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朗读宝

    优胜卷——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专项复习——文言文阅读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优胜卷——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专项复习——文言文阅读第1页
    优胜卷——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专项复习——文言文阅读第2页
    优胜卷——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专项复习——文言文阅读第3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优胜卷——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专项复习——文言文阅读

    展开

    这是一份优胜卷——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专项复习——文言文阅读,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课内阅读,课外阅读,对比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有朋自远方来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B.吾日三省吾身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C.回也不改其乐 乐亦在其中矣
    D.学而时习之 元方时年七岁
    2.把“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翻译成现代汉语。
    3.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内容涉及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修身做人这三个方面。
    B.曾子要求弟子们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否接近自己的心力?与朋友交往是否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C.颜回是一个贤德的人!他能忍受穷困清苦,在简陋的环境里感受学习的乐趣。
    D.“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强调治学的人必须加强自我反省,提高自身修养,巩固所学知识。
    【答案】1.C 2.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 3.B
    【解析】1.本题考查对多义词的辨析。
    A.有了(具有),与“无”/相对通“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B.每天/天;
    C.都是“快乐、乐趣”的意思;
    D.按时/当时;
    故选C。
    2.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饭,吃;疏食,粗粮;水,文言文中称冷水为“水”,热水为“汤”;肱,胳膊上从肩到肘的部分,这里指胳膊。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B.有误,曾子是自我检查,不是曾子要求弟子们;
    故选B
    【点睛】参考译文
    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孔子说:“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自得其乐。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
    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4.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陈太丘与友期行
    (2)相委而去
    (3)下车引之
    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6.元方用“________”的行动表达了他对于友人绝不原谅的态度。
    【答案】4.(1)约定(2)舍弃(3)拉,牵拉 5.(他)等了您很久,您没来,他已经走了。 6.元方入门不顾
    【解析】4.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期:约定。
    (2)句意: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委:舍弃。
    (3)句意: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引:拉,牵拉。
    5.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
    重点字词有:待,等待;至,到;去,离开。
    6.本题考查对文言文的理解。
    友人知道错误后,“下车引之”,但是元方头也不回的走进家门,从元方的“入门不顾”的行动可以看出元方不能原谅父亲的友人。
    【点睛】参考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阅读课文《咏雪》,回答问题。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7.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内集:
    (2)与儿女讲论文义 文义:
    (3)白雪纷纷何所似 何所似:
    (4)撒盐空中差可拟 差: 拟:
    8.解释下列划线词的古今意思。
    (1)与儿女讲论文义
    古义: 今义:
    (2)未若柳絮因风起
    古义: 今义: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俄而雪骤
    (2)未若柳絮因风起。
    (3)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0.在这篇文章里,作者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观点。
