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 专题08:诗词鉴赏(试卷+答案)
展开专题08 诗词鉴赏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通过写作者在远征途中登上碣石山俯瞰大海所看见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
B.诗歌前四联写诗人登上碣石山看见山岛耸立,树木茂盛,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
C.第五、六联通过丰富的想像,写出沧海之大,吞吐日月,含盈群星的气派。
D.最后一句,如一曲雄壮的乐曲,在最激越处戛然而止,悲从中来,发出感慨。
2.阅读划线诗句,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这几句在你脑海中呈现出怎样的画面。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下列对本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最后两句抒情。
B.首句写景兼写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C.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人,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
D.诗歌想象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
4.请对这首诗中加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
(三)5.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请用生动的语言来描绘颔联呈现的画面。
(2)从诗歌的尾联可以体会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四)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作者把“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这些有形的事物组合在一起,表达了无形的思想感情,请说说你的理解。
7.仿照示例,从炼字的角度为“古道西风瘦马”中加点的字做批注。
批注示例:“枯”“老”两字妙,既写出“藤”“树”的特点,又为“断肠人”所处环境增添悲凉的色彩。
(五)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题目。
【甲】
春夜闻笛(李益)
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乙】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8.两诗都写夜间“闻笛”,都抒发思乡之情,但写法上有所不同,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9.两首诗都写了景,但作用却不同,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看法。
(六)阅读下面两文,回答下面题目。
【甲】
峨眉山月歌(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乙】
襄邑道中(南宋 陈与义①)
飞花两岸照船江,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注】①此时诗人陈与义年仅二十七,初入仕途。
10.两首诗均为诗人在行舟上所作,请结合诗句分析两首诗如何表现“舟行江上”的?
11.分析两首诗所表达的情感。
(七)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2.诗的前两句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13.“落花时节又逢君”一句中的“落花”有何寓意?
(八)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4.请从炼字角度赏析“君问归期未有期”中连用两个“期”的妙处。
15.一封普通的“家书”,几行浅显的诗句,既有眼前之苦又有未来之乐,千百年来,不知感动了多少人。那么,诗人是如何写出内心情感的曲折变化的?请结合全诗来谈一谈。
(九)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秋词·其一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前两句即兴抒发议论,直接表达了作者对秋天与众不同的感受。
B.古来悲秋志士的实质是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诗人同情他们的遭遇与处境。
C.“排”是“排开、推开”的意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白鹤一飞冲天的气势。
D.全诗通过对秋景的描绘,营造了萧瑟空虚、冷落凄凉的感伤氛围。
17.因其诗文多豪迈,刘禹锡被称之为“诗豪”。请你结合《秋词·其一》解读刘禹锡诗词中的豪迈之情。
(十)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潼关
[清]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18.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句,诗人骑马登山,乘兴前进,将人的动作赋予云,高云簇拥,古城高度自现。
B.第二句,秋风猎猎,呼啸而至,吹散了细碎的马蹄声,显示出了孤城的寂寥与辽远。
C.三、四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河流的“粗野”和山的“怨愤”。
D.大河“犹嫌束”、群山“不解平”,表达了诗人冲破思想束缚、追求个性解放的情感。
19.请你展开想象,描写第二句诗所展现的画面。
(十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20.根据你对全诗的理解,说说诗中展现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
21.请自选角度赏析“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表达效果。
(十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甲】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
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
应傍战场开。
【乙】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下,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22.下面对这两首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送酒”化用有关陶渊明的典故,其中兴高采烈之情,溢于言表。
B.甲诗“怜”表达对故乡菊花的眷恋,写出对菊花开在战场的怜惜之情。
C.乙词上片“秋”点明了季节,暗示秋季草盛马肥,烘托了肃杀的气氛。
D.乙词下片前两句将“弓弦发声”比作“霹雳”,表现战斗场面的激烈。
23.两首诗或实或虚都写到了战场,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专题09:诗词鉴赏(考点专练)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部编版): 这是一份专题09:诗词鉴赏(考点专练)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部编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对这首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9:诗词鉴赏(考点串讲)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部编版): 这是一份专题09:诗词鉴赏(考点串讲)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部编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描绘画面,赏析名句,四两句加以描绘,主旨情感,鉴赏炼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精讲精练】部编版语文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期末:专题10:诗词鉴赏(诗词鉴赏): 这是一份【期末精讲精练】部编版语文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期末:专题10:诗词鉴赏(诗词鉴赏),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代诗歌分类,主要考点,古代诗歌的常见意象,诗歌常见的表达技巧,诗歌鉴赏主要考点,解题技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