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期末全复习】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学期 专题03-04《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知识串讲)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期末全复习】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学期  专题03-04《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知识串讲)第1页
    【期末全复习】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学期  专题03-04《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知识串讲)第2页
    【期末全复习】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学期  专题03-04《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知识串讲)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期末全复习】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学期 专题03-04《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知识串讲)

    展开

    这是一份【期末全复习】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学期 专题03-04《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知识串讲),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元概述,时空坐标,课标要求,知识体系,考点解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梳理02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期末考点大串讲)  (一)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1单元概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并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然而,秦朝统治者实行残暴统治,最终被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推翻。西汉建立后,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使经济恢复和社会稳定。在汉武帝统治时期,大一统的局面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东汉统治后期,政治动荡,中国社会危机严重。两汉时期,科技与文化都有突出的成就,并通过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往。本阶段时间界限为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至184年黄巾起义,主要包括:秦朝、西汉与东汉的建立、秦汉统一措施与灭亡;两汉的科技与文化。政治上: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秦朝,结束了长期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在中央建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在地方实行郡县制。汉承秦制,设立刺史制度,监督地方高官,汉武帝颁行“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东汉时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经济上:秦朝从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入手,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汉初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统一货币为五铢钱,实行盐铁专卖、平抑物价等措施,缓解了秦末以来经济凋敝现象。思想文化上秦朝的统一便利了文化的交流,但严刑峻法、焚书坑儒等措施阻碍了文化的发展。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尊崇儒术”使儒学居于主导地位,影响深远。两汉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促进了科技文化的快速发展。 2时空坐标 3课标要求1). 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2). 了解“文景之治”,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知道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知道秦朝的灭亡和西汉的建立。 3). 通过“丝绸之路”的开通,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4). 了解东汉的建立,知道东汉外戚、宦官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知道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 5). 知道司马迁和《史记》;知道造纸术的发明参传播文化的作用;讲述张仲景和华佗的故事。  4、知识体系 5、考点解读 考点1 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1.秦朝建立的时间为公元前221年;建立者是秦王嬴政;定都咸阳;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2.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 措施作用、意义影响政治上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①皇帝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②中央(三公制度):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监察事务;③地方:郡县制)。     加强了对全国的统治(巩固统治)。②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经济上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统一度量衡便利了交通往来,对于促进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文化上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后又流行隶书)。交通上车同轨,开灵渠。军事上北击匈奴长城,南攻南越灵渠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统一。 备考点拨: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是既有联系又相区别的两个概念。中央集权主要是将地方权力收归中央,君主专制主要是将权力集中在皇帝手中。秦始皇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历史后来发展的基本框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要给予积极评价。 考点2 知道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知道秦朝的灭亡和西汉的建立。1.爆发的原因:①遇雨误期,按律当斩(直接原因);②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2.爆发: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 大泽乡 率众起义。3.经过:陈胜称王,在陈建立张楚政权,向西进攻,直逼咸阳。但最后起义失败。4.历史意义:是中国历史上  第一次大规模  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5.秦朝的灭亡:项羽在巨鹿之战 以少胜多,歼灭秦军主力;刘邦率军进入咸阳,秦朝灭亡(前207年)。