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江苏省常州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情况测试苏科版物理模拟试题一(解析版)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江苏省常州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情况测试苏科版物理模拟试题一(原卷版).docx
    • 解析
      江苏省常州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情况测试苏科版物理模拟试题一(解析版).docx .docx
    江苏省常州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情况测试苏科版物理模拟试题一(原卷版)第1页
    江苏省常州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情况测试苏科版物理模拟试题一(原卷版)第2页
    江苏省常州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情况测试苏科版物理模拟试题一(原卷版)第3页
    江苏省常州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情况测试苏科版物理模拟试题一(解析版).docx 第1页
    江苏省常州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情况测试苏科版物理模拟试题一(解析版).docx 第2页
    江苏省常州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情况测试苏科版物理模拟试题一(解析版).docx 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江苏省常州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情况测试苏科版物理模拟试题一(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常州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情况测试苏科版物理模拟试题一(解析版),文件包含江苏省常州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情况测试苏科版物理模拟试题一解析版docxdocx、江苏省常州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情况测试苏科版物理模拟试题一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2022-2023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情况测试苏科版物理模拟试题20231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本试卷由小林老师原创,盗用必究1.本试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老师坚持“革命传统立校,红色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用知识为滇西北山区女孩创造美好未来,如图,张老师带领师生宣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B. 师生宣誓的声音是声带振动产生的C. 师生的声音音色相同       D. 洪亮的宣誓声表明声音的速度很大【答案】B【解析】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仅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还能在固体,液体中传播,故A错误;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师生宣誓的声音是由师生们的声带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C.音色是由材料和结构决定的,不同人的声带结构不同,音色也不相同,故C错误;D.洪亮的宣誓声表明声音的响度大,故D错误。故选B。  手鼓社团活动时,敲鼓的力越来越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响度变大   B. 响度变小   C. 音调变高    D. 音调变低【答案】A【解析】音调是由振动频率决定的,响度是由振动幅度决定的。敲鼓的力越来越大,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所以敲鼓的力越来越大,响度变大,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女高音”、“男低音”中的“高”“低”指的是声音的响度B. 学校周围“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C.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相同D. 医生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是利用声传递能量【答案】B【解析】A.“女高音”、“男低音”中的“高”“低”指的是声音的音调,女生声带振动的频率高,男生声带振动的频率低,而频率影响音调,故A错误;B.学校周围“禁止鸣笛”,不让声源再次振动,故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B正确;C.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最快,在液体中次之,最慢的是气体,故C错误;D.医生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是利用声传递信息,故D错误。故选B。 每年高考和中考期间,社会各界都努力为考生创设良好的环境,防止噪声的危害是一项重要工作。下列关于考试期间控制噪声的说法和做法正确的是   )。A. 考场周围可以大声播放音乐,因为音乐不属于噪声B. 考场附近禁止车辆行驶和鸣笛,是从声源处防止噪声的产生C. 关闭门窗可以完全消除噪声,因为固体不能传声D. 干扰的声音不可能完全杜绝,若在考场内听到80dB的噪声应属于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答案】B【解析】A.从环保的角度讲,凡是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工作、学习的声音都可以称为噪声,考场周围大声播放音乐,影响考试,所以属于噪声,故A错误;B.禁止鸣笛是为了避免噪声的产生,所以是从声源处防止噪声的产生,故B正确;C.固体也能传声,所以关闭门窗不能完全消除噪声,只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错误;D.理想的安静环境噪声在30dB~40dB之间,故D错误。故选B。 一种合金魔术道具,久提在 34℃的手中不熔化,放在60℃的水中会熔化,则该合金的熔点可能是   )。A 16°C B. 30°C C. 47°C D. 70°C【答案】C【解析】一种合金魔术道具,久提在 34℃的手中不熔化,放在60℃的水中会熔化,则该合金的熔点可能是大于 34℃小于60℃,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以“一朵雪花”为轴线,呈现出诗人李白诗句中描述的“燕山雪花大如席”的浪漫、夸张场景。北方冬季常见的雪花的形成与下列自然现象的形成属于相同物态变化的是(  )A. 露生成    B. 雾产生    C. 霜形成   D. 冰消融【答案】C【解析】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越冷凝华成的小冰晶。AB.露、雾都是空气中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故AB不符合题意;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越冷凝华成的小冰晶,与雪相同,故C符合题意;D.