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课件+教案+练习 课件 23 次下载
- 1.2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课件+教学设计+同步练习+教案+练习 课件 26 次下载
- 问题研究:《我们的生态足迹有多大》课件+教学设计+教案+练习 课件 21 次下载
- 2.1《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课件+教案+练习 课件 24 次下载
- 2.2《中国的能源安全》课件+教案+练习 课件 24 次下载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试讲课教学ppt课件
展开人教版(2019)地理高二年级下册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教学设计
课题名 | 1.3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
教材分析 | 本节课的内容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环境问题进行讲解。首先介绍了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了解自然和人类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流动,能够更好地把握环境问题产生的本质。其次介绍环境问题的危害,帮助学生更深层次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本节课的内容为理解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打下基础,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地理思维能力。 |
教学目标 | 1、运用图文资料,说明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2、结合实例,说出环境问题产生的危害 |
教学重点 |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和环境问题的危害 |
教学难点 | 环境问题的产生机制 |
教学方法 | 自主、合作和探究法; 归纳法。 |
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PPT、教参 学生准备:导学案,课本,笔记 |
教学过程 | 【导入新课】 由于合成了一种高效的有机杀虫剂DDT(二氯联苯三氯甲烷),瑞士化学家米勒获得了1948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一度被广泛使用的DDT逐渐被世界各国明令禁止生产和使用。为什么DDT被禁止使用? DDT的广泛使用到禁止过程,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讲授新课】 一、环境问题的产生 1.自然系统 (1)特点:①由太阳能持续供给能量,物质能够从无机环境进入生命体,最终又回到无机环境,从而完成物质的循环与能量的流动。 ②自然环境能够通过自我调节来维持稳定。 (2)对人类要求: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变要限制在自然环境的可承受范围之内,不能损害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2.人类系统 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取大量自然资源,维持城市、农田等人类系统的运行,将所形成的废弃物排入自然环境。 人类系统靠大量输入自然资源、输出废弃物来维持,物质和能量是单向流动的,无法完成物质循环。其中,人类获取资源会造成自然环境的改变并对自然循环过程产生影响;人类活动所造成的物质和能量流动只有一部分能够通过自然环境循环得到消纳,未被消纳的部分残留在自然环境中造成环境污染,甚至导致全球环境变化。 ①工业革命前,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压力有限,地球的大气、土地和水能够满足人类的生产和消费需要,人类排放的废弃物能够被自然环境降解。 ②工业革命后,资源的消费和废弃物的排放数量剧增。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已在某些方面超过自然环境的调节能力,损害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功能,使自然环境偏离应有的稳定状态,从而发生大气污染、水污染、生态退化、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 思考 1.在物质和能量的来源、流动方向、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自然系统和人类系统有什么不同? 2.你认为那种系统能维持稳定状态?请说明理由。 自然系统能形成物质的循环与能量的流动,自然环境能够通过自我调节来维持稳定。 3.环境问题的表现 (1)箭头①②: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取自然资源。 (2)箭头③④:人类向自然环境中排放废弃物。 (3)箭头⑤⑦: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取各种服务。 (4)箭头⑥⑧:自然环境为人类社会提供支撑服务。 课堂练习 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箭头③表示的人类活动可能引起( C ) A.台风、寒潮 B.地震、海啸 C.滑坡、泥石流 D.土地荒漠化、盐碱化 2.下列属于人类与环境对立的做法是( A ) A.洞庭湖四周围湖造田 B.我国东海渔场实行休渔制度 C.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 D.为改善大城市交通状况,修建立交桥和地铁 4.影响环境问题的主要因素 ①人口数量(正相关):人口数量增加,所需要的自然资源数量和排放的废弃物数量也会增加。 ②人均资源消费量(正相关):人均资源消费量越高,对环境的影响越大。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人均资源消费量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 ③技术水平(两面性):技术越发达,人类对自然环境影响的程度越大;人类通过研发环境友好技术,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废弃物处理能力,降低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 环境问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同 环境问题:过度消耗资源带来的环境影响。 原因:发达国家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较低,却消耗了世界大多数的自然资源,人均自然资源消耗量及污染物排放量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 环境问题:掠夺式开发带来的生态破坏,以及快速工业化导致的环境污染。 原因:发展中国家多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而人口增长却很快,环境承受着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的双重压力。 此外,发达国家利用一些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发展的需要,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也使得目前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更加严峻。 二、环境问题的危害 2.影响生活质量,危害人类健康 ①大气、水、固体废弃物和噪声等污染,会直接损害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例如,人类排放的大量细颗粒物等在不利的气象条件下形成雾霾天气,影响人们的户外活动,诱发多种疾病 思考:如何治理雾霾? 雾霾治理的措施: ①针对尾气:限制私家车,发展公共交通。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②针对工业:调整产业结构;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煤炭消费比重,治理排污企业,加强空气质量检测和执法力度。 ③针对建筑工地:覆盖、洒水、及时清运、设置围栏、大风天停止作业、密闭运输。 ④针对垃圾处理:垃圾分类回收。 ⑤植树种草,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②有些污染物质会残留或富集在农产品和工业产品中,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 例如,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发现DDT在环境中非常难降解,并能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富集,最终危害人体健康。因此,20世纪70年代以后DDT被许多国家禁止使用。 3.环境问题制约社会经济发展 环境问题不仅直接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也对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造成损害,进而制约社会经济发展。 例如,许多贫困地区生态脆弱,发展经济容易导致自然环境退化,退化的环境反过来又制约经济的发展,构成贫困和环境退化的恶性循环。
