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潍坊(高密一中、高密三中、高密四中)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山东省潍坊市(高密一中、高密三中、高密四中)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docx
    • 练习
      山东省潍坊市(高密一中、高密三中、高密四中)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月考化学试题.docx
    山东省潍坊市(高密一中、高密三中、高密四中)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第1页
    山东省潍坊市(高密一中、高密三中、高密四中)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第2页
    山东省潍坊市(高密一中、高密三中、高密四中)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第3页
    山东省潍坊市(高密一中、高密三中、高密四中)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月考化学试题第1页
    山东省潍坊市(高密一中、高密三中、高密四中)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月考化学试题第2页
    山东省潍坊市(高密一中、高密三中、高密四中)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月考化学试题第3页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潍坊(高密一中、高密三中、高密四中)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潍坊(高密一中、高密三中、高密四中)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山东省潍坊市高密一中高密三中高密四中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docx、山东省潍坊市高密一中高密三中高密四中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月考化学试题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0级高二化学冬学竞赛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a-23 Cu-64 S-32 Cl-35.5 C-12 Mn-55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答案正确,共20分。)
    1. 化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硫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
    B. 侯德榜制碱法体现了化学平衡思想的创造性应用
    C. 用热碱水去除餐具的油污
    D. 用谷物酿造出酒和醋,酿造过程中只发生水解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A.硫酸钡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盐酸,所以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故A正确;
    B.侯德榜制碱法,即将二氧化碳通入氨化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使溶解度小的碳酸氢钠从溶液中析出:NaCl+NH3+H2O+CO2=NaHCO3↓+NH4Cl,应用了平衡移动原理,是化学平衡思想的创造性应用,故B正确;
    C.碳酸钠溶液水解显碱性,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可溶于水的产物,除去油污,故C正确;
    D.谷物中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分解生成乙醇,乙醇被氧化生成醋酸,酿造过程中并不是只发生水解反应,故D错误;
    答案选D。
    2. 顺—1,2—二甲基环丙烷和反—1,2—二甲基环丙烷可发生如图转化,该反应的速率方程可表示为v正=k正•c顺和v逆=k逆•c反,k正和k逆分别是正、逆反应速率常数,它们受温度的影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可能为0
    B. 某温度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K=
    C. 正、逆反应速率常数改变,平衡常数也一定会随之改变
    D. 温度降低,k正增大,k逆减小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只要有反应式、正逆反应速率不能等于0,即k正和k逆不可能为0,所以K不可能为0,故A错误;
    B.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v正=k正•c顺=v逆=k逆•c反,某温度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则K=,故B正确;
    C. 正、逆反应速率常数改变,平衡常数也不一定会随之改变,若正逆反应速率常数均增大或减小相同的倍数,平衡常数不变,故C错误;
    D. 温度降低,k正增大,k逆也增大,但增幅不同,故D错误;
    答案选B。
    3. 已知25℃时,水存在电离平衡:H2OH++OH- ΔH>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平(OH-)减小
    B. 将水加热,pH减小,溶液显酸性
    C. 向水中加入少量的CH3COONa固体,平衡逆向移动,c平(H+)减小
    D. 向水中加入少量的NaHSO4固体,c平(H+)增大,Kw不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OH-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c(H+)减小,故A错误;
    B.水的电离吸热,升高温度,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Kw增大,pH减小,但仍呈中性,故B错误;
    C.向水中加入少量的CH3COONa固体,CH3COO-和H+结合生成CH3COOH,使c(H+)减小,促进水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故C错误;
    D.向水中加入少量的固体NaHSO4:NaHSO4=Na++H++S,c(H+)增大,但Kw不变,故D正确;
    答案选D。
    4. 5mL0.1mol•L-1KI溶液与1mL0.1mol•L-1FeCl3溶液发生反应:2Fe3+(aq)+2I-(aq)2Fe2+(aq)+I2(aq),达到平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加入CCl4振荡,平衡正向移动
    B. 经CCl4两次萃取分离后,加入KSCN后溶液仍呈血红色,表明该反应存在限度
    C 加入FeSO4固体,平衡逆向移动