冰消融是冰吸热发生的熔化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如图所示的泡沫塑料被广泛应用于消音隔热缓冲防震等领域,制作时将低沸点的烃类发泡剂用泵送入装有熔融塑料的挤塑机中,挤塑机内的高压把烃类发泡剂保持液态形式溶于聚合物中,聚合物熔体出挤塑机后,骤然降压迫使发泡剂变为气体放出,从而形成泡沫塑料。关于其制作过程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A塑料在挤塑机中吸热液化B聚合物熔体出挤塑机后吸热凝固C发泡剂出挤塑机后放热升华D发泡剂出挤塑机后发生汽化现象【答案】D解析A.塑料在挤塑机中吸热熔化,故A错误;B.聚合物熔体出挤塑机后放热凝固,故B错误;CD.发泡剂出挤塑机后吸热汽化。故C错误,D正确。故选D如图所示,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了不同颜色的光,则(    A. A处应是紫光B. 只有AB之间有光C. 将照相底片放到B的外侧,底片不会感光D. 将温度计放到A的外侧,温度计液柱会上升【答案】D【解析】A.由于不同颜色的光的波长不同,通过三棱镜的折射程度不同,所以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即A处为红光,B处为紫光,故A错误;BD.红外线和紫外线都属于不可见光,A的外侧是红外线,温度计放到这个地方,温度计的示数会明显升高,故B错误,D正确;CB的外侧是紫外线,将照相底片放到此处,底片会感光,故C错误。故选D如图所示四个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小孔成像             B镜中的蜡烛C手影           D感觉水中鱼的位置变浅【答案】B【解析】A、小孔成像中的光线是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传播的,所以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错误;
    B、镜中的蜡烛是平面镜成像现象,属于光的反射,故B正确;
    C、手影是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错误;
    D、感觉水中鱼的位置变浅,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B 小凯学习完《光现象》之后,兴致勃勃地回家给妹妹表演了一个小魔术。他先让妹妹站定,在她面前摆一只“空碗”(如图甲所示),然后缓慢地往碗里倒水,成功地给妹妹“变”出了一枚硬币(如图乙所示)。魔术的成功是利用了   )。A. 光反射 B. 光的折射 C. 光的直线传播 D. 光的色散【答案】B【解析】当碗里没水的时候,硬币反射的光被碗壁挡住了,所以在一定位置看不见;当碗中倒入水后,硬币反射的光在水面发生折射,当折射光线进入人眼时,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的便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虚像,虚像的位置比物体的实际位置偏高,所以就能看见硬币了,这是利用了光的折射,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小明设计实验探究“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他把烛焰看作是眼镜观察的物体,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小明拿一个远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一个清晰的像.如图所示,拿走远视眼镜后,下列做法能使光屏上的像变清晰的是(  )A. 只将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        B. 只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C. 换一个更加明亮的蜡烛放在原处       D. 换一个焦距更大的凸透镜放在原处【答案】B【解析】远视眼镜是凸透镜,首要的问题是知道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拿一个远视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蜡烛烛焰的像实际上在光屏后;拿走远视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原因是烛焰清晰的像在光屏的后面,可以用增大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或增大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使得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像的目的。 故选B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20cm处,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当蜡烛距凸透镜14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 8 cm B. 6 cm C. 10 cm D. 15 cm【答案】A【解析】蜡烛放在距凸透镜20cm处,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20cm2f,所以10cmf.蜡烛距凸透镜14cm时,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2f14cmf,所以14cmf7cm.所以凸透镜焦距的取值范围:10cmf7cm.故选A 下列s -t图像中描述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 B C D【答案】A解析根据可知, 匀速直线运动中,路程和时间成正比,s-t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吕氏春秋·察今篇》记载了刻舟求剑的故事,当中有这样的文句:“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文中对舟和剑运动状态的描述,可选择的共同参照物是(  )A舟中人 B C D江岸【答案】D解析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意思是舟已经向前行驶了,但剑没有行进,即舟是运动的,剑是静止的。A.以舟中人为参照物,舟相对于人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剑相对于人的位置发生变化,是运动的,故A错误;B.以舟为参照物,剑相对于舟的位置发生变化,是运动的,舟不能以自身为参照物,故B错误;C.以剑为参照物,舟相对于剑的位置发生变化,是运动的,剑不能以自身为参照物,故C错误;D.以江岸为参照物,舟相对于江岸的位置发生变化,是运动的,以江岸为参照物,剑相对于江岸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均以江岸为参照物,故D正确。故选D 甲乙两位同学在同一考点参加800m体考,t=0时同时起跑,t4时刻同时到达终点,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0~t1时间内甲乙两同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Bt1~t2时间内甲乙两同学保持相对静止C0~t3时间内甲同学的路程小于乙同学的路程D刚到达终点时,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答案】C解析A.由图像可知,0~t1时间内,甲乙两物体的速度随时间逐渐增大,甲乙两物体都在加速运动,故A错误;Bt1~t2时间内,乙同学运动的速度大于甲同学运动的速度,他们是相对运动的,故B错误;C0~t3时间内,甲同学运动的速度始终小于乙同学运动的速度,他们运动的路程,运动相同时间,速度小的甲运动的路程小,故C正确;Dt4时刻甲、乙同时到达终点,此时甲同学的速度大于乙同学的速度,故D错误。