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土壤的组成和性状(课件+预学案+练习)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378427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4.1土壤的组成和性状(课件+预学案+练习)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378427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4.1土壤的组成和性状(课件+预学案+练习)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378427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4.1土壤的组成和性状(课件+预学案+练习)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3784273/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4.1土壤的组成和性状(课件+预学案+练习)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3784273/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4.1土壤的组成和性状(课件+预学案+练习)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3784273/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4.1土壤的组成和性状(课件+预学案+练习)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3784273/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4.1土壤的组成和性状(课件+预学案+练习)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3784273/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4.1土壤的组成和性状(课件+预学案+练习)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3784273/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4.1土壤的组成和性状(课件+预学案+练习)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3784273/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3.3阳光的组成 第1课时(课件+预学案+练习) 课件 0 次下载
- 3.3阳光的组成 第2课时(课件+预学案+练习) 课件 0 次下载
- 4.2土壤与植物(课件+预学案+练习) 课件 0 次下载
- 4.3人类活动与土壤(课件+预学案+练习) 课件 0 次下载
- 5.1种群和群落(课件+预学案+练习) 课件 0 次下载
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1 土壤的组成和性状优秀课件ppt
展开从热带丛林中高高的望天树,到寒带苔原上匍匐地面的北极柳;从滨海滩涂的芦苇丛,到高山之巅的雪莲花;从我国 南方的水稻,到北方的小麦;从海南的椰树林,到新疆的葡萄园……无不植根于土壤,从中吸收养分。 万物土中生,土壤抚育着庄稼,养育了人类。
1、土壤: 土壤是陆地上具有肥力并能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1、仔细观察土壤,土壤中有没有微小的生物? 2、用手搓摸土壤,是否有固体的颗粒?3、 用手捏土壤,是否有水分存在的感觉? 4、把一些土壤放在盛有水的杯中,看是否有气泡产生? 5、通过上述活动,你知道土壤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
土壤中有固体颗粒、微小生物、水和空气等。
2、土壤的组成: 土壤的组成 土壤是由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组成。
A、固态成分:由矿物质和腐殖质组成的固体土粒。约占土壤体积的50%,是土壤的主体部分。B、液态成分:主要是水及溶解在水中的许多物质。这部分水主要由地表进入土中。C、气态成分:绝大部分是由大气层进入的氧气、氮气等,小部分为土壤内的生 命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汽等。
3、土壤水分与植物生长密切相关。
4、矿物质的作用: 矿物质是土壤的主要组成物质,一般占土壤固体部分质量的 95%左右。A、土壤中矿物质的来源: 矿物质由岩石风化而成,B、矿物质的作用: 土壤中含有磷、钾、镁、钙、铁等矿物质化学元素,可提供氮以外的植物 生长所需的各种主要养分。
将少量土壤平铺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
现象: 产生气体,有焦味。 说明:土壤中存在有机物(腐殖质)。
资料1、有机物一般易燃烧2、燃烧时颜色会变黑,并有焦味3、燃烧时会产生气体,气体挥发到空气中质量会变轻
5、腐殖质的作用:A、腐殖质的来源: 腐殖质的主要来源是动物的排泄物和动植物死亡后遗留在土壤里的残体, 还有人工施用的有机肥(如绿肥、厩肥、堆肥、油饼等)等,经过微生物分解后 形成的腐殖质B、腐殖质的作用: 土壤中的腐殖质呈黑色的小颗粒,使土壤形成良好的团粒,提高土壤的 保肥、保水能力,有利于作物生长。
土壤通气性是指土壤空气与大气相互交换的性能。 结构好的土壤通气良好,能满 足作物对氧气的需要,并能充分发挥土壤肥力的作用。结构不良或水分过多的土壤,通 气不良,易于积累大量二氧化碳,而氧气供给不足,以致危害植物正常生长。 土壤的通气性与土粒粒径大小有关。砂土粒径大,土粒间空隙大,空气容易流通, 通气性好。黏土粒径小,空隙也小,空气不易流通,通气性差。土壤粒径大小适中,通气 性也适中。
