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 下册14.1 促织图片ppt课件
展开蒲松龄(1640—1715),清代著名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市)人。蒲松龄出身没落的地主家庭,成年时,家境衰落,生活贫困。自幼聪慧,学识渊博,19岁应童子试,考中县、府、道三个第一,补博士弟子员。后屡应省试皆落第,71岁,才按例补为贡生。一生穷困潦倒,长期以教书自给。
科场的失败使他悲愤万分:“天孙老矣,颠倒了天下几多杰士。蕊宫榜放,直教那抱玉卞和哭死!……每每顾影自悲,可怜肮脏骨销磨如此!……数卷残书,半窗寒烛,冷落荒斋里。”(〔大江东去〕《寄王如水》)蒲松龄未能攀缘科举出仕,一生都在农村过着清寒的生活。他的思想中固然存在着热衷功名的庸俗的一面,但也有“足迹不践公门”的傲视权贵的一面。在艰难时世中,他逐渐认识到像他这样出身的人难有出头之日,“仕途黑暗,公道不彰,非袖金输璧,不能自达于圣明”(《与韩刺史樾依书》)。他把满腔愤气寄托在《聊斋志异》的创作中。
一世无缘附骥尾,三生有幸落孙山。
有志者,事竟成, 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 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落第自勉联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一生心血的结晶,也是一部以作者书房名称命名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因借叙说奇闻异事,赞美花妖狐魅来鞭挞世间的丑恶,故称作“志异”。郭沫若评论: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他是一位有多方面艺术才能的作家,一生著述丰富。除《聊斋志异》外,还有诗一千几百首,词一百首,散文四百多篇,“俚曲”十四篇,戏曲三本。长篇白话小说《醒世姻缘传》据说也是他作的。
蒲松龄20岁左右开始创作《聊斋》,40岁左右基本完成,后不断增删,至死方止,萃一生心血而成。《聊斋》收集了大量的民间神话传说,多以狐仙鬼怪、鱼精花妖为题材,用以讽刺现实,寄托孤愤。正如该书自序所说:“集腋成裘,忘续明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是悲矣。”。
题材可分为:①婚姻爱情类,如《婴宁》《连城》《小翠》
连城,大户之女。有才名,工刺绣。以诗择婿。应者颇众,有乔生献诗,甚可,父贫之,连城病,几死,生割肤肉活之,父又悔婚。后又死,生悲绝,会于冥府,得友人助而双双复生和好。
故事生动地塑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少女形象——婴宁,并着意刻划了她与王子服相爱过程中天真而近乎狡黠的内心世界。
②批判科举制度类。如《叶生》《司文郎》《颜氏》等
故事描绘了一个聪明美丽而又善良的女子颜氏,见丈夫屡考不中,便女扮男妆替夫考取功名,官御史达十年之久,后退而待奉夫君,空使须眉汗颜。
一瞎和尚用鼻子嗅试卷,以定文章的好坏,让官吏把文章烧了给他闻,竟至:“向壁大呕,下气如雷。”
席父被冤至死,方平赴泉下为父伸冤。然泉下官吏也徇私枉法,乌烟瘴气,方平不畏权势酷刑,不睬金诺寿,终于战胜邪恶,伸张正义。
牛医爱女胭脂,聪明美貌,爱慕秀才鄂秋隼。岂料竟 引出一桩人命案来,几经反复,累及多人。山东学使施愚山,力翻冤狱,严惩凶手毛大,使胭脂与鄂秀才结成伉俪。
③揭露黑暗现实的。如:《席方平》《胭脂》《促织》
1、昂其直,居为奇货2、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3、翼日进宰4、虫跃去尺有咫5、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6、而翁归,自与汝复算尔!
