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东辰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东辰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第1页
    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东辰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第2页
    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东辰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第3页
    还剩2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东辰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东辰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共30页。
    2022-2023学年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东辰国际学校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12小题。1-10题为单选题,每题3分;11-12为多选题,每题4分,多选,错选均为0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共38分)
    1.(3分)关于声音的传播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响度大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比响度小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快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C.一般声音在固体中、液体中比在气体中传播得慢
    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
    2.(3分)把一个高0.6m的平面镜竖直放置,一个身高1.6m的人以2m/s的速度沿垂直于平面镜的方向走近,那么他在镜中的像(  )
    A.高度为1.6m,以2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
    B.高度为1.6m,以2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
    C.高度为0.6m,以4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
    D.高度为0.6m,以4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
    3.(3分)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镇江市举办了中学生汉字听写大赛。下列词语中涉及的物理现象和对它的解释相符的是(  )
    A.镜花水月——光的直线传播
    B.一叶障目——光的直线传播
    C.杯弓蛇影——光的折射
    D.海市蜃楼——光的反射
    4.(3分)下列实例中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用B超做体检
    B.用声呐探测海深
    C.蝙蝠利用声波导航
    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5.(3分)小明在阅读一篇科普文章时,了解到,阳光从太阳传播到地球需要大约500秒的时间,由此可以估算出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最接近下列选项中的(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约为3×108m/s)(  )
    A.1.5×1011m B.3×105m C.1.5×108m D.3×108m
    6.(3分)2022年7月24日,搭载问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火箭与问天实验舱分离前升空的过程中,若认为问天实验舱是静止的,则选取的参照物可能是(  )
    A.火箭 B.地面上的人 C.中国空间站 D.地球
    7.(3分)下列四个选项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  )
    A.航模飞行器以11m/s 的速度飞行
    B.汽车以54km/h 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
    C.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用10s 跑完全程
    D.从30m 高处竖直下落的物体用了2.5s
    8.(3分)下列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正确的是(  )
    A.春天冰雪逐渐融化成水一汽化、吸热
    B.夏天自来水管外壁上出现的水一液化、放热
    C.秋天出现笼罩大地的浓雾一汽化、放热
    D.冬天窗户玻璃上形成的冰花一凝固、吸热
    9.(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使用精密仪器和改进实验方法都可以避免误差
    B.如果测量次数非常多,再取平均值,误差就不存在了
    C.正确测得某一本书的长为2.570dm,测量时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
    D.0刻度磨损的刻度尺无法进行测量
    10.(3分)为庆祝建党100周年,某学校组织男女大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其中关于声音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女生的音调高是因为女生的声音响度大
    B.两位男生唱歌音调和响度相同,我们就无法分辨出两人的声音
    C.合唱时不管男生女生的发声频率都在20~20000Hz之间
    D.观众听到合唱声音的响度大小是不相同的
    (多选)11.(4分)图甲是观察某物质熔化和凝固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直接对试管加热,熔化过程更明显
    B.在t=5min时,该物质处于液态
    C.该实验一定是恰好在第10分钟撤走的酒精灯
    D.该物质的凝固点是45℃
    (多选)12.(4分)甲、乙两物体同时由同一位置开始在水平面上向东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2s末物体乙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
    B.第4s末两物体的运动速度恰好相等
    C.前2s内,以乙物体为参照物,甲物体在向西运动
    D.前4s内,甲、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19分)
    13.(3分)“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关节气的谚语:“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形成的小水滴;“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形成的小冰晶;“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   现象。(以上三空填物态变化名称)
    14.(4分)一束光线照射到平面镜上,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20°,则反射角为    度,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度,光的传播方向被改变了    度;如果入射角减小1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减小    度。
    15.(2分)甲、乙两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两车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之比是4:1,则速度之比是    ,若两车经过路程之比为2:3,所用的时间之比是1:2,则速度之比是    。
    16.(3分)教学楼走廊里挂着一块平面镜,某同学走近镜子时,他在镜中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同学间可以通过镜子互相看对方,表明了反射时光路是   ;上课时,有时有的同学看黑板会感觉“晃眼”,这是因为黑板这时发生了   。
    17.(3分)“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    大。吹笛子时,用手指按压不同的小孔,可以改变笛子发声的    ,我们能分辨出熟人说话的声音是由于每个人说话的    不同。(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
    18.(3分)如图所示,OA、OB和OC是射到空气和玻璃界面上的入射线、反射线和折射线三条光线,则反射角为    度,折射角为    度,界面的    边是玻璃。

