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二中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初二物理第二次作业反馈(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78457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区二中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初二物理第二次作业反馈(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78457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区二中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初二物理第二次作业反馈(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78457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区二中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初二物理第二次作业反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新区二中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初二物理第二次作业反馈(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区二中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初二物理第二次作业反馈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4m/min B.正常人的脉搏约为60Hz 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7℃ D.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2.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 ) 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产生的原因 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3.苏州雪景美不胜收,但大雪也给交通带来了不便。为了尽快清除因大雪造成的道路积雪,常用的办法是撒“融雪盐”(如氯化钠、氯化镁等盐酸盐类的融雪剂),其原理是( ) A.“融雪盐”有利于冰雪对阳光的吸收,从而加快冰雪的融化 B.“融雪盐”产生“保暖层”,使冰雪吸收足够的“地热”而融化 C.“融雪盐”与少量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使周围的冰雪融化 D.使雪形成“含融雪盐的雪”,“含融雪盐的雪”熔点低于当地温度,使雪融化
4.下列对图中四幅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图在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用无线电才能对话,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B.乙图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声音的音色 C.丙图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减弱噪声 D.丁图B超检查身体应用声能传递信息5.有一天,雾、露、霜、雪四姐妹在一起争论自己的出生由来,谁也不认同谁,下列关于她们的说 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雾说:我是水汽化而来 B.露说:我是水蒸气液化而来 C.霜说:我是水凝固而来 D.雪说:我是水升华而来6.小明想通过实验来研究小孔成像的成像特点,他准备用LED灯制作一个下列字形的光源
进行研究,关于光源的形状最适合的是7. 下列减慢蒸发的措施中正确的是( ) A. 将新鲜蔬菜装入保鲜袋 B.将湿手放在干手器下吹干C.将湿衣服晾在通风的地方 D.将地面上的积水向周围扫开8.小明用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20cm的光具座上,在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观察到一清晰的像。下列光学仪器成像原理与此原理相同的是( ) A.幻灯机 B.放大镜 C.潜望镜 D.照相机 9.有一只大雁在平静的湖面上飞翔,有时我们能看到大雁好像是在水中的蓝天白云间游动, 有时又只能看到大雁的阴影在水面上移动,则 A.前者光线较强,后者光线较弱,二者产生原理相同 B.前者光线较弱,后者光线较强,二者产生原理相同 C.前者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所成的影;后者是由于光的反射,所成的虚像 D.前者是由于光的反射,所成的虚像;后者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所成的影10.青藏铁路路基两旁各插有一排碗口粗细、高约2m的铁棒(如图所示),我们叫它热棒。热棒在 路基下还埋有5m深,整个棒体是中空的,里面灌有液氨。热棒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当路基温度 上升时,液态氨受热发生 ①上升到热棒的上端,通过散热片将热量传递给空气,同时,气态 氨在此冷却 ②变成了液态氨,又沉入了棒底。这样,热棒就相当于一个天然“制冷机”。请问 文中空格处的物态变化名称是( ) A.①升华 ②液化 B.①液化 ②汽化 C.①汽化 ②液化 D.①升华 ②凝华11.小明为一小组同学拍照,使用镜头焦距不能变化的相机.在拍摄时,发现有个别同学没有进入镜 头,为了使全组同学都进入镜头,他应采取的方法是( ) A.小组人不动,照相机离小组远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 B.小组人不动,照相机离小组近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 C.小组人不动,照相机离小组近一些,镜头往前伸一些D.小组人不动,照相机离小组远一些,镜头往前伸一些12.如图所示,F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A′B′为物体AB的像,则物体AB在( ) A.图中Ⅰ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上 B.图中Ⅱ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下 C.图中Ⅲ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上 D.