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总复习语文(河北)古诗文专题一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第23篇 出师表课件
展开第23篇 出师表 〔三国时蜀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先帝创立统一大业尚未完成一半却中途去世,现在天下分为三国,我们益州地区人力疲惫、民生凋敝,这确实是处在万分危急、存亡难料的时候啊。然而侍奉守卫的臣子在朝廷上不敢有丝毫懈怠,忠诚有志的将士在疆场上舍生忘死,大概因为追念先帝的特殊的礼遇,想将它报答给陛下您啊。(陛下)确实应该广泛听取意见,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发扬扩展志士们的志气,不应该随意地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从而堵塞了忠诚进谏的道路啊。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皇宫和丞相府中,都是一个整体,晋升、处罚,赞扬、批评,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丞相府中而)不同。如果有做奸邪事情,触犯科条或尽忠心做善事的人,应该交付负责专职的官员评定他受罚或受赏,以显示陛下公平清明的治理,不应当偏袒徇私,使宫内和丞相府的赏罚标准不同。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侍中郭攸之、费祎及侍郎董允等,这些都是忠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思虑忠诚纯正,因此先帝(将他们)选拔出来给予陛下。我认为宫中的事情,不论大事小事,都拿来询问他们,然后再施行,一定能够弥补缺失疏漏,有启发和助。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将军向宠,性情品行善良公正,通晓军事,从前试用他的时候,先帝称赞他有才能,因此众人评议举荐他为中部督。我认为军营中的事情,都拿来询问他,一定能够使行伍团结和睦,德才高低的人各有合适的安排。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西汉昌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东汉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时候,每次和我评论起这些事,不曾不为桓帝、灵帝叹气、痛心、遗憾。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都是忠正贤明,能为保全节操而死的忠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王室的兴盛,就用不了多久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我本来是个平民,在南阳郡亲身耕种,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希求能在诸侯中有名望。先帝不认为我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自降身份,屈尊就卑,三次到草庐中探望我,询问我对当代大事的看法,因此(我)感奋激发,于是答应先帝替他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兵败,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急患难期间接受任命,自那时以来已经有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先帝知道我做事谨慎,所以在临终前,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接受遗命以来,我从早到晚,日日夜夜忧愁叹息,唯恐先帝的托付没有效果,以致损害先帝的英明,所以我五月率军渡过泸水,深入到贫瘠、未开垦的地方。现在南方已经平定,武器装备已经充足,应当鼓励并率领大军,向北平定中原,(我)期望穷尽自己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势力,复兴汉朝王室,返回到原来的都城。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尽忠于陛下应尽的职责啊。至于(处理事务)斟酌利弊,毫无保留地进献忠言,那就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的责任了。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希望陛下把讨伐奸贼、兴复汉室的功效托付给我;如果不能取得成效,那就惩治我的罪过,来祭告先帝的英灵。如果没有发扬圣德的话,就责备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来揭示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当自己谋划,来询问(治国的)好方法,明察采纳正确合理的言论,深切追念先帝的遗诏。(这样)我就受恩、感激不尽了。现在我就要离朝远征,面对奏表热泪纵横,不知该说些什么。
表,是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言辞往往恭敬、恳切。公元227年,诸葛亮率军驻汉中,准备北上伐魏。临行前,感到刘禅暗弱,颇有内顾之忧,故上表劝诫。
诸葛亮针对当时的局势,以恳切的言辞,反复劝勉刘禅要继承先帝刘备的遗志,开张圣听,赏罚严明,亲贤远佞,以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表现了诸葛亮“北定中原”的坚定决心和对蜀汉忠贞不贰的品格。