    11.谢朗、谢道韫两人的“解答”哪一个更好呢?请亮出你的观点,并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7.(1)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2)文义:文章的义理。
    (3)何所似:像什么。
    (4)差:大体;拟:相比。 8.(1)古义: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今义:儿子和女儿。
    (2)古义:趁,乘。今义:因为。 9.(1)过了一会儿,雪下大了。
    (2)不如说柳絮乘风而起。
    (3)(谢道韫)是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10.从“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可以看出,作者营造了一种融洽,和谐、欢快,轻松的家庭氛围。 11.【示例一】“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飘舞的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因此,我认为谢朗的解答好。
    【示例二】“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好的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好意象。因此,我认为谢道韫的解答好。
    【解析】7.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谢太傅在寒冷的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2)句意:给子侄辈们讲解文章的义理。文义:文章的义理;
    (3)句意: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何所似:像什么;
    (4)句意: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体;拟:相比。
    8.本题考查古今异义。
    (1)句意:给子侄辈们讲解文章的义理。“儿女”古义为“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今义为“儿子和女儿”。
    (2)句意: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因”古义为“趁,乘”;今义为“因为”。
    9.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
    (1)俄而:不久、一会儿;骤:急;
    (2)未若:不如、不及;因:乘、趁。
    (3)即:就是;……也:表判断的句式。
    10.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根据“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公大笑乐”等语句可知,谢太傅在寒冷的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共同谈论起文章的义理,营造融洽、和谐的氛围;面对下的急了的雪,谢太傅欣然提问,听完“胡儿”“兄女”的回答后开心地笑了,营造了欢快、轻松的家庭氛围。
    11.本题考查拓展延伸。明确自己的观点,结合雪的特点或者语句的意蕴表述原因即可。
    示例:“柳絮因风起”一喻好。“柳絮”会在春天飘飞,是春天的象征。以春景写冬景,再给雪景赋予生机的同时,不禁让人感到春天即将到来。正如英国诗人雪莱所说的“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给人无限的遐想,有着深刻的意蕴。而“撒盐空中”就显得单调,体现了雪的颜色与下落的状态,却没有体现其意蕴之美。因此,我认为谢道韫的解答好。
    【点睛】参考译文:
    谢太傅在寒冷的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给子侄辈们讲解文章的义理。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太傅大笑起来。她就是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二、课外阅读
    昭明太子统,武帝长子也。太子美姿容善举止读书数行并下过目皆忆。每游宴祖道,赋诗至十数韵,或做剧韵①,皆属思②便成,无所点易③。年十二,于内省见狱官将谳④事,问左右曰:“是皂衣何为者?”曰:“廷尉官属。”召视其书曰:“是皆可念,我得判否?”有司以统幼,绐⑤之曰:“得。”其狱皆刑罪上,统皆署杖五十。有司抱具狱,不知所为,具言于帝,帝笑而从之。太子自加元服⑥,帝便使省万机,内外百司奏事者,填塞于前。太子明于庶事,每所奏,谬误巧妄,皆即辨析,示其可否,徐令改正,未尝弹纠一人。平断法狱⑦,多所全宥⑧,天下皆称仁。
    (唐·李延寿《南史·列传四十三·萧统传》)
    【注】①剧韵:险韵、生僻难押的诗韵。②属思:构思。③点易:涂改、修改、改动。④谳(yàn):议罪。⑤绐(dài):欺骗。⑥元服:冠。⑦法狱:刑事案件。⑧全宥(yòu):宽恕赦免。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或做剧韵 或:_______ ②具言于帝 于:_______
    13.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子美姿容善/举止读书数行/并下过目皆忆
    B.太子美姿容/善举止/读书数行并下/过目皆忆
    C.太子美姿容/善举止/读书数行并下过目/皆忆
    D.太子美姿容善/举止读书数行/并下过目/皆忆
    1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是皆可念,我得判否?
    15.阅读全文可以看出萧统是一个怎样的人?
    16.上文与《陈太丘与友期行》一样,都写了聪慧的小孩,从成才的角度来看,正确的成长道路是什么?谈谈你所得到的启示。
    【答案】12. 有时 给 13.B 14.这些我都能念下来,我能判决吗? 15.天资聪慧,通晓政务,赏罚分明,宽以待人。 16.示例:学习如逆水行舟,天资再聪慧,必须勤学好问,保持一颗进取心,学会礼貌待人,方可成就大事。
    【分析】1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①句意:有时用险韵。或:有时。
    ②句意:报告给武帝。于:给。
    13.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结合句意分析。句意为:太子身姿容貌漂亮,举止得体,读书能一目数行,过目不忘。故断为:太子美姿容/善举止/读书数行并下/过目皆忆。故选B。
    14.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本句重点字词:是,这;皆,都;得,能。句意为:这些我都能念下来,我能判决吗?