故选C二、填空(每空1分,共29分) 音乐课上,同学们饱含深情地演唱“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歌声是由声带__________产生的。在需要安静环境的医院、学校附近禁止鸣笛是在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答案】振动    声源    解析[1]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歌声是声带振动产生的。[2]禁止鸣笛是让声源不发声了,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动物的听觉范围通常与人不同。大象的语言可以用人耳听不到的 ___________波交流,蝙蝠可以利用 ___________波进行捕食。【答案】 次声     超声【解析】[1][2]人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其中低于20Hz的声波叫做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波是超声波,大象用次声波交流,蝙蝠可以利用超声波进行捕食。炎热的夏天,小莹从冰箱拿出一支冰淇淋,剥去包装纸,冰淇淋冒白气,这是一种______现象(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吃冰淇淋觉得凉爽,是因为冰淇淋熔化时要______热量【答案】液化    吸收    【解析】[1]剥去包装纸,冰淇淋冒白气,是冰淇淋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液滴。[2]冰淇淋是固态的,在口中由固态变为液态发生熔化,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所以我们吃冰淇淋觉得凉爽。 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学校工作人员每天喷洒消毒液,并对进入校园的人员测量体温。如图,常用的测温枪是利用人体发出的______(填“红外线”或“紫外线”)来测量体温的。喷洒到地面的消毒液不久之后消失,这是因为消毒液发生了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答案】红外线    汽化    解析[1]一切物体都会向外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多,测温枪是利用人体发出的红外线来测量体温的。[2]喷洒到地面的消毒液不久之后消失,是因为消毒液由液态变为气态,发生了汽化现象。小明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1.5m处时,他与镜中像的距离是______m。若小明身高170cm,当他以0.1m/s的速度缓慢向平面镜走近时,他在镜中像的高度将______(选填大于”“小于等于”)170cm,所成的像是______(选填”)像。【答案】    (1). 3.0m    (2). 等于    (3). 虚像解析[1][2][3]根据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对称的虚像;所以小明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1.5m处时,他与镜中像的距离是3.0m,小明身高170cm,不管他怎么运动,他在镜中所成的像与他等大,像的高度也为170cm,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①“海市蜃楼②“镜花水月③“一叶障目,这几种与光学相关的现象中,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现象是________(填序号);电影院内各个位置的观众都能看到银幕上的画面,这是由于光在银幕上发生了__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漫反射)的缘故。【答案】     漫反射【解析】[1]①“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现象;②“镜花水月是光的反射现象;③“一叶障目是光的直线传播,因此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现象是[2]银幕表面是比较粗糙的,光在银幕上发生了漫反射,使各个位置的观众都能看到银幕上的画面。如图所示是南昌海昏侯博物馆刘充国印的展台,透过上方镜能看到放大的印章,这属于光的___________现象;通过下方镜能看到印章底部的字,这属于光的___________现象。【答案】折射    反射    解析[1]光通过透镜时,由空气进入玻璃、再进入空气。光由一种物质进入另外一种物质时,会发生折射。[2]印章底部反射出来的光射到下方镜面上时,发生反射,进入人的眼中,人才能看见印章的底部。 近年来,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机器人上的摄像头与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成像原理相同;小明患有近视眼,他佩戴的眼镜镜片应该是______透镜。【答案】照相机        解析[1]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的成像原理和我们生活中的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近视眼晶状体较厚,像会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需要佩戴凹透镜。 如图所示是生活中常用手机扫描二维码的情形,这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透镜,二维码经摄像头扫描成倒立、___________(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实像。【答案】    缩小    解析[1][2]手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物距大于2倍焦距,二维码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如图所示,来自物点的光线经过眼睛的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后面的点,要使像靠近视网膜,物点应该向___________(选填) 移动,这是___________视眼成像情况图;要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应佩戴一个合适的___________透镜制成的眼镜。【答案】    ①.     ②.     ③. 【解析】[1]分析上图不难看出,此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所以是远视眼,若想看清物点,应将物体远离眼睛,即向左移动。[2][3]同时若想通过佩戴眼镜来矫正,即想使得像成在视网膜上,需要让原来的光线会聚一些,由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的作用,故用凸透镜来矫正远视眼。 眉山市于2021424日,在东坡区举办了“千禾杯”半程马拉松赛,某选手在湖滨路一段平直赛道上用时间跑了,该选手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以该选手为参照物,跑道旁边的建筑物是_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答案】8    运动    解析[1]选手跑步的时间为2min,即路程为960m,根据可知,该选手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2]以该选手为参照物,跑道旁边的建筑物与选手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建筑物是运动的。如图所示,是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入射光的光路情况,请在图中画出该入射光线进入空气中的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和在界面的反射光线。