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一轮复习】统编教材文言实词盘点(记与练)
【2023一轮复习】统编教材文言实词盘点(记与练)55:胜、识、使
展开
这是一份【2023一轮复习】统编教材文言实词盘点(记与练)55:胜、识、使,共6页。
【2023一轮复习】统编教材文言实词盘点(记与练)55:胜、识、使120个考纲实词+其他常考实词 【实词积累】 【名句导引】1.舟循川则游速,人顺路则不迷。——马总《意林·唐子》2.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苏轼《代侯公说项羽辞》 今日积累:(163)胜 (164)识 (165)使(163)胜 shèng shēngshèng词性词义典例及出处(1)名词①胜利此五者,知胜之道也(《谋攻》)(2)动词①战胜,取胜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六国论》)②超过,胜过日出江花红胜火(《忆江南》)(3)形容词①优美的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②盛大的童子何知,躬逢胜饯(《滕王阁序》)shēng(1)动词禁得住,忍得住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鸿门宴》)(2)副词尽,完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寡人之于国也》)【成语助记】 百战百胜 每战必胜。形容所向无敌。举不胜举 列举也列举不完。形容数量很多。反败为胜 扭转败局,变为胜利。防不胜防 防:防备;胜:尽。形容防备不过来。不胜枚举 胜:尽;枚:个。不能一个个地列举出来。形容数量很多。人定胜天 人定:指人谋。指人力能够战胜自然。喜不自胜 胜:能承受。喜欢得控制不了自己。形容非常高兴。战无不胜 形容强大无比,可以战胜一切。也比喻办任何事情都能成功。美不胜收 胜:尽。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数不胜数 数:计算。数都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很难计算。指不胜屈 指:手指;屈:弯曲。扳着指头数也数不过来。形容为数很多。名山胜川 风景优美的著名河山。名山胜水 风景优美的著名河山。同“名山胜川”。名胜古迹 风景优美和有古代遗迹的著名地方。【推导助记】本义是“禁得起,忍得住”,所以能坚持到最后(即“尽”)并“胜过、超过”他人而取得最后的“胜利”,胜利当然要举行“盛大的”庆祝宴会,胜利是“美好”的事,由此又引申出“优美的山水古迹”。 (164)识 shí zhìshí词性词义典例及出处(1)动词①懂得,知道识众寡之用者胜(《谋攻》)②认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③识别,觉察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孔雀东南飞》)(2)名词知识,见识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刘开《问说》)zhì通“志”(1)名词标记,记号公拆袄,出珠授之,封识宛然(《记王忠肃公翱事》)(2)动词记住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石钟山记》)【成语助记】 见多识广 见过的多,知道的广。形容阅历深,经验多。识途老马 老马认识路。比喻对某种事物十分熟悉的人。通才练识 博学多才,见识练达。识时达变 认清时势,通达权变。目不识书 指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不甚识字或不识字。高才远识 才能高超,见识深远。见经识经 形容一看便明白,十分机灵。寒腹短识 形容人知识贫乏,见识短浅。高明远识 高明:(见解或技能)高超。远识:远大的眼光。指见识高远。亦作“高明远见”。闳识孤怀 远大的见解,独特的情操。才多识寡 才:才识。识:见识。寡:少。天资高,但见识少。才蔽识浅 蔽:塞而不通。才能蔽塞见识浅陋。【推导助记】本义是“知道,认识,能辨别”。既然“知道”,当然就能“记住”。为了更好的记住事物,需要做一些“标记”,故又有“标记”的意义。 (165)使 shǐ词性词义典例及出处(1)动词①命令,派遣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原列传》)②叫,让试使斗而才(《促织》)③主使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使也(《五人墓碑记》)④使唤人皆得以隶使之(《五人墓碑记》)⑤致使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阿房宫赋》)⑥出使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廉颇商相如列传》)(2)名词①使命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荆轲刺秦王》)②古代官名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③使者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廉颇蔺相如列传》)(3)连词假使,如果使人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鱼我所欲也》)【成语助记】 见风使舵 看风向转发动舵柄。比喻看势头或看别人的眼色行事。神差鬼使 好象有鬼神在支使着一样,不自觉地做了原先没想到要做的事。顺风使帆 顺着风势扯帆行船。比喻趁着有利的情势行事。使酒骂座 称在酒宴上借酒使性、辱骂同席的人。鬼设神使 指天造地设,非人力所能成就。箕帚之使 持箕帚,以供扫除之役。借作己妻之谦称。