    15.本题考查学生概括人物形象的能力。从“读书数行并下,过目皆忆”可知,萧统天资聪慧;从“太子明于庶事,每所奏,谬误巧妄,皆即辨析”可知,他通晓政务。从“示其可否,徐令改正,未尝弹纠一人。平断法狱,多所全宥,天下皆称仁”可知,他赏罚分明,宽以待人。
    1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把握能力。两文都写了聪慧的小孩,所以在谈启示时应为围绕如何对待天资问题去谈。
    示例: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天资再聪慧的人也要勤奋好学,时刻做一个谦虚进取之人,这样才能有所成就。
    【点睛】【参考译文】昭明太子萧统是武帝的长子。太子身姿容貌漂亮,举止得体,读书能一目数行,过目不忘。每当出游宴会或饯别亲友时,赋诗可达数十韵,有时用险韵,都能略思便成,而不用改换字句。十二岁时,在宫内看到司法官员准备判案,问左右说:“这穿黑衣服的是干什么的?”回答说:“是司法部门的官员。”萧统把他们的案卷要来看,说:“这些我都能念下来,我能判决吗?”当事官员看他年幼,哄他说:“可以。”这些案子都是要判徒刑以上的重罪,萧统都批为杖五十。当事官员拿着这判下的案卷,不知该怎么办,报告给武帝,武帝笑着让照此办理。太子自从行冠礼以后,武帝便让他观察处理国家事务,于是面前挤满了奏事的内外百官。太子通晓政务,每当有说错的或是花言巧语说假话,都能马上分辨剖析,指出其正误,令其慢慢改过,而未曾向武帝举报过一人。审理案件,许多人都得到宽恕赦免,天下都称颂太子仁德。
    小稠学习了《世说新语》两则后,补充阅读了书中的其他内容,跟同学们展开了一场古文探究活动,请你跟他一起完成下面的任务。
    [甲]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批注:结尾画线句交代谢道韫的身份,暗含作者对她“咏絮之才”的赞美。)
    (选自《世说新语·言语》)
    [乙]
    王凝之谢夫人既往①王氏,大薄②凝之;既还谢家,意大不说③。太傅慰释之曰:“王郎,逸少④之子,人身亦不恶,汝何以恨乃尔⑤?”答曰:“一门叔父,则有阿大、中郎⑥;群从兄弟,则有封、胡、遏、末⑦。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批注: )
    (选自《世说新语·贤媛》)
    【注释】①往:指嫁出去。②薄:轻视,瞧不起。③说:通“悦”,高兴。④逸少:王羲之,字逸少。⑤乃尔:如此。⑥⑦都是谢氏一族中人。
    [丙]
    张季鹰辟①田齐王东曹掾②,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③,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④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为见机。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辟:征召。②东曹掾:东曹的属官。③鲈鱼脍:鲈鱼切片或切碎做的菜,与菰菜羹同属吴中名菜。④羁宦:在异乡做官。
    17.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1)未若柳絮因风起( )
    (2)意大不说( )
    (3)俄而齐王败( )
    18.根据文意,用“/”给文中划线部分断句。(限断2处)
    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
    19.文章的结尾常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先把乙文的结尾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再参考甲文批注,为该句写批注。
    20.成语“莼鲈之思”出自丙文。依据文中画横线语句的内容,推断这个成语的意思。
    21.小稠在探究中发现:《世说新语》依内容可分为德行、言语、雅量、识鉴等三十六类,从不同的侧面展示了魏晋时期的“名士风流”。如果要将丙文的故事编入《世说新语》,你会选择编入下列门类中的哪一类?结合内容说明理由。
    【答案】17. 趁,乘 很,非常 不久,一会儿 18.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 19.译文:(我)没想到这天地之间,竟然有王凝之(这种人)!批注:这是谢道韫对丈夫的评价。谢道韫瞧不起王凝之,因为他与自己的兄弟相比才华平庸。 20.张季鹰在洛阳看到秋风起,想到家乡吴中的菰菜羹和鲈鱼脍,辞归乡里,因此可推断“莼鲈之思”是指思乡之情或归隐之志。 21.D,丙文结尾处交代齐王的结局,暗示张季鹰“命驾便归”的远见。所以应该放到“识鉴”篇里。
    【解析】17.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为: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因:趁,乘。
    (2)句意为:内心极不高兴。大:很,非常。
    (3)句意为:不久齐王败了。俄而:不久,一会儿。
    18.本题考查断句。结合要求,根据句意“人生可贵的是能够顺心罢了,怎么能远离家乡到几千里外做官来追求名声和爵位呢!于是坐上车就南归了”即可把句子断为: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
    19.本题考查翻译和批注。注意重点词语的翻译要准确。批注要参考甲文批注来写,揭示人物、作者的态度等。
    重点词语:不意:想不到。乃:竟,竟然。
    结合“大薄凝之”“意大不说”可以看出,谢道韫很瞧不起自己的丈夫王凝之;结合“一门叔父,则有阿大、中郎;群从兄弟,则有封、胡、遏、末”可以看出,这些精英里面都没有王凝之,王凝之在众兄弟之中平庸无常,这是谢道韫轻视他的原因。
