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 两种电荷错同步题精选(有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78577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5.1 两种电荷错同步题精选(有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78577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5.1 两种电荷错同步题精选(有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78577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物理第1节 两种电荷精品精练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1节 两种电荷精品精练,共14页。
15.1 两种电荷 高频易错同步题精选【易错考点精讲】1.带电: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轻小物体:碎纸屑、头发、灰尘等。2.摩擦起电:①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②能的转化:机械能-→电能3.两种电荷: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5.电荷量: ①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 ②单位:库仑(C)6.验电器: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原理: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7.摩擦起电的实质:电荷的转移由于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所以摩擦起电并没有新的电荷产生,只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8.导体和绝缘体:①导体: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常见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 酸、碱、 盐水溶液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②绝缘体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常见材料: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不易导电的原因: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③ 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热点题型精练】一、选择题1.(2021•广州)如图,利用静电喷漆枪给物件上漆,涂料小液滴之间相互排斥,但被物件吸引。则( ) A.物件一定带负电 B.物件一定不带电 C.小液滴可能不带电 D.小液滴一定带同种电荷2.(2021•绥化模拟)下列四组物体中,都属于绝缘体的一组是( )A.碳棒、人体、大地 B.陶瓷、干木、塑料 C.水银、铜丝、铁块 D.大地、人体、陶瓷3.(2021•嘉兴)如图是“静电章鱼”实验,用比塑料易失去电子的毛皮分别摩擦塑料丝和塑料管,然后把塑料丝往空中抛出后将塑料管放在下面,此时塑料丝静止在空中形状像章鱼。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塑料丝与塑料管带异种电荷后吸附在一起 B.塑料丝间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呈章鱼状 C.塑料管经毛皮摩擦得到电子后带正电 D.塑料管得到的电子数等于毛皮两次失去的电子总数4.(2021•阳江模拟)2020年7月23日在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将“天问一号”发射升空,并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但在探测行星中要注意太空中的某种带电粒子会对探测器的系统产生影响会导致程序出错。下列粒子中,首先可以排除对系统产生影响的粒子是( )A.电子 B.质子 C.原子核 D.中子5.(2021•阜新)如图,气球与头发摩擦,头发会随着气球飘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球与头发摩擦创造了电荷 B.气球因摩擦带电而成为导体 C.气球若带负电荷,则头发带正电荷 D.气球与头发因带同种电荷而互相吸引6.(2021•常州)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橡胶棒带负电,这是因为摩擦使得( )A.部分电子从毛皮转移到橡胶棒 B.部分电子从橡胶棒转移到毛皮 C.部分原子核从毛皮转移到橡胶棒 D.部分原子核从橡胶棒转移到毛皮7.(2021•潍坊)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毛皮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比橡胶棒强 B.摩擦过程中毛皮上的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 C.验电器箔片张开是因为两箔片带了正电荷 D.金属球上的电荷与两箔片上的电荷电性相反8.(2021•山西)小伟妈妈做饭时,不小心把胡椒粉洒在粗粒盐上。小伟急中生智,拿塑料小勺在毛料布上摩擦了几下,然后把小勺靠近胡椒粉,胡椒粉立刻被吸到勺子上,成功将胡椒粉和粗粒盐分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塑料小勺能吸引胡椒粉是因为它带了电 B.若塑料小勺带负电是因为它失去了电子 C.塑料小勺带电是通过摩擦的方法创造了电荷 D.塑料小勺摩擦毛料布带了电说明小勺是导体9.(2021•山西模拟)N95口罩在新冠疫情防控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一只全新N95口罩的拦截效率为95%,这是因为口罩中间的熔喷布对于较小颗粒能起到静电吸附的作用。如图所示,一只符合规格的N95口罩还可以吸起小纸屑,关于这个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A.小纸屑一定是带电体 B.与验电器工作原理相同 C.熔喷布可以创造电荷 D.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10.