(“直”通 “值”,价格) (“裁”通“才”,刚)(“翼”通“翌”,次)(“有”通“又”) (“被”通“披”) (“而”通“尔”你)
名词活用作状语 (1)岁征民间 (2)得佳者笼养之 (3)早出暮归 (4)取儿藁葬 (5)日与子弟角 (6)力叮不释 (7)民日贴妇卖儿
每年 用笼子 在早上、在晚上 用草席(裹) 每天 用力 每天
名词活用作动词 (1)试使斗而才 (2)旬余,杖至百 (3)大喜,笼归 (4)上于盆而养之 (5)儿涕而去 (6)自名“蟹壳青”
有才能 用杖打 用笼子装 装、放置 流着泪命名
名词活用作动词 (7)细疏其能 (8)故天子一跬步 (9)裘马扬扬 (10)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 (12)仙及鸡犬
陈述 走半步一步 穿着皮衣 骑着马 受穷 变富 成仙
使动用法 (1)昂其直 (2)辄倾数家之产 (3)而高其直
使…高,抬高 使…倾尽/竭尽 使…高,抬高
意动用法 (1)成然之 (2)成以其小,劣之 (3)益奇之
认为…是对的 认为…劣/差 认为…奇特
词类活用(其它) 薄产累尽 近抚之 蟹白栗黄 成述其异 啼告母
形作动,赔尽 形作动,靠近 形作名,白肉 黄粉 形作名,奇特的本领 动词作状语
同义复词:两词并列共同表达一个意义叫同义复词。 (1)里胥猾黠 狡猾 (2)死何裨益 益处 (3)填塞门户 充满 门口 (4)唇吻翕辟 嘴唇 (5)急逐趁之 追赶 (6)虫跃掷径出 跳跃
(7)不复聊赖 依赖、寄托 (8)自增惭怍 惭愧 (9)急解令休止/更无休止 停止 (10)僵卧长愁 向后倒下,躺 (11)百计营谋不得脱 谋求
责 (1)因责常供 要求,责令 (2)令责之里正 要求,责令 (3)每责一头 索要,索取 (4)以塞官责 责任, 差使 (5)受扑责时 责罚
靡 (1)靡计不施 无,没有 (2)虫尽靡 败退
顾 (1)成顾蟋蟀笼 回头看 (2)徘徊四顾 看,环视 (3)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 只是,但是
发 (1)窃发盆 打开 (2)探石发穴 掏 (3)无毫发爽 古长度单位,十毫为发,极言少
售 (1)久不售 考试中第,考取 (2)亦无售者 买
岁 (1)岁征民间 每年 (2)成有子九岁 年龄 (3)不终岁 年
故 此物故非西产 本来 故天子一跬步 所以
令 令以责之里正 县令 急解令休止 使,让
上 有华阴令欲媚上官 上级 上于盆而养之 放置
益 死何裨益 好处 成益愕 更加
掷 帘内掷一纸出 抛,扔 虫跃掷径出 腾跃
异 宰以卓异闻 与众不同 成述其异 奇特本领
过 裘马过世家 超过 未必不过此已忘 用过
强 乃强起扶杖 勉强 少年固强之 迫使
中 又劣弱不中于款 符合,适应 中绘殿阁 当中
然 然睹促织 然而 俨然类画 形容词词尾 成然之 认为…是对的
1.全文是以什么为线索?
2.紧扣线索给每个情节加一个标题,每个小标题限于两三个字,其中一字或两字必须是“虫”或“促织”。
征促织——( )促织——( )促织——( )促织——( )促织——( )促织——( )促织——( )促织——( )促织
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评论:
征虫——觅虫——求虫——得虫—— 失虫——化虫—— 斗虫——献虫。
(情节特点点拨: 跌宕起伏、曲折生动)
报充里正,严遭杖刑(一落) 按图索虫,终获佳品(一起)毙虫失子,陷入绝境(二落) 魂化促织,出现转机(二起)比之他虫,惭怍不已(三落) 虫显异能,惊喜万分(三起)进献令宰,令宰怒呵(四落) 呈献皇上,裘马扬扬(四起)
仔细阅读课文,找出体现成名心理活动变化的单音词,依次填入空格处。(体会本文细腻生动的心理描写)
成名听说儿子误毙蟋蟀则( ),得子尸于井则转而为( ),见儿子气息惙然则转为( ),但顾蟋蟀笼虚则又转而为( )。忽闻门外虫鸣则既( )且( ),然见蟋蟀短小则认为它( );视之,意似良,则又转为( )。将献公堂,不知能否合官老爷意,心中又( )。
可见一只小小的蟋蟀竟然牵动着主人公的心,主宰着主人公的命运。这细致入微、曲折变化 的心理描写与动作描写熔于一炉,有力地揭示了皇帝荒淫 ,官贪吏虐,致使百姓家破人亡的罪恶现实。
9.你能参照第六节的分析方法,同样找出文中其余的心理描写吗?