    D.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答案】D
    【解析】
    【详解】A.加入CCl4发生萃取,无机层碘单质浓度减小,使平衡正向移动,故A正确;
    B.两次萃取后,加入KSCN检验,溶液仍呈血红色,说明溶液中仍存在铁离子,表明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存在反应限度,故B正确;
    C.加入FeSO4固体,c(Fe2+)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故C正确;
    D.依据化学平衡常数定义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故D错误;
    答案选D。
    5. 已知X、Y是主族元素,I为电离能,单位是kJ·mol-1。根据下表所列数据判断错误的是
    电离能
    元素
    I1
    I2
    I3
    I4
    X
    496
    4562
    6912
    9543
    Y
    578
    1817
    2745
    11600
    A. 元素X的常见化合价是+1价
    B. 元素Y是ⅢA族的元素
    C. 元素X与氧形成化合物时,化学式可能是X2O2
    D. 若元素Y处于第三周期,则它可与冷水剧烈反应
    【答案】D
    【解析】
    【分析】X、Y是主族元素,I为电离能,X第一电离能和第二电离能差距较大,说明X为第IA族元素;Y第三电离能和第四电离能差距较大,说明Y为第IIIA族元素,X的第一电离能小于Y,说明X的金属活泼性大于Y,结合物质性质分析解答。
    【详解】A.X为第IA族元素,元素最高化合价与其族序数相等,所以X常见化合价为+1价,故A正确;
    B.通过以上分析知,Y为第IIIA族元素,故B正确;
    C.若元素X是Na与氧形成化合物时,化学式可能是Na2O2,故C正确;
    D.若元素Y处于第三周期,为Al元素,则它与冷水不反应,故D错误;
    故选D。
    6.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且能用来解释相应实验现象是

    实验现象
    离子方程式
    A
    向氢氧化镁悬浊液中滴加氯化铵溶液,沉淀溶解
    Mg(OH)2+2NH=Mg2++2NH3•H2O
    B
    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得到透明的红褐色液体
    Fe3++3H2O=Fe(OH)3↓+3H+
    C
    二氧化硫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3SO2+2MnO+4H+=3SO+2Mn2++2H2O
    D
    向NaH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SO离子恰好沉淀完全
    Ba2++2OH-+2H++SO=BaSO4↓+2H2O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Mg(OH)2(s) Mg2+(aq)+2OH-(aq),OH-与NH结合形成弱电解质NH3•H2O,促进了氢氧化镁的溶解,能用来解释相应实验现象,故A选;
    B.制氢氧化铁胶体条件是加热,在化学式后注明胶体,得不到沉淀,离子方程式为:Fe3++3H2OFe(OH)3(胶体)+3H+,不能用来解释相应实验现象,故B不选;
    C.电荷不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5SO2+2MnO+2H2O=2Mn2++4H++5SO,不能用来解释相应实验现象,故C不选;
    D.向NaH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SO离子恰好沉淀完全,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Ba2++OH-+H++SO=BaSO4↓+H2O,不能用来解释相应实验现象,故D不选;
    故选A。
    7. 在一定温度下,将等量的气体分别通入起始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Ⅰ和Ⅱ中,使其发生反应,t0时容器Ⅰ中达到化学平衡,X、Y、Z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X+2Y2Z
    B. 若两容器中均达到平衡时,两容器的体积V(Ⅰ)<V(Ⅱ),则容器Ⅱ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小于t0
    C. 若达平衡后,对容器Ⅱ升高温度时,其体积增大,说明Z发生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D. 若两容器中均达到平衡时,两容器中Z的物质的量分数相同,则Y为固态或液态
    【答案】D
    【解析】
    【详解】A.根据XYZ物质的量的变化图象分析,Z是反应物,XY是生成物,到平衡后,X生成1.8mol,Y生成1.2mol,Z反应1.8mol,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Z⇌3X+2Y,故A错误;
    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Z⇌3X+2Y,若两容器中均达到平衡时,两容器的体积V(Ⅰ)<V(Ⅱ),则容器Ⅱ达到平衡时体积增大,压强减小的过程,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大于t0,故B错误;
    C.若达平衡后,容器Ⅱ是恒压容器,升高温度时其体积增大,但不能说明平衡正向进行,Z发生的反应不一定为吸热反应,故C错误;
    D.若两容器中均达到平衡时,两容器中Z的物质的量分数相同,说明达到相同的平衡,不受压强的变化影响,所以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应是不变的反应,所以X为固态或液态,故D正确。
    故选D。
    8. 王安石在《元丰行示德逢》里写道“雷蟠电掣云滔滔,夜半载雨输亭皋”,此时空气中的氮气经过一系列反应最终进入土壤,氮元素被植物所利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在同周期元素中,N的未成对电子数最多
    B. N的第一电离能均高于同周期相邻两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
    C. N原子核外电子有7种空间运动状态
    D. N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答案】C
    【解析】
    【详解】A.N原子2p轨道有3个未成对电子,在同周期元素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A正确;
    B.N原子2p轨道为半充满稳定状态,N的第一电离能均高于同周期相邻两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B正确;
    C.N原子轨道表示式为,共有5个原子轨道,则N原子核外电子有5种空间运动状态,C错误;
    D.N元素是7号元素,根据能量最低原理可知基态N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C。
    9. 用水稀释0.1mol•L-1CH3COOH时,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
    A B.