(2021•南阳模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能“粘”纸屑,其中“粘”字蕴含的物理道理,与下列现象中的“粘“原理相同的是( )A.吸盘式挂衣钩能够“粘“在墙上 B.拔火罐时罐子“粘“在皮肤上 C.穿在身上的化纤衣服易“粘”毛 D.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粘”在一起二、填空题11.(2021•青海)摩擦起电的实质是 。将小球靠近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发现小球被排斥,则小球带 电荷。12.(2021•铜仁市)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如图所示验电器金属球瞬间,电流方向由 (选填“a到b”或“b到a”)。13.(2021•抚顺模拟)如图所示,纺织厂里有一道工序叫做“梳棉”,是将杂乱无章的棉絮梳理成顺直的棉絮后,才能用于纺线。但由于棉絮和机器之间的相互摩擦,使这些棉絮带上了 种电荷相互 ,给纺线带来了不便,而且带电体有 轻小物体的性质,使棉絮上吸附很多灰尘,所以纺织车间必须要保持一定湿度来消除静电的影响。14.(2021•百色)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是因为玻璃棒 (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验电器金属箔张开,如图所示。接触瞬间 (选填序号即可:①“有正电荷从玻璃棒转移到验电器”、②“有电子从验电器转移到玻璃棒”或③“没有电荷转移”)。15.(2021•昆明模拟)某同学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悬挂着的泡沫小球,发现泡沫小球被排斥。泡沫小球被排斥的原因是 种电荷相互排斥,由此可知泡沫小球一定带 电。16.(2021•福州模拟)冬季空气非常干燥,汽车在长途行驶过程中,车身与空气摩擦带上电荷,汽车上会吸附很多灰尘,是因为带电体具有 的性质;为了避免人触摸车门时因放电带来的不适感,通常会在车尾安装一个用特殊材料制成的“橡胶条”,该“橡胶条”是 体。三、实验探究题17.(2021•山西模拟)“电”这个词是由希腊语“琥珀”转来的。人类最早出现的电现象是与琥珀有关的摩擦起电现象。请你利用生活中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器材: ;步骤: ; 。18.(2021•淮安模拟)如图所示,是探究带电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实验的示意图。(1)用丝绸摩擦过的两根有机玻璃棒所带的是 (选填“同种”或“不同”)电荷,将两根带有电荷的有机玻璃棒相互靠近,观察到的现象是 。(2)用毛皮摩擦过的两根硬橡胶棒所带的是 (选填“同种”或“不同”)电荷,将两根带有电荷的硬橡胶棒相互靠近,观察到的现象是 。(3)将用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观察到的现象是 。实验表明,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与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是 (选填“同种”或“不同”)性质的电荷。
15.1 两种电荷 高频易错同步题精选【易错考点精讲】1.带电: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轻小物体:碎纸屑、头发、灰尘等。2.摩擦起电:①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②能的转化:机械能-→电能3.两种电荷: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5.电荷量: ①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 ②单位:库仑(C)6.验电器: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原理: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7.摩擦起电的实质:电荷的转移由于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所以摩擦起电并没有新的电荷产生,只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8.导体和绝缘体:①导体: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常见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 酸、碱、 盐水溶液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②绝缘体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常见材料: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不易导电的原因: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③ 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热点题型精练】一、选择题1.(2021•广州)如图,利用静电喷漆枪给物件上漆,涂料小液滴之间相互排斥,但被物件吸引。则( )A.物件一定带负电 B.物件一定不带电 C.小液滴可能不带电 D.小液滴一定带同种电荷解:喷枪喷出的涂料小液滴相互排斥而散开,所以带同种电荷;涂料小液滴被喷涂的物件吸引,物件有两种可能:①带负电,因异种电荷相互吸引;②不带电,带电的小液滴吸附在不带电的物件表面;综上分析,D正确,ABC错误。答案:D。2.(2021•绥化模拟)下列四组物体中,都属于绝缘体的一组是( )A.碳棒、人体、大地 B.陶瓷、干木、塑料 C.水银、铜丝、铁块 D.大地、人体、陶瓷解:A、碳棒、人体、大地都容易导电,属于导体,故A错误;B、陶瓷、干木、塑料都不易导电,属于绝缘体,故B正确;C、水银、铜丝、铁块都是金属,都容易导电,属于导体,故C错误;D、大地、人体、陶瓷中,大地和人体容易导电属于导体,故D错误。答案:B。3.(2021•嘉兴)如图是“静电章鱼”实验,用比塑料易失去电子的毛皮分别摩擦塑料丝和塑料管,然后把塑料丝往空中抛出后将塑料管放在下面,此时塑料丝静止在空中形状像章鱼。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塑料丝与塑料管带异种电荷后吸附在一起 B.塑料丝间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呈章鱼状 C.塑料管经毛皮摩擦得到电子后带正电 D.塑料管得到的电子数等于毛皮两次失去的电子总数解:A、塑料丝和塑料管带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A错误;B、因为塑料丝之间相互排斥,所以塑料丝间带了同种电荷,故B正确;C、因为毛皮易失去电子,所以在与塑料管摩擦后得到电子带负电,故C错误;D、由电荷守恒定律可知塑料管得到的电子等于毛皮和它摩擦一次所失去的电子,故D错误。