6.楚汉之争(1)秦朝灭亡后,项羽(西楚霸王)和刘邦(汉王)为争夺帝位,展开争战,史称“楚汉之争”,历时四年,刘邦取得了最后的胜利。(2)刘邦取胜原因:注重收揽民心,善用人才,力量逐渐由弱变强。备考点拨:大雨误期是起义的直接原因,秦的暴政才是根本原因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陈胜吴广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考点3 了解“文景之治”,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一、汉初休养生息政策1.背景:汉初经济凋敝,社会动荡不安;吸取秦亡教训。2.实施者:汉高祖及其继任者。3.内容:兵皆罢归家;鼓励耕织;轻徭薄赋。4.结果: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二、“文景之治”1.措施:(1)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 ;(2)重视“ 以德化民 ”,废除了一些严刑法;(3)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2.结果(影响):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之为“文景之治 ”。三、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1.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政治上:接受主父 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势力;建立 刺史制度,监视地方官吏、豪强。(2)思想上:接受董仲舒  的建议,“罢黜百家, 尊崇儒术  ”,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在长安兴办太学。(3)经济上: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实行盐铁官营和专卖;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4)对外关系: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开通。2.影响: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备考点拨:盐铁专卖政策有利有弊,要能区分秦始皇和汉武帝在加强中央集权方面的措施。本考点重点在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并能根据措施理解其意义。 考点4 通过“丝绸之路”的开通,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西域范围汉代人把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今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张骞通西域目的为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经过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影响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对西域的管理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东汉明帝时,班超出使西域,重新建立西域各国与汉朝的联系 陆上丝绸之路路线长安——河西走廊——新疆——中亚——西亚——欧洲(大秦)交流西传: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东来:良种马、玻璃、核桃、葡萄、石榴、苜蓿、乐器、歌舞等海上丝绸之路多条海上航线通往东方的朝鲜、日本;经中南半岛南下,绕过马来半岛,穿过马六甲海峡,通往孟加拉湾沿岸,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今斯里兰卡)影响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张骞出使西域和丝绸之路的比较    备考点拨:文明因交流而丰富,因开放而精彩, 注意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及历代对海外贸易的态度。 考点5 了解东汉的建立,知道东汉外戚、宦官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知道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东汉建立公元25,光武帝建立东汉,定都洛阳。光武帝统治后期史称光武中兴 交替专权东汉后期出现外戚宦官轮流把持朝政,交替专权的局面,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宗教道教形成于东汉,早期有太平道和五斗米道,受到下层民众的信奉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创始人为乔达摩·悉达多(又称释迦牟尼),张骞通西域后,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影响:丰富了中国文化,对中国社会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备考点拨: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充分说明东汉政治的腐败,他们往往通过立年幼的皇帝以便操纵国家大权。 考点6 知道司马迁和《史记》;知道造纸术的发明对传播文化的作用;讲述张仲景和华佗的故事。史学《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 000年的史事。司马迁写作时实地考察,多方搜集史料;公正记事,爱憎分明,秉笔直书 造纸术西汉时期,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 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纸逐渐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 医学医圣仲景著《伤寒杂病论,被誉为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 华佗擅长针灸、汤药和外科手术,发明麻沸散”,创编了五禽戏”,帮助人们强身健体 备考点拨司马迁对史料的考证及治史态度有时会成为命题材料,适当关注。 (二)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1单元概述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和军阀割据,结束了两汉大一统的局面。魏、蜀、吴三国的鼎立,使分裂的中国走向局部的统一。随后西晋虽统一了全国,但不久又陷入分裂的局面。此后的东晋、南北朝时期,多个政权并立,政局纷乱复杂。但正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之间加强了交往、交流与交融,区域的开发尤其是南方经济得到发展,科技文化有着显著的进步,这些都为新的统一局面的出现奠立了基础。本阶段时间界限为220年到589年,主要包括五部分内容:三国鼎立、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政治上:政权更替频繁,封建国家大分裂,局部统一出现和民族大融合;北魏孝文帝推行改革,促进北方各族的封建化经济上: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成熟;南北经济发展的差距缩小,江南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并赶上北方;以北方黄河流域为中心农业经济格局开始改变。 文化上:儒学面临严峻挑战同时取得新发展,科技文化取得辉煌成就,不少领域继续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民族关系上:东汉末年以来,少数民族内迁,北人南迁,促进了各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2时空坐标 3课标要求1). 知道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2). 知道两晋南北朝的更替,初步了解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3). 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4). 知道祖冲之的数学成就,初步认识书法艺术。 4知识建构  5考点解读考点1 知道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1).