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热点问题
展开
中考估测类问题
估算题是为了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试题,一些省市在中考选择题里常出现一道这类题,这类题往往是题目所给条件不完备,要凭借学生日常生活的经验或者感悟,结合物理知识来解答。解决中考物理估测类问题要记住以下内容。
一、记忆初中物理常数
1.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v=340m/s。
2.电磁波(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0×10 8m/s=3.0×10 5 km/s。
3.水的密度:ρ=1g/cm3=1.0×10 3 kg/m3。
4.水的比热容:c=4.2×10 3 J/(kg ℃)。
5.1节干电池的电压为1.5V。
6.中国家庭照明电路火线与零线之间的电压为220V。
7.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36V。
8.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熔点(凝固点)为0℃,沸点为100℃。
9.对人类而言,理想的声音环境是30~40分贝,舒适的环境温度是23℃-25℃。
10.1个标准大气压 p0 =1.013×10 5 Pa=76cmHg≈10m水柱。
11.g=9.8N/kg,粗略计算时取g=10 N/kg。
二、中考物理估测类问题要学好记住以下基本知识
1.记住一些常见物体长度值
(1)中学生身高为1.50m~1.80m;
(2)一张纸厚为6×10-5m;
(3)课桌高度为0.8m;
(4)日光灯管长为1.2m;
(5)教室长、宽、高分别为10m、6m、3m;
(6)篮球架的篮筐的高度为3.05m。
2.记住一些常见物体质量和重力
(1)一个鸡蛋质量为5×10-2kg,重力为0.5N;
(2)成年人质量为50~70 kg,重力为500~700 N;
(3)铅球质量为5 kg, 重力为50N;
(4)物理课本质量为0.25 kg, 重力为2.5N。
3.记住一些常见物体的运动速度
(1)人步行的速度为1.1~1.3m/s;
(2)自行车的速度为5m/s;
(3)公共汽车的速度为10~12.5m/s;
(4)普通列车的速度为40m/s;
(5)声速(15℃的空气中)为340m/s;
(6)光和无线电波(真空中)的速度为3×108m/s。
4.记住一些物体的处于某种情况下的压强值
(1)一个标准大气压为1.013×105Pa;
(2)一张纸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为0.5Pa;
(3)一个中学生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为2.8×104Pa;
(4)物理课本对桌面压强为50Pa。
5.记住一些物体的处于某种情况下的温度值
(1)绝对零度-273.15℃;
(2)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
(3)通常情况下冰的熔点为0℃、水的凝固点为0℃;
(4)我国最低气温记录为-52.3℃;
(5)地球表面最低温度为-88.3℃;
(6)地球表面最高温度63℃;
(7)正常人的体温为36.8-37℃;
(8)人感觉舒适的温度23为℃;
(9)冰箱冷冻室温度为-18~-23℃;
(10)冰箱冷藏室温度为5~10℃。
6.记住一些物体的机械功率值
(1)人的心脏跳动功率为1.5W;
(2)人跑上楼的功率为300W;
(3)人在平直公路上骑自行车的功率为100W;
(4)人做引体向上的功率为24W。
7.记住一些物体的处于某种情况下的电流电压值
(1)手电筒电流为0.3A;
(2)家用电冰箱电流为1.1~1.7A;
(3)家用空调电流为4~7A;
(4)普通白炽灯电流为0.1~0.3A;
(5)47cm彩色电视机电流为0.2A。
(6)一节干电池电压为1.5V;
(7)一节蓄电池电压为2V;
(8)家庭电路电压为220V;
(9)人体的安全电压电压不高于为36V;
(10)一般交流电动机电压为380V。
8.记住一些物体的处于某种情况下的电阻、电功率值
(1)100W的灯泡灯丝在室温下电阻为30Ω、在正常发光时电阻为484Ω;
(2)人体电阻为几千Ω;
(3)电熨斗电阻为几十Ω;
(4)电饭煲电阻为几十Ω。
(5)普通白炽灯电功率为15~100W;
(6)电视机电功率为约200W;
(7)空调电功率为约1000W;
(8)微波炉电功率为800~1000W;
(9)电冰箱电功率为约100W。
中考物理方法类问题
在解决物理问题,探究物理规律时,一定会用到科学的方法。在初中学习阶段,学过的常用物理方法有控制变量法、理想模型法、转换法、等效替代法、类比法、比较法、实验推理法、比值定义法、归纳法、估测法、图像法、放大法、分类法、观察法、多因式乘积法、逆向思维法、思维导图法等。下列归纳总结出常用的物理方法,希望同学们理解记忆。
