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第16讲 氮及其化合物(精讲)(2份打包,解析版+原卷版,可预览)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第16讲 氮及其化合物(精讲)(原卷版) .doc
    • 解析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第16讲 氮及其化合物(精讲)(解析版) .doc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第16讲 氮及其化合物(精讲)(原卷版) 第1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第16讲 氮及其化合物(精讲)(原卷版) 第2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第16讲 氮及其化合物(精讲)(原卷版) 第3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第16讲 氮及其化合物(精讲)(解析版) 第1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第16讲 氮及其化合物(精讲)(解析版) 第2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第16讲 氮及其化合物(精讲)(解析版) 第3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第16讲 氮及其化合物(精讲)(2份打包,解析版+原卷版,可预览)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第16讲 氮及其化合物(精讲)(2份打包,解析版+原卷版,可预览),文件包含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第16讲氮及其化合物精讲解析版doc、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第16讲氮及其化合物精讲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16讲 氮及其化合物
    【考情分析】
    1.了解氮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掌握其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2.了解氮的化合物对环境的影响。
    【核心素养分析】
    1.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分析氮及其化合物的化学反应,预测在一定条件下氮及其化合物可能发生的化学变化。
    2.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发现或提出对氮及其化合物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能依据探究目的设计并优化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操作,能对观察记录的实验信息进行加工并获得结论。
    3.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关注氮及其化合物的社会热点问题,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
    【重点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 氮气及其氧化物
    1.氮的固定
    (1)自然固氮(2)人工固氮:合成氨工业
    2.氮气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
    ①3Mg+N2Mg3N2;
    ②N2+3H22NH3;
    ③N2+O22NO。
    3.氮的氧化物
    (1)氮有多种价态的氧化物,氮元素从+1~+5价都有对应的氧化物,如N2O、NO、N2O3、NO2(或N2O4)、N2O5,其中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N2O3、N2O5。
    (2)NO和NO2的比较
    性质
    NO
    NO2
    色、态、味
    无色、无味气体
    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溶解性
    难溶于水

    毒性
    有毒,大气污染物之一
    有毒,大气污染物之一
    与水反应
    不反应
    3NO2+H2O===2HNO3+NO
    与氧气反应
    NO+O2===2NO2
    不反应
    对环境的影响
    NO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NO、NO2导致光化学烟雾、形成酸雨及破坏臭氧层
    【归纳总结】氮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及防治
    (1)常见的污染类型
    ①光化学烟雾:NOx在紫外线作用下,与碳氢化合物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产生了一种有毒的烟雾。
    ②酸雨:NOx排入大气中后,与水反应生成HNO3和HNO2,随雨雪降到地面。
    ③破坏臭氧层:NO2可使平流层中的臭氧减少,导致地面紫外线辐射量增加。
    ④NO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
    (2)常见的NOx尾气处理方法
    ①碱液吸收法
    2NO2+2NaOH===NaNO3+NaNO2+H2O
    NO2+NO+2NaOH===2NaNO2+H2O
    NO2、NO的混合气体能被足量烧碱溶液完全吸收的条件是 n(NO2)≥n(NO)。一般适合工业尾气中NOx的处理。
    ②催化转化法
    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氨可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毒气体(N2),或NOx与CO在一定温度下催化转化为无毒气体(N2和CO2)。一般适用于汽车尾气的处理。
    知识点二 硝酸
    1.物理性质
    硝酸是无色易挥发的液体,有刺激性气味。
    2.化学性质
    (1)不稳定性
    反应:4HNO3(浓) 2H2O+4NO2↑+O2↑。
    (2)强氧化性
    硝酸无论浓、稀都有强氧化性,而且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
    ①与金属反应:
    稀硝酸与铜反应: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浓硝酸与铜反应: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②与非金属反应:
    浓硝酸与C的反应:
    C+4HNO3(浓)CO2↑+4NO2↑+2H2O。
    ③与还原性化合物反应:
    硝酸可氧化H2S、SO2、Na2SO3、HI、Fe2+等还原性物质。
    稀硝酸与Fe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Fe2++4H++NO===3Fe3++NO↑+2H2O。
    (3)与有机物反应
    ①硝化反应(与苯反应):
    +HNO3(浓) +H2O;
    ②显色反应:含有苯基的蛋白质遇到浓硝酸时变黄色。
    【易错警示】
    (1)HNO3与金属反应一般不能产生H2。
    (2)还原产物一般为HNO3(浓)→NO2,HNO3(稀)→NO;很稀的硝酸还原产物也可能为N2O、N2或NH4NO3。
    (3)硝酸与金属反应时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
    (4)涉及HNO3的离子反应常见的易错问题
    ①忽视NO在酸性条件下的强氧化性。在酸性条件下NO不能与Fe2+、I-、SO、S2-等还原性较强的离子大量共存。
    ②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忽视HNO3的强氧化性,将氧化还原反应简单地写成复分解反应。
    (3)硝酸工业制法的反应原理
    ①NH3在催化剂作用下与O2反应生成NO:
    4NH3+5O24NO+6H2O。
    ②NO进一步氧化生成NO2:2NO+O2===2NO2。
    ③用水吸收NO2生成HNO3:
    3NO2+H2O===2HNO3+NO。
    (4)硝酸的保存
    ①保存硝酸:棕色瓶(避光)、玻璃塞(橡胶塞易被氧化)、阴凉处(防热)。
    ②存放的浓硝酸中,因分解产生的NO2溶于HNO3而使其呈黄色。与工业盐酸中因含Fe3+而呈黄色易混。
    知识点三 氨、铵盐
    1.氨的分子结构和物理性质
    电子式
    密度
    气味
    水溶性

