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期中“双减”专项复习——诗歌鉴赏试卷(九年级全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77924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期中“双减”专项复习——诗歌鉴赏试卷(九年级全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77924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期中“双减”专项复习——诗歌鉴赏试卷(九年级全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77924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期中“双减”专项复习——诗歌鉴赏试卷(九年级全册)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期中“双减”专项复习——诗歌鉴赏试卷(九年级全册),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诗歌鉴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期中“双减”专项复习——诗歌鉴赏试卷(九年级全册) 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诗,完成问题。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诗的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传达出的景致特点是_____。(2)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刘禹锡酬答白居易的诗歌。B.首联写作者被贬地方之荒凉。C.颔联写作者被贬归来的感触。D.尾联表达了作者乐观向上的决心。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甲《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乙《我爱这土地》艾青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呢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2.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长于律诗,有“杜律”之称。《春望》为五言律诗,表达了忧国伤时、念家悲己之情。B.艾青是“土地的歌者”,代表作《我爱这土地》,诗节形式自由,句子长短错落,不讲究押韵和对仗。C.甲诗颈联写出了战争离乱中人们共有的一种心情,能够引起广泛的同情和共鸣。D.两首诗都是基调沉郁、感情凝重,深沉中蕴含着炽烈昂扬,悲愤中预示着新生希望。3.甲诗以“________”字领起前四句,由远及近,视域开阔;乙诗以“________”一词统领四句,由近及远,虚实相映,以声夺人。4.情到深处,诗人泪目。杜甫和艾青之“泪”有什么相通之处?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甲】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乙】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5.【甲】诗中“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两句诗运用了典故,涉及的两个人物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乙】诗中“左迁”的意思是_________;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乙】诗首联的意思:_________。6.请你简要分析【甲】【乙】两首诗在情感方面的异同。 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7.面对珍馐美酒,诗人却用四个连续的动词形象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请写出这四个动词。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月夜忆舍弟①杜甫戍鼓断人行②,边秋③一雁声。露从今夜白④,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⑤。寄书长不达⑥,况乃未休兵⑦。【注释】①舍弟:谦称自己的弟弟。②戍鼓:戍楼上的更鼓。戍,驻防。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③边秋:一作“秋边”,秋天的边地,边塞的秋天。④露从今夜白:指在气节“白露”的一个夜晚。⑤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弟兄分散,家园无存,互相间都无从得知死生的消息。⑥长:一直,老是。达:到。⑦况乃:何况是。未休兵:战争还没有结束。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乾元二年,当时诗人客居泰州,此诗的创作背景是安史之乱。B.诗歌首联,更鼓响过,行人断绝,孤雁的叫声愈显凄切,展现战乱年代悲凉的气氛。C.诗人从听觉、视觉两个方面写边地秋夜,诗句流利婉转。D.诗的颈联,在“有”“无”的对比中,抒发了深沉的悲愤谴责之情,也寄予了无限的人生感慨。10.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赏析“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句诗。 11.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行香子秦观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1)这首词流露出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对其中一种作简要赏析。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各题。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2.请赏析“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中“恐”字的表达效果。13.请说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所蕴含的哲理。 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14.诗句“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15.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16.阅读上面诗歌,回答问题。姑苏怀古许浑宫馆余基辍棹过,黍苗无限独悲歌。荒台麋鹿争新草,空苑岛凫占浅莎。吴岫雨来虚槛冷,楚江风急远帆多。可怜国破忠臣死,日月东流生白波。(1)颔联中“_____”和“______”两个字,生动地写出了自然界旺盛的生命活力,使__________与自然生命的生机形成鲜明的对比,透露出__________的感慨。(2)该诗尾联和《咸阳城东楼》(许浑)尾联“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在抒情方式上一样吗?试分析该诗尾联这种写法的妙处。诗词赏析商山早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17.诗歌题为“早行”,诗中是怎样表现“早”的?(可用诗中原词回答)18.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 )A.从体裁来看,这首诗是近体诗中的五律,押“ang”韵。B.“落”、“明”二字,生动传神,点染事物,赋情于景。C.颈联全是名词,构成意象罗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富有乡野氛围和生活气息。D.尾联因思入梦,时空转换,情景交融,虚实相映,营造出一种朦胧、悠远的意境。19.本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1.(1)诗句描绘了这样的画面:沉船旁边千帆飞驶而过,病树前头万木争荣,春意盎然。(2)B 2.D 3. 望 歌唱 4.因为他们都有一腔爱国热情,而且国家都在遭受战争的摧残。(意思对即可) 5. 向秀 王质 贬官 朝奏夕贬 6.相同点:两首诗都表现了被贬官之后凄楚难言的激愤之情。不同点:【甲】诗表现诗人对世事变迁和仕宦升沉的豁达乐观的胸襟;【乙】诗语虽悲酸,却悲中有壮,表现了“为除弊事”而“不惜残年”的坚强意志。 7.停 投 拔 顾 8.这两句话充满对实现理想的坚定信念;表现了诗人积极进取、执着追求的豪迈情怀。 9.D 10.这句诗以景衬情,既实写白露节的清寒,又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写故乡月明,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 11.(1)流露出词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之情。(2)①动静结合。上片侧重描述静态景物,时有化静为动,如“绕”、“收”等字,游人缓步其中;下片侧重描绘动态景象,其中静景动景又互相映衬。这样,就写出了春天的盎然生机。②白描手法。词中对几种植物的花,据实写来,不事雕琢,却突出了绚丽的色彩、浓郁的香味,构成了春满小园的诱人图画;对几种动物,在客观的再现中,描绘出—幅莺啼燕舞、蝴蝶采蜜的图画。③寓情于景。整首词通篇写景,描绘了“小园”—带和“东冈”附近明媚的春光,明快的节奏中,自然流露出词人愉快的心境,宇里行间贮满盎然的意兴。 12.“恐”字把词人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表现了出来。 13.表明了悲喜是人之常态,圆缺是月之本性,揭示了自然理性无法背离的哲理,表现了词人乐观旷达的情怀。 14.示例:我在秋草中独自寻觅你的足迹,人迹不再,只有黯淡的斜阳映照着寒林。 15.表达了作者无罪被贬的悲愤和痛苦之情及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进行了强烈的控诉。 16.(1) 争 占 历史陈迹的死寂(或:姑苏古迹的荒凉) 对历史变迁、国家兴衰(或:怀古伤今、物是人非)(2)该诗是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借景抒情相结合。《咸阳》尾联是间接抒情。该诗由直接抒情过渡到景物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人世无常、自然永恒的人生感慨,给人无限联想和想象。 17.晨起,鸡声,月,人迹,霜等均言其早。 18.C 19.表达作者旅途的辛苦和思乡的愁绪。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期中“双减”专项复习——字音试卷(九年级全册),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期中“双减”专项复习——作文试卷(九年级全册),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期中“双减”专项复习——默写试卷(九年级全册),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句子默写,情景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