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总复习语文古诗文阅读专题-文言文阅读2.陋室铭课件
展开本篇目2017年与《论语·子罕》(节选)以对比的形式进行考查。
第2篇 陋室铭刘禹锡 本文选自《刘禹锡集》。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 铭,古代文体名,用于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文辞精练,有韵,读来铿锵有力;体制短小,最短者不足10字,与格言颇相似。
①名:出名,有名。②灵:神异。③斯:这。④惟:副词。只,只有。⑤馨: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⑥入:映入。⑦鸿儒:博学的人。鸿,大。⑧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⑨调素琴:弹琴。调,调弄。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⑩金经:指佛经(佛经用泥金书写)。⑪丝:指弦乐器。⑫竹:指管乐器。⑬乱:扰乱。⑭案牍:指官府文书。⑮劳:使……劳累。⑯形:形体、躯体。
第一层:以类比的方式开头,引出文章主旨,表明陋室不陋在于室主人品德高尚。第二层:写居室环境、交往人物和日常生活,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第三层:总结全文,点明陋室不陋。
本文采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通过对陋室的描绘和歌颂,极力表现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一、课下注释的重点字词
1.有仙则名 名: 【2017年考】 2.有龙则灵 灵:3.斯是陋室 斯: 【2017年考】 4.惟吾德馨 馨:5.谈笑有鸿儒 鸿儒: 【2017年考】 鸿:6.往来无白丁 白丁:
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7.可以调素琴 调: 素琴:8.无丝竹之乱耳 丝: 竹:9.无案牍之劳形 案牍: 【2017年考】 形:
二、课下未注释的重点字词
1.草色入帘青 入:2.无丝竹之乱耳 乱:
1.草色入帘青 入: 映入2.无丝竹之乱耳 乱: 扰乱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017年考】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答案】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采分点:名)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答案】 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采分点:斯、馨)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017年考】【答案】 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采分点:上、入)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6.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7.孔子云:何陋之有?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答案】 说说笑笑的是博学的人,交往的没有平民。(采分点:鸿儒、白丁)5.可以调素琴,阅金经。【答案】 可以弹琴,浏览佛经。(采分点:调、素琴)6.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答案】 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采分点:丝竹、乱、案牍、形) 7.孔子云:何陋之有?【答案】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采分点:倒装句式“何陋之有”)
1.“文章开头写山和水,这四句运用了 的表现手法。全文表达了作者 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上”和“入”有何表达效果?
【答案】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上”“入”二字化静为动,生动传神,不仅衬托出陋室的别致、宁静,而且流露出作者对陋室的喜爱之情。
3.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陋室不陋”的?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答案】从陋室环境的幽美、交往人物的不俗、陋室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三方面表现了“陋室不陋”。
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出了陋室怎样的特点?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目的?
【答案】 写出了陋室自然环境的幽美。目的是衬托陋室不陋。
5.文中既说“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又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案】不矛盾。“调素琴”“阅金经”借指高雅的生活,“丝竹”“案牍”借指世俗的纷扰。这表明作者想过一种远离世俗纷扰的高雅生活。
6.文章开篇说“斯是陋室”,结尾又说“何陋之有”,这是否矛盾?请简要分析。
【答案】不矛盾。“斯是陋室”是从居室的客观陈设方面来说的,而“何陋之有”则是从作者高尚的品德和主观感受方面来说的。
7.文中写了哪三位古人?为什么要写这三位古人?
【答案】诸葛亮、子云(扬雄)、孔子。作者写这三位古人,用以证明只要居住的人品德高尚,陋室就不显得简陋了;同时,以三位古人自况,表明自己也有像三位古人那样的志趣和抱负。
8.文章的标题是“陋室铭”,但作者并没有直接写陋室,而是从山水写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案】①从山水写起,自然地引出陋室,暗示陋室不陋,点明文章的主旨;②以类比的方式开头,构思新颖,对陋室起到渲染烘托的效果,也为后面歌颂陋室埋下了伏笔。
9.(对接课后习题)阅读本文,说说本文在语言风格上有什么特点。
【答案】本文骈散结合,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
10.(对接课后习题)《陋室铭》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深意?与同学交流一下,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应该如何看待作者所说的“惟吾德馨”?
