的锈蚀,但碳本身不参加反应。
III.常温常压下,氢气密度是dg/mL。
【设计与实验】
实验一:定性探究铁锈蚀的因素
取四枚相同的洁净无锈铁钉分别放入试管,进行图1实验,现象如表。
试管
一周后现象
A
铁钉表面有一层铁锈
B
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
C
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
D
铁钉表面有较厚铁锈
(1)对比A、B、C试管中实验现象,说明铁锈蚀主要是与空气中的_______发生化学反应。
(2)对比A、D试管中实验现象,说明铁锈蚀还与________有关。
(3)铁锈蚀后应及时除锈的原因是________。写出用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实验二:定量探究铁锈蚀的因素
小组设计了图2装置,检查气密性,将5g铁粉和2g碳粉加入三颈烧瓶,t1时刻加入2ml 饱和NaCl溶液,再将一只装有5mL稀盐酸的注射器插到烧瓶上,采集数据。
(4)如图3, t2时刻后反应并未停止温度却开始降低,原因是________。
(5)据图4,对比AB段和BC段说明____,分析t3时刻后压强突然变大的原因是_____。
实验三:测定铁锈含量
将实验二烧瓶中剩余物质过滤、洗涤、干燥,得mg固体,连接图5装置,检查气密性,加入固体与足量稀盐酸进行实验。(氯化氢极易溶于水)
(6)完全反应后,常温常压下测得生成气体体积为VmL,则该固体中铁锈质量分数表达式为_______。
(7)该实验条件下测得铁锈质量分数偏小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8)与实验一对比,实验二铁锈蚀明显更快的原因是_______。
【答案】(1)水、氧气
(2)氯化钠##NaCl
(3) ①. 铁锈疏松多孔,能吸附空气中的氧气和水,会加快铁的锈蚀 ②. Fe2O3+6HCl=2FeCl3+3H2O
(4)铁生锈放出的热量小于装置散失的热量
(5) ①. NaCl会加快铁的锈蚀 ②. 铁锈蚀消耗氧气,三颈烧瓶内压强减小,注射器内盐酸被吸入烧瓶,铁与盐酸反应放出氢气
(6)×100%
(7)滴入稀盐酸占体积,导致氢气体积偏大,所以铁粉质量偏大,而铁锈质量偏低
(8)使用的铁粉中加入了碳粉
【解析】
【小问1详解】
A试管中有水,还与氧气接触,铁钉表面有一层铁锈;B试管中有水,不与氧气接触,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C 试管中无水,有包有氯化钠的棉花,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对比可知,铁锈蚀主要是与空气中的水、氧气发生反应;
【小问2详解】
D 试管中比A试管多添加了饱和氯化钠溶液,A铁钉表面有一层铁锈,D铁钉表面有较厚铁锈,说明铁锈蚀还与氯化钠有关;
【小问3详解】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化学式为Fe2O3,铁锈蚀后应及时除锈的原因是铁锈疏松多孔,能吸附空气中的氧气和水,会加快铁的锈蚀;盐酸和铁锈中的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
【小问4详解】
铁生锈是缓慢氧化,释放热量,t2时刻后反应并未停止,但生锈速度减慢,因此放出的热量少,装置散失热量快,导致温度开始降低;
【小问5详解】
据图4,AB 段只有铁粉与碳粉,BC 段加入了饱和氯化钠溶液,说明NaCl会加快铁的锈蚀;t3时刻后压强突然变大的原因是铁锈蚀消耗氧气,三颈烧瓶内压强减小,注射器内盐酸被吸入烧瓶,铁与盐酸反应放出氢气;
【小问6详解】
生成氢气的质量=VmL×dg/mL=Vdg,设:铁的质量为x,
x=28Vdg
固体中铁锈质量分数=×100%=×100%;
【小问7详解】
该实验是甲装置中生成的氢气通过乙装置后排到注射器中,测得氢气体积;氢气未干燥,导致体积偏大,则计算所得铁的质量偏大,铁锈质量减小,因此该实验条件下测得铁锈质量分数偏小;
【小问8详解】
一定条件下,碳可加快铁的锈蚀,但碳本身不参加反应;所以,与实验一对比,实验二铁锈蚀明显更快的原因是使用的铁粉中加入了碳粉。
28. 中国承诺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请回答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问题。
(1)自然界中CO2的来源有________(任写一点),大气中的CO2过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增强。
(2)“碳捕捉和封存”技术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之一。
①用NaOH 溶液喷淋“捕捉”空气中的CO2,可达到消耗CO2的目的,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②某实验基地通过如图技术将CO2压入地下实现CO2的封存。此封存技术可行的依据是_______。
(3)碳转化:根据初中化学有关知识并结合查阅资料,总结得到如图转化关系。
①若甲为单质,自然界通过光合作用完成转化Ⅰ,则甲为______(填化学式)。
②二氧化碳与 ______(填化学式)反应,完成转化Ⅲ。
③图中能反映的化学观点或化学思想有______(填序号)
A.化学变化中物质的种类不变
B.二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C.物质在任何条件下都可以相互转化
D碳转化可以缓解能源危机,实现碳中和
E.物质具有多样性
F.正确利用化学知识会造福人类
(4)若CO2能合理利用,将会是一种重要的原料,CO2可用于食品保鲜,某智能化食品包装通过颜色变化来显示包装内CO2气体含量的变化。举出一种可通过颜色变化用于该智能化包装的物质________。
(5)某兴趣小组向2.5g大理石粉末(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中逐流加入7.3%的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时,共消耗了20g 7.3%的稀盐酸,则该大理石粉末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化石燃料的燃烧或动植物的呼吸作用等
(2) ①. 2NaOH+CO2═Na2CO3+H2O ②. 二氧化碳容易液化,分子间有间隔
(3) ①. O2 ②. C ③. BDEF
(4)石蕊试液 (5)设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x=2g,
则该大理石粉末的纯度为×100%=80%。
【解析】
【小问1详解】
自然界中CO2的来源有化石燃料的燃烧、动植物的呼吸作用等;
【小问2详解】
①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CO2═Na2CO3+H2O;
②因为二氧化碳容易液化,分子间有间隔,所以可将CO2压入地下实现CO2的封存;
【小问3详解】
①若甲为单质,自然界通过光合作用完成转化Ⅰ,则甲为氧气(光合作用过程中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有机物和氧气,氧气是单质),化学式为O2;
②高温条件下二氧化碳和碳(C)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因此二氧化碳与碳反应,完成转化Ⅲ;
③A、化学变化中物质种类改变,该选项不正确;
B、二氧化碳是一种重要资源,该选项正确;
C、物质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可以相互转化,该选项不正确;
D、碳转化可以缓解能源危机,实现碳中和,该选项正确;
E、物质具有多样性,该选项正确;
F、正确利用化学知识会造福人类,该选项正确;
故选BDEF;
【小问4详解】
智能化食品包装通过颜色变化显示包装内CO2气体含量的变化,可通过颜色变化用于该智能化包装的物质可以是石蕊试液,是因为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
【小问5详解】
见答案。
2023年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积余实验学校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积余实验学校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流程题,科普阅读题,科学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积余实验学校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积余实验学校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流程题,科普阅读题,科学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九年级学业水平模拟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九年级学业水平模拟化学试卷,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