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田一中高三2022年下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 即将建成的孝文化公园摩天轮是新田水上乐园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预计开放后会深受游客喜爱。摩天轮悬挂透明座舱,某游客随座舱在竖直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摩天轮转动一周的过程中,游客重力的冲量为零B. 摩天轮转动过程中,游客的机械能保持不变C. 在最高点,游客处于失重状态D. 摩天轮转动过程中,游客重力的瞬时功率保持不变【答案】C【解析】【详解】A.摩天轮转动一周的过程中,重力不为零、时间不为零,根据I=Ft可知乘客重力的冲量不为零,选项A错误;B.摩天轮转动过程中,乘客随座舱在竖直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速度不变,动能不变,但重力势能在变化,因此乘客机械能在变化,选项B错误;C.圆周运动过程中,在最高点,由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向心力指向下方,加速度向下,处于失重状态,选项C正确;D.摩天轮转动过程中,乘客随座舱在竖直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随着位置的改变,速度在竖直方向的分速度在变化,因此乘客重力的瞬时功率在变化,选项D错误。故选C。2. 如图所示,在建筑装修中,工人用质量为m的磨石对斜壁进行打磨,当对磨石加竖直向上的推力F时,磨石恰好能沿斜壁向上匀速运动,已知磨石与斜壁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磨石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 A. Fsin θ B. (F+mg)cos θC. μ(F-mg)sin θ D. μ(F-mg)cos θ【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磨石受重力、推力、斜壁的弹力及摩擦力而处于平衡状态由图可知,F一定大于重力;先将重力及向上的推力合力后,将二者的合力向垂直于斜面方向及沿斜面方向分解可得:平行斜面方向垂直斜面方向则故选C。3. 如图所示A、B两个物体叠放在一起,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B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1,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2.已知物体A的质量m=2kg,物体B的质量M=3kg,重力加速度g取10m/s2.现对物体B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为使物体A与物体B相对静止,则恒力的最大值是(物体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A. 20N B. 15N C. 10N D. 5N【答案】B【解析】【详解】当F作用在物体B上时,A、B恰好不滑动则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对物体A隔离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μ2mg=ma 对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ax-μ1(m1+m2)g=(m1+m2)a;联立以上各式解得:Fmax=15N,故B正确,ACD错误.4.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中国自行研制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2020年左右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以形成全球覆盖能力。如图所示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部分卫星的轨道示意图,已知a、b、c三颗卫星均做圆周运动,a是地球同步卫星,则( )A. 卫星a的角速度小于c的角速度 B. 卫星a的加速度大于b的加速度C. 卫星a的运行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D. 卫星b的周期大于24h【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整理得,,,A.a的轨道半径大于c的轨道半径,因此卫星a的角速度小于c的角速度,A正确;B.a的轨道半径与b的轨道半径相等,因此卫星a的加速度等于b的加速度,B错误;C.当r=R时,环绕速度为第一宇宙速度,即a的轨道半径大于地球半径,因此卫星a的运行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C错误;D.a的轨道半径与b的轨道半径相等,卫星b的周期等于a的周期,为24h,D错误。故选A。5. 两电荷量分别为q1和q2的点电荷固定在x轴上的O、M两点,两电荷连线上各点电势φ随x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C为ND段电势最低的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q1、q2为等量异种电荷B. N、C两点间场强方向沿x轴负方向C. N、D两点间的电场强度大小沿x轴正方向先减小后增大D. 将一正点电荷从N点移到D点,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答案】C【解析】【详解】A.根据q1左侧和q2右侧电势随距离增大而降低可判断两者均为正电荷,故A错误;B.N、C间的电场方向沿x轴正方向,C点场强为0,故B错误;C.根据N→D间图线的斜率大小先减小后增大可知,场强先减小到零后反向增大,故C正确;D.正电荷从N移到D,由Ep=qφ知,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故D错误。故选C。6. 2022年北京冬奥会在某次冰壶比赛中,如图所示:蓝壶静止在大本营Q处,材质相同,质量相等的红壶与蓝壶发生正碰,在摩擦力作用下最终分别停在M点和N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碰后两壶所受摩擦力的冲量相同B. 