    C. c平(H+)和c平(OH-)的乘积 D. H+的物质的量
    【答案】AB
    【解析】
    【分析】CH3COOH溶液中存在着醋酸的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加水稀释,电离平衡正向移动,n(H+)、n(CH3COO-)增大,n(CH3COOH)减小,由于溶液体积增大,所以H+、CH3COO-、CH3COOH的浓度都降低。c(H+)c(OH-)=Kw,所以c(OH-)增大。
    【详解】A.达到新的平衡时,c(CH3COOH)降低,c(OH-)增大,所以减小,故A选;
    B.c(H+)降低,c(OH-)增大,所以减小,故B选;
    C.温度一定时c(H+)c(OH-)是一常数,故C不选;
    D.H+物质的量增大,故D不选;
    故选AB。
    1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lCl3溶液和Al2(SO4)3溶液分别加热、蒸发、浓缩结晶、灼烧,所得固体的成分相同
    B. 实验室配制FeCl3溶液时,先将FeCl3溶于水,再加入少量的盐酸
    C. 向CuCl2溶液中加入CuO调节pH,可除去溶液中混有的Fe3+
    D. 用Na2CO3和Al2(SO4)3两种溶液作泡沫灭火剂效果更好
    【答案】C
    【解析】
    【详解】A.AlCl3溶液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和氯化氢,氯化氢易挥发,加热、蒸发、浓缩结晶,氯化氢挥发得到水解产物氢氧化铝,灼烧得到氧化铝;Al2(SO4)3溶液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和硫酸,硫酸是难挥发性酸,加热、蒸发、浓缩结晶、灼烧,水挥发得到硫酸铝固体,所得固体的成分不相同,故A错误;
    B.配制FeCl3溶液时,应将FeCl3固体溶解在盐酸中抑制铁离子水解,再加水稀释到所需浓度,故B错误;
    C.Fe3++3H2OFe(OH)3+3H+,向CuCl2溶液中加入CuO,消耗H+,使上述平衡正向移动生成氢氧化铁沉淀,达到通过调节pH除去溶液中混有的Fe3+的目的,故C正确;
    D.泡沫灭火器中常使用的原料是NaHCO3和Al2(SO4)3,故D错误;
    答案选C。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 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剧增是导致异常天气出现的原因之一,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和甲烷的再利用一直备受关注。研究发现CH4和CO2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CH3COOH,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其催化剂催化效率和乙酸生成速率变化如图。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及时分离出乙酸,可以提高该反应的速率
    B. 温度超过250℃后,催化剂降低该反应活化能的功效在下降
    C. 根据图像可知,实际生产中选择的适宜温度是250℃
    D. 温度低于250℃时,乙酸生成速率加快是催化剂和反应温度协同作用的结果
    【答案】A
    【解析】
    【详解】A.分离出乙酸,物质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变慢,A错误;
    B.由图可知,温度超过250℃后,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降低,故降低该反应活化能的功效在下降,B正确;
    C.根据图像可知,实际生产中选择的适宜温度是250℃,此时催化效率、乙酸生成速率均最大,C正确;
    D.温度低于250℃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且催化剂活性增加,乙酸生成速率增加,故乙酸生成速率加快是催化剂和反应温度协同作用的结果,D正确;
    故选A。
    12. 人工肾脏可采用间接电化学方法除去代谢产物中的尿素(),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除去尿素,质子交换膜中转移
    B. 电解结束后,阴极室溶液的pH与电解前相比将升高
    C. 该方法与血液透析清除尿素的原理基本相同
    D. 若两极共收集到气体(标准状况),则除去的尿素为(忽略气体的溶解)
    【答案】AD
    【解析】
    【详解】A.溶液中的离子有:Na+、Cl-、H+、OH-,根据放电顺序,阳极反应式为,阴极反应式为,根据b电极的产物H2知右侧为阴极,b电极为负极,左侧为阳极,a电极为正极,除去尿素的反应为,分析价态变化知该反应每除去1mol尿素转移6mol电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知阳极反应式中转移6mol电子,消耗6molCl-,左侧溶液中正电荷偏高,根据溶液的电中性原则,及使用的是质子交换膜,知需6molH+通过质子交换膜转移到右侧,A项符合题意;
    B.电解过程中,阴极生成OH-,负电荷偏高,同时会有等量的H+转移过来,所以电解结束后,阴极室的pH为7,与电解前相同,B项不符合题意;
    C.该方法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去除尿素,而血液透析则是利用半透膜及微粒大小不同进行物理分离,所以原理不同,C项不符合题意;
    D.通过得失电子守恒知两电极最终生成的气体及比例为n(H2):n(CO2):n(N2)=3:1:1,则标况下,根据元素守恒,尿素的质量为,D项符合题意;
    故正确选项为AD
    13. 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证明反应速率会随反应物浓度的增大而加快
    用3mL稀硫酸与足量纯锌反应,产生气泡速率较慢,然后加入1mL 1mol·L−1CuSO4溶液,迅速产生较多气泡
    B
    检验Fe(NO3)2晶体是否已氧化变质
