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期末专题演练】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演练:专题20-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核心素养检测试卷(C)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期末专题演练】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演练:专题20-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核心素养检测试卷(C)(原卷版)-.docx
    • 解析
      【期末专题演练】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演练:专题20-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核心素养检测试卷(C)(解析版)-.docx
    【期末专题演练】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演练:专题20-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核心素养检测试卷(C)(原卷版)-第1页
    【期末专题演练】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演练:专题20-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核心素养检测试卷(C)(原卷版)-第2页
    【期末专题演练】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演练:专题20-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核心素养检测试卷(C)(原卷版)-第3页
    【期末专题演练】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演练:专题20-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核心素养检测试卷(C)(解析版)-第1页
    【期末专题演练】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演练:专题20-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核心素养检测试卷(C)(解析版)-第2页
    【期末专题演练】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演练:专题20-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核心素养检测试卷(C)(解析版)-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期末专题演练】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演练:专题20-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核心素养检测试卷(C)

    展开

    这是一份【期末专题演练】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演练:专题20-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核心素养检测试卷(C),文件包含期末专题演练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演练专题20-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核心素养检测试卷C原卷版-docx、期末专题演练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演练专题20-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核心素养检测试卷C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下学期人教版8年级上册期末考试必考的20个专题演练专题20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核心素养检测试卷(C)试卷分值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2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 2022梧州)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g B. 中学生的正常体温为39℃C. 人正常眨一次眼用时约1min D. 常用筷子的长度约为25cm【答案】D【解析】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60g,故A不符合实际;B.中学生的正常体温为37℃,故C不符合实际;C.人们常用“眨眼之间”形容时间短,所以眨一次眼睛的时间不到0.5s,故C不符合实际;D.吃饭用的筷子长度约为25cm,故D符合实际。2. 2022黑龙江绥化)甲、乙二人从同一位置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0~10min,甲通过的路程大于乙通过的路程 B. 0~30min,甲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的平均速度C. 10~20min,以乙为参照物,甲是静止的 D. 20~30min,甲、乙二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答案】B【解析】A.由图像可知,010min,乙的图线比甲的图线更靠近纵坐标,故甲通过的路程小于乙通过的路程,故A错误;B.由图像可知,030min,甲、乙两人通过的路程相等为s=s=1.8km=1800m所用的时间为t=t=30min=1800s则甲的平均速度为乙的平均速度为即在030min,甲、乙两人的平均速度相等,故B正确;C.由图像可知,1020min,乙是静止,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以乙为参照物,甲是运动的,故C错误;D.由图像可知,2030min之间,刚开始时甲的路程大于乙的路程,乙的图线比甲的图线更靠近纵坐标,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故在这时间段,甲、乙两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直至地30min两人相遇,故D错误。故选B3. 2022广西贺州)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 教室周围的树木可以减弱噪声C. 发声体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D. 超声波清洗机利用了声传递信息【答案】B【解析】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没有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B.教室周围的树木可以吸收声音,使噪声减弱,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正确;C.发声体的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故C错误;    D.超声波清洗机清洗物体,利用了声传递能量,故D错误。故选B4以下活动中,用来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将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 B.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 C.将发声手机置于密闭瓶内并抽气 D.用硬卡片在梳齿上快划、慢划【答案】A【解析】(1)物体发声时一定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3)声音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响度跟振幅有关。