    比空气小
    强烈刺激性气味
    极易溶于水(1∶700)
    2.氨的化学性质
    (1)氨与水的反应
    NH3+H2ONH3·H2ONH+OH-,氨溶于水得氨水,氨水中含有的粒子有NH3·H2O、NH3、H2O、NH、OH-、H+。氨水为可溶性一元弱碱,易挥发,不稳定,易分解:NH3·H2ONH3↑+H2O。
    (2)氨与酸的反应: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与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其现象为有白烟生成,将浓盐酸改为浓硝酸,也会出现相同的现象。
    化学方程式:HCl+NH3===NH4Cl、NH3+HNO3===NH4NO3。
    (3)与盐溶液的反应
    如过量氨水与AlCl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l3++3NH3·H2O===Al(OH)3↓+3NH。
    (4)氨的还原性
    a.催化氧化:4NH3+5O24NO+6H2O。
    b.在纯氧中燃烧:4NH3+3O22N2+6H2O。
    c.与氯气反应:2NH3+3Cl2===N2+6HCl或8NH3+3Cl2===N2+6NH4Cl。
    d.与CuO反应:2NH3+3CuON2+3Cu+3H2O。
    3.氨的实验室制法
    (1)加热固态铵盐和碱的混合物
    一般加热NH4Cl和Ca(OH)2的混合物,化学方程式:
    2NH4Cl+Ca(OH)22NH3↑+CaCl2+2H2O。

    ①装置:“固体+固体气体”(与用KClO3或KMnO4制O2的装置相同)。
    ②收集: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
    ③验满方法:a.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变蓝色;b.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置于试管口,现象是有白烟产生。
    ④尾气处理:收集时,一般在管口塞一团用水或稀硫酸浸湿的棉花球,可减小NH3与空气的对流速度,收集到纯净的NH3,同时也可避免污染空气。
    (2)实验室制取氨的其他方法
    方法
    化学方程式(或原理)
    气体发生装置
    加热浓氨水
    NH3·H2ONH3↑+H2O

