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数学2.4 有理数的加法学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2.4 有理数的加法学案设计,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第一课时,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过程,达标检测,第二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有理数的加法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有理数加法意义,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会正确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2.经历探究有理数有理数加法法则过程,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3.会利用有理数加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习重点】和的符号的确定【学习难点】异号两数想加【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正有理数及0的加法运算,小学已经学过,然而实际问题中做加法运算的数有可能超出正数范围。例如,足球循环赛中,可以把进球数记为正数,失球数记为负数,它们的和叫做净胜球数。如果,红队进4个球,失2个球;蓝队进1个球,失1个球。于是红队的净胜球数 :4+(-2),蓝队的净胜球数为1+(-1)。这里用到正数和负数的加法。那么,怎样计算4+(-2)呢?2.一艘潜艇在水下20米,过了一段时间又下潜了15米,现在潜艇在水下 米,你是怎么知道的?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吗? 。又该怎样计算呢?下面我们一起借助数轴来讨论有理数的加法。二、探究新知下面的问题请同学们认真思考完成,再与同伴交流交流。1.问题:1)一支球队在某场比赛中,上半场进了两个球,下半场进了3了个球,那么它的净胜球是 个,列出的算式应该是 2)若这支球队在某场比赛中,上半场失了两个球,下半场又失了3个球,那么它的净胜球是 个,列出的算式应该是 3)若这支球队在某场比赛中,上半场进了两个球,下半场又失了3个球,那么它的净胜球是 个,列出的算式应该是 4)若这支球队在某场比赛中,上半场没有进球也没有失球,下半场失了3个球,那么它的净胜球是 个,列出的算式应该是 2.归纳两个有理数相加的几种情况。3.借助数轴来讨论有理数的加法1)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那么一个人向东走4米,再向东走2米,两次共向东走了 米,这个问题用算式表示就是: 2)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那么一个人向西走2米,再向西走4米,两次共向西走多少米?很明显,两次共向西走了 米。这个问题用算式表示就是: 如图所示: (1页)3)如果向西走2米,再向东走4米, 那么两次运动后,这个人从起点向东走了 米,写成算式就是 这个问题用数轴表示如下图所示:4)利用数轴,求以下情况时这个人两次运动的结果:先向东走3米,再向西走5米,这个人从起点向( )走了( )米;先向东走5米,再向西走5米,这个人从起点向( )走了( )米;先向西走5米,再向东走5米,这个人从起点向( )走了( )米。写出这三种情况运动结果的算式 5)如果这个人第一秒向东(或向西)走5米,第二秒原地不动,两秒后这个人从起点向东(或向西)运动了 米。写成算式就是 你能从以上几个算式中发现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法则吗?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的两数相加,取 的符号,并把 相加。(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 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 较小的绝对值。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 。(3)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 。三、尝试应用 例1.计算(能完成吗,先自己动动手吧!) (-3)+(-9); (2)(-4·7)+3·9.例2.足球循环赛中,红队胜黄队4:1,黄队胜蓝队1:0,蓝队胜红队1:0,计算各队的净胜球数。解:每个队的进球总数记为正数,失球总数记为负数,这两数的和为这队的净胜球数。三场比赛中,红队共进4球,失2球,净胜球数为(+4)+(—2)=+(4—2)=2;黄队共进2球,失4球,净胜球数为(+2)+(—4)= —(4—2)= ( );蓝队共进( )球,失( )球,净胜球数为( )=( )。例3.填空 (1)(-3)+(-5)= ; (2)3+(-5)= ;(3)5+(-3)= ; (4)7+(-7)= ;(5)8+(-1)= ; (6)(-8)+1 = ;(7)(-6)+0 = ; (8)0+(-2) = ;【达标检测】1.计算:(1)(-13)+(-18); (2)20+(-14);(3)1.7 + 2.8 ; (4)2.3 + (-3.1);(5)(-)+(-); (6)1+(-1.5);(7)(-3.04)+ 6 ; (8)+(-)。2.判断题:(1)两个负数的和一定是负数;(2)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的和等于零;(3)若两个有理数相加时的和为负数,这两个有理数一定都是负数;(4)若两个有理数相加时的和为正数,这两个有理数一定都是正数。3.当a = -1.6,b = 2.4时,求a+b和a+(-b)的值。 4.已知│a│= 8,│b│= 2. (1)当a、b同号时,求a+b的值;(2)当a、b异号时,求a+b的值。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有理数加法意义,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会正确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2.经历探究有理数有理数加法法则过程,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3.会利用有理数加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习重点】如何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运算【学习难点】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学习过程】一、自学导航:思考 在小学里,我们学过的加法运算有哪些运算律?它们的内容是什么?能否举一两个例子来?那这些加法运算律还适于有理数范围吗?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二、探究合作:体验1.自己任举两个数(至少有一种是负数),分别填入下列□和○中,并比较它们的运算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和○+□发现:对任选择的数,都有□+○=○+□,即小学里学过的加法交换律在有理数范围内仍是成立的。体验2.任选三个有理数(至少有一个是负数),分别填入下列□,○,◇内,并比较它们的运算结果。(□+○)+◇和□+(○+◇)发现都有(□+○)+◇=□+(○+◇),这就是说,小学的加法结合律,在有理数范围内都是成立的。小结 有理数的加法仍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用式子表示成a+b=a+B.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用式子表示成(a+b)+c=a+(b+c)三、尝试应用:例1.说出下列每一步运算的依据(-0.125)+(+5)+(-7)+(+)+(+2) =(-0.125)+(+)+(+5)+(+2)+(-7) ( 律) =[(-0.125)+(+)]+[(+5)+(+2)]+(-7)( 律)=0+(+7)+(-7) ( 法则) =0 ( 法则)例2.利用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计算,使运算简便。(1)(+9)+(-7)+(+10)+(-3)+(-9)(2)(+0.36)+(-7.4)+(+0.03)+(-0.6)+(+0.64)(3)(+1)+(-2)+(+3)+(-4)+…+(+2003)+(-2004) 例3.某出租司机某天下午营运全是在东西走向的人民大道进行的,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他这天下午行车里程如下(单位:千米) +15,+14,-3,-11,+10,-12,+4,-15,+16,-18(1)他将最后一名乘客送到目的地,该司机距下午出发点的距离是多少千米?(2)若汽车耗油量为a公升/千米,这天下午汽车共耗油多少公升? 例4.若│2x-3│与│y+3│互为相反数,求x+y的相反数。 提示:两个非负数互为相反数,只有都为0。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2.4 有理数的加法优秀学案,共8页。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鲁教版 (五四制)六年级上册4 有理数的加法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知识梳理,典型例题,巩固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2.4 有理数的加法导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我的疑惑,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