两壶碰撞过程为弹性碰撞C. 碰后蓝壶速度约为红壶速度的4倍D. 红壶碰前速度约为碰后速度的3倍【答案】D【解析】【详解】A.碰后两壶运动距离不相同,则碰后两球速度不相同,因此动量的变化量不相同,根据动量定理可知后两壶所受摩擦力的冲量不相同,A错误;C.碰后红壶运动的距离为蓝壶运动的距离为二者质量相同,二者碰后的所受摩擦力相同,即二者做减速运动的加速度相同,对红壶有对蓝壶有联立可得即碰后蓝壶速度约为红壶速度的2倍,C错误;D.设红壶碰前速度为,根据动量守恒,则有解得即红壶碰前速度约为碰后速度的3倍,D正确;B.碰前的动能为碰后动能为比较可知,有机械能不守恒,即不是弹性碰撞,B错误。故选D。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5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得0分。7. 某电场在直角坐标系中的电场线分布情况如图所示,O、M、N为电场中的三个点,则由图可得( )A. M点的场强小于N点的场强B. M点的电势低于N点的电势C. 将一负电荷由O点移到M点电势能增加D. 将一正电荷从O点分别移到M点和N点,电场力做功相同【答案】BC【解析】【详解】A.M点的电场线较N点密集,故M点的场强大于N点的场强,故A错误;B.顺着电场线电势降低,故M点的电势低于N点的电势,故B正确;C.O点电势高于M点,故将一负电荷由O点移到M点电势能增加,故C正确;D.M点的电势低于N点的电势,故OM与ON之间的电势差不等,故将一正电荷从O点分别移到M点和N点,电场力做功不相同,故D错误。故选BC。8. 如图所示,一充电后与电源断开的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水平放置,板长为L,板间距离为d,距板右端L处有一竖直屏M。一带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质点以初速度v0沿中线射入两板间,最后垂直打在M上,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两极板间电场强度大小为B. 两极板间电压为C. 整个过程中质点的重力势能增加D. 若仅增大两极板间距,该质点仍能垂直打在M上【答案】BD【解析】【详解】AB. 据题分析可知,小球在平行金属板间轨迹应向上偏转,做类平抛运动,飞出电场后,小球的轨迹向下偏转,才能最后垂直打在M屏上,前后过程质点的运动轨迹有对称性,如图可见两次偏转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qE-mg=mg得到:由U=Ed可知板间电压为:故A错误,B正确;C. 小球在电场中向上偏转的距离为:y=at2而a==g,t=解得:y=故小球打在屏上的位置与P点的距离为:S=2y=重力势能增加量为:EP=mgs=故C错误。D.仅增大两板间的距离,因两板上电量不变,根据E==而C=,解得:E=可知,板间场强不变,小球在电场中受力情况不变,则运动情况不变,故仍垂直打在屏上,故D正确。故选BD。9. 一列简谐横波沿轴传播,已知轴上和处质点的振动图像分别如图1、图2所示,则此列波的传播速率可能是( )A. B. C. D. 【答案】BC【解析】【详解】当该列波向右传播时,根据题干可知1m和7m之间的距离满足的关系为则由可得波速为当n=1时可得;当波向左传播时1m和7m之间的距离关系满足则当n=0时可得;将A和D选项代入两个波速表达式,n均不是整数,因此A和D错误,BC正确。故选BC。10. 如图甲所示,一轻弹簧的两端与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物块A、B相连接,并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现使A瞬时获得水平向右的速度3m/s,以此刻为计时起点,两物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从图像信息可得( )A. 在t1、t3时刻两物块达到共同速度1m/s,且弹簧都是处于压缩状态B. 从t3到t4时刻弹簧由压缩状态恢复到原长C. 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m1:m2=1:2D. 在t2时刻A与B的动能之比为Ek1:Ek2=1:8【答案】CD【解析】【详解】A.由图可知t1、t3时刻两物块达到共同速度1m/s,且此时系统动能最小,根据系统机械能守恒可知,此时弹性势能最大,而t=0、t2、t4三个时刻弹簧处于原长状态,故t1弹簧处于压缩状态,t3时刻弹簧处于伸长状态,故A错误;B.结合图象弄清两物块的运动过程,开始时m1逐渐减速,m2逐渐加速,弹簧被压缩,t1时刻二者速度相等,系统动能最小,势能最大,弹簧被压缩最短,然后弹簧逐渐恢复原长,m2依然加速,m1先减速为零,然后反向加速,t2时刻,弹簧恢复原长状态,由于此时两物块速度相反,因此弹簧的长度将逐渐增大,两木块均减速,当t3时刻,二木块速度再次相等,系统动能最小,弹簧最长,因此从t3到t4过程中弹簧由伸长状态恢复原长,故B错误;C.系统动量守恒,选择开始到t1时刻列方程可知m1v1=(m1+m2)v2将v1=3m/s,v2=1m/s代入得m1:m2=1:2故C正确;D.在t2时刻A的速度为vA=1m/s,B的速度为vB=2m/s,根据m1:m2=1:2,根据解得Ek1:Ek2=1:8,故D正确。故选CD。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5分。)11. “利用单摆测量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1)利用游标卡尺测得金属小球直径如图所示,小球直径d=________cm。(2)某同学根据测量数据画出了如图所示的L-T2图象。由图象可得重力加速度g=________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3)某同学在实验过程中,摆长没有加小球的半径,其他操作无误,那么他得到的实验图象可能是下列图象中的________。A.B.C.D.【答案】 ①. 2.26 ②. 9.9 ③. B【解析】【详解】(1)[1]利用游标卡尺测得金属小球直径d=2.2cm+0.1mm×6=2.26cm(2)[2]根据可得由图线可知解得g=9.9m/s2(3)[3]根据可得则得到的L-T2图像为B。12. 现测定长金属丝电阻率。(1)某次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直径的结果如图所示,其读数是________ mm。(2)利用下列器材设计一个电路,尽量准确地测量一段金属丝的电阻。这段金属丝的电阻Rx约为100 Ω,画出实验电路图,并标明器材代号______。