    浓氨水+固体NaOH
    NaOH溶于水放热,促使氨水分解。且OH-浓度的增大有利于NH3的生成

    浓氨水+固体CaO
    CaO与水反应,使溶剂(水)减少;反应放热,促使氨水分解。化学方程式为NH3·H2O+CaO===NH3↑+Ca(OH)2
    4.铵盐及NH的检验
    (1)铵盐的物理性质
    铵盐都是白色固体,均易溶于水。
    (2)铵盐的化学性质
    ①不稳定性
    a.NH4Cl受热分解:NH4ClNH3↑+HCl↑。
    b.NH4HCO3受热分解:NH4HCO3NH3↑+CO2↑+H2O。
    ②与碱反应
    a.在稀溶液中不加热:NH+OH-===NH3·H2O。
    b.加热时或浓溶液:NH+OH-NH3↑+H2O。
    ③铵盐溶于水易水解:NH+H2ONH3·H2O+H+。
    (3)NH的检验
    未知液呈碱性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则证明含NH。
    【典型题分析】
    高频考点一 氮氧化物
    例1.(2018·全国卷Ⅱ)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
    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
    C.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
    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
    【答案】C
    【解析】NH3参与反应生成铵盐,是反应物,不是催化剂,C项错误;雾和霾的分散剂都是空气,A项正确;雾霾中的无机颗粒物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B项正确;过度施用氮肥会增加大气中氨的含量,D项正确。
    【变式探究】 (2018·海南卷)某工业废气所含氮氧化物(NOx)的氮氧质量比约为7∶4,该NOx可表示为(  )
    A.N2O B.NO C.N2O3 D.NO2
    【答案】A
    【解析】==,故NOx可表示为N2O。
    高频考点二 氮氧化物有关计算
    例2.(昆明第三中学模拟)如图所示,将相同条件下的m体积NO和n体积O2同时通入倒立于水槽中且盛满水的试管内,充分反应后,试管内残留体积的气体,该气体与空气接触后立即变为红棕色。则m与n的比值为(  )

    A.3∶2 B.2∶3
    C.8∶3 D.3∶8
    【答案】C 
    【解析】该过程中涉及的反应有2NO+O2===2NO2、3NO2+H2O===2HNO3+NO,可将两个方程式“合并”为4NO+3O2+2H2O===4HNO3。剩余气体与空气接触立即变为红棕色,说明剩余气体为NO。则可知体积的NO气体与n体积的O2恰好完全反应。
    4NO+3O2+2H2O===4HNO3
    4   3
       n
    4∶=3∶n,解得m∶n=8∶3。
    【方法技巧】氮氧化物与O2、H2O反应的计算
    (1)关系式法
    ①NO和O2通入水中
    由2NO+O2===2NO2和3NO2+H2O===2HNO3+NO得总反应为4NO+3O2+2H2O===4HNO3

    ②NO2和O2混合气体通入水中
    由3NO2+H2O===2HNO3+NO和2NO+O2===2NO2得总反应为4NO2+O2+2H2O===4HNO3

    ③NO、NO2和O2三种气体通入水中
    先按3NO2+H2O===2HNO3+NO计算出生成的NO体积,然后加上原来混合气体中NO体积,再按①计算。
    (2)电子守恒法
    当NOx转化为硝酸时要失去电子,如果是NOx与O2混合,则反应中O2得到的电子数与NOx失去的电子数相等。
    【变式探究】(西安工业大学附中模拟)工业上可采用碱液吸收和氨还原处理含NOx尾气,其中用碱液吸收的化学方程式为NO+NO2+2NaOH===2NaNO2+H2O,2NO2+2NaOH===NaNO2+NaNO3+H2O。根据上述原理,下列气体中被过量NaOH溶液吸收后有气体剩余的是( )
    A.1 mol O2和4 mol NO2  B.1 mol NO和4 mol NO2
    C.1 mol O2和7 mol NO D.4 mol NO和4 mol NO2
    【答案】C
    【解析】1 mol O2和4 mol NO2会恰好完全转化为硝酸,能被氢氧化钠吸收,A错误;根据反应:NO+NO2+2NaOH===2NaNO2+H2O,NO被吸收完毕,二氧化氮剩余,但是二氧化氮能直接被NaOH溶液吸收,B错误;1 mol O2和7 mol NO混合后反应生成二氧化氮,同时会有NO剩余,剩余的NO没法被NaOH完全吸收,C正确;4 mol NO和4 mol NO2的体积比是1∶1,根据反应NO+NO2+2NaOH===2NaNO2+H2O知道,能被完全吸收,D错误。
    高频考点三 氨气的制取和用途
    例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2019江苏)NH4HCO3可用作化肥
    B.(2018江苏) NH4Cl与Ca(OH)2混合加热可生成NH3
    C.(2017江苏)NH3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
    D.(2017天津)用烧碱处理含高浓度NH4+的废水并回收利用氨
    【答案】C
    【解析】NH4HCO3可以用作化肥是因为含有氮元素,A正确;实验室可用NH4Cl和Ca(OH)2混合共热制N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B正确;液氨气化时吸收大量热,所以氨可用作制冷剂,C错误;烧碱可与铵根离子反应产生氨气,D正确。
    【变式探究】(杭州十四中模拟)NH3及其盐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Ⅰ.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常见方法如下:
    序号
    方法
    装置