1、土壤质地: 土壤矿物质中,各种粗细不同的土粒混合在一起,表现出土壤的粗细状况, 称为土壤质地。2、土壤的分类: 根据土壤中砂粒、粉粒和黏粒含量比例的不同, 可将土壤质地分为三大类。 a.砂土:砂粒的含量大于 50%,质地粗糙松散。 b.黏土:黏粒的含量大于 30%,质地细密、厚重。 c.壤土:黏粒含量小于30%,砂粒含量小于50%,质地疏松,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3、三类土壤的性状:
质地疏松又肥沃,最有利于植物生长。
1、参照表4.1.3三类土壤的性状,在校园内或田野里,用铲子采集砂土、黏土和壤土作为试 样,并分别编号(A、B、C)。采土后洗手。活动结束后将土样归回原处。 2、凭手感判别土壤质地。 (1) 土壤试样细而黏,能搓成球状或条状,挤压后不破裂,搓成条后能弯成环状而不破碎, 则是黏土。肉眼观察主要为黏粒,干燥时土块坚硬。 (2) 土壤试样如含砂粒不易搓成球状或条状,挤压后则破碎,其土壤质地为砂土。肉眼观察 主要为砂粒,干燥时成散粒。 (3) 土壤试样细滑均质,搓成球或条,挤压后有裂缝,但未完全破碎,则为壤土。
观察图4.1.6,在(a)、(b)两图中: 1、图 属于黏土,理由是 。 2、图 属于砂土,理由是 。
(a) 黏性大,易成条
(b) 黏性小,松散、不易成条
1、土壤结构的类型: 土壤结构可分为块状、柱状、片状、团粒状等各种结构。
团粒结构是各种土壤结构 中较为理想的结构。
2、团粒状结构的土壤:A、团粒结构土壤的特点: 团粒结构的土壤疏松多孔,使土壤既能保水又能透水,并具有良好的土壤空气和热量状况,有利于作物根系的伸展以及对养分的保蓄和供应。B、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 在农田中多施有机肥料,实行绿肥和作物轮作等,可使土壤中增加新鲜腐殖质,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
团粒结构被破坏的土壤表层,土粒分散,土壤空隙小,土体板结成块状体。 如果土质黏性重,土体会出现“天晴硬似一把刀,天雨烂成一团糟”的状况,不利 耕作。
3、团粒结构土壤与非团粒结构土壤比较
1、肥沃的土壤有利植物的生长: 肥沃的土壤具有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土壤中的这些物质和能量,如能适时适量均衡地供给植物,增强土壤和植物抵御外界不良因素的能力,那么土壤的自然肥力就高。
肥沃的土壤里有死去的动物、植物的残体,还会有蚯蚓等小动物……
2、增加土壤的肥力: 农业土壤除了受自然因素影响外,更重要的是受人类生产活动(如耕作、施肥、灌溉、排水等)的影响。例如,在干旱地区,通过灌溉可以满足作物对水分的需要。在湿润、低洼地区,可以通过开渠排水减少土壤中过多的水分。 通过施肥使农业土壤既具有自然肥力,又具有人为肥力,使土壤良性发展。
1、土壤由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组成。其中矿物质和腐殖质组成的固体土粒是土壤的主体。矿物质是土壤的主要组成物质。 2、腐殖质可以使土壤形成良好的团粒,提高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有利于作物生长。 3、结构好的土壤通气良好,能满足作物对氧气的需要,并能充分发挥土壤肥力的作用。 4、土壤质地分为壤土、粘土和砂土三大类。其中壤土最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5、土壤结构可分为块状、柱状、片状、团粒状等各种结构。其中以团粒结构的土壤在农业生产上最有价值,是较为理想的结构。 6、肥沃的土壤具有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
1、下列有关土壤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组成土壤的物质中,固体物质占95%左右 B. 土壤腐殖质越少越薄,植物生长越好 C. 土壤中的矿物质是由岩石风化形成的 D. 蚯蚓越少的土壤越肥沃
3、有关“土壤中含有有机物”的验证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 A.土壤应充分干燥 B.土壤应含有较丰富的有机物 C.实验中的铁丝网孔径要小 D.干燥土壤时应放在火上直接烧烤
3、农民常给农作物松土,使农作物的根能从土壤中获得丰富的(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水分 D.无机盐
4、下列关于土壤肥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土壤有机质直接影响土壤肥力的形成和发展 B.土壤肥力高低取决于土壤中水、肥、气、热四个因素之间的协调程度 C.土壤肥力在农业生产中越利用损耗的越多 D.合理的耕作经营,可使土壤不断改良,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土壤就是指陆地表层部分 B. 有机质是土壤中矿物养分的主要来源 C. 理想的土壤是指既能通气透水,又能蓄水保温的土壤 D. 土壤肥力的高低取决于土壤中矿物质和有机质的协调程度
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1 土壤的组成和性状一等奖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1 土壤的组成和性状一等奖课件ppt,文件包含HS版七下41土壤的组成和性状2pptx、HS版七下41土壤的组成和性状2课后小练doc、沙土和粘土mp4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4章 土壤1 土壤的组成和性状优质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4章 土壤1 土壤的组成和性状优质课件ppt,文件包含HS版七下41土壤的组成和性状1pptx、HS版七下41土壤的组成和性状1课后小练doc、土壤中有水mp4、土壤的形成和组成成分mp4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5章 生态系统3 生物圈优秀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5章 生态系统3 生物圈优秀课件ppt,文件包含HS版七下53生物圈pptx、HS版七下53生物圈课后小练doc、HS版七下53生物圈预学案doc、在200米以下的海底缺乏光照和氧气那里的生物靠什么生存mp4、生物圈mp4、生物圈二号为什么失败mp4、黄土高原mp4等7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