    20.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结合张季鹰“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可知张季鹰在洛阳看到秋风起,想到家乡吴中的菰菜羹和鲈鱼脍,便放弃功名利禄,“命驾便归”,因此“莼鲈之思”是指思乡之情或归隐之志。
    21.本题考查人物形象与内容理解。
    D.结合文末的“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为见机”可知,张季鹰见微知著,很有预见性,符合“识鉴”的内容;故选D。
    【点睛】译文:
    甲: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给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太傅大笑起来。她就是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乙:王凝之夫人谢道韫嫁往王家之后,十分看不起凝之。回娘家来时,内心极不高兴。太傅谢安宽慰她说:“王公子是逸少的儿子,人才也不差,你为什么这样不满意呢?”道韫回答说:“我们谢家伯父叔父之中,有阿大、中郎这样的人物;堂兄堂弟之中,又有封、胡、遏、末这样的人才,没想到天地之间,竟还有王公子这样的人!”
    丙:张季鹰调任齐王的东曹属官,在首都洛阳,他看见秋风起了,便想吃老家吴中的菰菜羹和鲈鱼脍,说道:“人生可贵的是能够顺心罢了,怎么能远离家乡到几千里外做官,来追求名声和爵位呢!”于是坐上车就南归了。不久齐王败死,当时人们都认为他能见微知著。
    阅读下列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太史某好弈,自诩曰:“某生平无败局。”人皆神之,太史亦以弈秋自命。他人弈,每袖手于侧,时颔之时摇手似有深意存焉人莫测其深浅。或请于手谈一局,则淡然一笑,飘然引去,似不屑于弈者。
    及病笃,其子跪床前曰:“愿得大人密谱。”太史曰:“痴儿,吾何尝有谱。”子曰:“若无密谱,何以不败?”太史曰:“必曰有谱,吾以三字教汝,曰‘不对局’.吾毕生不与人对局,是以毕生无败局。”言讫,溘然长逝。
    22.翻译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太史某好弈______ ②人皆神之______ ③及病笃______ ④若无密谱______
    ⑤以三字教汝______ ⑥是以毕生无败局______
    23.请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时颔之时摇手似有深意存焉人莫测其深浅。
    24.“或请与手谈一局,则淡然一笑,飘然引去,似不屑于弈者。”翻译成现代文,下列哪一句最准确?( )
    A.有人请他下一局棋,他就淡淡一笑,飘飘然地走了,似乎不屑于和这样的人下棋。
    B.或者请他下一局棋,他就淡淡一下,潇洒地离开,好像不屑于和这样的人下棋。
    C.有人请他下一局棋,他就淡淡一笑,潇洒地离开,好像不屑于和这样的人下棋。
    25.太史某的做法可取吗?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22.喜欢;以……为神;等到;如果;你;因此 23.时颔之/时摇手/似有深意存焉/人莫测其深浅 24.C 25.不可取。只有通过自己和别人真实的较量,才能看出自己真实的水平,然后进步。当今社会只有通过竞争才能彻底实现自己的价值,也只有人与人的竞争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
    【解析】22.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平时注意多积累归纳,加强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重点虚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的理解与识记,并学会迁移运用。“神”,意动用法,以……为神;“及”,古今异义,等到;“是以”,即“以是”,因此。做题时要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23.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的前提是对文意的领会。首先通读全文,了解文意,依据语境断句。可借助标志性词语断开比较明显的地方,分清谓语动词的界限,注意对称句式,常见虚词的位置及词性,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巧妙断句,比如借助句式,借助对话词“曰”、“云”等。本句的意思是:时而点头,时而摇手,好像有深刻的寓意在心里,别人对他都有莫测高深的感觉。因此断为:时颔之/时摇手/似有深意存焉/人莫测其深浅。
    2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遵循“信、达、雅”的原则,可具体运用“留、补、删、换、调”五种方法;同时要注意词性活用、省略句、倒装句等特殊情况。本句中的关键是:“或”,有人;“飘然”,潇洒的样子;“去”,离开。
    A.“飘然”翻译有错;
    B.“或”翻译有错;
    故选C。
    25.本题考查发散思维。要结合文章内容和实际回答。首先表明观点,太史某中没有真才实学,却爱装模作样,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告诉我们在生活中应勇于和别人较量,以提升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的价值,适应社会的发展。