    氯化铵与熟石灰固体混合加热


    浓氨水加热


    浓氨水滴加到固体烧碱上

    (1)方法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表中所列方法,从下列图中选择合适的发生装置并将其序号填入表中装置栏中。

    Ⅱ.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部分夹持仪器未画出),探究氨气的还原性并检验产物。

    实验现象为:黑色CuO变为红色,白色无水CuSO4粉末变为蓝色,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无污染的气体。
    (3)写出氨气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装置存在明显缺陷,应在上述装置最后连接一个尾气吸收装置,你认为可选用________(填字母)。

    【解析】Ⅰ.(1)氯化铵与熟石灰固体混合加热生成氨气、氯化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2)氯化铵与熟石灰固体混合加热制备气体是固体+固体===气体的反应,选择b装置;浓氨水加热是液体直接加热得到氨气,选择装置a;浓氨水滴加到固体烧碱上不需要加热,利用固体烧碱溶解放热使一水合氨分解生成氨气,选择装置c。
    Ⅱ.发生装置是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反应生成氨气、氯化钙和水蒸气,通过干燥管中碱石灰吸收水蒸气,得到干燥氨气,通过玻璃管与氧化铜加热反应生成铜、氮气和水,最后通过无水硫酸铜检验生成的水蒸气。(3)氨气具有还原性,CuO具有氧化性,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氮气、铜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O+2NH33Cu+N2+3H2O。(4)碱石灰的作用是吸收氨气中的水蒸气,防止干扰产物水的检验。(5)氨气极易溶于水,吸收需要防止倒吸,故选a或b或d。
    【答案】(1)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2)①b ②a ③c
    (3)3CuO+2NH33Cu+N2+3H2O
    (4)吸收氨气中的水蒸气,防止干扰产物水的检验
    (5)a或b或d
    高频考点四 喷泉实验
    例4.(重庆巴蜀中学模拟)中学实验中,通常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喷泉实验,来验证气体的“溶解性”,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滴管加入液体后,由于气体的“溶解”,使瓶内压强减小,导致瓶内压强小于外界压强,从而形成喷泉
    B.选用合适的溶液,CO2也能用于做喷泉实验
    C.HCl、NH3和SO2均能用该装置做喷泉实验
    D.用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做喷泉实验,烧瓶中将充满稀硝酸
    【答案】D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喷泉实验的原理,即由于气体溶于水或某种溶液,导致烧瓶中的压强迅速减小,与外界产生足够的压强差,从而形成喷泉,A正确;CO2能与NaOH等强碱溶液反应,从而被吸收,也能与外界产生很大的压强差,故能形成喷泉,B正确;NH3和HCl属于极易溶于水的气体,SO2可以与NaOH溶液等反应,故均能形成喷泉,C正确;NO2和N2O4与水反应后有NO生成,故液体不能充满烧瓶,D错误。
    【知识拓展】喷泉实验
    1.喷泉实验的原理
    使烧瓶内外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大的压强差,利用大气压将烧瓶下面容器中的液体压入烧瓶内,在尖嘴导管口形成喷泉。
    2.形成喷泉的类型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能形成喷泉的气体和液体组合。

    气体
    HCl
    NH3
    CO2、Cl2、
    SO2、H2S
    NO2
    NO、O2、
    (4∶3)
    NO2、O2
    (4∶1)
    吸收剂
    水、NaOH溶液