    19.(2分)小明一家去南京旅游,在公路的十字路口,他看到图甲所示标志牌,同时,他又看了一下汽车的表盘(图乙),此时汽车的速度是   m/s,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前提下,小明他们至少行驶   h才能到达南京。


    三.作图题(共3小题,每题2分,共6分)
    20.(2分)如图,根据平面镜中的像画出物体AB。

    21.(2分)如图所示,MP,NP是两块成60°的平面镜,入射光线AO与平面镜成30°入射,请画出入射光线AO经两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光线AO在O点的反射角的度数。

    22.(2分)请作出如图所示入射光线经过玻璃砖AC面后大致的折射光线。

    四.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23分)
    23.(8分)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有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时间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时刻: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测量的。所用的测量工具是    和    。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    (填“陡”或“缓”)些。
    (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
    sBC=   cm,tBC=   s,vAC=   m/s。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导致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    (填“大”或“小”)。

    24.(6分)在“研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表一:
    测温物质
    凝固点/℃
    沸点/℃
    水银
    ﹣39
    357
    酒精
    ﹣117
    78
    表二: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88
    90
    92
    94

    97
    98
    98
    98
    (1)为了完成本次实验,由表1可知,应选用的液体温度计测温物质为    的温度计;
    (2)如图甲所示,刚倒入热水时发现温度计管壁外侧模糊,很难看清示数,主要原因是    ;
    (3)烧杯上方加一纸盖后进行实验,如图乙所示。每隔1min记录温度计示数(如表二),4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温度为    ℃,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由表可知水的沸点为    ℃;
    (4)请在图丁方格纸上画出“温度﹣时间”关系图像。
    (5)有同学在实验时,发现从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所用时间过长,为了节省燃料,缩短实验时间,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   (写两种)。
    25.(8分)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张白纸,再准备A、B两支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然后把点燃的蜡烛A立在玻璃板前,又把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该实验选择两个相同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2)实验时应选较   (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竖立在水平桌面上,在实验过程中,将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一侧,则蜡烛B应放在玻璃的另一侧。一边移动蜡烛B,一边   ,(选填“用眼睛透过玻璃板观察”或“直接观察B”),操作过程中蜡烛B不点燃的好处是   ,当   时便停止移动蜡烛B,B的位置即为蜡烛A像的位置
    (3)将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
    (4)如图是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他们接下来的操作是   ,再   。

    五.计算题(共2小题,共14分)
    26.(6分)“此生必驾318”是很多人的梦想。通常是指318国道中成都至拉萨这段2142千米的路段。于1958年正式通车。南线从雅安起与国道108分道,向西翻越二郎山;318川藏南线在北纬30度线上,被誉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318国道。
    (1)某货车司机驾驶17米长的双桥车穿过4176米长的二郎山隧道,如果车速是20m/s。则完全穿过该隧道需要多少秒?(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2)从成都到雅安148km,该货车开了2h;从雅安到康定214km,该货车开了3h,求成都到康定该货车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27.(8分)如表所示:是一些介质中的声速,请同学们观察表格回答以下问题:
    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m•s﹣1)
    空气(0℃)
    331

    3230
    空气(15℃)
    340

    3750
    煤油(25℃)
    1324

    5000
    水(常温)
    1500

    5200
    (1)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有什么规律(写出两条)?
    (2)在长为850m的金属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个声音,两声相隔2.33s.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该金属管可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此时气温约为15℃)。