1. 控制变量法:当某一物理量受到几个不同物理量的影响,为了确定各个不同物理量的影响,要控制某些量,使其固定不变,改变某一个量,看所研究的物理量与该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如:研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的关系。
2. 理想模型法:在用物理规律研究问题时,常需要对它们进行必要的简化,忽略次要因素,以突出主要矛盾。用这种理想化的方法将实际中的事物进行简化,便可得到一系列的物理模型。如:电路图是实物电路的模型;力的示意图或力的图示是实际物体和作用力的模型。
3. 转换法: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如:奥斯特实验可证明电流周围有磁场;扩散现象可证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4. 等效替代法:等效的方法是指面对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提出一个简单的方案或设想,而使它们的效果完全相同,将问题化难为易,求得解决。例如:在曹冲称象中用石块等效替换大象,效果相同。
5. 类比法: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同或相似而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种逻辑思维。如: 用抽水机类比电源。
6. 比较法:通过观察,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它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如:比较发电机和电动机工作原理的异同。
7. 实验推理法: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忽略次要因素,进行合理的推想,得出结论,达到认识事物本质的目的。如:研究物体运动状态与力的关系实验;研究声音的传播实验等。
8. 比值定义法:就是用两个基本的物理量的“比”来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的方法。其特点是被定义的物理量往往是反映物质的最本质的属性,它不随定义所用的物理量的大小取舍而改变。如:速度、密度、压强、功率、比热容、热值等概念公式采取的都是这样的方法。
9. 归纳法:从一般性较小的前提出发,推出一般性较大的结论的推理方法叫归纳法。如;验证杠杆的平衡条件,反复做了三次实验来验证F1 L1= F2 L2
10.估测法:根据题目给定的条件或数量关系,可以不精确计算,而经分析、推理或进行简单的心算就能找出答案的一种解题方法。它的最大优点是不需要精确计算,只要对数据进行粗略估计或模糊计算,就能使问题迎刃而解。(1)解答时应了解一些常用的物理数据:家庭照明电压值220V、每层楼高3m左右、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g、成人身高约1.60~1.80m、人体的密度约为1.0×103kg/m3、人的心跳约1秒70~80次、人体电阻约为几千~几百千欧、人正常步行的速度1.4m/s、自行车一般行驶速度约5m/s、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约230g、一张报纸平铺在桌面产生的压强约0.5Pa等。 (2)记住一些重要的物理常数: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水的密度、水的比热容等。
能源与生态环境中考问题
1.能源家族
(1)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
(2)生物质能:由生命物质提供的能量称为生物质能,如:食物、柴薪等。所有生命物质中都含有生物质能。
(3)一次能源: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为一次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风能、水能、潮汐能、太阳能、地热能、核能、柴薪等。
(4)二次能源: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通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如电能。
(5)不可再生能源:凡是越用越少,不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核能。
(6)可再生能源:可以从自然界中源源不断地得到的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如水能、风能、太阳能、食物、柴薪、地热能、沼气、潮汐能等。
(7)按使用开发的时间长短来分类,能源还可以分成常规能源和新能源。如化石能源、水能、风能等数常规能源,核能、太阳能、潮汐能、地热能属新能源。
2.核能
