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总复习语文(河北)古诗文专题二古诗词鉴赏第6首 木兰诗课件
展开考点 1 解释句子含意考点 2 描绘诗歌画面、情境考点 3 内容理解及分析考点 4 赏析诗歌语言考点 5 分析句子的作用考点 6 作家作品考点 7 分析主旨及情感考点 8 分析人物形象考点 9 分析表达技巧
第6首 木兰诗 北朝民歌
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乐府”本是官署名,后将魏晋至唐可以入乐的诗歌,以及仿乐府古题的作品统称“乐府”。《木兰诗》与《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孔雀东南飞》)被誉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唧唧①复唧唧,木兰当户织②。不闻机杼声③,唯④闻女叹息。
译文:叹息声一声又一声,木兰对着门织布。听不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只听见木兰的叹息声。课下注释:①唧唧:叹息声。②当户织:对着门织布。③机杼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杼,织布的梭子。④唯:只。作用:反复强调叹息声,意在突出木兰忧思之深,刻画出木兰忧愁苦闷的形象,设置悬念,引出下文的叙述。
问女何所思⑤,问女何所忆⑥。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⑦,可汗⑧大点兵,军书⑨十二⑩卷,卷卷有爷⑪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⑫市⑬鞍马⑭,从此替爷征。
译文:问木兰想的是什么,问木兰思念的是什么。木兰没有想什么,也没有思念什么。昨夜看见军中的文告,可汗大规模地征兵,征兵的名册有很多卷,每一卷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年长的儿子,木兰没有兄长,木兰愿意为(此)去买鞍马,从现在起替父亲去出征。
课下注释:⑤何所思:想的是什么。⑥忆:思念。⑦军帖:军中的文告。⑧可汗:我国古代西北地区民族对最高统治者的称呼。⑨军书:军中的文书,这里指征兵的名册。⑩十二:表示多数,不是确指。⑪爷:和下文的“阿爷”一样,都指父亲。⑫为:介词,为了,其后宾语省略。⑬市:买。⑭鞍马:泛指马和马具。内容:交代木兰从军的原因,刻画了一个敢于挑重担、富有责任感的果断勇敢的女性形象。修辞:夸张。“卷卷有爷名”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明军情紧急,征兵催得急促,渲染了紧张的气氛。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⑮,南市买辔头⑯,北市买长鞭。
译文:(木兰)到各处集市买齐了骏马、马鞍和马鞍下的垫子、驾驭牲口用的嚼子缰绳、长鞭。课下注释:⑮鞯:马鞍下的垫子。⑯辔头:驾驭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炼字:“东”“西”“南”“北”是虚位而非实指,夸张地描绘出木兰出发前做准备的紧迫情况。(下文“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中的“东”和“西”也是虚位。)炼字:排比、互文。描写木兰购买战马和乘马用具的情景,渲染了战争气氛和离家出征前准备工作的紧张。
旦⑰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⑱。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⑲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⑳鸣啾啾(21)。
译文:早晨辞别父母上路,晚上在黄河边宿营,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到黄河溅溅的水流声。早晨离开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到燕山胡人的战马啾啾的鸣叫声。课下注释:⑰旦:早晨。⑱溅溅:水流声。⑲黑山:和下文的“燕山”,都是当时北方的山名。⑳胡骑:胡人的战马。(21)啾啾:马叫的声音。
内容:写木兰踏上征途,马不停蹄,日行夜宿,离家愈远思亲愈切。修辞:反复、夸张。以重复的句式,写木兰从家中到征地只用两天时间,夸张地表现了军情的紧迫、行进的神速,使人感到紧张的战争氛围。情感:两处“不闻……,但闻……”表现了木兰离家愈远思亲愈切的细腻情感。
万里赴戎机(22),关山度(23)若飞。
译文:远行万里,投身战事,像飞一样地越过一道道关塞山岭。课下注释:(22)戎机:战事。(23)度:越过。内容:概括“旦辞……”八句,总写木兰万里迢迢奔赴战场的情景。修辞:夸张。既写出了行军的迅速,又描绘出木兰跃马飞奔、奔赴沙场的飒爽英姿。
朔(24)气传金柝(25),寒光照铁衣(26)。
译文: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照在将士们的铠甲上。课下注释:(24)朔:北方。(25)金柝:古时军中白天用来烧饭、夜里用来打更的器具。(26)铁衣:铠甲,古代军人穿的护身服装。内容:描写木兰在边塞军营的艰苦战斗生活。修辞:对偶。描写战地生活的艰辛,烘托了木兰的勇敢坚强。感官:分别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战地夜景,渲染了凄凉悲壮、寒冷孤寂的氛围,烘托出木兰的勇敢和坚强。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译文:将士们征战多年,身经百战,许多人战死沙场,幸存者得胜归来。修辞:互文。写出了战争的旷日持久、战斗的惨烈,烘托了木兰的英勇善战。
归来见天子(27),天子坐明堂(28)。策勋(29)十二转(30),赏赐百千强(31)。