    2022-2023学年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东辰国际学校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1-10题为单选题,每题3分;11-12为多选题,每题4分,多选,错选均为0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共38分)
    1.(3分)关于声音的传播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响度大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比响度小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快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C.一般声音在固体中、液体中比在气体中传播得慢
    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
    【分析】(1)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种类和介质温度等因素有关,与响度的大小无关;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
    【解答】解:A、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种类和介质温度有关,与响度的大小无关,故A错误;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B错误;
    C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的声音在固体中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声速的有关知识,属于识记性内容,比较简单。
    2.(3分)把一个高0.6m的平面镜竖直放置,一个身高1.6m的人以2m/s的速度沿垂直于平面镜的方向走近,那么他在镜中的像(  )
    A.高度为1.6m,以2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
    B.高度为1.6m,以2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
    C.高度为0.6m,以4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
    D.高度为0.6m,以4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
    【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像距等于物距,物像对称,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因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已此人身高1.6m,所以他在镜中的像高也是1.6m。
    因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他以2m/s的速度在垂直平面镜的方向上走近平面镜时,
    他在平面镜中的像也以2m/s的速度在垂直平面镜的方向上走近平面镜。
    故选项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点评】平面镜成像现象中,不论视觉上感觉像变大还是变小,事实上像的大小都没变,总与物大小相同。
    3.(3分)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镇江市举办了中学生汉字听写大赛。下列词语中涉及的物理现象和对它的解释相符的是(  )
    A.镜花水月——光的直线传播
    B.一叶障目——光的直线传播
    C.杯弓蛇影——光的折射
    D.海市蜃楼——光的反射
    【分析】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有: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现象等;
    光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就会发生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就是光的反射,我们能够看到不发光的物体也是由于光的反射;
    光在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解答】解:A、镜花水月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故A错误;
    B、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是指一片叶子挡在眼前就看不见东西了,这是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故B正确;
    C、“杯弓蛇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错误;
    D、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发生折射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成语、诗词、歌词中蕴含的物理知识要从字面去理解其含义,是一种创新的题型。
    4.(3分)下列实例中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用B超做体检
    B.用声呐探测海深
    C.蝙蝠利用声波导航
    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分析】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根据描述内容逐项分析作答即可。
    【解答】解:A.用B超做体检是因为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故A错误;
    B.声呐探测海洋深度,利用的是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B错误;
    C.蝙蝠利用声波导航,是因为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故C错误;
    D.医生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利用的是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与信息和能量,是一道基础题。
    5.(3分)小明在阅读一篇科普文章时,了解到,阳光从太阳传播到地球需要大约500秒的时间,由此可以估算出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最接近下列选项中的(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约为3×108m/s)(  )
    A.1.5×1011m B.3×105m C.1.5×108m D.3×108m
    【分析】已知速度和时间,根据s=vt求距离。
    【解答】解: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约为3×108m/s,阳光从太阳传播到地球需要大约500s的时间,由此可以估算出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约为:
    s=vt=3×108m/s×500s=1.5×1011m,则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点评】此题本质上是考查了对公式:路程=速度×时间,即s=vt的运用,注意科学记数法的运算不能搞错。
    6.(3分)2022年7月24日,搭载问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火箭与问天实验舱分离前升空的过程中,若认为问天实验舱是静止的,则选取的参照物可能是(  )
    A.火箭 B.地面上的人 C.中国空间站 D.地球
    【分析】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
    【解答】解:火箭与问天实验舱分离前升空的过程中,问天实验舱与火箭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以火箭为参照物,实验舱是静止的;以地面上的人、中国空间站和地球为参照物,相对位置都发生了改变,问天实验舱是运动的,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在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时,关键看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
    7.(3分)下列四个选项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  )
    A.航模飞行器以11m/s 的速度飞行
    B.汽车以54km/h 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
    C.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用10s 跑完全程
    D.从30m 高处竖直下落的物体用了2.5s
    【分析】根据公式v=分别算出各选择项中描述的物体的运动速度,并使单位统一为国际单位,再进行比较选出平均速度最大的物体。
    【解答】解:航模飞行器的平均速度为11m/s;
    汽车的平均速度为54km/h=15m/s;
    百米赛跑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v===10m/s;
    从30m高出竖直下落的物体的平均速度v′===12m/s;
    可见,平均速度最大的是汽车的平均速度。
    故选:B。
    【点评】在做此类选择题时,有的要先用公式v=计算出速度,但最根本的是统一到国际单位制才能比较大小。
    8.(3分)下列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正确的是(  )
    A.春天冰雪逐渐融化成水一汽化、吸热
    B.夏天自来水管外壁上出现的水一液化、放热
    C.秋天出现笼罩大地的浓雾一汽化、放热
    D.冬天窗户玻璃上形成的冰花一凝固、吸热
    【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
    (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3)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解答】解:
    A、春天,冰雪融化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熔化过程,熔化吸热,故A错误;
    B、夏天,自来水管外壁上出现的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B正确;
    C、秋天,出现笼罩大地的浓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C错误;
    D、冬天,窗户玻璃上形成的冰花是气态的水蒸气直接变成固态的冰,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9.(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使用精密仪器和改进实验方法都可以避免误差
    B.如果测量次数非常多,再取平均值,误差就不存在了
    C.正确测得某一本书的长为2.570dm,测量时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
    D.0刻度磨损的刻度尺无法进行测量
    【分析】(1)改进测量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求多次测量的平均值等,可以减小误差;
    (2)误差可以减小但不能消除;
    (3)在刻度尺的使用要求中,记录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据此我们对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倒数第二位的单位就可以了;
    (4)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注意刻度尺的0刻度线是否磨损,已经磨损的,应该从其它刻度量起,然后减去前面的刻度作为物体的长度。
    【解答】解:A、误差是不能避免的,但通过改进测量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求多次测量的平均值等,可以减小误差,故A错误;
    B、测量的次数非常多,再取平均值,会使测量误差变得更小,但误差不能消除,故B错误;