(1)裂变:用中子轰击较重的原子核,使其裂变为较轻原子核的一种核反应。
核反应堆中的链式反应是可控的,原子弹的链式反应是不可控的。核电站利用核能发电,目前核电站中进行的都是核裂变反应。
(2)聚变:使较轻原子核结合成为较重的原子核的一种核反应。,也被成为热核反应。氢弹爆炸的聚变反应是不可控的。
(3)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
①核能的优点:核能将是继石油、煤和天然气之后的主要能源。利用核能发电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煤、石油等能,而且用料省,运输方便。核电站运行时不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粉尘等对大气和环境污染的物质,核电是一种比较清洁的能源。
②利用核能可能带来的问题:如果出现核泄漏会造成严重的放射性环境污染。
3.太阳能
(1)太阳能:在太阳的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度条件下发生聚变,释放出巨大的核能。
大部分太阳能以热和光的形式向四周辐射除去。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体的化学能。我们今天使用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实际上是来自上亿年前地球所接收的太阳能。
(2) 太阳能的利用: ① 利用集热器加热物质(热传递,太阳能转化为内能);
② 用太阳能电池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3)优点:太阳能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清洁无污染等优点。
4.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1)未来的理想能源必须满足以下四个条件:① 必须足够丰富,可以保证长期使用;② 必须足够便宜,可以保证多数人用得起;③ 相关技术必须成熟,可以保证大规模使用;④必须足够安全、清洁,可以保证不会严重影响环境。
(2)解决能源紧张的途径:由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使得能源的消耗量持续增长,因此人类必须不断地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同时增强节能意识,不断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这是目前解决能源紧张的重要途径。
5.节能环保、防止噪声污染、使用清洁能源、构建生态可持续发展等都属于习近平十九大报告中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在中考试卷里经常出现以下问题需要引起毕业班同学注意。
(1)能源危机:由于世界人口的急剧增加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的消耗持续增长。特别是近几十年来,能源消耗增长速度明显加快。所以开发新能源、更好地利用已知能源,是全球范围内的重要课题。
(2)解决能源问题的出路:随着第三次能源革命序幕的拉开,核能成为主要能源。同时人类正着力开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太阳能,并取得了重大成就。核能、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为人类的能源问题找到了新的出路。面对目前的能源趋势,解决能源问题的主要出路有:一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做到科学开发,节约使用;二是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
(3)减小噪声污染的方法,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要求平时学习时,要多联系生活、多解释,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新能源汽车因节能、环保等优点深受广大家庭的喜爱。在解决该方面问题需要功的公式、功率公式。
(5)燃料电池问题会涉及对电功公式的掌握和运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从表格中提取有用的信息,此题难度不大。
(6)利用光伏发电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实现了太阳能到电能的转化;
(7)太阳能发电具有清洁无污染(或环保;节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等优点。
(8)涉及静电除尘设备,治理生产中的空气污染问题,会用到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