答案:B。4.(2021•阳江模拟)2020年7月23日在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将“天问一号”发射升空,并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但在探测行星中要注意太空中的某种带电粒子会对探测器的系统产生影响会导致程序出错。下列粒子中,首先可以排除对系统产生影响的粒子是( )A.电子 B.质子 C.原子核 D.中子解:在原子中,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原子核带正电是由于质子带正电,而中子不带电。答案:D。5.(2021•阜新)如图,气球与头发摩擦,头发会随着气球飘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球与头发摩擦创造了电荷 B.气球因摩擦带电而成为导体 C.气球若带负电荷,则头发带正电荷 D.气球与头发因带同种电荷而互相吸引解:气球与头发摩擦后,摩擦过程中气球得到电子带负电,头发失去电子的带正电;相互靠近时出现了如图所示的吸引现象,是因为异种电荷互相吸引。摩擦起电现象实质是电荷的转移,并没有创造电荷,也没有把气球变成导体。答案:C。6.(2021•常州)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橡胶棒带负电,这是因为摩擦使得( )A.部分电子从毛皮转移到橡胶棒 B.部分电子从橡胶棒转移到毛皮 C.部分原子核从毛皮转移到橡胶棒 D.部分原子核从橡胶棒转移到毛皮解:毛皮跟橡胶棒摩擦过程中,由于橡胶棒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强,部分电子从毛皮转移到橡胶棒,橡胶棒得到电子带负电,毛皮因失去电子带正电,故A正确,BCD错误。答案:A。7.(2021•潍坊)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毛皮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比橡胶棒强 B.摩擦过程中毛皮上的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 C.验电器箔片张开是因为两箔片带了正电荷 D.金属球上的电荷与两箔片上的电荷电性相反解:AB、用毛皮摩擦橡胶棒,由于橡胶棒的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本领强,会从毛皮夺得电子,即一部分电子从毛皮转移到橡胶棒,所以橡胶棒因有多余的电子带负电,故A错误,B正确;CD、验电器的金属箔片由于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金属球上的电荷与两箔片上的电荷电性相同,故CD错误。答案:B。8.(2021•山西)小伟妈妈做饭时,不小心把胡椒粉洒在粗粒盐上。小伟急中生智,拿塑料小勺在毛料布上摩擦了几下,然后把小勺靠近胡椒粉,胡椒粉立刻被吸到勺子上,成功将胡椒粉和粗粒盐分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塑料小勺能吸引胡椒粉是因为它带了电 B.若塑料小勺带负电是因为它失去了电子 C.塑料小勺带电是通过摩擦的方法创造了电荷 D.塑料小勺摩擦毛料布带了电说明小勺是导体解:A、塑料小勺在毛料布上摩擦了几下,塑料小勺能吸引胡椒粉是因为它带了电,故A正确;B、塑料小勺和毛料布在摩擦的过程中,若塑料小勺带负电是因为它得到了电子,故B错误;C、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所以塑料小勺带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发生了电荷的转移,故C错误;D、塑料小勺不容易导电,所以塑料小勺是绝缘体,故D错误。答案:A。9.(2021•山西模拟)N95口罩在新冠疫情防控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一只全新N95口罩的拦截效率为95%,这是因为口罩中间的熔喷布对于较小颗粒能起到静电吸附的作用。如图所示,一只符合规格的N95口罩还可以吸起小纸屑,关于这个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A.小纸屑一定是带电体 B.与验电器工作原理相同 C.熔喷布可以创造电荷 D.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解:平时的小纸屑是不带电的,一只符合规格的N95口罩可以吸起小纸屑,说明N95口罩带电。答案:D。10.(2021•南阳模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能“粘”纸屑,其中“粘”字蕴含的物理道理,与下列现象中的“粘“原理相同的是( )A.吸盘式挂衣钩能够“粘“在墙上 B.拔火罐时罐子“粘“在皮肤上 C.穿在身上的化纤衣服易“粘”毛 D.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粘”在一起解: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能“粘”纸屑,是因为摩擦起电使玻璃棒上带上了电荷,玻璃棒是带电体,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的物体。A、吸盘式挂衣钩能够“粘”在墙上是因为大气压强,故A不符合题意;B、拔火罐时罐子“粘”在皮肤上是因为有大气压强,故B不符合题意;C、穿在身上的化纤衣服和皮肤摩擦带上了电荷,所以能够吸引轻小的物体,故C符合题意;D、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粘”在一起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C。二、填空题11.(2021•青海)摩擦起电的实质是 电子的转移 。将小球靠近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发现小球被排斥,则小球带 负 电荷。解:不同的物质相互摩擦时,束缚电子能力强的物体得到电子,束缚电子能力弱的物质失去电子,从而使物体带上了电,所以摩擦起电的原因是电子的转移;橡胶棒因得到电子而带负电;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把一个轻质的小球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相互排斥,则这个小球一定带负电。答案:电子的转移;负。12.(2021•铜仁市)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如图所示验电器金属球瞬间,电流方向由 b到a (选填“a到b”或“b到a”)。