第4节,寻找促织,成名的心理变化: —— —— ——第7节,“试斗”时,成名的心理变化: —— —— ——反映了在封建社会老百姓的生命远不如一头“促织”,表现作者对被压迫者的深切同情和对统治阶级荒淫腐朽的揭示。
课文结构分析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顺序编写故事结构提纲。全文共九段,各段内容可概括为:①祸源宫中戏促织,县令媚上害民间。②童子成名报充役,家产赔尽遭杖刑。③成妻备钱问巫卜,神灵示成猎虫所。④按图索虫佛阁后,猎得俊虫喜笼归。⑤成子好奇窃发盆,虫死人悲祸临头。⑥儿用魂灵化蟋蟀,以供为父塞官责。⑦试斗不意显奇才,鸡败更令成惊喜。⑧遍斗名虫龙颜悦,成名家富儿复苏。⑨春秋笔法史传体,微言大义予褒贬。依据上述内容,结构提纲可编成:交代故事起因①——故事的开端②——故事的发展③④——故事的高潮⑤⑥⑦——故事的结局⑧——作者的评语⑨。
(一)思考本文的写作意图。
(二)思考故事喜剧结尾的意义。
(三)思考篇末评论的作用。
详略安排文笔变化虚幻情状
详写捉虫曲折过程略写献虫层层受惠
粗笔勾勒故事开端 (饱含同情)工笔描述发展高潮 (饱含同情)粗笔勾勒故事结局 (辛辣讽刺)
心理描写,细腻合理情景描写,逼近生活
情节曲折波澜起伏跌宕多姿
课文内容剖析小说以明代宫廷尚斗促织,并征之于民间,给百姓带来深重苦难为背景,以蟋蟀为线索,描写了成名一家的不幸遭遇,有力地控诉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朝政昏暗、吏治腐败以及贪官污吏横征暴敛的罪恶,借讲述前朝故事,曲折地表现了对清代黑暗现实的强烈愤慨。
课文写作特色1.借古讽今的曲笔叙述。文章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以讲述前朝故事的形式寄托对现实的不满。作者所揭露的是清初时期的黑暗现实,但作者对此采用了曲笔,开头点明故事发生在明代“宣德间”,借古讽今。2.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小说围绕一只小虫,紧扣人物生活的背景、人物的性格、人物的命运,写出了成名一系列心理变化。一只小虫和人物命运休戚相关,是对吃人的封建制度的有力控诉。通过心理刻画,使人物形象真实丰满,小说主题鲜明突出。3.跌宕曲折的故事情节。 报充里正,严遭杖刑(一落) 按图索虫,终获佳品(一起) 毙虫失子,陷入绝境(二落) 魂化促织,出现转机(二起) 比之他虫,惭怍不已(三落) 虫显异能,惊喜万分(三起) 进献令宰,令宰怒呵(四落) 呈献皇上,裘马扬扬(四起)
4.伏笔和暗示的巧妙运用文章多处用伏笔和暗示,使故事于情于理让人觉得真实可信,在结构上彼此呼应。第一段中,“此物故非西产”,句中的“故”字既是伏笔,又是暗示。“故”通“固”,“本来”的意思。促织本来不是陕西一带出产的,而上至宫廷,下至县令却每年在民间强征,这不是逼着“公鸡下蛋”,强人所难吗?封建统治者的腐朽昏庸,贪官污吏的横征暴敛,蛮横无理由此可见一斑。同时也为成名一家悲剧的必然性埋下了伏笔。在不产促织的地方去寻找促织,可想而知是十分困难的。正因为在陕西一带稀有,才使得成名之子因好奇而使小虫误毙于掌下,误毙之后,另找一只不就得了吗?因“故非西产”,另找一只很难啊,这样才有成子魂化促织,以供父塞官责。由此可见,“故非西产”一句在文中的暗示实在是妙不可言。另一处值得品味的暗示是对成名第二次猎得的那只劣小蟋蟀的形象的描写。那只小蟋蟀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其形体瘦弱不堪。因它是成子的魂灵所化,透过这只小虫的形象,似乎隐约看到,站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因长期生活在艰难困境中而瘦削不堪的儿童形象。这一形象是人吃人的封建社会里千千万万儿童的缩影。它暗示出,在封建社会里,无论妇孺老幼都难逃被剥削被压迫的厄运。
语句品味鉴赏 “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这是全文总结段中的一个关键语句,其含意深刻,讽谏之意明显。成名一家的灾难是封建统治造成的。宫廷崇尚促织游戏,由于最高统治者荒淫腐化,下层各级官吏加紧敲诈勒索,遂使成名一家苦不堪言。作为下层知识分子尚且如此,何况更下层的劳苦大众呢!这就揭示了造成人民灾难和痛苦的根源。“一跬步”微不足道,事虽小,但事关老百姓的性命,不可轻忽啊!此句确实是诤诤之言。
读下面一则与《促织》相关的《野史》,与课文作比较,有哪几处不同?