电功率的计算 中考问题
1.电功率
(1)定义:电流在1秒内所做的功叫电功率。
(2)意义: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
(3)单位:瓦特(瓦,W),常用单位为千瓦(kW),1kW=103W
(4)电功率的定义式:P=
P——电功率——W;
W——电功——J;
t——通电时间——s。
(5)计算式:P=UI,此外常用的计算公式还有P=I2R,P=U2/R
2.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1)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叫额定电压。
(2)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叫额定功率。
(3)额定电流:用电器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叫额定电流。
(4)用电器实际工作时的三种情况:
①U实 ②U实>U额 P实>P额——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有可能烧坏。(如果是灯泡,则表现为灯光极亮、刺眼、发白或迅速烧断灯丝);
③U实=U额 P实=P额——用电器正常工作。
3.电功、电功率重要公式
(1)电功: W=UIt(定义式) W=I2Rt= (只使用于纯电阻电路)
(2)电功率:P=W/t(定义式) P=UI(计算式) P=I2R= (只使用于纯电阻电路)
4.求解电功及其电功率题的类型
(1)以电能表为素材,求解电功率的相关问题
(2)与滑动变阻器相关的电功率计算
(3)与串并联电路特点及欧姆定律应用相关的电功率计算
(4)考查与I-U图像相关的电功率计算
热量计算类 中考问题
用热学规律进行有关的计算,需用吸收的热量的公式Q吸=cm(t-t0)=cm⊿t;放出的热量的公式Q放=cm(t0-t)=cm⊿t;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的计算公式:Q放=mq;炉子的热效率公式η=Q吸/Q放。而对初中热学综合计算题的解决就需要把以上提到的公式或者规律中的两个或者多个结合起来,也常常应用热平衡方程为Q放=Q吸。所以对于初中生,在中考时常常出现热学综合计算题。这样的题能考查学生多个知识点,是评价学生综合能力的好素材。本文就初中热学综合计算题考法,结合多年来对全国各省市中考题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对不同考题在解法上进行分析指导。
知识点1: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公式
①计算物体吸收热量的公式为:Q吸=cm(t-t0)=cm⊿t。
②计算物体放出热量的公式为:Q放=cm(t0-t)=cm⊿t。
其中,Q吸表示吸收热量,单位是J;c表示物体比热容,单位是J/(kg·℃);m表示质量,单位是kg;t0表示物体初始温度,单位是℃;t表示物体后来的温度,单位是℃。⊿t=t-t0表示物体升高了的温度。⊿t=t0-t,表示物理降低了的温度。
知识点2: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公式
①燃料完全燃烧释放出的热量公式为:Q放=mq。
②气体燃料完全燃烧释放出的热量公式也可为:Q放=qV。推导过程如下:
说明:①中的公式对固体、液体、气体、均适用。②只对气体适用。两个公式的得出都是根据热值的定义式得到的。
其中,Q放表示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单位是J;q表示燃料的热值,单位是J/kg;m表示质量,单位是kg。V表示体积,单位是m3。
知识点3:热效率公式
(1)热机的效率: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热机的效率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汽车发动机的效率、飞机发动机的效率、轮船发动机的效率均属于热机的效率,其公式为:η=。
(2)炉具的热效率:天然气燃烧放出的热量是炉具提供的总热量,Q总=Q放,水吸收的热量是有用的热量Q有=Q吸,则η=。
(3)电热水器的效率:电热丝所产生热量为Q总,总=Q放,水需要吸收热量为Q有,有=Q吸,则η=。
知识点4:解答与热量相关的综合题的思维方法和解题技巧
首先阅题、思题,找出物体原来的温度t。和升高到的温度(或降低到的温度)t,看看物体的质量m是多少,查查物质的比热容是多少,或者对常见的物质(如水)的比热容记住即可,有时题中或试卷前给出。对这些物理量做到心中有数。
然后对物体温度升高的情况,可用公式Q吸=cm(t-to)列出方程,代入数值和单位求出物体应吸收的热量;对物体温度降低的情况,可用公式Q放=cm(to-t)列出方程,代入数值和单位求出物体应放出的热量。对燃料燃烧的问题,可用公式Q放=mq求解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