    将Fe(NO3)2样品溶于稀硝酸后,滴加KSCN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
    C
    证明“84”消毒液的氧化能力随溶液pH的减小而增强
    将“84”消毒液(含NaClO)滴入品红溶液中,褪色缓慢,若同时加入食醋,红色很快褪为无色
    D
    证明氯化银的溶解度大于硫化银的溶解度
    向2mL 0.1mol·L−1硝酸银溶液中加入1mL 0.1
    mol·L−1 NaCl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几滴0.1mol·L−1的Na2S溶液,有黑色沉淀生成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加入硫酸铜溶液,锌与硫酸铜反应生成单质铜,形成铜锌原电池,反应速率加快,与反应物浓度无关,A项错误;
    B.稀硝酸能将Fe(NO3)2氧化成Fe(NO3)3,无法检验Fe(NO3)2晶体是否已氧化变质,B项错误;
    C.加入食醋,反应生成次氯酸,漂白能力增强,C项正确;
    D.硝酸银有剩余,加入硫化钠溶液直接与硝酸银溶液,而不是与氯化银反应生成Ag2S黑色沉淀,D项错误。
    本题答案选C。
    【点睛】要证明两种难溶物的溶解度大小,一般采用一种难溶的电解质可以转化为更难溶的;但是需要的是难溶物直接转化为另一种更难溶的,而在此题中,由于硝酸银过量,加入硫化钠,会直接与硝酸银反应,而不是氯化银转化为硫化银,所以不符合要求。
    14. 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3 mol CH4和6 mol H2S,发生反应:CH4(g)+2H2S(g)CS2(g)+4H2(g),温度变化对平衡时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的影响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当满足v逆(H2S)=2v正(H2)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 高温、低压条件有利于提高CH4的平衡转化率
    C. M点时,保持温度不变,继续充入3 mol CH4和6 mol H2S,达到新平衡时,CH4的物质的量分数小于H2
    D. 图中N点对应温度下,以物质的量分数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Kx=
    【答案】AC
    【解析】
    【详解】A.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2v逆(H2S)=v逆(H2),即v逆(H2) =v正(H2),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错误;
    B.由图可知:升高温度,反应物物质的量分数下降,生成物物质的量分数上升,说明升高温度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则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吸热反应;采用高温、低压条件,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因此有利于提高CH4的平衡转化率,B正确;
    C.图中M点时,CH4的物质的量分数等于H2的物质的量分数,保持温度不变,再向容器中充入3 mol CH4和6 mo H2S,等效于起始加入充入6 mol CH4和12 mol H2S,相当于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逆反应方向移动,则CH4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H2物质的量分数减小,达到新平衡时,CH4的物质的量分数大于H2的物质的量分数,C错误;
    D.根据N点数据,H2S的物质的量分数等于H2的物质的量分数,设CH4转化物质的量为x mol,故反应方程式CH4(g)+2H2S(g)CS2(g)+4H2(g)中物质反应转化关系可知:反应消耗H2S物质的量为△n(H2S)=2x mol,反应产生CS2物质的量△n(CS2)=x mol,反应产生H2的物质的量为△n(H2)=4x mol,故平衡时n(CH4)=(3-x)mol,n(CS2)=(6-2x) mol,n(CS2)=x mol,n(H2)=4x mol,根据N点时H2S的物质的量与H2的物质的量相等可得:6-2x=4x,解得x=1 mol,所以平衡时n(CH4)=2 mol,n(H2S)=n(H2)=4 mol,n(CS2)=1 mol,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11 mol,化学平衡常数Kx=,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AC。
    15. 已知25℃时,Ksp(NiS)=1.0×10-21,Ksp(NiCO3)=1.0×10-7;pNi=-lgc(Ni2+),pB=-lgc(S2-)或-lgc(CO)。在含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2S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i(NO3)2溶液,产生两种沉淀,溶液中阳离子、阴离子浓度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常温下NiCO3的溶解度大于NiS的溶解度
    B. 对于曲线I,加热b点溶液,b点向c点移动
    C. 向d点对应的溶液中加入对应阴离子的钠盐,d点向b点移动
    D. x对应的值为10.5
    【答案】BD
    【解析】
    【详解】A.NiS和NiCO3是同类型难溶电解质,由于Ksp(NiCO3)> Ksp(NiS),所以常温下NiCO3的溶解度大于NiS的溶解度,故A正确;
    B.一般情况下,加热可使难溶电解质溶解度增大,其溶度积常数增大,所以溶液中c(Ni2+)和c(B2-)都增大,pNi和pB则都减小,所以对于曲线I,在b点加热,b点不是向c点移动,故B错误;
