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总复习语文(河北)古诗文专题二古诗词鉴赏第8首 望岳课件
展开考点 1 解释句子含意考点 2 描绘诗歌画面、情境考点 3 内容理解及分析考点 4 赏析诗歌语言考点 5 分析句子的作用考点 6 作家作品考点 7 分析主旨及情感考点 8 分析人物形象考点 9 分析表达技巧
第8首 望岳 〔唐〕杜甫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作者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24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此诗即写于作者北游齐、赵(今山东、河北一带)时,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 诗题中的“望”字统领全篇,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2015年与《春望》以对比的形式考查
岱宗①夫如何?齐鲁②青③未了④。
译文:泰山到底怎么样呢?泰山横跨齐鲁,青色的峰峦连绵不断。课下注释:①岱宗:指泰山。②齐鲁:春秋时的两个诸侯国,在今山东一带。泰山以北为齐国,泰山以南为鲁国。③青:指山色。④未了:不尽。内容:从远望的角度(视觉角度)写泰山的高大与连绵不尽。修辞:设问。一问一答,总括泰山全貌,既点明了泰山的地理位置,又突出了其雄伟阔大的气势。写法:烘托。在齐鲁境内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泰山之高。
造化⑤钟⑥神秀,阴阳⑦割⑧昏晓。
译文: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课下注释:⑤造化:指天地、大自然。⑥钟:聚集。⑦阴阳:古人以山北水南为阴,山南水北为阳。⑧割:分。内容:写近望(视觉角度)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写法:虚实结合。上句写泰山的神奇秀丽,用的是虚笔;下句写泰山的巍峨高大,用的是实笔。炼字(修辞):“钟”字写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表达了诗人对泰山的喜爱之情;“割”字写高大的泰山将阳光切断,使山南、山北形成明暗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特点。诗人将“钟”“割”两个动作赋予人的情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荡胸生曾⑨云,决眦⑩入归鸟。
译文:层云生起,使心胸震荡,张大眼睛远望飞鸟归林。课下注释:⑨曾:同“层”。⑩眦:眼眶。内容:实写诗人细望(视觉角度)之所见所感。写法:◎承接前两句,由静景转为动景,衬托出泰山的雄伟壮丽及其令人震撼的力量。◎衬托。用“曾云”衬托出泰山之高。
炼字:◎“入”字微妙传神,描写出飞鸟归林的情态,侧面衬托出山林的深远。◎“决眦”形象地描摹出诗人张大眼睛看的情态,蕴含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描写方法:细节描写。“荡胸”“决眦”两个细节,表现了诗人心胸的激荡和眼界的开阔,蕴含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会当⑪凌⑫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我)终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众山,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课下注释:⑪会当:终当,终要。⑫凌:登上。内容:写由望岳而生出的登岳的意愿。炼字:“会当”“凌”表现出诗人登临顶峰的决心和豪迈的气概,表现了诗人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精神。
写法:对比、衬托。将泰山和众山进行对比,用“众山小”来衬托泰山的巍峨高耸。情感:表达对祖国河山的热爱,抒发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壮志。哲理:只有不畏艰险地攀登,才能到达俯视一切的雄奇境界。
本诗描绘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的远大抱负,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勇攀高峰、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1.你有过登山的经历吗?当你登高纵目,与云朵、飞鸟、山峦融为一体时,也许就会心气清朗,油然产生类似诗中所写的那种感觉。反复诵读这首诗,体会结尾两句的含意。
【答案】 青年杜甫决心有朝一日登上泰山绝顶,俯视群山而小天下。“会当”“凌”表现出登临的决心和豪迈的气概,贴切传神。这是诗人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精神的形象体现。
中考总复习语文(河北)古诗文专题二古诗词鉴赏第30首 无题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总复习语文(河北)古诗文专题二古诗词鉴赏第30首 无题课件,共1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目录河北·中考,九年级上册,作家作品,诗歌精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总复习语文(河北)古诗文专题二古诗词鉴赏第29首 水调歌头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总复习语文(河北)古诗文专题二古诗词鉴赏第29首 水调歌头课件,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目录河北·中考,九年级上册,作家作品,诗歌精讲,诗歌主旨,统编教材思考题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总复习语文(河北)古诗文专题二古诗词鉴赏第23首 蒹葭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总复习语文(河北)古诗文专题二古诗词鉴赏第23首 蒹葭课件,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目录河北·中考,八年级下册,作家作品,诗歌精讲,诗歌主旨,统编教材思考题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