解:验电器验电的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故用它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验电器也带上负电,a上的电子转移到b上,即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是从a到b;由于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所以电流的方向是从b到a。答案:同种电荷相互排斥;b到a。13.(2021•抚顺模拟)如图所示,纺织厂里有一道工序叫做“梳棉”,是将杂乱无章的棉絮梳理成顺直的棉絮后,才能用于纺线。但由于棉絮和机器之间的相互摩擦,使这些棉絮带上了 同 种电荷相互 排斥 ,给纺线带来了不便,而且带电体有 吸引 轻小物体的性质,使棉絮上吸附很多灰尘,所以纺织车间必须要保持一定湿度来消除静电的影响。解:在将杂乱无章的棉絮梳理成顺直的棉絮条时由于摩擦会使棉絮间带上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给纺线带来了不便,而且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使棉絮上吸附很多灰尘,所以纺织车间必须要保持一定湿度来消除静电的影响。答案:同种;排斥;吸引。14.(2021•百色)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是因为玻璃棒 失去 (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验电器金属箔张开,如图所示。接触瞬间 ② (选填序号即可:①“有正电荷从玻璃棒转移到验电器”、②“有电子从验电器转移到玻璃棒”或③“没有电荷转移”)。解:(1)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是因为玻璃棒失去负电子;(2)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金属球时,是箔片上的电子转移到玻璃棒上,所以②正确。答案:失去;②。15.(2021•昆明模拟)某同学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悬挂着的泡沫小球,发现泡沫小球被排斥。泡沫小球被排斥的原因是 同 种电荷相互排斥,由此可知泡沫小球一定带 正 电。解: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悬挂的泡沫小球,发现泡沫小球被排斥,则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知,泡沫小球一定带有同种电荷,即一定带正电荷。答案:同;正。16.(2021•福州模拟)冬季空气非常干燥,汽车在长途行驶过程中,车身与空气摩擦带上电荷,汽车上会吸附很多灰尘,是因为带电体具有 吸引轻小物体 的性质;为了避免人触摸车门时因放电带来的不适感,通常会在车尾安装一个用特殊材料制成的“橡胶条”,该“橡胶条”是 导 体。解:汽车在长途行驶过程中,车身与空气摩擦带上电荷,汽车上会吸附很多灰尘,是因为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车尾“橡胶条”可以将车身的电荷导进大地,所以该“橡胶条”除了具有耐磨的特性之外,还应该是导体;答案:吸引轻小物体;导。三、实验探究题17.(2021•山西模拟)“电”这个词是由希腊语“琥珀”转来的。人类最早出现的电现象是与琥珀有关的摩擦起电现象。请你利用生活中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器材: 器材:玻璃棒、丝绸、小纸屑 ;步骤: 用玻璃棒靠近小纸屑,发现小纸屑没有被吸引 ; 用玻璃棒和丝绸相互摩擦几次,再将玻璃棒靠近小纸屑,发现小纸屑被吸引,则说明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 。解:器材:玻璃棒、丝绸、小纸屑;步骤:用玻璃棒靠近小纸屑,发现小纸屑没有被吸引;用玻璃棒和丝绸相互摩擦几次,再将玻璃棒靠近小纸屑,发现小纸屑被吸引,则说明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18.(2021•淮安模拟)如图所示,是探究带电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实验的示意图。(1)用丝绸摩擦过的两根有机玻璃棒所带的是 同种 (选填“同种”或“不同”)电荷,将两根带有电荷的有机玻璃棒相互靠近,观察到的现象是 相互排斥 。(2)用毛皮摩擦过的两根硬橡胶棒所带的是 同种 (选填“同种”或“不同”)电荷,将两根带有电荷的硬橡胶棒相互靠近,观察到的现象是 相互排斥 。(3)将用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观察到的现象是 相互吸引 。实验表明,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与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是 不同 (选填“同种”或“不同”)性质的电荷。解:(1)由于用丝绸摩擦两根相同的有机玻璃棒,所以玻璃棒所带电荷相同;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两根玻璃棒靠近时相互排斥;(2)由于用毛皮摩擦两根相同的橡胶棒,所以橡胶棒所带电荷相同。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两根橡胶棒靠近时相互排斥;(3)如果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时也相互排斥,说明此时玻璃棒和橡胶棒带的电荷是相同的;但实际情况是两者相互吸引,所以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不同。答案:(1)同种;相互排斥;(2)同种;相互排斥;(3)相互吸引;不同。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物理九年级全册第1节 两种电荷精品课时练习,文件包含151两种电荷学生版-九年级物理全册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docx、151两种电荷教师版-九年级物理全册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第1节 两种电荷优秀精练,文件包含培优分级练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51《两种电荷》同步分级练解析版docx、培优分级练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51《两种电荷》同步分级练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1节 两种电荷练习,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