    C.对于d点所处溶液,有Ksp(NiB)= c(Ni2+)c(B2-),向d点对应的溶液中加入对应阴离子的钠盐,即c(B2-)增大,则c(Ni2+)减小,pNi增大,即d点向b点移动,故C正确;
    D.由于Ksp(NiS)=1.0×10-21,Ksp(NiCO3)=1.0×10-7,所以曲线II对应的是较小的,pNi= pB===3.5,故D错误;
    答案选BD。
    三、非选择题,共60分。
    16. 1932年美国化学家鲍林首先提出了电负性(用x表示)的概念。表中是某些短周期元素的x值:
    元素符号
    Li
    Be
    B
    C
    O
    F
    Na
    Al
    Si
    P
    S
    Cl
    x值
    0.98
    1.57
    2.04
    2.55
    3.44
    3.98
    0.93
    1.61
    1.90
    2.19
    2.58
    3.16

    (1)表格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的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____。
    (2)通过分析x值变化规律,确定N元素x值范围:____<x(N)<____。____
    (3)第一电离能大小:Mg____Al(填“大于”“小于”)。
    (4)S元素和Cl元素基态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之比为____。
    (5)某有机化合物结构中含S-N键,其共用电子对偏向____(写原子名称)。
    (6)经验规律告诉我们:当成键的两原子相应元素的x差值△x>1.7时,一般为离子键,当△x<1.7时,一般为共价键。试推断AlBr3中化学键类型是____。
    【答案】(1)1s22s22p63s1(或[Ne]3s1)
    (2)2.55<x(N)<3.44
    (3)大于 (4)2:1
    (5)氮原子 (6)共价键
    【解析】
    【小问1详解】
    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电负性越小,第一电离能也越小。在上述表格中元素的电负性最小的元素是Na元素,故Na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小。根据构造原理可知11号Na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1(或[Ne]3s1);
    【小问2详解】
    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同一主族元素随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的增多,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减小,则N元素的电负性大小介于2.55-3.44之间,即2.55<x(N)<3.44;
    【小问3详解】
    一般情况下同一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但当元素处于第IIA、第VA的全充满、半充满的稳定状态时,其第一电离能大于同一周期相邻元素。所以第一电离能大小关系为:Mg>Al;
    【小问4详解】
    S是16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2p4,未成对电子式是2个;Cl是17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2p5,未成对电子式是1个,则S元素和Cl元素基态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之比为2:1;
    【小问5详解】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形成共价键时吸引电子能力就越强。某有机化合物结构中含S-N键,其共用电子对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的氮原子;
    【小问6详解】
    经验规律告诉我们:当成键的两原子相应元素的电负性x差值△x>1.7时,一般为离子键;当△x<1.7时,一般为共价键。由于Al元素的电负性x=1.61,Br元素的电负性小于Cl元素的电负性x<3.16,则AlBr3中△x<3.16-1.61=1.45,1.45<1.7,所以AlBr3中化学键类型是共价键。
    17. 三氯化硼(BCl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实验室制备BCl3的原理B2O3+3C+3Cl2 =2BCl3+3CO,某实验小组利用干燥的氯气和下列装置(装置可重复使用)制备BCl3并验证反应中有CO生成。已知:BCl3的熔点为-107.3℃,沸点为12.5℃,遇水水解生成H3BO3和HCl,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Ⅰ】制备BCl3并验证产物CO

    (1)该实验装置中合理的连接顺序为G→_____→_____→_____→____→F→D→I。其中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J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Ⅱ】产品中氯含量的测定
    ①准确称取少许m克产品,置于蒸馏水中完全水解,并配成100mL溶液。
    ②取10.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
    ③加入V1mL浓度为C1 mol/LAgNO3溶液使氯离子完全沉淀;向其中加入少许硝基苯用力摇动。
    ④以硝酸铁为指示剂,用C2 mol/L KSCN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AgNO3溶液。发生反应:Ag+ +SCN- =AgSCN↓。
    ⑤重复步骤②~④二次,达到滴定终点时用去KSCN溶液的平均体积为V2 mL。
    已知: Ksp(AgCl)>Ksp(AgSCN) 。