    C、根据测量结果2.570dm,依次分析可知,“2”的单位为分米,“5”的单位为厘米,“7”的单位为毫米,“0”为估读值,因为最后一位是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可知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应为1mm,故C正确;
    D、零刻度线磨损的刻度尺,可以从其它整数刻度开始测量,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正确使用刻度尺是必须要掌握的一项基本实验技能,在掌握刻度尺使用方法的前提下要学会其他测量工具的使用。
    10.(3分)为庆祝建党100周年,某学校组织男女大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其中关于声音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女生的音调高是因为女生的声音响度大
    B.两位男生唱歌音调和响度相同,我们就无法分辨出两人的声音
    C.合唱时不管男生女生的发声频率都在20~20000Hz之间
    D.观众听到合唱声音的响度大小是不相同的
    【分析】(1)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决定的;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音色是发声体的材料与结构决定的;
    (2)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产生的音色会不同;
    (3)人的发声频率一般在85﹣1100Hz之间,听觉频率在20﹣20000Hz之间;
    (4)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
    【解答】解:A、女生的音调高是因为女生声音的频率高,但振幅不一定大,响度不一定大,故A错误;
    B、如果两位学生的音调和响度相同,我们可以通过音色分辨两人的声音,故B错误;
    C、人的发声频率一般在85﹣1100Hz之间,合唱时不管男生女生的发声频率都在85﹣1100Hz之间,故C错误;
    D、观众听到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和距离有关,因此观众听到合唱声音的响度大小是不相同的,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特征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且影响三个特征的因素各不相同。
    (多选)11.(4分)图甲是观察某物质熔化和凝固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直接对试管加热,熔化过程更明显
    B.在t=5min时,该物质处于液态
    C.该实验一定是恰好在第10分钟撤走的酒精灯
    D.该物质的凝固点是45℃
    【分析】(1)在做熔化实验时一般采用水浴法加热,这样做可以使试管中的物质受热均匀,也可以使温度上升缓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晶体在熔化过程或凝固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态;
    (3)酒精灯撤去之后,石棉网温度依然比较高,会继续加热一段时间;
    (4)晶体在熔化或凝固时的温度是熔点或凝固点。
    【解答】解:A、做熔化实验时,将装有该物质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叫做水浴法加热,这样做可以使试管中的物质受热均匀,也可以使温度上升缓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故A错误;
    B、由图知,有一段时间内物质吸热但温度不变,所以该物质是晶体,从3min开始熔化,到6min结束,故在t=5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故B错误;
    C、酒精灯撤去之后,石棉网温度依然比水温度高,烧杯内的水可以继续吸热,水温还可以上升,物质的温度也会继续上升,由图分析可知,应该是在第10分钟前撤走酒精灯,故C错误;
    D、由图知,该物质凝固时对应的温度是45℃,则该物质的凝固点为45℃,故D正确。
    故选:ABC。
    【点评】此题通过图像分析,考查了学生的识图能力,在分析时特别注意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理解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多选)12.(4分)甲、乙两物体同时由同一位置开始在水平面上向东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2s末物体乙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
    B.第4s末两物体的运动速度恰好相等
    C.前2s内,以乙物体为参照物,甲物体在向西运动
    D.前4s内,甲、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分析】此图像为s﹣t图像,先明确甲乙的运动状态,然后比较甲乙的运动速度和通过的距离。
    【解答】解:由图像知,甲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说明甲通过的路程与其时间成正比,即甲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前2s,乙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所以做匀速直线运动;2s后乙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处于静止状态,即乙是先匀速直线运动后静止。
    A、第2s末,乙的路程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乙是静止状态,故A错误;
    B、4s 时甲是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乙是静止状态,速度不同,故B错误;
    C、由图可知,甲的速度为v===2 m/s;乙的速度为v′===4m/s,
    甲乙都向东匀速运动,v′>v,所以以乙为参照物,甲向西5运动,故C正确;
    D、由图知:前4s内甲、乙两物体运动的路程都是8m,时间都是 4s,所以甲、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故D正确。
    故选:CD。
    【点评】此题考查了s﹣t图像的分析和平均速度计算公式的应用,根据图像特点确定物体运动状态,是解决此类问题的第一步。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19分)
    13.(3分)“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关节气的谚语:“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液化 形成的小水滴;“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凝华 形成的小冰晶;“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 凝固 现象。(以上三空填物态变化名称)
    【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解答】解: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河水结冰是水凝固为冰。
    故答案为:液化;凝华;凝固。
    【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14.(4分)一束光线照射到平面镜上,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20°,则反射角为  70 度,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140 度,光的传播方向被改变了  40 度;如果入射角减小1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减小  20 度。
    【分析】入射角为入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和,据此答题。
    【解答】解:一束光线照射到平面镜上,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20°,此时入射角为7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反射角为70°;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和,即140°;此时光的传播方向被改变了40°;如果入射角减小10°,入射角为60°,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20°,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减小20°;
    故答案为:70;140;40;20。
    【点评】本题考查了探究光的反射实验,光的反射遵循反射定律。
    15.(2分)甲、乙两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两车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之比是4:1,则速度之比是  4:1 ,若两车经过路程之比为2:3,所用的时间之比是1:2,则速度之比是  4:3 。
    【分析】(1)由v=可知,时间相同时,速度之比等于路程之比;
    (2)知道两车经过的路程之比、所用的时间之比,利用速度公式求速度之比。
    【解答】解:
    (1)时间相同时,路程之比是4:1,由v=可知,速度之比等于路程之比,比值也为4:1;
    (2)若两车经过的路程之比是2:3,所用的时间之比是1:2,速度之比==×=×=4:3。
    故答案为:4:1;4:3。
    【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因为是求比值,要细心,防止因颠倒而出错!
    16.(3分)教学楼走廊里挂着一块平面镜,某同学走近镜子时,他在镜中像的大小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同学间可以通过镜子互相看对方,表明了反射时光路是 可逆的 ;上课时,有时有的同学看黑板会感觉“晃眼”,这是因为黑板这时发生了 镜面反射 。
    【分析】(1)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虚像和物体大小相等,跟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
    (2)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3)平行光线经平面镜之后平行射出,这种反射是镜面反射。
    【解答】解:某同学在平面镜中成虚像,虚像大小和该同学大小相等,当该同学走进平面镜时,该同学本身大小不变,所以该同学的像大小不变。
    同学间可以通过镜子互相看到对方,表明了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上课时,有时有的同学看黑板会感觉“晃眼”,这是因为黑板这时发生了镜面反射。
    故答案为:不变;可逆的;镜面反射。
    【点评】(1)人离平面镜越近感觉像越大,像的大小实际上是没有发生变化的,只是眼睛看像的视角变大,是眼睛的一种错觉。
    (2)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中,光路都是可逆的。
    17.(3分)“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  响度 大。吹笛子时,用手指按压不同的小孔,可以改变笛子发声的  音调 ,我们能分辨出熟人说话的声音是由于每个人说话的  音色 不同。(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
    【分析】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解答】解:“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吹笛子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笛孔可以改变空气柱振动的频率,从而发出音调不同的声音;
    不同人的声带发声结构不同,所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可以通过音色辨别熟人的声音。
    故答案为:响度;音调;音色。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三个特征,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但相对较简单。
    18.(3分)如图所示,OA、OB和OC是射到空气和玻璃界面上的入射线、反射线和折射线三条光线,则反射角为  30 度,折射角为  60 度,界面的  右 边是玻璃。