    NaOH溶液



    3.喷泉实验的发散装置及操作方法
    喷泉实验是中学化学的重要实验,其本质是形成压强差而引发液体上喷,以教材中的装置为发散源可设计如图所示多种不同的装置和采用不同的操作(如使气体溶于水、热敷或冷敷、生成气体、使气体发生反应等)来形成喷泉。
    设计说明:装置(Ⅰ)向锥形瓶通入少量空气,将少量水压入烧瓶,导致大量氨溶解,形成喷泉。装置(Ⅱ)省去了胶头滴管,用手(或热毛巾等)捂热烧瓶,氨受热膨胀,赶出玻璃导管内的空气,氨与水接触,即发生喷泉(或用浸冰水的毛巾“冷敷”烧瓶,使水进入烧瓶中,瓶内氨溶于水)。装置(Ⅲ)在水槽中加入能使水温升高的物质致使锥形瓶内酒精因升温而挥发,锥形瓶内气体压强增大产生喷泉。装置(Ⅳ)向导管中通入一定量的H2S和SO2,现象为有淡黄色粉末状物质生成,瓶内壁附有水珠,NaOH溶液上喷形成喷泉。装置(Ⅴ)打开①处的止水夹并向烧瓶中缓慢通入等体积的HCl气体后关闭该止水夹,等充分反应后再打开②处的止水夹,观察到先有白烟产生,后产生喷泉。装置(Ⅵ)中,挤压胶头滴管,然后打开导管上部的两个活塞,则在右面烧瓶出现喷烟现象,再打开导管下部活塞,则可产生双喷泉。
    4.喷泉实验产物的浓度计算
    关键是确定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标准状况下的气体进行喷泉实验后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1)若烧瓶内为HCl、NH3、NO2气体或它们与其他不溶于水且不与之反应的气体混合时,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
    (2)若烧瓶内为NO2和O2的混合气体且其体积比为4∶1时,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即 c(HNO3)= mol·L-1。
    【变式探究】(四川绵阳中学模拟)下图是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的4个喷泉实验方案,下列有关操作不可能引发喷泉的是(  )

    A.挤压装置①的胶头滴管使CCl4全部进入烧瓶,片刻后打开止水夹
    B.挤压装置②的胶头滴管使NaOH溶液全部进入烧瓶,片刻后打开止水夹
    C.用鼓气装置从装置③的a处不断鼓入空气并打开止水夹
    D.在装置④的水槽中慢慢加入足量浓硫酸并打开止水夹
    【答案】B
    【解析】H2难溶于NaOH溶液,不能使烧瓶内外形成较大压强差,故不能引发喷泉。
    【举一反三】如图是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的4个喷泉实验方案。下列有关操作不可能引发喷泉现象的是(  )