记叙、议论、抒情多种表达方式融为一体。议论中融入记叙和抒情,言辞恳切,极具感染力。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崩殂: 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诚: 秋: 3.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内: 4.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外: 5.盖追先帝之殊遇 追: 殊遇: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崩殂: 指帝王之死 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诚: 确实,的确 秋: 时候 3.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内: 朝廷 4.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外: 这里指疆场 5.盖追先帝之殊遇 追: 追念 殊遇: 特殊的礼遇
6.诚宜开张圣听 开张: 7.以光先帝遗德 光: 8.恢弘志士之气 恢弘: 9.引喻失义 引喻: 失义: 10.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陟: 臧否: 异同:
6.诚宜开张圣听 开张: 开扩,展开 7.以光先帝遗德 光: 发扬光大 8.恢弘志士之气 恢弘: 发扬,扩展 9.引喻失义 引喻: 称引、譬喻 失义: 不合道理 10.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陟: 提拔、晋升 臧否: 赞扬和批评 异同: 这里指不同
11.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有司: 刑: 12.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昭: 理: 13.此皆良实 良实: 14.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简拔: 15.悉以咨之 咨: 16.必能裨补阙漏 裨补阙漏:
11.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有司: 负责专职的官员 刑: 罚 12.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昭: 显示,显扬 理: 治理 13.此皆良实 良实: 忠良诚实的人 14.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简拔: 选拔 15.悉以咨之 咨: 询问 16.必能裨补阙漏 裨补阙漏: 弥补缺失疏漏
17.性行淑均 淑: 均: 18.必能使行阵和睦 行阵: 19.亲贤臣,远小人 亲: 20.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恨: 21.躬耕于南阳 躬耕: 躬: 22.不求闻达于诸侯 闻达: 23.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
17.性行淑均 淑: 善 均: 公正、公平 18.必能使行阵和睦 行阵: 行伍,部队 19.亲贤臣,远小人 亲: 亲近 20.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恨: 痛心、遗憾 21.躬耕于南阳 躬耕: 亲身耕种 躬: 亲自 22.不求闻达于诸侯 闻达: 有名望,显贵 23.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 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
24.猥自枉屈 猥: 枉屈: 25.由是感激 感激: 26.遂许先帝以驱驰 驱驰: 27.后值倾覆 值: 倾覆: 28.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尔来: 29.夙夜忧叹 夙夜: 30.深入不毛 不毛:
24.猥自枉屈 猥: 辱。谦辞 枉屈: 屈尊就卑 25.由是感激 感激: 感奋激发 26.遂许先帝以驱驰 驱驰: 奔走效劳 27.后值倾覆 值: 遇,遇到 倾覆: 覆灭,颠覆。这里指兵败 28.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尔来: 自那时以来 29.夙夜忧叹 夙夜: 早晚,日日夜夜 30.深入不毛 不毛: 不生长草木。这里指贫瘠、未开垦的地方
31.当奖率三军 奖: 32.庶竭驽钝 庶: 驽钝: 33.攘除奸凶 攘除: 34.至于斟酌损益 斟酌: 损: 35.以告先帝之灵 告:
31.当奖率三军 奖: 鼓励 32.庶竭驽钝 庶: 表示期望 驽钝: 比喻才能平庸,这是诸葛亮自谦的话 33.攘除奸凶 攘除: 排除,铲除 34.至于斟酌损益 斟酌: 考虑可否 损: 损害 35.以告先帝之灵 告: 祭告
36.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 慢: 37.以彰其咎 彰: 38.以咨诹善道 诹: 39.察纳雅言 雅言: 40.临表涕零 涕零:
36.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 慢: 怠慢,疏忽 37.以彰其咎 彰: 揭示 38.以咨诹善道 诹: 询问 39.察纳雅言 雅言: 指正确合理的言论 40.临表涕零 涕零: 流泪,落泪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之: 2.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者: 3.可计日而待也 而: 4.不求闻达于诸侯 于: 5.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 则: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之: 助词,相当于“的” 2.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者: 代词,用于动词、形容词等词语后面,指“……的人” 3.可计日而待也 而: 连词,表示方式或状态 4.不求闻达于诸侯 于: 介词,在 5.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 则: 连词,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就”“便”“那么”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译文 特殊句式 判断句:此……也。2.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所以倾颓也。译文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译文 这确实是处在万分危急、存亡难料的时候啊。 特殊句式 判断句:此……也。2.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所以倾颓也。译文 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东汉衰败的原因。