    (3)步骤④中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过程中加入硝基苯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5)产品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操作,可能引起测得产品中氯含量偏高是__________。
    A.步骤③中未加硝基苯
    B.步骤①中配制100mL溶液时,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C.用KSCN溶液滴定剩余AgNO3溶液时,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无气泡
    D.滴定剩余AgNO3溶液时,KSCN溶液滴到锥形瓶外面一滴
    【答案】 ①. E ②. H ③. J ④. H ⑤. 将BCl3冷凝为液态分离出来 ⑥. 2NaOH+Cl2 =NaCl+NaClO+H2O ⑦. 覆盖AgCl,滴入最后一滴KSCN溶液时,混合液由无色变为血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⑧. 防止滴定时AgCl沉淀转化为AgSCN沉淀,使滴定终点不准确 ⑨. ⑩. B
    【解析】
    【分析】Ⅰ.用氯气与B2O3、C反应生成三氯化硼和CO,三氯化硼的熔点为-107.3℃,沸点为12.5℃,所以收集三氯化硼要用冰水冷却,未反应的氯气尾气用氢氧化钠吸收,三氯化硼易水解,为防止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进入装置E,在E和J之间接上H装置,用于吸水,生成的CO干燥后再通过F装置还原氧化铜,再将生成的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检验,可以证明原反应中有一氧化碳生成,多余的CO不能排放到空气中,要用排水法收集,据此答题。
    II.(3)根据Fe3+、SCN-反应产生血红色物质判断滴定终点;
    (4)硝基苯是液态有机物,密度比水大,可以覆盖在AgCl上,防止AgCl发生沉淀溶解;
    (5)根据n(Ag+)=n(Cl-)+n(SCN-),可计算出溶液中10.00mL溶液中含有的n(Cl-),然后计算mg即100mL中含有的n(Cl-)及质量,从而计算出其质量分数;根据c=进行误差分析。
    【详解】I.(1)用氯气与B2O3、C反应生成三氯化硼和CO,三氯化硼的熔点为-107.3℃,沸点为12.5℃,所以收集三氯化硼要用冰水冷却,未反应的氯气尾气用氢氧化钠吸收,三氯化硼易水解,为防止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进入装置E,在E和J之间接上H装置,用于吸水,生成的CO经干燥后再通过F装置还原氧化铜,再将生成的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检验,可以证明原反应中有一氧化碳生成,多余的CO不能排放到空气中,要用排水法收集,据上面的分析可知,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G→E→H→J→H→F→D→I,故答案为E、H、J、H;反应产生的BCl3为气态,用冰水冷却降温变为液态,便于与未反应的氯气分离开来,所以其中装置E的作用是将BCl3冷凝为液态分离出来;
    (2)中装置J中Cl2与NaOH溶液发生歧化反应,产生NaCl、NaClO、H2O,根据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可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l2 =NaCl+NaClO+H2O;
    II.(3)向该物质中加入AgNO3溶液,发生反应:Ag++Cl-=AgCl↓,为了使溶液中的Cl-沉淀完全,加入过量的AgNO3溶液,然后以硝酸铁为指示剂,若溶液中Cl-沉淀完全,用C2 mol/L KSCN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AgNO3溶液。会发生反应:Ag+ +SCN- =AgSCN↓,溶液变为血红色,所以滴定终点现象为滴入最后一滴KSCN溶液时,混合液由无色变为血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4)硝基苯是液态有机物,密度比水大,加入硝基苯就可以覆盖在反应产生AgCl沉淀上,防止滴定时AgCl沉淀转化为AgSCN沉淀,使滴定终点不准确;
    (5)根据离子反应可知n(Ag+)=n(Cl-)+n(SCN-),则10.00mL中含有n(Cl-)=n(Ag+)-n(SCN-)=C1 mol/L×V1×10-3L/mL –C2mol/L×V2 mL×10-3L/mL=(C1V1-C2V2)×10-3mol;则mg中含有Cl-元素的质量为m= (C1V1-C2V2)×10-3mol××35.5g/mol,则产品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步骤③中未加硝基苯,会使一部分AgCl转化为AgSCN,导致n(SCN-)增大,根据关系式n(Ag+)=n(Cl-)+n(SCN-)可知样品中含有n(Cl-)偏小,A错误;
    B.步骤①中配制100mL溶液时,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则使c(Cl-)偏大,等体积时含有的n(Cl-)偏大,B正确;
    C.用KSCN溶液滴定剩余AgNO3溶液时,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无气泡,V(标)偏大,则导致样品在Cl-含量偏低,C错误;
    D.滴定剩余AgNO3溶液时,KSCN溶液滴到锥形瓶外面一滴,V(标)偏大,则导致样品在Cl-含量偏低,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点睛】本题考查物质制备实验,题目涉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先后顺序、尾气处理、物质含量的测定及误差分析等,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明确原理是解题关键,注意题目信息的应用,目难度中等。