    【点睛】参考译文:某位太史喜欢下棋,常常自夸说:“我一生没下棋从没输过。”别人都以为他是棋神,太史也自命为弈秋(古代名棋手)。别人下棋时,他每每把手揣在袖子里在一旁一边看一边猜测输赢,时而点头,时而摇手,好像有深刻的寓意在心里,别人对他都有莫测高深的感觉。有人请求和他下一盘棋,他却淡然一笑,飘然而去,好像不屑与别人下棋似的。等到他病得快要死去时,他儿子(这里好像打错了字,把子打成了自)跪在床前对他说:“我想得到你老人家的下棋密谱。”太史回答说:“傻孩子,我什么时候有过棋谱。”他儿子说:“如果没有密谱,您怎么能立于不败之地呢?”太史回答说:“如果一定要说有密谱,我就教给你三个字吧,就是‘不下棋’。我一辈子都不和人下棋,所以一生都没输过。”说完,便与世长辞了。
    文言文阅读
    神童庄有恭
    粤中①庄有恭②,幼有神童之誉。家邻镇粤将军署,时为放风筝之戏,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庄直入索取。诸役以其幼而忽之,未及阻其前进。将军方与客弈,见其神格③非凡,遽诘④之曰:“童子何来?”庄以实对。将军曰:“汝曾读书否?曾属对否⑤?”庄曰:“对,小事耳,何难之有!”将军曰:“能对几字?”庄曰:“一字能之,一百字亦能之。”将军以其言之大而夸也,因指厅事⑥所张画幅而命之对曰:“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庄曰:“即此间一局棋,便可对矣。”应声云:“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⑦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注释】①粤中:今广东番禺市。②庄有恭:清朝人,官至刑部尚书。③神格:神态与气质。④遽诘:急忙问。⑤曾属对否:曾经学过对对子吗?⑥厅事:指大堂。⑦卒:军中伙夫。
    2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指厅事所张画幅而命之对曰 因:趁,乘
    B.将军以其言之大而夸也 以:认为
    C.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 适:恰巧
    D.一百字亦能之 亦:也
    27.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而”与“因指厅事所张画幅而命之对曰”中的“而”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切问而近思(《〈论语〉十二章》)
    B.相委而行(《陈太丘与友期行》)
    C.博学而笃志(《〈论语〉十二章》)
    D.人不知而不愠(《〈论语〉十二章》)
    28.下列句子,与“何难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可以为师矣(《〈论语〉十二章》)
    B.白雪纷纷何所似(《咏雪》)
    C.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十二章》)
    D.人不知而不愠(《〈论语〉十二章》)
    29.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将军以其言之大而夸也”意思是将军认为庄有恭说话像个大人而夸奖庄有恭。
    B.庄有恭巧妙地对对子,表现了他年龄不大却才华过人。
    C.文章中运用大量的语言描写来表现庄有恭才思敏捷。
    D.“时为放风筝之戏,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一句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原因。
    30.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将军方与客弈,见其神格非凡。
    (2)诸役以其幼而忽之。
    【答案】26.A 27.B 28.B 29.A 30.(1)将军正好在和客人下棋,看到他神态、气质非同一般。(2)差役们因为他年幼而忽视了他。
    【解析】26.A. 因:于是。故选A。
    27.A.表并列。
    B.与例句都是表承接。
    C.表并列。
    D.表转折。
    故选B。
    28.A.省略句。
    B.与例句都是宾语前置。
    C.判断句。
    D.省略句。
    故选B。
    29.A.错误,“将军以其言之大而夸也”意思是将军以为他在吹牛。故选A。
    30.此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句顺。注意关键词,弈:下棋。神格:神态与气质。以:因为。忽:忽视。
    【点睛】翻译
    粤中部的庄有恭,幼年即有神童的名声。(他的)家在镇粤将军署旁边,有一次放风筝玩耍,(风筝)恰好落到将军署的内院中,庄有恭直接进入要求 归还。所有衙役都认为他岁数小而忽略了他,没有来得及阻挡他进入。将军正好和客人下棋,看到他精神状态与众不同,急促喝问他说:“小孩从哪来的?”庄有恭 实话回答。将军说:“你读书了没有?曾经学过对对子吗?”庄有恭回答说:“对子,小意思了,那有什么难的!” 将军问:“能对几个字的对子?”庄有恭回答:“一个字能对,一百个字也能对。”将军以为他在吹牛,于是就指着厅里张贴的画让他做对子,说:“旧画一堂,龙 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庄有恭说:“就是这里一盘棋,便可以对呀。”应声对道:“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三、对比阅读
    阅读《论语》选段,完成各题。
    【甲】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乙】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3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三省吾身___________ (2)传不习乎_____________
    (3)足食_______________ (4)去兵_________________