【答案】【解析】由图可知,入射角是3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上侧的玻璃中画出反射光线;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根据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在法线上侧的空气中画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根据下列图中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在图中分别作出相应的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  【答案】【解析】在左图中,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在中图中,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在右图中,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如图所示:三、解答探究题(计算型问题解答时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过程,直接写出结果不能得分)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______,它说明了声音是由______产生的。此探究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______。(2)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______可以传声。在月球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塑料球弹起。(4)如图④所示,把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所听到的声音将会逐渐______。并由此推理可知______。【答案】乒乓球弹跳起来;物体振动;将音叉的振动放大;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空气;不能;变小;真空不能传声。【解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正在发声的音叉能把小球弹开;音叉振动的幅度很小,肉眼观察不到,弹开乒乓球把音叉的振动效果放大了;(2)桌子振动的振幅较小,不容易看到,也可以采用把振动放大的方法:在桌面上洒上小纸屑,通过纸屑的跳动来证明桌面的振动;(3)声音可以通过介质传播,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右边的音叉振动的能量能过空气传给了左边的音叉,在月球上由于没传声的介质,所以不能做这个实验;(4)由于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在空气减少时,声音会越来越弱。小明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水的沸腾特点。(1)除温度计外,本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2)组装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时,应按照______(选填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3)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______℃,这时小明观察到水中产生气泡的现象如图______所示;(4)图丁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描绘的水的沸腾图像,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不是100,这是因为______(选填序号)A.实验操作错误造成的B.实验误差引起的C.当地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答案】①碎冰②均匀受热③-3④晶体【解析】(1)[1] 为了减小熔化时间,实验时应将碎冰放入图甲装置试管中;将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是水浴法加热,冰块受热更均匀,便于观察试管中冰的状态变化和记录冰熔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2)[3]由图乙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且液柱液面在零摄氏度以下,故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 -3℃。(3)[4]由图丙可知,时,吸收热量,冰的温度不变,处于熔化过程,因此冰有固定的熔点,属干晶体。 严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实验时应将__________(选填:“碎冰”或“整块冰”)放入图甲装置试管中,将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的优点是使冰__________,便于观察试管中冰的状态变化;(2)观察图乙,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3)某同学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冰属于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品体”)。【答案】①碎冰②均匀受热③-3④晶体【解析】(1)[1] 为了减小熔化时间,实验时应将碎冰放入图甲装置试管中;将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是水浴法加热,冰块受热更均匀,便于观察试管中冰的状态变化和记录冰熔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2)[3]由图乙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且液柱液面在零摄氏度以下,故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 -3℃。(3)[4]由图丙可知,时,吸收热量,冰的温度不变,处于熔化过程,因此冰有固定的熔点,属干晶体。 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的实验,如图所示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表数据:入射角015304560反射角015304560折射角011在探究中,该同学在清水中滴入几滴牛奶并搅匀,在水面上方的空气中熏了点烟雾,以上做法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________________现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且折射角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零.该同学根据上述实验中的发现和结论总结出了光的折射特点.请你对该同学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特点的过程做出评价.是否存在不足?答:________填“是”或“否”;请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更好地显示光路 
    反射  折射  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小于 
      没有换用其他透明介质做此实验【解析】解:
    在清水中滴入几滴牛奶并搅匀,并在水面上方的空气中熏了点烟雾,牛奶和烟雾可以反射光,此做法是为了更好地显示光路.