    18. 六氟锑酸钠(NaSbF6)广泛用于有机合成、光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蚀刻剂及医药中间体,一种由锑矿粉(主要含Sb2O3、Fe2O3,还含有少量Sb2O5、Sb2S3、CuS等)合成六氟锑酸钠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Sb的氧化物及氢氧化物的性质与Al的类似;Sb2S3可溶于NaOH溶液;
    ②常温下,Ksp(CuS)=1.3×10-36、Ksp[Cu(OH)2]=2.0×10-20;
    ③NaSbO3•3H2O难溶于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NaSbF6中Sb的化合价为____。
    (2)“碱浸”时,则Sb2O5与Na2S2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3)“碱浸渣”的主要成分为____(填化学式)。
    (4)“除杂”时,当溶液中出现蓝色沉淀,停止加入CuSO4溶液,测得此时溶液的pH=13,则此时溶液中残留的c(S2-)=___。
    (5)“转化”过程中需先向溶液中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至适当温度后,慢慢滴入30%H2O2溶液进行氧化回流。则“转化”步骤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6)已知“系列操作”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则“氟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答案】(1)+5 (2)2Sb2O5++6OH-=4+2+3H2O
    (3)Fe2O3和CuS
    (4)6.5×10-19mol·L-1
    (5)NaSbO2+H2O2+2H2O=NaSbO3•3H2O↓
    (6)NaSbO3•3H2O+6HF=+Na++6H2O
    【解析】
    【分析】锑矿粉加入硫代硫酸钠做还原剂,在NaOH溶液中将Sb2O5还原,Sb2O3和Sb2S3都溶于NaOH溶液,Fe2O3和CuS不溶,过滤除去,含NaSbO2和Na2S的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生成CuS和Cu(OH)2沉淀,过滤后向滤液中先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至适当温度后,慢慢滴入30%H2O2溶液,将+3价的Sb氧化为+5价,得到NaSbO3•3H2O沉淀,过滤,向得到的NaSbO3•3H2O晶体中加入氢氟酸进行转化,最后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NaSbF6。
    【小问1详解】
    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NaSbF6中Na为+1价,F为-1价,则Sb的化合价为+5价。
    【小问2详解】
    “碱浸”时,Sb2O5被Na2S2O3还原为NaSbO2,Na2S2O3被氧化为Na2SO4,在碱性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Sb2O5++6OH-=4+2+3H2O。
    【小问3详解】
    由以上分析可知,“碱浸渣”的主要成分为Fe2O3和CuS。
    【小问4详解】
    “除杂”时,当溶液中出现蓝色沉淀Cu(OH)2时,停止加入CuSO4溶液,测得此时溶液pH=13,即c(OH-)=1×10-1mol/L,根据Cu(OH)2的Ksp,可知此时溶液中的c(Cu2+)==2×10-18mol/L,则此时溶液中残留的c(S2-)==6.5×10-19mol·L-1。
    【小问5详解】
    “转化”步骤是用H2O2将NaSbO2氧化为NaSbO3,生成NaSbO3•3H2O沉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SbO2+H2O2+2H2O=NaSbO3•3H2O↓。
    【小问6详解】
    “氟化”是将NaSbO3转化为NaSbF6,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aSbO3•3H2O+6HF=+Na++6H2O。
    19. H2CO3和H2C2O4都是二元弱酸,常温下,不同pH环境下它们不同形态的粒子的组成百分率如图所示。

    (1)由图可知酸性比较:H2CO3____H2C2O4(填大于、小于、等于)。
    (2)反应CO+H2OHCO+OH-的平衡常数为____。
    (3)0.1mol/LNaHC2O4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____。
    (4)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草酸溶液,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__。
    【答案】(1)小于 (2)K==c(OH-)===1×10-3.75
    (3)c(Na+)>c(HC2O)>c(H+)>c(C2O)>c(OH-)
    (4)2CO+H2C2O4=2HCO+C2O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图象,当溶液pH=1.30时,溶液中c(H2C2O4)=c(HC2O),则H2C2O4的一级电离常数为K1=10-1.30,当溶液pH=6.37时,溶液中c(H2CO3)=c(HCO),则H2CO3的一级电离常数为K1=10-6.37,所以H2C2O4的酸性强于H2CO3,故答案为:小于;
    【小问2详解】
    pH=10.25时,溶液中c(HCO)=c(CO),所以反应CO+H2OHCO+OH-的平衡常数K==c(OH-)===1×10-3.75;
    【小问3详解】
