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长沙一中高三上学期月考卷(三)地理试题含解析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卷(三)地理试题含解析.docx
    • 练习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卷(三)地理试题无答案.docx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卷(三)地理试题含解析第1页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卷(三)地理试题含解析第2页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卷(三)地理试题含解析第3页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卷(三)地理试题无答案第1页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卷(三)地理试题无答案第2页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卷(三)地理试题无答案第3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长沙一中高三上学期月考卷(三)地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长沙一中高三上学期月考卷(三)地理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卷三地理试题含解析docx、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卷三地理试题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长沙市一中2023届高三月考试卷(三)地理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时量75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拔627~2198m,森林覆盖率达87.7%,区内有脊椎动物68科216种及亚种,其中兽类15科29种。为了便于开展自然保护区内兽类活动行为节律和活动时间分配的研究,特利用红外相机进行数据监测。下图示意松山自然保护区内红外相机布设点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红外相机的最佳布局点为(   A. 开阔河谷水源点 B. 植被茂密的山顶C. 幽深峡谷出口处 D. 地势陡峻的断崖处2. 松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多样的原因有(   ①地质条件复杂  ②沟谷小气候复杂  ③植被覆盖率高  ④河流落差大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答案】1. A    2. C【解析】1题详解】水源点附近野生动物活动频繁,开阔河谷可以扩大相机视野范围,便于拍摄,A正确;植被茂密的山顶,相机视野易被遮挡,B错误;幽深峡谷出口处、地势陡峻的断崖处野生动物活动较少,CD错误。故选A2题详解】北京松山不在板块交界处和断裂带附近,地质稳定,错误;松山保护区地势起伏大,多沟谷,小气候复杂多样,正确;植被覆盖率高,人类活动干扰少,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正确;河流落差与野生动物多样性关系不大,错误。综合上述分析,②③正确,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可从水热条件、生存空间、自然环境复杂程度、人类活动天敌和外来物种等角度分析。一般而言,高温多雨、水热条件优越的地区,生物种类丰富;面积广大,生物生存空间广;气候复杂的地区,生物种类丰富;人类活动少的地区,生物多样性丰富。另外,地形较封闭、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弱、天敌和外来物种少,有利于生物生存。下图示意1979—2019年夏季跨越中纬度的温带气旋移动路径,图中的黑粗线为60°N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 进入北极的温带气旋(   A. 均呈现向西向北的运动特征 B. 经向移动距离大于纬向移动距离C. 来自北美大陆的气旋数最多 D. 从海洋进入极区的气旋强度更大4. 对进入北极地区温带气旋移动路径起重要作用的是(   ①东北信风  ②盛行西风  ③极地东风  ④地转偏向力A. ①④ B. ②④ C. ③④ D. ②③5. 影响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进入极区气旋个数差异的因素有(   ①海陆分布  ②地形  ③洋流  ④大气环流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答案】3. D    4. B    5. A【解析】3题详解】据图可知,进入北极的温带气旋均呈现逆时针方向且往北极点方向运动,即向东向北的运动特征,A错误;由图可知其纬向移动距离大于经向移动距离,B错误;由图可知,来自90°E,即亚欧大陆的气旋数最多,C错误;由所学知识知,强气旋主要来自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D正确。