(1)如果题中物体吸热的多少是由电阻放热提供,那么放出的热量可用焦耳定律
Q放=I2Rt求出,利用Q吸=Q放建立方程,将把电学量与热学量紧密联系起来。
(2)如果题中物体吸热只吸收了电阻放热的80%,则可列方程Q吸=80%Q放,所求量一定在此方程中,用电器的效率问题也可迎刃而解。
(3)如果物体吸收的热量完全由另外燃料燃烧获得,则可用Q吸=cm(t-to)和 Q放=mq结合
Q吸=Q放来求出所要的物理量。
(4)如果物体吸收的热量只吸收了燃料完全燃烧的80%,则可列方程Q吸=80%Q放,燃料的热效率问题也可迎刃而解。
(5)其它方面与热有关的问题按以上思路都会找到解题技巧。注意:在计算时,题中各个物理量要一一对应,并且都要化为国际单位。
中考疫情及防控中考热点问题
本专题能够考查的物理知识有:
1.长度单位换算2.质量单位换算3.分子运动论4.温度及温度计
5.压强及大气压6.流速与压强的关系7.能量及其转换
8.电路9.物态变化
10.二维码原理
11.电磁波
12.无人机
13.其它。
【例题1】(2020山东聊城)疫情期间,小丽帮妈妈做家务时,发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其中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茶壶的壶嘴和壶身组成连通器
B. 菜刀刀刃很锋利,是为了减小压强
C. 利用大气压把吸盘式挂钩压在平滑的墙壁上
D. 浴室内的防滑垫表面凹凸不平是为了增大摩擦
【答案】B
【解析】A.茶壶的壶嘴与壶身组成了连通器,因此壶身的水位总是与壶嘴的水位相平,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菜刀的刀刃很锋利,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吸盘在工作时,需排出里面的空气,大气压便将其压在墙面上,是利用了大气压,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浴室内的防滑垫表面凹凸不平,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对点练习】新型冠状病毒的直径平均为100纳米,也就是0.1微米,是依靠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直接接触我们可以通过及时清洗和杀毒避免,飞沫的直径一般是在3微米左右。佩戴N95口罩可以高效的把飞沫吸附住,防护口罩都是分层结构,主要材料是聚丙烯为主的熔喷层,对病毒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N95口罩主要材料是聚丙烯 B. N95口罩主要材料是氯丙烯
C. N95口罩主要材料是聚乙烯 D. N95口罩主要材料是聚丙氨
【答案】A
【解析】佩戴N95口罩可以高效的把飞沫吸附住,防护口罩都是分层结构,主要材料是聚丙烯为主的熔喷层,对病毒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聚丙烯属于新材料的应用。
【例题2】(2020湖南岳阳)“新冠”防控期间,为了缓解长时间戴口罩的不适,小明用卫生纸垫在口罩挂耳处是为了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口罩对耳部的压强;医护人员戴防护面罩会起“白雾”,这是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答案】 (1)减小 (2) 液化
【解析】(1)用卫生纸垫在口罩挂耳处,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2)医护人员戴防护面罩会起“白雾”,是人呼出的水蒸气温度较高,遇到温度低的面罩时放热液化,形成液态小水滴。
【对点练习】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期间,医护人员必须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上口罩的眼罩。眼罩的玻璃片常常模糊不清,这是由于水蒸气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科研工作者日夜奋战在研究病毒的特殊实验室——负压实验室(即室内气压低于室外),人就像在高原上一样难受,但是这样可以防止病毒______(填物理术语),因而安全性较好。
答案:液化 扩散
解析:眼罩的玻璃片常常模糊不清,眼镜片上有大量小水珠,是由于水蒸气液化而形成的。负压实验室特点是室内气压低于室外,这样可以防止病毒扩散到室外空气之中,因而安全性较好。
【例题3】(2020贵州黔东南)为减少新型冠状病毒的滋生蔓延,武汉市城管部门在夜间对城区道路集中开展了雾炮车喷洒消毒作业(如图所示)。某型号雾炮车空载时的质量为10t,它配备了一个体积为10m3的水箱。为了方便清洗,水箱底部有一个排水孔,排水孔盖子面积约为100cm2:
(1)雾炮车匀速前进喷洒过程中,在2.4km的路段上用时20min,则雾炮车的速度是多少?