    当pH=4.27时,(C2O)=c(HC2O),HC2O的电离平衡常数为10-4.27,当pH=1.30时,c(H2C2O4)=c(HC2O),HC2O的水解平衡常数为10-12.7,所以HC2O电离大于水解,NaHC2H4溶液显酸性,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Na+)>c(HC2O)>c(H+)>c(C2O)>c(OH-);
    【小问4详解】
    根据图像,pH=1.30时,溶液中c(H2C2O4)=c(HC2O),则H2C2O4一级电离常数为K1=10-1.30,所以H2C2O4的酸性强于H2CO3,也强于碳酸氢根离子的酸性,故向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草酸溶液,可以发生反应,2CO+H2C2O4=2HCO+C2O。
    20. 环境问题一直是科学研究的重点。回答下列问题:
    (1)氧化锌吸收法常用作脱去冶金工业排放烟气中SO2:配制pH约为6.8的ZnO悬浊液,在吸收塔中封闭循环脱硫,发生的主要反应为ZnO(s)+SO2(g)=ZnSO3(s),测得pH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1所示,溶液中H2SO3、HSO、SO的物质的量分数随pH的分布如图2所示。

    ①充分吸收烟气后的混合体系硫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____。
    ②向ZnO水悬浊液中匀速缓慢通入SO2,在开始吸收的40mim内,SO2吸收率、溶液pH均经历了从几乎不变到迅速降低的变化。溶液pH几乎不变阶段,主要产物是_____(填化学式);SO2吸收率迅速降低阶段,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③为提高SO2的吸收速率η,可采取的措施为____(填字母)。
    A.调节悬浊液中ZnO的量
    B.适当提高单位时间内烟气的循环次数
    C.调节溶液的pH至6.0以下
    (2)回收的SO2催化氧化制硫酸:SO2(g)+O2(g)SO3(g) ΔH= -98kJ•mol-1。当SO2(g)、O2(g)和N2(g)起始的物质的量分数分别为7.5%、10.5%和82%时,在0.5MPa、2.5MPa和5.0MPa压强下,SO2平衡转化率α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反应在5.0MPa、550℃时的α=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影响α的因素有____。
    【答案】(1) ①. HSO ②. ZnSO3 ③. ZnSO3+SO2+H2O=Zn2++2HSO ④. AB
    (2) ①. 0.975 ②. 该反应气体分子数减少,增大压强,α提高。所以,该反应在550℃、压强为5.0MPa>2.5MPa=p2的,所以p1=5.0MPa ③. 反应物(N2和O2)的起始浓度(组成)、温度、压强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由图1可知,充分吸收烟气后的混合体系溶液pH在3-4左右,结合图2可知,硫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HSO。
    ②配制pH约为6.8的ZnO悬浊液,在吸收塔中封闭循环脱硫,发生的主要反应为ZnO(s)+SO2(g)=ZnSO3(s),亚硫酸锌不溶于水,溶液pH几乎不变,继续通入二氧化硫,反应生成可溶性Zn(HSO3)2,ZnSO3+SO2+H2O=Zn(HSO3)2,溶液酸性增强,pH降低;故溶液pH几乎不变阶段,主要产物是ZnSO3;SO2吸收率迅速降低阶段,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ZnSO3+SO2+H2O=Zn2++2HSO。
    ③A.调节悬浊液中ZnO的量,可在单位时间吸收更多二氧化硫,A正确;
    B.适当提高单位时间内烟气的循环次数,增加二氧化硫与浊液接触反应时间,提高吸收速率,B正确;
    C.溶液的pH至6.0以下,溶液酸性增强,会抑制二氧化硫的溶解吸收,二氧化硫的吸收速率下降,C错误;
    故选AB;
    【小问2详解】
    该反应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同温度下,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二氧化硫平衡转化率α提高,所以该反应在550℃、压强为5.0MPa>2.5MPa=p2的,故p1=5.0MPa,结合图像可知,反应在5.0MPa、550℃时的α=0.975;反应物(N2和O2)的起始浓度(组成)、温度、压强都会影响平衡的移动,从而影响α。

    相关试卷

    2024潍坊高密安丘高三上学期10月过程性检测化学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潍坊高密安丘高三上学期10月过程性检测化学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0,24LNO与混合后的分子数目为,5gZn,理论上能得到,539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潍坊高密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潍坊高密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A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将36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潍坊安丘、高密、诸城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潍坊安丘、高密、诸城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山东省潍坊安丘市高密市诸城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docx、山东省潍坊安丘市高密市诸城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