    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由表中数据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当入射角不断增大时,折射角也随之增大,故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且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重合,所以折射角等于零.
    该同学只利用水来做实验,这样得出的结论具有片面性,所以他的实验存在不足,应该换用其他透明介质再做此实验,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同学们在用蜡烛作为光源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后,发现蜡烛火焰飘忽不定,像与物对比难判定等问题。于是小涵和老师一起对实验装置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改进后的装置如图所示:光具座上凸透镜所在位置为零刻度,数值向左、向右依次增大;在标有均匀格子的面板上制作字母“A”LED灯替代蜡烛;光屏上标有与面板等大的均匀格子。1)为探究凸透镜成实像的特点,小涵应固定好LED灯、凸透镜,然后移动光屏,______,读出物距与像距的大小;2)当蜡烛、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呈现出的像该像是倒立、______(选填放大缩小等大)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3)请从不同角度分析小涵改进后实验装置的优点,写三条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放大     投影仪     见解析     见解析     见解析【解析】1[1]探究凸透镜成实像的特点,当物距一定时,像距是确定的,实验时要移动光屏,在一定范围内,光屏上都能接收到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才是像的确切位置。2[2][3]由图中实物和光屏的位置可知,物距小于像距,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物距在一倍和二倍焦距之间,像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生活中的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3[4][5][6]该光具座上的零刻度在中间,数值向左、向右依次增大,将凸透镜放在零刻度线处,可以直接读出物距以及像距;光源采用LED灯,成的像更稳定,便于观察;光源和光屏上都有方格,可以更方便的得出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研究发现:人在饮酒后驾车的应急反应时间是未饮酒时的2~3倍.反应时间是指司机从看到意外情况到踩刹车需要的这段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如图所示,某人酒后驾驶轿车沿马路直线行驶,车头中央距马路边沿3m,车在到达某位置时,发现一人正从路边出发闯红灯过人行横道,此时汽车的速度为15m/s,距离人的行走路线为30m,若该司机的反应时间为1.2s,刹车后汽车由于惯性还要继续行驶,再经过1s刚好驶到人的行走路线.  (1)求这辆汽车的反应距离是多少?    (2)若人以1.5m/s的速度匀速行走,该车的宽度为1.8m,请计算说明汽车是否有撞上行人的可能?    【答案】 见解析【解析】(1)解:因为司机的反应时间是1.2s,且这段时间肉保持15m/s的原速前进;   根据v= 可得这辆汽车的反应距离:s=vt=15m/s×1.2s=18m答:这辆汽车的反应距离是18m
    (2)解:汽车从A点到行人的行走路线用时:   t=t+t=1.2s+1s=2.2s;在这段时间内,行人行走的路程:s=vt=1.5m/s×2.2s=3.3m;由于车存在一定的宽度,汽车会撞上行人 

    相关试卷

    江苏省2022-2023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情况测试苏科版物理模拟试题一(解析版):

    这是一份江苏省2022-2023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情况测试苏科版物理模拟试题一(解析版),文件包含江苏省2022-2023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情况测试苏科版物理模拟试题一解析版docx、江苏省2022-2023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情况测试苏科版物理模拟试题一原卷版docx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常州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情况测试苏科版物理模拟试题二(解析版) (2):

    这是一份江苏省常州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情况测试苏科版物理模拟试题二(解析版) (2),文件包含江苏省常州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情况测试苏科版物理模拟试题二解析版docx、江苏省常州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情况测试苏科版物理模拟试题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常州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情况测试苏科版物理模拟试题三(解析版):

    这是一份江苏省常州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情况测试苏科版物理模拟试题三(解析版),文件包含江苏省常州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情况测试苏科版物理模拟试题三解析版docx、江苏省常州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情况测试苏科版物理模拟试题三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