    【分析】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而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解答】解:(1)由图可知,XX′是∠BOC的角平分线,因此XX′是法线;YY′为界面;
    (2)因为CO和BO分居法线两侧,并且在同种介质中,因此CO为入射光线,OB为反射光线,OA为折射光线;
    ∠BOX′为反射角,大小为90°﹣60°=30°;∠AOX为折射角,大小为60°。
    (3)由图可知,入射角∠COX′小于折射角∠AOX,所以光是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即界面的右侧为玻璃。
    故答案为:30;60;右。
    【点评】知道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关系,会根据光路图识别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并且会求入射角、反射角或折射角。
    19.(2分)小明一家去南京旅游,在公路的十字路口,他看到图甲所示标志牌,同时,他又看了一下汽车的表盘(图乙),此时汽车的速度是 25 m/s,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前提下,小明他们至少行驶 1.5 h才能到达南京。


    【分析】(1)汽车速度计的读数单位是km/h,分度值为10km/h,根据指针位置读出汽车行驶的速度,1m/s=3.6km/h;
    (2)标志牌上“40”为限速标志,是指从标志牌所在地到南京的最大车速;“南京60km”是指此地到南京的距离,利用t=求小明他们行驶到达南京的最短时间。
    【解答】解:
    (1)汽车速度计的分度值为10km/h,指针指示汽车行驶的速度为90km/h=25m/s;
    (2)标志牌上“40”为限速标志,是指从标志牌所在地到南京的最大车速为40km/h;
    “南京60km”指此地到南京s=60km,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前提下,
    由v=得从标志牌到南京至少行驶的时间:
    t最小===1.5h。
    故答案为:25;1.5.
    【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关键是明白交通标志牌所表示的意义,要明确: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不要超速行驶!
    三.作图题(共3小题,每题2分,共6分)
    20.(2分)如图,根据平面镜中的像画出物体AB。