    A.挤压装置①的胶头滴管使CCl4全部进入烧瓶,片刻后打开止水夹
    B.挤压装置②的胶头滴管使NaOH溶液全部进入烧瓶,片刻后打开止水夹
    C.用鼓气装置从装置③的a处不断鼓入空气并打开止水夹
    D.向装置④的水槽中慢慢加入足量浓硫酸并打开止水夹
    【答案】B
    【解析】氯气易溶于有机溶剂四氯化碳,烧瓶中的气体压强减小,故能形成喷泉;氢气不溶于水,也不和氢氧化钠反应,烧瓶中的气体压强不会有明显的变化,故不能形成喷泉;用鼓气装置从装置③的a处不断鼓入空气,使锥形瓶中的水进入烧瓶中,因氨极易溶于水,所以烧瓶中的气体压强减小,故能形成喷泉;浓硫酸溶于水时放热,促使浓氨水放出氨,氨和氯化氢气体反应,烧瓶中的气体压强减小,故能形成喷泉。
    高频考点五 金属与硝酸的反应
    例5.(山东潍坊二中模拟) 如图表示铁与不同浓度硝酸反应时,各种还原产物的相对含量与硝酸溶液浓度的关系,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般来说,硝酸与铁反应的还原产物不是单一的
    B.用一定量的铁粉与大量的9.75 mol·L-1 HNO3溶液反应得到标准状况下气体2.24 L,则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1 mol
    C.硝酸的浓度越大,其还原产物中价态越高的成分越多
    D.当硝酸浓度为9.75 mol·L-1时还原产物是NO、NO2、N2O,且其物质的量之比为5∶3∶1
    【答案】B
    【解析】根据图像可知硝酸的还原产物有多种,因此一般来说,硝酸与铁反应的还原产物不是单一的,A正确;参加反应的硝酸包括被还原的,以及没有被还原的(转化为硝酸铁),因此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大于0.1 mol,B错误;根据图像可知随着硝酸浓度的升高,NO2的含量增大,这说明硝酸的浓度越大,其还原产物中价态越高的成分越多,C正确;根据图像可知当硝酸浓度为9.75 mol·L-1时还原产物是NO、NO2、N2O,且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0∶6∶2=5∶3∶1,D正确。
    【方法技巧】金属与硝酸反应的规律
    (1)HNO3与金属反应不能产生H2。
    (2)还原产物一般为HNO3(浓)→NO2,HNO3(稀)→NO;很稀的硝酸还原产物也可能为N2O、N2或NH4NO3。
    与Cu反应
    由铜与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知,浓硝酸被还原为NO2,氮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5→+4;稀硝酸被还原为NO,氮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5→+2。一般情况下,硝酸的浓度越小,其还原产物的价态越低
    与Zn反应
    锌与硝酸可发生如下反应
    4Zn+10HNO3(稀)===4Zn(NO3)2+N2O↑+5H2O,
    4Zn+10HNO3(极稀)===4Zn(NO3)2+NH4NO3+3H2O
    (3)硝酸与金属反应时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
    【变式探究】(江苏淮阴中学模拟)将11.2 g的Mg—Cu混合物完全溶解于足量的硝酸中,收集反应产生的气体x(假定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产生21.4 g沉淀。根据题意推断气体x的成分可能是(  )
    A.0.3 mol NO2和0.3 mol NO
    B.0.2 mol NO2和0.1 mol N2O4
    C.0.6 mol NO
    D.0.1 mol NO、0.2 mol NO2和0.05 mol N2O4
    【答案】D 
    【解析】向Mg—Cu混合物与足量的硝酸反应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产生21.4 g沉淀为氢氧化镁、氢氧化铜,所以沉淀中m(OH-)为21.4 g-11.2 g=10.2 g,物质的量为=0.6 mol,根据电荷守恒可知,11.2 g的Mg—Cu提供的电子为0.6 mol。生成0.3 mol NO2和0.3 mol NO,N元素获得电子为0.3 mol×(5-4)+0.3 mol×(5-2)=1.2 mol,得失电子不相等,A错误;生成0.2 mol NO2和0.1 mol N2O4,N元素获得电子为0.2 mol×(5-4)+0.1 mol×2×(5-4)=0.4 mol,得失电子不相等,B错误;生成0.6 mol NO,N元素获得电子为0.6 mol×(5-2)=1.8 mol,C错误;生成0.1 mol NO、0.2 mol NO2和0.05 mol N2O4,N元素获得电子为0.1 mol×(5-2)+0.2 mol×(5-4)+0.05 mol×2×(5-4)=0.6 mol,得失电子相等,D正确。
    高频考点六 硝酸的性质及应用
    例6.硝酸被称“国防工业之母”是因为它是制取炸药的重要原料。下列实验事实与硝酸的性质不相对应的是(  )
    A.浓硝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酸性和强氧化性
    B.不能用稀硝酸与锌反应制取氢气——强氧化性
    C.要用棕色瓶盛装浓硝酸——不稳定性
    D.能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红色褪去——强氧化性
    【答案】D
    【解析】浓硝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表现的是酸性,使其褪色表现的是强氧化性,A项正确;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与锌反应生成氮的氧化物,不生成氢气,B项正确;浓硝酸见光易分解,应用棕色试剂瓶存放,C项正确;硝酸与NaOH溶液中和后,使溶液中的红色褪色,利用的是酸性,D项错误。
    【变式探究】硝酸是化学实验室中最常用的试剂之一,下列有关硝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浓硝酸和氯水用棕色试剂瓶保存,原理相同
    B.将分别蘸有浓硝酸和浓氨水的玻璃棒相互靠近时,有白烟生成
    C.常温下铁和铂都不溶于浓硝酸,原理相同
    D.浓硝酸溅到皮肤上,皮肤会变黄
    【答案】C
    【解析】A项中HNO3和氯水中HClO见光都易分解,都应避光保存,正确;B项,浓HNO3和浓氨水都具有挥发性,HNO3与NH3化合生成白色固体小颗粒NH4NO3,正确;C项,铁在浓硝酸中钝化,而铂与浓硝酸不反应,原理不同,错误;D项,浓HNO3能使蛋白质显黄色,正确。
    高频考点七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及应用
    例7.(河南安阳模拟)下列关系图中,a是一种正盐,b是气态氢化物,c是单质,f是强酸。当X无论是强酸还是强碱时都有如下转化关系(其他产物及反应所需条件均已略去),当X是强碱时,过量b跟氯气反应除生成c外,另一产物是盐酸盐。
    abcdef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当X是强酸时,a、b、c、d、e、f均含有同一种元素,f是硫酸 
    B.当X是强碱时,a、b、c、d、e、f均含有同一种元素,f是硝酸
    C.b和Cl2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D.当X是强酸时,c常温下是气态单质
    【答案】D
    【解析】a是一种正盐,且与强酸和强碱反应都能生成气态氢化物,则a是(NH4)2S。当X是强酸时,b、c、d、e、f分别是H2S、S、SO2、SO3、H2SO4,A项正确;当X是强碱时,b、c、d、e、f分别是NH3、N2、NO、NO2、HNO3,B项正确;b和Cl2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因为b转化为c是气态氢化物向单质的转化,一定有化合价的变化,C项正确;当X是强酸时,c显然是硫单质,硫单质常温下是固体,D项错误。
    【变式探究】一定条件下,含氮元素的物质可发生如图所示的循环转化。