电源E(电动势10 V,内阻约为10 Ω)电流表A1(量程0~250 mA,内阻R1=5 Ω)电流表A2(量程0~300 mA,内阻约为5 Ω)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10 Ω,额定电流2 A)开关S及导线若干 (3)某同学设计方案正确,测量得到电流表A1的读数为I1,电流表A2的读数为I2,则这段金属丝电阻的计算式Rx=________。从设计原理看,其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等”)。【答案】 ①. 0.200(0.198~0.202均可) ②. ③. ④. 相等【解析】【分析】【详解】(1)[1]金属丝直径 d=20.0×0.01 mm=0.200 mm(2)[2]本题要测量金属丝的电阻,无电压表,故用已知内阻的电流表A1充当电压表,由于电流表A1的满偏电压UA1=ImR1=1.25 V比电源电动势小得多,故电路采用分压式接法,电路图如图所示。(3)[3]当电流表A1、A2读数分别为I1、I2时,通过Rx的电流为I=I2-I1Rx两端电压U=I1·R1故不考虑读数误差,从设计原理看,测量值等于真实值。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7分。)13. 为了减少汽车刹车失灵造成的危害,如图所示为高速路上在下坡路段设置的可视为斜面的紧急避险车道.一辆货车在倾角θ=30°的连续长直下坡高速路上,以v0=7 m/s的速度在刹车状态下匀速行驶(在此过程及后面过程中,可认为发动机不提供牵引力),突然汽车刹车失灵,开始加速运动,此时汽车所受到的摩擦力和空气阻力共为车重的0.2.在加速前进了x0=96 m后,货车冲上了平滑连接的倾角α=37°的避险车道,已知货车在该避险车道上所受到的摩擦力和空气阻力共为车重的0.65.货车的各个运动过程均可视为直线运动,取sin 37°=0.6,g=10 m/s2.求:(1)货车刚冲上避险车道时的速度大小v;(2)货车在避险车道上行驶的最大距离x.【答案】(1)25 m/s(2)25 m【解析】【详解】(1)设货车加速下行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1,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mgsin θ-k1mg=ma1解得:a1=3 m/s2由公式v2-v02=2a1x0解得:v=25 m/s(2)设货车在避险车道上行驶的加速度大小为a2,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mgsin α+k2mg=ma2解得:a2=12.5 m/s2由v2-0=2a2x解得:x=25 m14.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方存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一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大小可忽略)用轻质绝缘细线悬挂于O点,小球带电荷量为+q,静止时距地面的高度为h,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37°,重力加速度为g.(sin 37°=0.6,cos 37°=0.8) 求:(1)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E;(2)现将细线剪断,小球落地过程中小球水平位移的大小;(3)现将细线剪断,带电小球落地前瞬间的动能.【答案】(1) (2) (3)【解析】【详解】(1)小球静止时,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由Tcos37°=mg Tsin37°=qE解得:(2)剪断细线,小球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水平方向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运动,由Eq=max=at2h=gt2解得:x=0.75h(3)从剪断细线到落地瞬间,由动能定理得:15.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圆环A套在足够长的光滑水平杆上,位于水平地面上M点的正上方L处。可视为质点小物块B的质量为,通过长度为L的轻绳与A连接,初始时轻绳处于水平状态,A、B均处于静止。某时刻由静止释放B,B到达最低点时的速度恰好与水平地面相切,此时轻绳恰好断裂,之后B在水平地面上向右运动,一段时间后在N点平滑进入内壁光滑的竖直固定细圆环,圆环的半径在N点平滑离开圆环时的速度可能向左,也可能向右。已知物块B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求:(1)轻绳断裂时物块A、B各自的速度大小;(2)从开始运动到轻绳断裂小圆环A的位移大小;(3)若B在圆环运动的过程中始终不脱离轨道,求M到N的距离满足的条件。【答案】(1),;(2);(3)和【解析】【详解】(1)物块开始释放至轻绳断裂,对A、B组成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选向左的方向为正,有A、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有由以上两式得轻绳断裂时圆环A的速度大小小物块B的速度大小(2)物块B自开始释放至最低点的过程,设A水平方向位移大小为x1,B水平方向位移大小为x2,A、B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有小圆环A的水平位移大小(3)①物块B在圆环内可以做完整的圆周运动,恰好过圆环最高点有从N点到最高点机械能守恒有从断裂处到N点由动能定理有解得所以M到N的距离满足的条件②物块B在从N点运动到与圆心等高的位置过程有,物块B能运动到圆环中所以即若B在圆环运动的过程中始终不脱离轨道,M到N的距离满足的条件和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南省永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质量监测物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时,只交答题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物理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省永州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