    【分析】(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为虚像,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左右互换,即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2)分别作出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连接AB即可。
    【解答】解: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分别作出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连接AB即为物体。如图所示:

    【点评】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根据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只要作出像点对应的端点,连接即为物体。要严格按要求做。
    21.(2分)如图所示,MP,NP是两块成60°的平面镜,入射光线AO与平面镜成30°入射,请画出入射光线AO经两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光线AO在O点的反射角的度数。

    【分析】(1)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结合数学知识得出反射光线与NP垂直,然后根据当光与镜面垂直时,反射光线沿原路返回作图,然后即可解答。
    【解答】解:过入射点垂直于MP作出法线,入射光线AO与平面镜MP成30°入射,则入射角等于90°﹣30°=60°,故反射角也等于60°,
    则反射光线与平面镜MP的夹角为30°,又知两块平面镜相交成60°角,所以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知,反射光线与NP垂直,当光与镜面垂直时,反射光线沿原路返回,如图所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光的反射定律的掌握和应用,要知道在此题中光不只是经过一次反射,并且当光与镜面垂直时,反射光线沿原路返回。
    22.(2分)请作出如图所示入射光线经过玻璃砖AC面后大致的折射光线。

    【分析】当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将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即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解答】解:过入射点作出法线,根据光由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在法线另一侧的空气中画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光的折射规律作图,注意作图时要规范。
    四.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23分)
    23.(8分)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有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时间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时刻: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v= 进行测量的。所用的测量工具是  刻度尺 和  秒表 。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  缓 (填“陡”或“缓”)些。
    (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
    sBC= 50.0 cm,tBC= 1 s,vAC= 0.3 m/s。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导致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  大 (填“大”或“小”)。

    【分析】(1)根据公式v=,要测出速度,应测量出小车运动的距离和时间,所以要用到刻度尺和秒表。
    (2)若要计时方便,应让下车下滑速度慢些,运动的时间长些;
    (3)刻度尺的分度值为2mm,sBC为小车在B、C两点前端刻度值之差;tBC由B、C两点的时刻之差求出;sAC为小车在A、C两点前端刻度值之差;tAC由A、C两点的时刻之差求出;用公式v=计算平AC段均速度;
    (4)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计时过晚,使所计时间偏小。
    【解答】解:(1)平均速度是指某段时间内的路程与这段时间的比值,计算公式为v=,实验中要用刻度尺测量路程,用秒表测量时间。
    (2)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缓一些。
    (3)由图知,sBC=60.0cm﹣10.0cm=50.0cm,tBC=15:35:23﹣15:35:22=1s,
    sAC=100.0cm﹣10.0cm=90.0cm=0.90m,tAC=15:35:23﹣15:35:20=3s,
    vAC===0.3m/s。
    (4)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计时晚,所计时间偏小,用公式v=算出的速度偏大。
    故答案为:(1)v=;刻度尺;秒表;(2)缓;(3)50.0;1;0.3;(4)大。
    【点评】“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一定学会读出路程和时间,按平均速度的定义代入v=算出平均速度,测量过程中注意时间与路程的统一。
    24.(6分)在“研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表一:
    测温物质
    凝固点/℃
    沸点/℃
    水银
    ﹣39
    357
    酒精
    ﹣117
    78
    表二: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88
    90
    92
    94