一方崛起(曹操)原因:挟天子以令诸侯;招揽各种人才(政治优势);采用屯田措施,既解决大批流民的生计,又筹集了军粮(经济发展)。2).两大战役(以少胜多)3).三国鼎立对三国鼎立局面的评价:形成局部性统一,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为西晋大一统创造了条件。评价曹操:(1)曹操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2)他广罗人才,统一了北方,结束了北方分裂割据的局面,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也为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他的这些做法符合人民的愿望,顺应历史的潮流。(3)但他有狡诈、多疑、滥杀无辜的残暴本性。如:杀华佗、孔融、杨修等,攻打陶謙时,杀男女数万口。备考点拨这一时期成语典故较多,但小说不能代替历史,与史实有较大出入,要注意史料的区分。 考点2 知道两晋南北朝的更替,初步了解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两晋南北朝的更替政权重要事件西晋晋惠帝时期八王之乱东晋司马睿建立东晋;淝水之战()前秦苻坚统一黄河流域;淝水之战()南朝都城都在建康;宋疆域最大北魏439年统一北方;北魏孝文帝改革  人口的南迁人口南迁:西晋八王之乱,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形成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其影响是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初步开发 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其影响是促进了北方地区民族交融 江南地区的开发原因(1)西晋末年以来,为躲避战祸,北方人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2)南方自然条件优越,社会安定表现(1)农业:大量荒地被开垦,耕地面积增加,兴修水利工程。改进农业生产技术,普遍实行麦稻兼作,种植双季稻,使粮食产量有了很大的提高。此外,还实行农业多种经营(2)手工业:有了快速的进步。在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3)商业: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交流和城市的繁荣。南朝时的建康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1、孝文帝改革背景: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在北方出现民族大融合趋势。改革内容1).迁都: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气候干旱,粮食供应不足;位置偏北,不利于对中原地区的统治,也不利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2)、说汉话:在朝廷中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3)、着汉服:官员及其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4)、改汉姓: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5)、与汉人通婚: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6)、学汉制: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7)、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改革的作用:一次少数民族封建化改革(性质);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实力;加速了北方民族的封建化进程;为后来隋的统一和隋唐的繁荣奠定了基础。2北方民族交融表现、影响(意义)现:1)在经济上密切交往迁的各族人民学习汉族过定居生活,从事农业生产;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学习畜牧经验,还学习和接受他妈的食物、服装、用具等。2)在文化上的交流也日益密切:北方各族大多使用汉语;西北民族的乐器、歌舞等也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3)在民族心理上,以往的“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影响: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评价:北魏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改革家。他顺应历史潮流,不顾守旧势力的反对,坚持改革,促进民族融合,促进了社会发展。北魏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封建帝王,是一位有胆识的改革家。备考点拨:本考点内容多,要抓住人口迁移和民族交融两点,并能结合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及历史作用理解两者的关系。  考点3 知道祖冲之的数学成就,初步认识书法艺术。了解北方农业技术的成熟和农历。                                                                                                       1.南朝的祖冲之在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2.北朝的贾思勰农学著作《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3、书法艺术:(1)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的时间:东汉末年。(2)演变:魏晋时期,书法字体由篆书、隶书转化到楷书,草书和行书也逐渐流行。(3)书圣:东晋的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其字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若惊龙”,他的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4、绘画:魏晋南北朝时绘画艺术有较大发展,东晋的顾恺之最为出色,代表作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5、石窟艺术:为了宣传佛教,北朝的统治者开凿石窟,雕造佛像。山西大同平城附近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附近的龙门石窟,是著名的两大石窟。 备考点拨:将《齐民要术》放在北方民族交融的大背景下来理解北方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相关试卷

    【期末知识清单】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期末复习必背知识清单):

    这是一份【期末知识清单】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期末复习必背知识清单),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动荡的春秋时期,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百家争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全复习】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学期 期末冲刺卷02:

    这是一份【期末全复习】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学期 期末冲刺卷02,文件包含期末冲刺卷02解析版docx、期末冲刺卷02考试版docx、期末冲刺卷02答题卡doc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全复习】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学期 期末冲刺卷01:

    这是一份【期末全复习】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学期 期末冲刺卷01,文件包含期末冲刺卷01解析版docx、期末冲刺卷01考试版docx、期末冲刺卷01答题卡doc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