(2)消毒液喷洒完后空载匀速返回时,若雾炮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0.05倍,则行驶2.4km的水平路面上,牵引力所做的功为多大?(g取10N/kg)
(3)当水箱中消毒液的深度为1m时,排水孔盖子受到消毒液的压力约为多大?(消毒液的密度为0.8×103kg/m3)
【答案】(1)2m/s;(2);(3)80N
【解析】(1)在2.4km的路段上用时20min,则雾炮车的速度
(2)雾炮车空载时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与牵引力是一对大小相等的平衡力,且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0.05倍,则牵引力
则牵引力所做的功
(3)当水箱中消毒液的深度为1m时,排水孔盖子受到消毒液的压强
排水孔盖子面积约为100cm2,根据可得排水孔盖子受到消毒液的压力
【对点练习】为了我减少交错感染 , 要将 “ 新型冠状病患者 ” 专业隔离房中 。 这种隔离 房 特 点就是室内用了负压原理设计 ,室内的气压比室外的气压低一些 。室壁设有进气 孔和抽气孔 , 这样 , 保证为室内提供新鲜空气 , 还可以利用真空泵将病人呼出的 携带病毒的气体抽出去 … 结合 “ 新型冠状 病毒 ” 通过传染的特点 , 运用物理知识 回答:
(1) 隔离 房 形成相对低压的作用是 。
(2) 针 对 隔离 房 ,为保护医务人员和医院周边群众的安全,为了方便医务人员对 新型冠状 病人的观察护理,从医学角度还应采取哪些合理措施 ?( 提出一条即可 )。
【答案】见解析。
【解析】(1) 由于室内气压小于室外大气压,室外空气向室内流动,室内空气不 向室外流动 ,这样可防止室内空气中的 新型冠状 病毒扩散到室外 ,避免交互传染 ; (2) ① 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在隔离室设置抗病透明观察窗口。 ② 利用电能转化为内能 ,将真空泵抽出去的含 新型冠状 病毒 的空气通入电热丝容 器进行高温 (或紫外线 )消毒,杀死 新冠 病毒。 ③ 为防止 新型冠状 病毒 扩散 , 要 新型冠状 病人 、 疑似病人 、 医务人员带符合要求 的口罩。
一、选择题
1.(2020天津)某同学对预防新冠肺炎措施中使用的一些物品进行了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测体温”:一只测温枪所受的重力约为40N
B. “勤洗手”:一瓶家用洗手液的质量约为50kg
C. “要消毒”:一张消毒湿巾的厚度约为20mm
D. “戴口罩”:一只长方形口罩的面积约为180cm2
【答案】D
【解析】A.一只测温枪的重力为40N的话,其质量为4kg,而测温枪的质量约为300g,故A不符合实际;
B.一瓶家用洗手液的质量50kg,质量太大,故B不符合实际;
C.一张消毒湿巾的厚度没有20mm那么厚,故C不符合实际;
D.一只长方形口罩的长约为18cm,宽约为10cm,面积约为180cm2,故D符合实际。
2.(2020贵州黔西南)医用外科口罩与N95级口罩根据飞沫颗粒的大小和气流速度,可通过拦截、惯性碰撞附着、扩散吸附、静电吸引等多种机制捕捉含病毒分子的飞沫,起到良好的防病毒作用。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病毒分子具有惯性 B. 温度越高病毒分子运动得越快
C. 温度越高病毒分子的动能越小 D. 带静电的物体对轻小物体有吸引作用
【答案】C
【解析】A.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病毒分子同样具有惯性,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病毒分子的动能越大,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
D.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3.(2020四川成都)防控“新冠疫情”,检测体温是重要的措施。图所示的红外测温仪,是通过接收身体辐射的红外线来显示被测人的体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测温仪的电子元件都是由导体材料制成
B. 测温仪工作时电池将化学能部分转化为电能
C. 人体辐射的红外线不是电磁波
D. 乱扔废弃电池不会对环境产生危害
【答案】B
【解析】A.测温仪上发光二极管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A错误;
B.测温仪工作时电池将化学能部分转化为电能,B正确;
C.人体辐射的红外线也属于电磁波的一种,C错误;
D.废弃电池里的化学物质会对环境产生危害,D错误。
4.(2020齐齐哈尔)为增强居民对新冠病毒的科学防护意识,社区工作人员用大喇叭在小区内播放疫情防护知识。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喇叭发出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大喇叭发出的声音是次声波
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D.工作人员调节大喇叭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答案】A
【解析】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大喇叭发出的声音是由大喇叭的纸盆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
B.次声波不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人耳感觉不到,所以大喇叭发出的声音不是次声波,故B错误;
C.通常情况下,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故C错误;