3.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译文 特殊句式 状语后置句:故临崩以大事寄臣也。4.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译文 特殊句式 状语后置句:于败军之际受任,于危难之间奉命。
3.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译文 先帝知道我做事谨慎,所以在临终前,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 特殊句式 状语后置句:故临崩以大事寄臣也。4.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译文 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急患难期间接受任命。特殊句式 状语后置句:于败军之际受任,于危难之间奉命。
5.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译文 特殊句式 状语后置句:愿陛下以讨贼兴复之效托臣。
5.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译文 希望陛下把讨伐奸贼、兴复汉室的功效托付给我。 特殊句式 状语后置句:愿陛下以讨贼兴复之效托臣。
1.作者在本文中回顾了对自己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这三件往事分别是什么?作者回顾这些往事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 三件往事:三顾茅庐;临危受命;临崩寄大事。目的是表达自己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以及忠于刘备父子的真挚感情,并以先辈创业的艰难激励刘禅。
2.请简要分析作者自述经历的原因。
【答案】 ①追述先帝的知遇之恩,从而表明自己的忠心,启发后主明白创业的艰难;②回忆临危受命,表明不负先帝遗愿,立志实现出师的目标,完成先帝未竟的大业。
3.作者在上表陈情的过程中,反复提及“先帝”,有何用意?
【答案】 ①作者事事以先帝之意为依据,句句都借先帝之口说出,既不失人臣之礼,更无教训人主之嫌,使后主易于接受;②处处念及先帝遗德、遗训,既表明自己不忘先帝殊遇的心迹,又能打动后主;③表明了自己对刘备父子无限忠诚之情。
4.作者在结尾写道:“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涕零”的原因。
【答案】 作者想到了先帝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临崩寄大事于己的信任,既担心完不成先帝的遗愿,又对后主刘禅充满担忧,百感交集之下而“涕零”。
5.文章第五段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 运用对比手法。以先汉兴隆和后汉倾颓的历史事实为依据,从正反两个方面鲜明地阐述了“亲贤远佞”的必要性,正反对比发人深省,谆谆告诫意味深长。
1 细梳理·虚词通关
题组1(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送东阳马生序》) (2)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 (3)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醉翁亭记》) (4)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5)每与臣论此事(《出师表》) (6)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7)与之论辨(《送东阳马生序》)
题组1(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送东阳马生序》) 介词,和 (2)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 连词,和,同 (3)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醉翁亭记》) 连词,和,同 (4)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介词,与……相比 (5)每与臣论此事(《出师表》) 介词,和 (6)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语助词,同“欤” (7)与之论辨(《送东阳马生序》) 介词,和
题组2(1)呼尔而与之(《鱼我所欲也》) (2)似与游者相乐(《小石潭记》) (3)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 (4)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 (5)与余舟一芥(《湖心亭看雪》) (6)与坐谈(《邹忌讽齐王纳谏》)
题组2(1)呼尔而与之(《鱼我所欲也》) 动词,给予 (2)似与游者相乐(《小石潭记》) 介词,和 (3)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 介词,和 (4)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 介词,和 (5)与余舟一芥(《湖心亭看雪》) 连词,和 (6)与坐谈(《邹忌讽齐王纳谏》) 介词,和
题组3(1)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论语>十二章》) (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 (3)与民由之(《富贵不能淫》) (4)念无与为乐者(《记承天寺夜游》) (5)天与云与山与水(《湖心亭看雪》) (6)公与之乘(《曹刿论战》)