音色跟材料和结构有关。A.将发声的音叉接触及面颊,感觉音叉振动,说明声音发声时振动,故A符合题意;B.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鼓面振幅不同,响度不同,研究的是响度跟振幅的关系,故B不符合题意;C.罩内抽出空气,闹铃铃声明显减小,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故C不符合题意;D.用硬卡片在梳齿上快划、慢划时听声音的变化,由于梳齿振动频率不同,频率增大,音调变高,声音变高,所以研究的是音调和频率的关系,故D不符合题意。5. 2022广西河池)2022北京冬奥会颁奖礼仪服的内胆添加“神秘材料”——石墨烯,只要衣服某一处加热,石墨烯复合材料就能把热量均匀传递到全身,薄薄一层,就能抵御的低温。由此可知,石墨烯具有很好的(  )A. 延展性 B. 导热性 C. 磁性 D. 弹性【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知道“只要衣服某一处加热,石墨烯复合材料就能把热量均匀传递到全身”,说明石墨烯具有良好的导热性,故B符合题意。故选B6.甲、乙、丙、丁四幅场景图能够分别反映出一定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说明液体蒸发时吸收热量,使液体及其与液体接触的物体温度下降;B.乙图是小维同学在树挂下拍照,树挂是升华形成的自然景观;C.丙图展示了昆虫和植物上的露珠,露珠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D.丁图是风力发电情景,是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答案】ACD【解析】甲图说明液体蒸发吸收热量,使液体及其与液体接触的物体温度下降,是蒸发致冷现象,所以A选项正确;乙图的树挂是水蒸气由液态直接变成固态,是凝华现象,所以B选项错误你;丙图展示了昆虫和植物上的露珠,露珠是水蒸气遇冷由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现象,所以C选项正确;丁图是风力发电情景,是利用风力发电,风能转变电能,风能够源源不断地从自然界获得,是可再生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所以D选项正确。7. 2022河北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B. “雾里山疑失,雷鸣雨未休。”“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D.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答案】C【解析】A.选项中提到的“冰”是由液态的水变化而来的,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固,而凝华是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故A错误;B.选项中提到的“雾”是气态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液态小水滴,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液化,而汽化是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故B错误;C.选项中提到的“露”是气态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液态小水滴,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为液化,故C正确;D.选项中提到的“霜”是由气态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固态小冰晶,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华,而凝固是指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故D错误。故选C8. 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 舞台激光           B. 海市蜃楼       C. 绿树成荫         D. 水中倒影【答案】D【解析】A.舞台激光是光从空气中沿直线传播造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海市蜃楼是由于光在密度不均匀的物质中传播时,发生折射而引起的,故B不符合题意;C.绿树成荫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树挡住了太阳光而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符合题意。 9.如图所示,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CD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射角为60°,折射角为30°界面右侧是空气B.入射角为60°,折射角为30°,界面侧是玻璃C.射角为30°,折射角为45°,界面侧是空气D.入射角为30°,折射角为45°,界面左侧是玻璃【答案】CD【解析】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处于分界面的同侧,折射光线单独处于分界面的一侧。所以,界面CD左侧是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根据光的传播方向可以判断出,界面CD左侧的两条光线中,下面的是入射光线,上面的是反射光线。通过入射点做一条垂直界面的垂线即法线后,就会得到反射角和入射角为30°,折射角是45°。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光从水或者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这样发生折射时,分界面的右侧是空气,左侧是玻璃。正确的选项是CD。 10.在“探究小车速度的变化”实验中,斜面AC的长度为120cm,B点是斜面AC的中点。实验时,小玲同学将小车放置在斜面A点,松手后,小车依次通过A、B、C三点的时间(停表每格为1s)如图所示。就小车下滑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以木块为参照物,小车是运动的 B.为了便于计时,斜面的坡度应较小 C.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为12.5cm/s D.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小于在BC段的平均速度【答案】C【解析】(1)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变化,物体是运动的;(2)斜面坡度小,小车运动速度慢;(3)用v=计算全程平均速度;(4)小车做加速运动。A.以木块为参照物,小车的位置发生变化,是运动的,故A正确;B.斜面坡度小,小车运动速度慢,时间长,便于计时,故B正确;C.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15m/s,故C错误;D.小车做加速运动,故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小于在BC段的平均速度,故D正确。11.下列估算数据最接近事实的是( )A.一部华为5G手机的质量约0.2kgB.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gC.小明百米短跑的平均速度约为15m/s D.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2℃ 【答案】A 【解析】A.一个苹果的质量约200g,一部华为5G手机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200g=0.2kg左右。故A符合实际;B.成年人的质量在65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小明百米短跑的平均速度约为7m/s,故B不符合实际;D.人体正常体温约为37℃,变化幅度变大,故C不符合实际。12.