使羊将狼 将:统率,指挥。派羊去指挥狼。比喻不足以统率指挥。也比喻使仁厚的人去驾驭强横而有野心的人,这要坏事。使愚使过 使:用;愚:笨。用人所短,为己服务。也形容利用人的不同特点,以发挥他的长处。使智使勇 使:用。用人所长,以收其功。使嘴使舌 搬弄口舌。【推导助记】有两个基本义:一是连词,假使;一是叫,让。由“叫,让”引申出“奉使命”(奉使命不就是被“叫”去做事吗?),进一步引申出奉使命的人“使臣”。 【强化练习】 一、填写词义胜(1)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________(《六国论》)(2)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________(《六国论》)(3)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________(《琵琶行》)(4)旧时栏楯,亦遂增胜________(《项脊轩志》)(5)童子何知,躬逢胜饯________(《滕王阁序》)(6)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________(《鸿门宴》)(7)材木不可胜用也________(《寡人之于国也》)(8)予观夫巴陵胜状________(《岳阳楼记》)(9)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________(《陈情表》) 识(1)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________ (《滕王阁序》)(2)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________ (《琵琶行》)(3)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________ (《声声慢》)(4)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________ (《论语》)(5)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________ (《伤仲永》)(6)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________ (《孔雀东南飞》) 使(1)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________ (《廉颇蔺相如列传》)(2)求人可使报秦者________ (《廉颇蔺相如列传》)(3)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________ (《烛之武退秦师》)(4)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________ (《廉颇蔺相如列传》)(5)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________ (《过秦论》)(6)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________ (《阿房宫赋》)(7)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________ (《阿房宫赋》)(8)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________ (《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语段练习【胜】古有一男子,才貌俱佳,官至三品,遭人嫉,被贬。心忧,酒醉不胜( )杯杓,至胜( )地,仍不能胜( )心忧,遂发愤,立志定当胜( )于前,无奈天不遂人意,屡受挫折,其心之愤,何可胜( )道也哉!【识】苏轼至临安,与黄庭坚相识( ),二人同游花山,见一碑石,其上文字犹可识( ),览后,苏轼曰:“吾辈当识( )之。”【使】燕太子丹使( )荆轲刺秦王。荆轲使( )于秦,见秦王,献图而图穷匕首见。荆轲持匕首刺王,后为王所擒。王曰:“此事由何人使( )?”荆轲不答,死。杜牧论曰:“使( )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参考答案】一、胜:(1)胜利 (2)战胜,取胜 (3)胜过,超过 (4)优美的风景 (5)盛大的 (6)胜任,经得起 (7)尽,完 (8)优美的 (9)能承受,经得起识:(1)知道,明白 (2)认识 (3)认识的,熟悉的 (4)通“志”,记住 (5)认识 (6)识别,觉察使:(1)使者 (2)出使 (3)命令,派遣 (4)叫,让 (5)命令,派遣 (6)致使 (7)假使 (8)派遣 二、【胜】古有一男子,才貌俱佳,官至三品,遭人嫉,被贬。心忧,酒醉不胜(能承受)杯杓,至胜(优美)地,仍不能胜(战胜)心忧,遂发愤,立志定当胜(超过)于前,无奈天不遂人意,屡受挫折,其心之愤,何可胜(尽,完)道也哉!【识】苏轼至临安,与黄庭坚相识(认识),二人同游花山,见一碑石,其上文字犹可识(识别),览后,苏轼曰:“吾辈当识(记住)之。”【使】燕太子丹使(派遣)荆轲刺秦王。荆轲使(出使)于秦,见秦王,献图而图穷匕首见。荆轲持匕首刺王,后为王所擒。王曰:“此事由何人使(主使)? ”荆轲不答,死。杜牧论曰:“使(假如)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一轮复习】统编教材文言实词盘点(记与练)56:是、适、书,共6页。
这是一份【2023一轮复习】统编教材文言实词盘点(记与练)53:却、如、若,共7页。
这是一份【2023一轮复习】统编教材文言实词盘点(记与练)47:就、举、绝,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