宣宗(宣德)酷好促织之戏,遣使取之江南,价贵至数十金。枫桥一粮长,以郡遣觅得一头最良者,用所乘骏马易之。妻谓骏马所易,必有异,窃视之,跃出为鸡啄食,惧,自缢死。夫归,伤其妻,亦自经焉。(吕毖《明朝小史》)
① 《野史》是一大悲剧,蒲松龄改写的《促织》却是“喜剧” ; ② 《野史》为骏马来换蟋蟀; ③妻失促织,惧而自缢; ④鸡啄食促织;⑤夫亦自经。
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迂讷 裨益爇香 翕辟掭 不啻抢呼欲绝 惙然蹄躈 龁觇视 俾入邑庠
课中出现的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 (1)俄见小虫跃起 不久,一会儿 (2)旋见鸡伸颈摆扑 随即,跟着 (3)少间,帘内掷一纸出 一会儿 (4)斯须就毙 一会儿。 (5)未几,成归 没多久 (6)无何,宰以卓异闻 没多久 (7)既而得尸于井 不久,随后 (8)食顷,帘动 吃一顿饭的工夫
特殊句式: (1)定语后置句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2)被动句 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3)省略句 又试之鸡
1、---得佳者笼养之2、成然之3、靡计不施,迄无济4、成妻具资诣问5、既而得其尸于井6、成以其小,劣之 7、掇置笼中8、无出右者9、抚军亦厚赉成
①强 jiàng 固执;强硬不屈 倔强 qiáng 强健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qiǎng 竭力 少年固强之 ②塞 sāi 装进 塞满 瓶塞子 sài 可做屏障的险要地方 塞外 塞翁失马 边塞 要塞 sè 对自己应负的责任敷衍了事 敷衍塞责
③抢 qiāng 头撞地 抢呼欲绝抢夺 qiǎng 争夺 抢劫④中 zhōng 位置在两端之间,如“中间” zhòng 正对上;恰好合上,如“中款”
⑤辟 bì 排除,如“辟邪”。②帝王召见并授官职,如“辟举” pī同“劈”,辟头 pì ①开辟,如“辟馆”;②透彻,如“精辟”;③驳斥,如“辟谣”(6)累lèi“薄产累尽” 、“受累”、“亏累”。lěi “堆叠”(“累土为山”)、重叠(“层楼累榭”)、屡次(“累战皆捷)时,读第三声
①遂为猾胥报充里正(被动句式)②此物故非西产(表否定的判断句式) ③掭以尖草(状语后置)④上于盆而养之,蟹白栗黄(“蟹”前省“食以”的省略谓语句)
一人飞升,仙及鸡犬。(典出: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怒索儿,儿渺然不知所往。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夫妻向隅,茅舍无烟,相对默然,不复聊赖。日将暮,取儿稿葬。近抚之,气息惙然。喜置榻上,半夜复苏。夫妻心稍慰,但儿神气痴木,奄奄思睡。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亦不复以儿为念。自昏达曙,目不交睫。东曦既驾,僵卧长愁。忽闻门外虫鸣,惊起觇视,虫宛然尚在。喜而捕之,一鸣辄跃去,行且速。覆之以掌,虚若无物;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审谛之,短小,黑赤色,顿非前物,成以其小,劣之。惟彷徨瞻顾,寻所逐者。壁上小虫忽跃落襟袖间。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喜而收之。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思试之斗以觇之,
张淳,字希古,桐城人。隆庆二年进士。授永康知县。吏民素多奸黠,连告罢七令。淳至,日夜阅案牍。讼者数千人,剖决如流,吏民大骇服,讼浸减,凡赴控者,淳即示审期,两造如期至,片晷分析无留滞。乡民裹饭一包即可毕讼,因呼为“张一包”,谓其敏断如包拯包。 巨盗卢十八剽库金,十余年不获,御史以属淳。淳刻期三月必得盗,而请御史月下数十檄。及檄累下,淳阳笑曰:“盗遁久矣,安从捕。”寝不行。吏某妇与十八通,吏颇为耳目,闻淳言以告十八,十八意自安。淳乃令他役诈告吏负金,系吏狱。密召吏责以通盗死罪,复教之请以妇代系,而己出营赀以偿。十八闻,亟往视妇,因醉而擒之。及报御史,仅两月耳。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4.1 促织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4.1 促织教学课件ppt,共1页。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4.1 促织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4.1 促织图文课件ppt,共31页。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4.1 促织教案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4.1 促织教案配套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