【答案】最后一句引用孔子的话,更具有雄辩的力量。“何陋之有”一句,语出《论语·子罕》,原话是“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作者截取后一句,一方面暗含着以“君子”自居的意思,另一方面巧妙地回应了开头“惟吾德馨”一句——陋室不陋关键在于“君子居之”,即本文开头所说的“惟吾德馨”。示例:“惟吾德馨”是古人淡泊名利、修身养性的最高境界,是古人对道德情操的最高追求。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仍不应该忽略美好的品行,要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
【甲】见《陋室铭》全文。 【乙】书 愤陆 游早岁①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②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课内文言文与课外诗歌对比
【注】 ①早岁:早年。②塞上长城:比喻守边的将领。
【阅读对比探究】1.《陋室铭》中,“何陋之有”与“ ”相照应;《书愤》中,“ ”与“镜中衰鬓已先斑”将诗人的早年形象与晚年形象进行对比,表达了诗人欲杀敌报国却屡遭排挤打击的悲愤之情。
2.《陋室铭》和《书愤》中都提到了诸葛亮,目的有什么不同?
【答案】 《陋室铭》中作者以诸葛亮的草庐类比自己的陋室,从而证明只要居住的人品德高尚,陋室就不显得简陋;同时,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自己也有像古代圣贤那样的志趣和抱负。《书愤》中提到诸葛亮,表明自己的爱国热情至死不渝,渴望像诸葛亮一样施展才能和抱负。(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书 愤 早年哪里知道世事如此艰难,北望中原,收复故土的豪情壮士有如山岳。(记得)在瓜洲,雪夜里高大的战船飞奔,痛击金兵。秋风中跨上战马纵横驰骋,大散关捷报频传。当年曾以“塞上长城”自我期许,到如今镜中的自己已两鬓斑白。《出师表》真是名传后世,千年间又有谁能与诸葛亮比肩!
【甲】见《陋室铭》全文。 【乙】余家深山之中,每春夏之交,苍藓盈阶,落花满径,门无剥啄【注】,松影参差,禽声上下。午睡初足,旋汲山泉,拾松枝,煮苦茗啜之。随意读《周易》《国风》《左氏传》《离骚》《太史公书》及陶、杜诗,韩、苏文数篇。(节选自《鹤林玉露》)
【注】 剥啄:象声词,形容轻轻敲门的声音。
【词义迁移通关】
【阅读对比探究】1.【甲】文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 ,【乙】文写居室环境的句子是: 。(用原文语句填空)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苍藓盈阶,落花满径,门无剥啄,松影参差,禽声上下
2.【甲】【乙】两文所表现的居室主人的精神追求有相似之处。请结合语段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 居室主人的情趣高雅。【甲】文主人“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乙】文主人“随意读《周易》《国风》《左氏传》《离骚》《太史公书》及陶、杜诗,韩、苏文数篇”。
中考总复习语文(河北)古诗文专题一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第2篇 陋室铭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总复习语文(河北)古诗文专题一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第2篇 陋室铭课件,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目录河北·中考,原文呈现+参考译文,第2篇陋室铭,作品拓展,全文主旨,实词释义,虚词释义,句子翻译,问题探究,虚词“何”强化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总复习语文古诗文阅读专题-文言文阅读18.鱼我所欲也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总复习语文古诗文阅读专题-文言文阅读18.鱼我所欲也课件,共5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目录安徽·中考,细梳理·教材全解,考情速览,原文呈现,字词详解,主旨归纳,结构导航,全突破·归纳探究,字词释义,句子翻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总复习语文古诗文阅读专题-文言文阅读14.马说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总复习语文古诗文阅读专题-文言文阅读14.马说课件,共5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目录安徽·中考,细梳理·教材全解,考情速览,文学文化常识,原文呈现,字词详解,主旨归纳,结构导航,全突破·归纳探究,字词释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