    97
    98
    98
    98
    (1)为了完成本次实验,由表1可知,应选用的液体温度计测温物质为  水银 的温度计;
    (2)如图甲所示,刚倒入热水时发现温度计管壁外侧模糊,很难看清示数,主要原因是  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在温度计管壁外侧 ;
    (3)烧杯上方加一纸盖后进行实验,如图乙所示。每隔1min记录温度计示数(如表二),4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温度为  96 ℃,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由表可知水的沸点为  98 ℃;
    (4)请在图丁方格纸上画出“温度﹣时间”关系图像。
    (5)有同学在实验时,发现从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所用时间过长,为了节省燃料,缩短实验时间,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提高水的初温 、 减少水的质量 (写两种)。
    【分析】(1)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液体温度计所测温度应高于温度计内液体的凝固点,低于液体的沸点。
    (2)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称为液化,水蒸气遇冷的物体时会发生液化现象。
    (3)进行温度计的读数,在读数之前首先要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此时的温度就是沸点。
    (4)首先根据表中数据进行描点,然后将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5)提高水的初温或减少水的质量,可以节省燃料,缩短实验时间。
    【解答】解:(1)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100℃,酒精的沸点是78℃,水银的沸点是357℃,酒精的沸点低于水的沸点,水银的沸点高于沸水的温度,所以测沸水的温度要选水银温度计。
    (2)将热水倒入烧杯中,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温度计管壁时会发生液化,在管壁上出现了一层小水珠,所以温度计管壁看上去很模糊。
    (3)由图丙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所以温度计的示数为96℃;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当温度到达98℃时就不再升高了,因此水的沸点为98℃。
    (4)根据表中数据进行描点,然后将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下图所示:

    (5)有同学在实验时,发现从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所用时间过长,为了节省燃料,缩短实验时间,可以采取的方法是提高水的初温或减少水的质量,还可以给烧杯加盖等。
    故答案为:(1)水银;(2)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在温度计管壁外侧;(3)96;98;(4)如图所示;(5)提高水的初温;减少水的质量。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以及不同物质沸点的比较,同时考查了液体沸腾时的规律。这些都是该实验中应该重点掌握的内容。
    25.(8分)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张白纸,再准备A、B两支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然后把点燃的蜡烛A立在玻璃板前,又把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该实验选择两个相同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大小 关系。
    (2)实验时应选较 薄 (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竖立在水平桌面上,在实验过程中,将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一侧,则蜡烛B应放在玻璃的另一侧。一边移动蜡烛B,一边 用眼睛透过玻璃板观察 ,(选填“用眼睛透过玻璃板观察”或“直接观察B”),操作过程中蜡烛B不点燃的好处是 A的像更清晰 ,当 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 时便停止移动蜡烛B,B的位置即为蜡烛A像的位置
    (3)将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玻璃板没有垂直放在桌面上 。
    (4)如图是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他们接下来的操作是 连接像与物对应点并测出到镜面的距离 ,再 判断连线与镜面是否垂直,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是否相等 。