    3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吾/日三省吾身B.传/不习乎C.民/无信不立D.必不得已而/去
    3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为人谋而不忠乎?
    (2)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34.【甲】【乙】两文共同强调的是什么?你如何看待其在人生成长中的作用?
    【答案】31. 自我反省,检查; 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充足,富足; 去掉; 32.D 33.(1)替别人办事有没有竭尽自己的心力?
    (2)自古以来,人都是要死的,如果没有民众的信任,那么国家就站立不住了。 34.共同强调的是诚信。示例一:人无信不立,诚信是立人之本,一个人要想生存就必须要讲诚信。示例二:只有诚信我们才能与别人更好地交流,被朋友相信,被社会认可。
    【解析】3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
    ①句意为: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省:自我检查、反省。
    ②句意为: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③句意为:粮食充足。足:充足。
    ④句意为:去掉军备。去:去掉。
    32.本题主要考划分句子节奏的能力。一般根据句意与句法结构即可划分。
    D选项的意思是: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而”虚词,表示修饰关系,是修饰“去”,所以应在“不得已”前断开,所以句子断句应为:必不得已/而去。据此可以分析出。
    33.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1)中重点词语有:为,替。谋,谋划。忠,忠诚,这里是指竭尽全力。
    (2)中重点词语有:皆,全、都。无信:没有信用。立,站立。
    34.本题考查比较阅读和阐述观点看法。解答此题需在通晓两文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
    结合两文内容,从【甲】“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乙】“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等语句中可知,共同强调的是诚信。可以选择其中一条,围绕着“诚信是立人之本”来阐述,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社会,是一个人与人交往的场所,只有每个人都坦诚对待,我们才能更好地交流、学习、工作,我们才会被身边人信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各个方面都有所进步、提高,才会被社会认可。
    【点睛】参考译文:
    【甲】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口以作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乙】子贡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老百姓信任统治者。”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那么在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再去掉一项,那么这两项中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么国家就不能存在了。”
    《世说新语》篇类
    提示
    A.言语
    会说话,善于言谈应对
    B.方正
    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
    C.雅量
    深藏不露,见喜不喜,临危不惧
    D.识鉴
    识别时机,鉴别是非,鉴别人才

    相关试卷

    优胜卷——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专项复习——默写:

    这是一份优胜卷——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专项复习——默写,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句子默写,情景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优胜卷——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专项复习——名著:

    这是一份优胜卷——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专项复习——名著,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名著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优胜卷——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专项复习——作文:

    这是一份优胜卷——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专项复习——作文,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