为了测出金属块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定了如下的实验计划:①用天平测出金属块的质量②用细线系住金属块,轻轻放入空量筒中③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④将金属块从量筒中取出,记下水的体积⑤用细线系住金属块,把金属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水的体积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金属块的密度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  )A.①②③④⑥   B.②③④①⑥   C.①③⑤⑥ D.①②③⑥【答案】C 【解析】①用天平测出金属块的质量;③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⑤用细线系住金属块,把金属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水的体积;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金属块的密度。按照这个顺序操作,误差可以忽略不计。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1.2021陕西)如图所示为西安城墙国际马拉松比赛的场景。跑步过程中以城墙上的标语牌为参照物,运动员是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西安城墙全长约为13.74km,某选手跑完全程用时约1.2h。他的平均速度约为 ______ km/h【答案】  运动    11.45【解析】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当以城墙上的标语牌为参照物,运动员是运动的。利用平均速度公式可得2.口技是民间的一种声音艺术,高超的口技艺人,可以模仿各种声音,从声音的特性来看,他主要模仿声音的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现场观众能欣赏到,是因为声音能在_____中传播。口技艺人往往通过重拍醒木结束表演,醒木拍得越重,声音的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越大。【答案】  音色   空气    响度【解析】不同的发声体由于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口技艺人主要模仿声音的音色。现场观众欣赏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醒木拍得越重,声音比较大,响度比较大。3.如图所示,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________,示数为     ℃。【答案】1℃,﹣6。【解析】两个大刻度之间平均分成10等份,每一等份为1℃,也就是两个最小相邻刻度之间距离代表的温度为分度值。看图知,数值自下而上是变小的为零下多少摄氏度,比0℃低6格,即低6摄氏度,为﹣6℃。4. 2022广西河池)唐代卢仝《月蚀》诗:“烂银盘从海底出,出来照我草屋东。”(烂:光洁灿烂)诗句中描述的“烂银盘”是月亮在海水中的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是由光的________形成的。【答案】      反射【解析】诗句中描述的“烂银盘”是月亮在海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平面镜成的是虚像。5. 下列为录制合成的声音波形图,由图可知,甲和丙的______ 相同,甲和丁的______ 相同选填“音调”、“响度”【答案】响度  音调【解析】由图可知,甲和丙的振幅相同,波形相同,响度和音色相同;甲和丁的波形相同,音色相同,振动的频率相同,音调相同。6. 如图所示,一支固定好的激光笔向空水槽底部固定点O打出一束激光。向水槽内加水使水面上升至A点,此时光斑在O点__________侧,这是因为发生了__________现象。打开水槽底部水龙头缓慢放水,同时观察到水槽底部光斑向________移动。【答案】左    光的折射     【解析】考点是光的折射。有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即折射光线偏向法线,所以水位在A点时,光斑在O点的左侧,发生了光的折射现象,当水位下降时,光斑会慢慢向右移动。7.六月初,琼岛连日持续高温,局部最高气温达到42.1°C,此温度   (选填“高于”或“低于”)人的正常体温.在地面上洒水降温,是利用水    吸热.【答案】高于;汽化(蒸发)【解析】健康人正常体温为37℃,故42.1°C高于人的正常体温;洒在地上的水蒸发变为水蒸气时,是汽化中的蒸发现象,蒸发要吸收热量,使环境温度降低,从而让人感到凉快。8.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如图所示,消费者结账时只需面对摄像头,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交易。“刷脸”支付过程中,摄像头相当于     (选填“凸”或“凹”)透镜,面部经摄像头成倒立、     (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实像。【答案】凸;缩小。【解析】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物体位于其二倍焦距以外时,物体在凸透镜中成倒立缩小的实像。9.如图所示,让一束白光经过三棱镜,在三棱镜后放置一凸透镜将光屏放在B处时,观察到色光的颜色是______,光屏先后在AC两处时,观察到的现象有何不同:______。【答案】(1) 白色    (2) 光屏上彩色光带顺序相反【解析】(1)白光被三棱镜分解成七种颜色的色光,七种颜色的色光经过凸透镜在B处复合成白光。(2)由图可知,A处上方光经过B点到达C处的下方,A处下方的光经过B点到达C处的上方,在AC两处,光屏上彩色光带顺序相反。10.小强的奶奶有一只玉镯,他通过网络了解到:密度是玉器品质的重要参数,通过实验他测出了玉镯的密度.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玉镯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玉镯的质量是        .用量杯测得玉镯的体积是20cm3.则玉镯的密度为      kg/m3【答案】60.4g;3.02×103【解析】首先读出游码对应的刻度,根据玉镯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又知道玉镯的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玉镯的密度.天平标尺每一个大格代表1g,每一个小格代表0.2g,游码对应的刻度值0.4g.玉镯的质量:m=砝码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值=50g+10g+0.4g=60.4g.玉镯的体积:v=20cm3玉镯的密度:ρ=m/v=3.02g/cm3=3.02×103kg/m3三、简答交流题(共10分)1.(4分)根据眼睛的构造和成像原理,为了预防近视,保护我们的视力,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请你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答案】①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25厘米左右②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1小时后要休息一下,要远眺几分钟;③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等等。【解析】下列措施均可以预防近视发生:       从小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阅读的姿势要正确,眼与阅读物相距30~35cm,不要歪着头、躺着、乘车走路看书。应有良好的照明,阅读物字迹清楚,不应在暗处或太阳光直接照射下看书,尽量避免长时间近距离阅读,工作和看电视,应每隔一小时休息10分钟以松弛调节功能。   ②建立眼的保健制度,定期作视力及眼部检查。   ③增强体质,注意营养,使眼部与全身均发育正常。对验光后确诊的真性近视,应戴合适的眼镜,而且要经常戴,以便保持良好的视力和正常调节集合功能。