为了控制和治理环境问题,人类社会可能会付出高昂的成本 传统经济与循环经济的比较 循环经济的好处: ①经济效益:提高资源利用率; ②生态效益:减少废弃物排放; ③社会效益:增加收入,改善了生活环境,提高了生活质量。 案例:日本琵琶湖的污染治理 琵琶湖是日本最大的淡水湖,被誉为日本的“母亲湖”。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琵琶湖附近人口大量增加,工厂大量出现。由于大量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直接排放到湖中,琵琶湖出现严重富营养化、水质恶化,并在1971年至1972年达到高峰。水质恶化导致琵琶湖丧失了水资源和渔业资源的供给能力,也损害了琵琶湖的水质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功能,芦苇、河边森林的减少也表明琵琶湖支撑服务功能受到危害。 1972年起,日本政府开始制定琵琶湖治理的相关政策,控制工业污染和农业污染,组织全民参与琵琶湖的治理,同时注重对水源地的保护和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日本政府对琵琶湖周边生活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工业污染源实行了综合整治。当地政府通过修建城市下水道、农村生活排水设施、联合处理净化槽,处理生活污水;通过制定鼓励环保型农业政策,与当地农民协商减少50%的化肥使用量,减轻农业对环境的污染;通过在重点污染行业生产中大力推广可再生和再循环使用的产品和材料,降低工业污染;还采取多种措施,如疏浚河底污泥、在河流入口种植芦苇等水生植物,对入湖河流直接净化。 经过三十年的治理,投资总计超过286000亿日元(截止2006年),在国家、地方政府和民众的共同努力下,琵琶湖的水质得到改善。日本政府计划将琵琶湖水质恢复到1965年以前的水平。 活动:讨论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历史上,许多地区的发展都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有学者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概括这一过程。该曲线显示,环境质量在前期会随着经济增长而逐渐恶化,但到达某个临界点之后环境污染的程度会逐渐降低。 1.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出现拐点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①人们收入达到一定水平; ②技术达到一定水平,资源利用效率和处理废弃物能力提高; ③人们对环境的要求提高; ④法律法规管理制度的完善等。 2.环境“先污染、后治理"是不是一个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必然经历的过程?查找相关资料,用事实说明你的观点。 不是。当人们正确认识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后,充分利用自然规律,转变传统发展模式,采用可持续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进行环境保护,就可以做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区域经济发展如何避免经历“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 ①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②加强监管; ③加大技术投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④废弃物先处理并达标后排放等。 读人类社会与环境关联模式图,图中箭头1表示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箭头2表示人要通过消费活动将废弃物排收到环境中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各项可以用图中箭头1表示的是( D ) A.修建道路 B.人口迁徙 C.封山育林 D.开采矿产 2.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只要有箭头2存在,就一定会产生环境问题 B.人类会影响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不可能影响到人类 C.如果箭头1、箭头2表示的人类活动强度较大,则可能产生环境问题 D.由图可知,人类与环境是对立的,无法相互协调 3.当前,协调全球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的主要途径有( A ) ①大力发展经济,不断满足人类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需要②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③加强国际协作,保护世界环境④积极开发利用资源。做到地尽其利.物尽其用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读人口增长与环境问题关系图,回答下列各题。 4.①②所代表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D ) A.①为生物多样性减少;②为环境污染 B.①为环境污染;②为资源短缺 C.①为生态破坏;②为生物多样性减少 D.①为生态破坏;②为环境污染 5.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人口保持零增长,就不会产生环境问题 B.使世界人口稳定在适度规模,成为解决当代环境问题的关键 C.人口增长必然会带来环境问题 D.环境问题的本质是人口问题 |
板书设计 | 第三节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一、环境问题的产生 1.自然系统 2.人类系统 3.环境问题的表现 4.影响环境问题的主要因素 二、环境问题的危害 1.自然环境服务功能受到损害 2.影响生活质量,危害人类健康 3.环境问题制约社会经济发展 |
课后作业 | 完成配套课后练习,预习新课。 |
教学反思 | 亮点:通过本课提倡:“保护环境,从我做起”,激发了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人地协调观 不足之处:课堂设计探讨问题太少,内容过多,学生没有时间,不利于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 课堂教学建议:优化课程结构,简练表述语言,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和学习后都起到引导学生思维、帮助搭建知识框架。 |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精品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精品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环境问题及其危害,课标要求,学习目标,新课导入,环境问题的产生,环境问题的产生机制,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环境问题,具体表现,探究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优秀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优秀ppt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教学目标,环境问题的产生,环境问题的影响因素,人口数量,人均资源消费量,技术水平高,环境问题的危害,人地协调,课堂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课文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课文配套ppt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新知导入,环境问题,大气污染,水污染,生态退化,全球变暖,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新知讲解,环境问题的产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