图中Ⅳ区域,比A′B′小,箭头方向向下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13.电闪雷鸣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那是因为光速比声速 ▲ (选填“快”或“慢”), 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是 ▲ m/s。14.如图所示,当球员扣篮时,现场观众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喝彩声,喝 彩声通过 ▲ 到球员耳中,使球员们士气大振,此处喝彩声 ▲ (填“属于”或“不属于”)噪声。“山呼海啸”是形容声音 的 ▲ (填“音调高”或“响度大”)。 15. 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__▲____ 的性质制成的。如图甲所示为温度计的一部分,该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 ℃;用刻度尺所测物体的长度为___▲___ cm;如图丙所示,秒表读数是___▲___s。16.如图所示,虚线框内为一透镜,MN为透镜的主光轴,O是透镜光心,a(双箭头)和b(单箭头)是射向透镜的两条光线。已知光线a通过透镜之后与MN交于P点,光线b通过透镜之后与MN交于Q点。该透镜是____▲_____透镜,焦距___▲___OQ(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7.日食现象可以用___▲___知识解释,是月亮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挡住射向地球的光线所形成的。如图是月球的影区分布,当人随地球运动到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区时会看到日全食。18. 声呐向海底发射超声波,运用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洋深度。如果经4s接收到来自大海底的回声 信号。则该处的海深为 ▲ m(海水中声速是1500m/s).超声波声呐 ▲ (选填“能”或 “不能”)用于太空测距(比如地球与月球的距离)19.目前青少年近视现象十分严重,在下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示意图的是 ▲ ,应配戴 ▲ 透镜(选填“凸”或“凹”)制成的眼镜矫正。 物质熔点(℃)沸点(℃)水银-39357酒精-11778 20.根据图中表格所提供的数据可知: ①温度为80℃的酒精是 ▲ 态; ②冬季在北方测量气温(最低可达-50℃),应该选用 ▲ 温度计。21.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分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其中 ▲ 是折射光线,反射角等于 ▲ ,AB右边是 ▲ (填“空气”或“玻璃”).
22.如图所示,B'是人眼在A处透过水面看见的河底一白色鹅卵石的虚像,这个虚像是由光的 ▲ 形成的.若在A处用激光手电对准虚像B'照射,则手电发出的光 ▲ (能/不能)照射到河底的白色鹅卵石上.凸透镜像的性质甲倒立放大实像乙倒立缩小实像丙正立放大虚像 23.黎明同学要挑选一焦距小于6 cm的凸透镜,他用物理实验对甲、乙、丙三块凸透镜进行测量,保持烛焰与凸透镜的距离为12 cm,实验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可以确定 ▲ 凸透镜是黎明同学所需要的.三、解答题(本题共9小题,共54分)24.(8分)按题目要求作图 (1) 当光线从水中射向空气时,它的反射光线如图所示,请画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2)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 (3)根据光线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在图虚线框中画出适当类型的透镜示意图. (4)补充完整的光路图. 25.(6分)如图所示,是小明和小华同学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的情景,通过酒精灯对水加热, 使水沸腾,他们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1)此实验除了实验装置图(1)中画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 ▲ 。组装实验器材时, 应按照 ▲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2)在水温升高到90℃后,小明每隔1min观察1次温度计的示数,记录在表中,直至水沸腾,如 此持续3min后停止读数; ①在第7min小明忘记记录数据,此时的水温应为 ▲ ℃; ②实验时,小明观察到水沸腾时气泡上升的现象如图(2)中的图 ▲ (选填“a”或“b”), ③请你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3)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3)给半杯水加热,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4)中a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给一整杯 水加热,则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 (选填“a”“b”“c”“d”); 26.(5分)如图所示,将茶色玻璃板作为平面镜竖直放置在一张方格纸上,并准备了两个相同的棋 子A和B以及刻度尺、铅笔等,用来探究棋子A在平面镜中成像的特点。(1)实验时,将茶色玻璃板竖直放置在一张方格纸上,在玻璃板前放一个棋子A(如图所示), 应 ▲ (选填“透过”或“不透过”)玻璃板来观察这个棋子的像;(2)为了确定像的位置,将另一个相同的棋子B放到镜后, 使它与 ▲ 重合,此时棋子B的位置就是棋子A的像的 位置。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 ▲ (选填“控 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细心的小芳看到在像 B 处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B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 两个像的原因是 ▲ 。(3)为了研究像和物到镜面距离的关系,应多次改变 ▲ (选填“A”或“B”)棋子的位置。 27.(4分)利用如图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时。