    【分析】(1)实验时采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一支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并点燃,另一支放在玻璃板的后面,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可以确定像的位置,同时也可以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2)①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每个反射面都可以成一个像,这样由于两个像的干扰,像的位置不易确定准确,需要两个像距离越近越减小误差;
    ②蜡烛B在A的另一侧,可以观察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只有当它们完全重合时,才能更好的比较其大小关系。
    本身实验的目的是确定像的位置,而若是点燃后方蜡烛则无法分辨像与后方蜡烛的真实火焰。
    (3)实验时,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像会偏下或偏上,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和物体的像不能完全重合。
    (4)从实验的目的:探究,验证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角度分析即可。
    【解答】解:(1)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时,采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2)玻璃板越薄,两个反射面所在的像距离越近,这样可以使确定的像的位置更加准确,厚玻璃板会形成两个像,会影响对实验结果的判断;
    一边移动蜡烛B,眼睛一边透过玻璃板观察,在确定A的像位置之前观察到的是蜡烛A的像与蜡烛B不重合;如果在点燃玻璃板后方的蜡烛,平面镜则因为光太亮而几乎无法观察蜡烛火焰像的位置,因此操作过程中蜡烛B不点燃的好处是A的像更清晰;当B与A的像完全重合时便停止移动蜡烛B,B的位置即为蜡烛A像的位置。
    (3)将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论怎么移动也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可能是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
    (4)本实验是探究、验证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他们下一步应该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测量各点到镜面的距离,判断连线与镜面是否垂直,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是相等。
    故答案为:
    (1)大小;
    (2)薄;用眼睛透过玻璃板观察;A的像更清晰;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
    (3)玻璃板没有垂直放在桌面上;
    (4)连接像与物对应点并测出到镜面的距离;判断连线与镜面是否垂直,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是否相等。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能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正确分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是中考出题的一个热点,本题围绕这个探究过程可能遇到的问题,解决办法,合理的思考和解释来考查同学的。
    五.计算题(共2小题,共14分)
    26.(6分)“此生必驾318”是很多人的梦想。通常是指318国道中成都至拉萨这段2142千米的路段。于1958年正式通车。南线从雅安起与国道108分道,向西翻越二郎山;318川藏南线在北纬30度线上,被誉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318国道。
    (1)某货车司机驾驶17米长的双桥车穿过4176米长的二郎山隧道,如果车速是20m/s。则完全穿过该隧道需要多少秒?(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2)从成都到雅安148km,该货车开了2h;从雅安到康定214km,该货车开了3h,求成都到康定该货车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分析】(1)货车完全通过隧道时,货车通过的长度是隧道长加车长,货车完全通过隧道时,货车通过的长度是隧道长加车长,运用速度公式得到货车完全穿过该隧道需要的时间;
    (2)前后两段路程相加得到总速度,速度公式得到成都到康定该货车的平均速度。
    【解答】解:(1)完全穿过该隧道,货车通过的路程s=4176m+17m=4193m,
    完全穿过该隧道需要的时间t=≈210s。
    (2)成都到康定该货车通过的路程s1=148km+214km=362km;
    成都到康定该货车用时间t1=2h+3h=5h;
    成都到康定该货车的平均速度v1==72km/h。
    答:(1)完全穿过该隧道需要的时间为210s。
    (2)成都到康定该货车的平均速度为72km/h。
    【点评】本题考查速度公式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注意货车完全通过隧道时,货车通过的长度是隧道长加车长,平均速度是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27.(8分)如表所示:是一些介质中的声速,请同学们观察表格回答以下问题:
    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m•s﹣1)
    空气(0℃)
    331

    3230
    空气(15℃)
    340

    3750
    煤油(25℃)
    1324

    5000
    水(常温)
    1500

    5200
    (1)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有什么规律(写出两条)?
    (2)在长为850m的金属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个声音,两声相隔2.33s.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该金属管可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此时气温约为15℃)。
    【分析】(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不同介质中声音传播速度是不一样的,而且温度也是影响传播速度的重要因素。
    (2)先利用v=计算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求出在金属管中的传播时间,再利用速度公式求声音在金属管内的传播速度,对应数据表找出金属管的材料。
    【解答】解:(1)根据固体、液体和气体中的速度不同,可得出结论: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有关,气体中的声速最小、液体次之,固体中最大。
    根据两次空气中的声速不同,得出结论:声速与温度有关。
    (2)①由v=得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是:
    t1===2.5s;
    声音在金属管内传播的时间:
    t2=t1﹣△t=2.5s﹣2.33s=0.17s;
    ②声音在金属管内传播的速度:
    v2===5000m/s。
    ③查表知:金属管可能是铝制成的。
    答:(1)介质的种类;温度;
    (2)①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5000m/s;②该金属管可能是由铝制成的。
    【点评】学会分析数据表,得到物理规律,同时熟练运用速度的公式及其变形是解答的关键。

    相关试卷

    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2023-2024学年物理九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2023-2024学年物理九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某体重测试仪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图像中,能描述晶体熔化过程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盘龙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盘龙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共14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