    回答下列问题:
    (1)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
    (2)图中属于“氮的固定”的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转化过程中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
    (3)若“反应h”是在NO2与H2O的作用下实现的,则该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4)若“反应i”是在酸性条件下由NO与Zn的作用实现的,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N位于第二周期ⅤA族,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氮的固定是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的氮,根据循环图,得出属于氮的固定的是c和k;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说明在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即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和l。
    (3)反应h的化学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氧化产物是HNO3,还原产物是NO,因此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4)根据信息,Zn+H++NO―→Zn2++N2O↑+H2O,Zn的化合价升高2价,由NO到N2O过程中N的化合价降低4价,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以及原子守恒可知,离子方程式为4Zn+2NO+10H+===4Zn2++N2O↑+5H2O。
    【答案】(1)  (2)ck al (3)2∶1
    (4)4Zn+2NO+10H+===4Zn2++N2O↑+5H2O



    老师,您好!感谢您下载使用学科网资料。欢迎参加同步精品课堂用户调研,我们需要您的宝贵意见,以便更好地建设各类资源,为您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填写本问卷,您将获得学科网2储值或200学豆奖励。点击下方链接或者扫描二维码,即可参与调研,赢取奖励!(活动截止时间2020年11月30日)
    https://www.wjx.cn/jq/87822727.aspx


    相关试卷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第16讲 氮及其化合物(精练)(2份打包,解析版+原卷版,可预览):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第16讲 氮及其化合物(精练)(2份打包,解析版+原卷版,可预览),文件包含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第16讲氮及其化合物精练解析版doc、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第16讲氮及其化合物精练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第15讲 硫及其化合物(精练)(2份打包,解析版+原卷版,可预览):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第15讲 硫及其化合物(精练)(2份打包,解析版+原卷版,可预览),文件包含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第15讲硫及其化合物精练解析版doc、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第15讲硫及其化合物精练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第15讲 硫及其化合物(精讲)(2份打包,解析版+原卷版,可预览):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第15讲 硫及其化合物(精讲)(2份打包,解析版+原卷版,可预览),文件包含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第15讲硫及其化合物精讲解析版doc、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第15讲硫及其化合物精讲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