26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体育比赛中,有时候运动员突然受伤,医护人员在实施急救时,常常会对着受伤部位喷一种雾状的药剂,如图所示。运动员如果伤得不太重,经过这种紧急救治,往往能重返赛场,坚持比赛。这究竟是一种什么神奇的药剂?为什么能对伤痛产生这么大的效果?原来,这是一种叫作氯乙烷(C2H5Cl)的有机物。它的沸点只有12.5℃,所以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通常它以液态形式被储存在压强较大的金属罐中。在喷出来的一刹那,压强减小且由于接触到温暖的皮肤,氯乙烷立刻变成气体,由液体变成气体的氯乙烷从运动员受伤部位的皮肤上吸收了大量热量,使受伤的部位温度迅速降低,神经被麻痹,于是疼痛就迅速缓解了,到比赛结束以后,运动员还要接受正式的治疗。1)氯乙烷在常温常压下的存在形式是     态。储存在金属罐中的氯乙烷是     态。2)氯乙烷喷到运动员受伤的部位后发生的物态变化名称是     ,在这个过程中氯乙烷从皮肤上     大量热量。【答案】(1)气;液;(2)汽化;吸收。【解析】(1)由于氯乙烷的沸点只有12.5℃,因此氯乙烷在常温常压下的存在形式是气态,储存在金属罐中的氯乙烷是液态;2)氯乙烷喷到运动员受伤的部位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汽化,从液态变为气态,在这个过程中氯乙烷从皮肤上吸收大量热量。四、作图题(共3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1.如图所示,S为一发光点,图中是其发出的两条照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线,请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找出S的像S′.(保留作图痕迹)【答案】 如图所示【解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出两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两条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就是S的像S′.所以,成的是虚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从S点向平面镜做垂线,找到像点S′,像点S′是所有反射光线的会聚点,连接像点S′和反射点,作出两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 2. 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玻璃时,界面 MN 上的反射光线如图所示,请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答案】 如图所示. 【解析】首先通过入射点做垂直与分界面的法线,然后根据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做出入射光线;最后在法线上面玻璃一侧,根据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做出折射光线。3.如图,光线a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光线b过光心,请在图中作出光线a、b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答案】如图所示。【解析】根据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方法,a平行于主光轴,所以a过透镜后要经过右侧交点F;b过透镜光心,所以b过透镜后传播方向不变。如上图所示。五、探究实验题(共23分)1. 5分)2022梧州)物理课上,李老师和学生一起进行了关于“水沸腾”的实验探究。1)小佳组装好器材,如图甲所示,用酒精灯给水加热,在水温升高到90℃后,每隔1min观察1次温度计的示数,记录在表中:时间/min012345678温度/℃909294 9798989898如图乙所示是第3min时温度计的示数,此时水的温度是 ___________2)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中水的沸点为 ___________,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 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李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进行了图丙的实验演示:水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结果发现已停止沸腾的水又重新沸腾。这是因为浇冷水时烧瓶内的水蒸气 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导致水面上方的气压减小,沸点 ___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造成的。【答案】196  298   不变  3液化   降低【解析】1)由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柱的上表面在90℃往上6格,所以示数为96℃2)水沸腾时保持不变的温度称为沸点,由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温度保持在98℃不变,所以水的沸点为98℃观察表中数据,水达到沸点之后,继续加热,温度不变。3)因为液体的沸点和气压有关,气压越低,沸点越低。当向瓶底浇冷水时,瓶内气体温度突然降低,烧瓶内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水面上方的气压减小,导致水的沸点降低,所以水重新沸腾起来的。2. 4分)2022湖北宜昌)在“探究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的折射规律”的实验中,小东借助激光笔、半圆形玻璃块和带刻度的光具盘完成了实验,观察到如图所示的123三条光束,并在光具盘上用笔描出了对应的光路。1)图中的折射角大小为___________2)根据实验现象初步发现,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___________(选填“>”、“=”或“<”)入射角;3)现在要探究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否可逆,具体的操作是___________,如果看到___________现象,就可证明光路是可逆的。【答案】 180° 2>  3让入射光沿光路2射入    折射光从光路1射出【解析】(1)由图可知,光束1是入射光,光束3是反射光,光束2是折射光。光束13中间所夹的直线为法线,与玻璃砖底面一致的直线为界面,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折射角,则折射角为80°2)由图可知,反射角约为40°,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则入射角为40°,因此折射角大于入射角。3)要探究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否可逆,则只需让入射光沿折射光(光路2)入射到玻璃砖,若看到折射光沿光路1射出,就能说明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3. 6分)2022湖北天门)小红和家人一起乘高铁去旅行,进站时要进行身份验证,她发现屏幕上的头像较小,不能完成人脸识别,后来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识别。她了解到屏幕上的头像是通过摄像头内的凸透镜形成的,于是带着兴趣进行了以下实验。