D.工作人员调节大喇叭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故D错误。
5.(2020甘肃天水)为鼓励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信心,2020年央视春晚,由6位央视主持人共同表演的情景报告《爱是桥梁》作为春晚临时增加节目,引起人们的强烈关注和高度好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表演者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表演者的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真空中传播
C.后排观众听到的声音比前排小,是因为他们听到的声音音调低
D.观众能依据音色的不同分辨出是哪位主持人在朗诵
【答案】D
【解析】①人的说话声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②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③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响度决定于发声体的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
④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是判断发声体的依据。
A.表演者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
B.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但真空不能传声。故B错误;
C.在振幅一定时,距离发声体越远,听到的响度越小。故C错误;
D.不同人说话时的音色不同,所以观众能依据音色的不同分辨出是哪位主持人在朗诵。故D正确。
【点评】本题是一道声现象的综合题,做题时要对照相关的物理知识,仔细分析每一选项的对错。
6.在忘记了克与微克之间换算关系的情况下,单知道新型冠状病毒的体重和其他冠状病毒差不多,平均体重是1微克。也就是说,100万个新型冠状病毒才1克。则推断1克与1微克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1克 =106 微克B. 1克 =1×106 微克
C. 1克 =10-6 微克D. 1克 =1×10-6 微克
【答案】B
【解析】因为1克 =100万×1微克=100万微克=106 微克=1×106 微克
所示B正确。
7.新型冠状病毒属于冠状病毒属、冠状病毒科,其体积很小,形态要比细菌小很多,所以特别不容易被防护。这种病毒外面有包膜,直径大概在60-140nm,呈颗粒的圆形或者椭圆形。则60-140nm,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正确的是( )
A.6×101-1.4×102nmB.6×10-1-1.4×10-2nm
C.6×101-1.4×10-2nmD.6×10-1-1.4×102nm
【答案】A
【解析】 60nm=6×101nm140nm=1.4×102nm
所以A 选项正确。
8.在信管病毒大流行期间,各个城市乡村在规定的路口需要对每个人测量体温。方法为:必须先做室温校正,即根据额温枪所附说明换算成中心温度。测量者必须在休息状态下,额头保持干燥。将额温计置于额头前2-5公分左右,按压按钮测量,直至颜色改变或显现温度数据。如图所示的额温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它利用红外接收原理测量皮表发出的红外波长,便能准确的测量人体体温,
B.配合体温计的内部算法,修正额头与实际人体温度的温差,从而显示准确的人体体温。
C.具有简便、快捷的优点。
D.如果用额温枪测出人体温度为37.8℃,说明这个人不用隔离。
【答案】D
【解析】额温的正常温度一般为 35.0℃~37.0℃,测量时间为 1-15秒。
红外体温计,就是额温计,它利用红外接收原理测量皮表发出的红外波长,便能准确的测量人体体温,配合体温计的内部算法,修正额头与实际人体温度的温差,从而显示准确的人体体温。具有简便、快捷的优点。
9. 医生给新冠患者打针前在皮肤上擦酒精 ,会有凉的感觉 ,这是由于酒精 ( )
A.蒸发吸热 B.蒸发放热 C.液化吸热 D.液化放热
【答案】 A
【解析】医生给新冠患者打针前在皮肤上擦酒精 ,酒精蒸发需要吸热,皮肤会有凉的感觉 。
10. 在抗击 “ 新冠病毒 ” 的战斗中 , 医务人员工作时所采取的许多措施和用到的器械,都包含着物理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喷洒消毒液的喷雾器,运用了大气压的知识
B. 打针时针筒抽取药液,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C. 用电蒸锅蒸煮医疗器械,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D. 测量体温的水银体温计,利用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
【答案】 B
A .喷洒消毒液的喷雾器,运用了大气压的知识 ,说法正确;
B. 打针时针筒抽取药液,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说法错误;
C. 用电蒸锅蒸煮医疗器械,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说法正确;
D. 测量体温的水银体温计,利用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 ,说法正确。
11.“ 新型冠状病毒 ” 抗击中无人驾驶消毒车 , 在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喷洒消毒剂,该行驶过程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动能不变 B. 重力势能不变 C. 动能变小 D. 机械能守恒