题组3(1)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论语>十二章》) 介词,和 (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 动词,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3)与民由之(《富贵不能淫》) 介词,和 (4)念无与为乐者(《记承天寺夜游》) 介词,和 (5)天与云与山与水(《湖心亭看雪》) 连词,和,同 (6)公与之乘(《曹刿论战》) 连词,和,同
“与”取“和”的意思时,若“与”字左右内容互换后语意不变,则“与”是连词;若语意变化,则“与”是介词。
2 全突破·课外迁移
子贡曰:“贫而无谄①,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②’,其斯之谓与?”子曰:“赐③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④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⑤必于是颠沛⑥必于是。”(《论语·里仁》)
子华⑦使于齐,冉子⑧为其母⑨请粟。子曰:“与之釜⑩。”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论语·雍也》)
【注】 ①谄:献媚,奉承。②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中的句子。切、磋、琢、磨都是制作器物时反复修治的动作,这里用来比喻治学、修身要精益求精。③赐:子贡复姓端木,名赐。④恶乎:于何处。⑤造次:匆忙,仓促。⑥颠沛:困苦。⑦子华:公西赤,孔子弟子。⑧冉子:冉有,孔子弟子。⑨其母:公西赤的母亲。⑩釜:古代量器名。也作容量单位,六斗四升为一釜。庾:容量单位。十六斗为一庾。秉:容量单位。十六斛为一秉。适:到……去。
请解释下列句子中“与”的意义和用法。
(1)其斯之谓与 (2)始可与言《诗》已矣 (3)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4)与之釜 (5)冉子与之粟五秉
(1)其斯之谓与 语助词,同“欤” (2)始可与言《诗》已矣 介词,和 (3)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连词,和,同 (4)与之釜 动词,给予 (5)冉子与之粟五秉 动词,给予
1.课外翻译强化练(1)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2)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1.课外翻译强化练(1)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答案】 (但是)不如贫穷却能怡然自乐,富有却能谦逊好礼。(2)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答案】 我听说,君子周济急需的,不给富人添富。
2.文言断句强化练(1)君 子 无 终 食 之 间 违 仁 造 次 必 于 是 颠 沛 必 于 是。(用“/”标两处)(2)赤 之 适 齐 也 乘 肥 马 衣 轻 裘。(用“/”标两处)
2.文言断句强化练(1)君 子 无 终 食 之 间 违 仁 造 次 必 于 是 颠 沛 必 于 是。(用“/”标两处)【答案】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2)赤 之 适 齐 也 乘 肥 马 衣 轻 裘。(用“/”标两处)【答案】 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参考译文】 子贡说:“贫穷却不献媚,富有却不骄纵,(人能做到这些)怎么样呢?”孔子说:“可以了。(但是)不如贫穷却能怡然自乐,富有却能谦逊好礼。”子贡说:“《诗经》里说:‘像制造器物一样,切割、磋治、雕琢、打磨’,大概就是说这类反复修治、精益求精的事吧?”孔子说:“赐呀,可以和你讨论《诗经》了!告诉你一件事,就可以推知另一件事。”
孔子说:“富有和尊贵,是人们所喜爱的;不用正当的方法获得它,君子不居有。贫穷和低贱,是人们所厌恶的;不用正当的方法抛弃它,君子不摆脱。君子离开了仁德,在哪里成就自己的名声呢?君子不会在哪怕是一顿饭那么短的时间里远离仁德,匆忙的时候也一定遵循仁德,困苦的时候也一定遵循仁德。”
中考总复习语文(河北)古诗文专题一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第19篇 鱼我所欲也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总复习语文(河北)古诗文专题一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第19篇 鱼我所欲也课件,共5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目录河北·中考,原文呈现+参考译文,第19篇鱼我所欲也,作品拓展,全文主旨,写作特色,实词释义,一词多义,通假字,重点实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总复习语文(河北)古诗文专题一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第15篇 马说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总复习语文(河北)古诗文专题一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第15篇 马说课件,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目录河北·中考,原文呈现+参考译文,第15篇马说,作品拓展,全文主旨,实词释义,一词多义,通假字,重点实词,虚词释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总复习语文(河北)古诗文专题一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第14篇 虽有佳肴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总复习语文(河北)古诗文专题一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第14篇 虽有佳肴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目录河北·中考,原文呈现+参考译文,作品拓展,全文主旨,实词释义,一词多义,通假字,重点实词,虚词释义,句子翻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