译文:(木兰)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朝堂上(论功行赏)。(给木兰)记很大的功,赏赐(给木兰)很多的财物。课下注释:(27)天子:指上文的“可汗”。(28)明堂:古代帝王举行大典的朝堂。(29)策勋:记功。(30)转:勋位每升一级叫一转。(31)强:有余。作用:从侧面突出木兰所立战功之显赫。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32),愿驰(33)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译文:可汗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不要做尚书省的官,希望骑上千里马,(让千里马)送自己返回故乡。课下注释:(32)尚书郎:尚书省的官。尚书省是古代朝廷中管理国家政事的机关。(33)驰:赶马快跑。炼字:“愿”是“希望”的意思,写出了木兰在高官厚禄面前的选择,表现了她眷恋家乡、淡泊名利(不爱功名富贵)的高尚品质。
爷娘闻女来,出郭(34)相扶将(35);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36);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37)向猪羊。
译文: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扶持着来到外城(迎接木兰);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霍霍地磨刀准备杀猪宰羊。课下注释:(34)郭:外城。(35)扶将:扶持。(36)红妆:指女子的艳丽装束。(37)霍霍:磨刀的声音。译文:排比。抓住父母姐弟各自符合身份、性别、年龄的举动,描写木兰归家时家人忙碌的情景,烘托了家中欢乐的气氛,表现了家人的兴奋与喜悦。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38)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39),对镜帖(40)花黄(41)。
译文:木兰打开各个房间的门,坐坐各个房间的床。脱去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以前的衣裳。在窗前对着镜子梳理像云那样好看的鬓发,在脸上贴上花黄。课下注释:(38)著(zhuó):穿。(39)云鬓:像云那样的鬓发,形容好看的头发。(40)帖:同“贴”。(41)花黄:古代妇女的一种面部装饰物。
修辞:互文。不厌其烦地描写木兰归家后的具体细节,表现出木兰归家后无比喜悦的心情。描写方法:动作描写。“开”“坐”“脱”“著”“理”“帖”等一连串的动作,表现出木兰回家后舒畅、喜悦的心情,同时写出她对女儿装束的喜爱,展现出其柔情的一面。
出门看火伴(42),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译文:出门去见军中的同伴,同伴们都非常惊讶:在同一个军队中多年,竟然不知道木兰是个姑娘。课下注释:(42)火伴:军中的同伴。当时规定若干士兵同一个灶吃饭,所以称“火伴”。描写方法:◎侧面描写。用军中同伴的“惊忙”“不知”,侧面烘托出木兰的英勇、谨慎和机警。◎场面描写。描写木兰恢复女儿装束后与军中同伴相见的场面。
雄兔脚扑朔(43),雌兔眼迷离(44);双兔傍(45)地走(46),安能辨我是雄雌?
译文:(据说,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雄雌两兔贴近地面跑,怎能辨别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呢?课下注释:(43)扑朔:动弹。(44)迷离:眯着眼。(45)傍:靠近、临近。(46)走:跑。修辞:比喻、反问。以双兔奔跑,难辨雌雄为喻,反问作结,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解答,赞美了木兰的谨慎和聪慧,妙趣横生而又余味无穷。
本诗通过讲述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刻画了一个爱家爱国、勇敢机智、不慕名利、深明大义的巾帼英雄形象,集中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1.本诗是一首叙事诗,叙述了一个传奇的故事。梳理诗中的故事情节,看哪些地方叙述得详细,哪些地方叙述得简略。这样处理好在哪里?
【答案】 详写木兰当户织时的心事重重,木兰准备行装时的活动,木兰奔赴战场时的心态,木兰回家后家人的欢乐,木兰恢复女儿装束时的欣喜等内容;略写木兰的军旅生涯、战斗过程和战争的残酷。这样处理,不仅能凸显诗歌的主旨,即对木兰的孝敬父母、勇于担当重任的品质的颂扬,还使诗歌更富有生活气息,更隐含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祝福,对战争的冷淡和疏远心理。
中考总复习语文(河北)古诗文专题二古诗词鉴赏第29首 水调歌头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总复习语文(河北)古诗文专题二古诗词鉴赏第29首 水调歌头课件,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目录河北·中考,九年级上册,作家作品,诗歌精讲,诗歌主旨,统编教材思考题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总复习语文(河北)古诗文专题二古诗词鉴赏第26首 卖炭翁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总复习语文(河北)古诗文专题二古诗词鉴赏第26首 卖炭翁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目录河北·中考,八年级下册,作家作品,诗歌精讲,诗歌主旨,统编教材思考题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总复习语文(河北)古诗文专题二古诗词鉴赏第22首 关雎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总复习语文(河北)古诗文专题二古诗词鉴赏第22首 关雎课件,共1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目录河北·中考,八年级下册,作家作品,诗歌精讲,诗歌主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