【答案】 C
【解析】在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喷洒消毒剂,消毒剂逐渐减少,质量变小,速度不变,动能减小。
12.如图是 “ 新型冠病毒 ” 防控巡逻中的一架无人机 ,它的总质量是 1280g,起飞前 要先将其放在水平地面上 ,它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4cm 2, 飞行的最大高度为6000 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此无人机是靠空气浮力升空的
B. 此无人机飞行时是通过超声波控制的
C. 它的电动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
D. 此无人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 ,对地面压强是 3.2 ×104 Pa
【 答案 】 D
【解析】A. 此无人机是靠空气浮力升空的 ,错误;
B. 此无人机飞行时是通过超声波控制的 ,错误;
C. 它的电动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 ,错误;
D. F=G=mg=1.280 kg×10N/kg=12.8N
S=4cm 2= 4×10-4m 2
此无人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 ,对地面压强是
P=F/S=12.8N/ 4×10-4m 2=3.2×104 Pa. 正确。
二、填空题
13.2020年新春之际出现了罕见的新冠病毒疫情,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在党中央英明领导下,举国上下,万众一心,科学防治。病毒可通过空气传播。当我们吸气时,胸部扩张,胸内肺泡跟着扩张,于是肺的容积增大,肺内空气压强减小,______使含有病毒的空气经过鼻腔、气管进入肺中;呼气时,胸部收缩,肺的容积减小,肺内含有病毒的空气压强_____。其中一部分经气管、鼻腔排出体外,还有一部分经痰液排出。病毒等通过痰液又回到空气中。
【答案】大气压;增大。
【解析】肺的容积增大,肺内空气压强减小,大气压强使含有病毒的空气经过鼻腔、气管进入肺中;呼气时,胸部收缩,肺的容积减小,肺内含有病毒的空气压强增大。
14.在抗击新冠病毒中,科研队伍针对新冠病毒早期症状研制出一种红外线测温仪。与可见光一样,红外线是一种_________波。人体辐射的红外线波长约为10μm ,频率约为_______Hz.
【答案】电磁。3×103
【解析】1μm =10-6m
红外线波长λ=10μm=10×1μm=10×10-6m=10-5m
c=3×108m/s
根据c=λf得:
f=c/λ=3×108m/s/10-5m=3×103Hz
15.(2020甘肃天水)为全力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2020年2月2日凌晨,空军出动8架大型运输机,分别从沈阳、兰州、广州、南京起飞,向武汉紧急空运医疗队员和物资。运输机从机场起飞时,以地面为参照物,运输机是 (选填“静止”或“运动”)的;使运输机起飞获取的升力是利用了流体流速大的位置压强 的原理。
【答案】运动;小。
【解析】(1)运输机是被研究的对象,运输机从机场起飞时,运输机和地面之间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所以以地面为参照物,运输机是运动的。
(2)运输机的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机翼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起飞时产生向上的升力,所以使运输机起飞获取的升力是利用了流体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原理工作的。
【点评】在疫情期间,通过向武汉输送救灾物资,考查了运动的相对性和流体的压强跟流速的关系,学习过程中一定注意情景在变,知识不变。
三、综合应用题
16.在抗击新冠病毒疫情的斗争中,医务人员需要随时看护患者,临时使用一种呼唤电路,如图所示。有多少张床就按照同样接法安装多少盏电灯,图中只画出2盏。患者只要按床头的电键,医务人员就知道哪位患者在呼唤。请你研究一下这个电路(没有2人或者2人以上同时按电键),说说既然有电铃提示,为什么还需要电灯?根据你的经验和见闻,用什么代替电灯可以使电路更先进?
【答案】见解析。
【解析】根据电路可知,每个电键都能控制电铃,电铃响,只表示有人互换,不知道哪位患者在呼唤,但通过灯的亮灭就知道是哪位在呼唤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路旁的液晶显示屏和发光二极管更先进,所以用二极管或液晶显示屏代替所有的电灯,电路就更先进。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专题50 疫情防控类物理中考热点问题(原卷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专题50 疫情防控类物理中考热点问题(原卷版),共7页。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专题50 疫情防控类物理中考热点问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专题50 疫情防控类物理中考热点问题(解析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cm=175mm左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专题49 太空航天类物理中考热点问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专题49 太空航天类物理中考热点问题(解析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