1)小红将蜡烛、凸透镜、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并靠在一起,点燃蜡烛,调整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2)如图甲所示,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上的像是_____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形成的,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若将蜡烛向右移动少许,则应将光屏向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的像变大;3)根据以上实验,小红进行人胎识别时,为使屏幕上的头像变大,她应该__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镜头;4 在图乙所示位置时,烛焰也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倒立、___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由此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_cm【答案】1同一高度 2漫反射  3靠近 4等大  10.0【解析】1)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与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中央。2)如图甲所示,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上的像是从各个方向都能观察得到,所以是漫反射形成的。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的规律可知,若将蜡烛向右移动少许,物距变小,像距会变大,则应将光屏向右移动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3)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的规律可知,小红进行人胎识别时,为使屏幕上的头像变大,她应该靠近镜头。4)当u=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所以烛焰在光屏上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物距为20.0cm,由此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 4.(8分)(2020齐齐哈尔)在“测量金属块的密度”实验中:实验器材有托盘天平、量筒、足量的水、细线、待测小金属块(质地均匀)等。(1)小鑫同学首先将托盘天平放置于     工作台上,将游码放在标尺的     处,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2)将金属块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内,向右盘中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当横梁重新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金属块的质量为     g。(3)把金属块缓慢放入装有20ml水的量筒内,使其浸没在水中,此时量筒内的水面如图丙所示,则金属块的体积是     cm3(4)经过计算可知,金属块的密度是     g/cm3,可以换算为     kg/m3(5)将金属块截去一半,剩余金属块与原金属块相比,密度     (选填“不变”或“改变”)。【答案】(1)水平;零刻度线;右;(2)54;(3)20;(4)2.7;2.7×103;(5)不变。【解析】(1)实验前,首先要把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2)金属块的质量为:m=50g+4g=54g,(3)由图可知,此时量筒中水的体积为40mL;金属块的体积为:V=V2﹣V1=40mL﹣20mL=20mL=20cm3(4)金属块的密度为:ρ==2.7g/cm3=2.7×103kg/m3(5)将金属块截去一半,质量减小了,但密度不变。六、综合计算题(共15分)1.(6分)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求:(1)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2)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答案】(1)15m(2)2.5m/s【解析】(1)由s﹣t图象知,当t=6s时,路程s=15m,即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2)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v=s/t=15m/6s=2.5m/s.2.(9分)一只杯子装满水后总质量为300 g投入一块小石块溢出部分水后总质量为315 g取出石块杯子和水的总质量为290 g.(ρ=1.0×103 kg/m3)(1)小石块的是体积多少?(2)小石块的质量是多少?(3)小石块的密度是多少?【答案】见解析。【解析】(1)溢出水的质量:m=300 g-290 g=10 gρ可得石块的体积:V=V=10 cm3(2)石块的质量:m=315 g-290 g=25 g(3)石块的密度:ρ=2.5 g/cm3
     

    相关试卷

    【期末专题演练】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演练:专题19-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核心素养检测试卷(B):

    这是一份【期末专题演练】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演练:专题19-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核心素养检测试卷(B),文件包含期末专题演练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演练专题19-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核心素养检测试卷B原卷版-docx、期末专题演练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演练专题19-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核心素养检测试卷B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专题演练】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演练:专题18-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核心素养检测试卷(A):

    这是一份【期末专题演练】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演练:专题18-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核心素养检测试卷(A),文件包含期末专题演练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演练专题18-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核心素养检测试卷A原卷版-docx、期末专题演练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演练专题18-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核心素养检测试卷A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专题演练】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演练:专题11-光学作图问题:

    这是一份【期末专题演练】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演练:专题11-光学作图问题,文件包含期末专题演练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演练专题11-光学作图问题解析版-docx、期末专题演练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演练专题11-光学作图问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