(1)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到O点,改变光线入射角度,多次实验,可得∠r ▲ ∠i(填 “>” “<”或“=”)。(2)若将纸板B 向前或向后折,此时在纸板B上 ▲ (选填“能 或“不能”) 看到反射光,这样做的目的是探究 ▲ 。(3)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 方向射出,这表明:说明光路是 ▲ 的。 28.(12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实验前,应调整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___▲___上;(2)图甲中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倒立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生活中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利用这一原理制成;(3)完成实验后,继续模拟远视眼的缺陷:给透镜戴上远视眼镜,调节光屏的位置,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取下远视眼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为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4)当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时,不改变图甲中蜡烛和透镜位置:①若将凸透镜换成焦距相同但镜面较小的凸透镜,再次做实验,光屏上所成的像与原来相比___▲_____(选填“变小”、“变暗”或“变不完整”)了;②若将凸透镜换成镜面大小相同焦距稍小的凸透镜,再次实验,则需将光屏___▲___(选填“向左”或“向右”)移动才能成清晰的像,光屏上所成的像与原来的像相比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5)如图乙,线段AB为凸透镜成像的物距倒数和像距倒数的对应关系,则凸透镜焦距为___▲___cm;(6)如图丙所示,当凸透镜位于光具座上A处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烛焰的像将位于光屏中心的__▲____方;(7)在保持(6)中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将凸透镜向左移到B处(图中未标出),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成的是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8)在上述探究活动中,若已知蜡烛与光屏间的距离为L0,蜡烛与凸透镜第一次所在位置A间的距离为L,如图丁所示,则该透镜焦距f____▲__(选填“>”、“<”或“=”),透镜先后两次所在位置A、B之间的距离s=___▲___(用L0、L表示) 29.(6分)如图甲,轿车从某处往苏州方向 匀速行驶.当到达A处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0:15;到达B处时,钟表显示为10:45. (1)若道路旁有如图乙所示的标志,通过计算说明这辆轿车是否按规定行驶? (2)若轿车按规定速度继续向前行驶,从B处到达苏州至少需要多少分钟? (要求写出主要公式,数 据代入和运算结果)30. (5分)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光的全反射如图甲所示,当光线从玻璃斜射入空气里的时候,一部分光会进入空气里发生折射,此时折射角β大于入射角α。若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之增大,当入射角增大到某值时(小于90°),折射角会增大到90°。若继续增大入射角,此时空气中没有折射光射出,光线全部反射回玻璃,这种全反射。海面上出现的海市蜃楼奇景如图乙所示,就是因为光的在空气层中多次折射和全反射而形成的自然景观。在夏季,白昼海水温度比较低,所以在海面上方的空气出现下冷上暖的现象。由于空气的热胀冷缩,因此空气层下密上疏。景物的光线先由密的空气层逐渐折射进入稀的空气层,并在上层发生了全反射,光线又折回到下层密的气层中来,经过这样弯曲的线路,最后
投入人的眼中。由于人的视觉总是感到物像是来自直线方向的,因此看到的“景物”比实物抬高了许多。某次探究光的全反射实验中,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的一些数据如表,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入射角i0°10°20°30°40°41.2°41.8°42°折射角γ0°15.2°30.9°48.6°74.6°81°90°/(1)海市蜃楼情景中,人眼看到的空中的“景物”是___▲___像(选填“实”或“虚”);(2)分析以上数据可知光从玻璃射向空气在发生全反射之前,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___▲___;(3)由表格数据可知:图中图线__▲____(选填“a”或“b”)反映了上述实验中的两角关系; (4)光发生全反射时,入射角____▲__临界角(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5)当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时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31.(5分)学习了光学知识后,爱动脑筋的小明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如图1所示,他给两个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别打上一个圆孔和一个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分别将孔对着烛焰和灯丝,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通过小孔所成的像。(1)分析比较甲、乙两图,蜡烛在塑料膜上所成的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___▲___(填选“有”或“无”)关。(2)在图2中,作出小孔成像的光路图,并在光屏上画出像A′B′。(3)夏天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形成的原理与之__▲____(填选“相同”或“不同”),这些光斑是太阳的___▲___(选填“像”或“影子”)。(4)小明测出了光斑的直径为7.0mm,光斑到小孔的距离为7.5m,从书上查到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为1.5×1011m,由此可以估算出太阳的直径为__▲____m。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