故选D4题详解】据图可知,温带气旋产生后向东北方向移动,可知受西风(西南风)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影响不断向东向北移动,②④正确;东北信风由副热带高压带吹向赤道低压带,不可能使气旋往西北方向移动进入60°N以北,错误;极地东风(东北风)由极地高压带吹向副极地低压带,不可能使气旋往西北方向移动进入60°N以北,错误。综合上述分析,②④正确,B正确,ACD错误,故选B5题详解】由图可知,北大西洋进入极区的气旋个数较多,北太平洋进入极区的气旋个数较少。大西洋北部海域较为宽广,且两岸地势较为平坦,利于气旋进入北极地区;由于太平洋北部的白令海峡较为狭窄,其两侧还分布着大量山脉,从而影响进入北极的气旋数量,①②正确;气旋是大气运动,与洋流无关,错误;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大气环流相同,都是盛行西风(西南风),错误。综合上述分析,①②正确,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由于地球自转,地球表面的物体在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其运动方向发生一定的偏转,产生偏转的力是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对大气运动、河流、海水运动等自然地理现象有着明显的影响。武汉市长江纱帽山—青山矶段两岸由古生代碎屑岩和第四纪松散层相间组成,基岩濒临江边构成了6对两岸对峙的矶头(裸露于地表的基岩节点)。下图示意长江纱帽山—青山矶段矶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 与矶头处相比,上下矶头之间(   ①河道束窄  ②河道展宽  ③水流急  ④多沙洲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7. 长江纱帽山—青山矶段的河道形态为(   A. 宽窄相间的“藕节状” B. 蜿蜒曲折多分汊 C. U形峡谷 D. V形峡谷【答案】6. B    7. A【解析】6题详解】有矶头控制的河道束窄,江窄水深,流速快,河槽稳定;上、下矶头之间的河道,江面变宽,错误,正确,流速变慢,错误;泥沙沉积,常出现江心洲,正确。综合上述分析,②④正确,B正确,ACD错误,故选B7题详解】受矶头控制处河道束窄,上、下矶头之间的河道,江面变宽,由此形成了由矶头控制的宽窄相间的藕节状平面形态,A正确;由图可知,河道形态较为平直,B错误;U形峡谷和V形峡谷主要出现在山区,CD错误。故选A【点睛】两岸为基岩的河段受河道的制约,流速较快,河槽稳定。裂流是波浪传播到近岸发生破碎后,由于辐射应力的作用,壅高于岸边的水体会通过破波带流回海洋而形成的条带状强烈表面流(下图),其流速一般在0.3~1m/s,极端情况下可达到3m/s,长度通常在几十米到几百米之间,具有极强的隐蔽性。美国海洋与大气管理局研究认为:裂流最有可能在滨海沙洲的低洼处或中断处形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 裂流(   A. 流向与海岸平行 B. 持续时间长 C. 具有周期性 D. 与海岸地形无关9. 裂流发生时可能会导致(   A. 海滩溺水事故 B. 海洋污染急剧 C. 海岸淤积严重 D. 底层海水上泛10. 受裂流危害严重的产业是(   A. 滨海旅游业 B. 海上油气开采 C. 海水养殖业 D. 港口运输业【答案】8. C    9. A    10. A【解析】8题详解】由材料岸边的水体会通过破波带流回海洋可知,裂流流向与海岸线几乎垂直,A错误;裂流持续时间短,B错误;裂流受波浪周期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周期性,C正确;裂流受海岸地形的影响大,D错误。故选C9题详解】由于裂流自海岸流向外海,水流急,具有隐蔽性、突发性、不可预见性,易造成海滩游客发生溺水事故,A正确;裂流没有产生污染,B错误;裂流自海岸流向外海,不易造成海岸淤积,C错误;常年稳定的离岸风易造成底层海水上泛,裂流持续时间短且规模小,不易引起底层海水上泛,D错误。故选A10题详解】裂流范围较窄,持续时间短,但是由于其流速快,危害较大,且裂流往往藏在波涛汹涌的海浪之中,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再加上人们对裂流的认识不足,裂流已经成为海滩溺水事故中最危险的一类,故受裂流危害严重的产业是滨海旅游业,A正确;海上油气开采、海水养殖、港口运输等均有相应的固定设施,受裂流影响较小,BCD错误。故选A【点睛】海浪是在风力或其他力的作用下形成的一种海水波动现象,由风力形成的风浪是最常见的。风是海浪形成和传播的主要动力,风力越大,浪高越高,传递的能量越大。上海市是长三角城市群格局的核心,划分为中心、半中心、郊区及崇明县郊县4个区域,共辖15个区(不包括崇明县)。下表为上海市各类建筑在各圈层的占比统计(%),1~3层建筑多为工厂、村镇及公共用地,4层以上多为住宅用地和商服用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建筑层数5km10km15km20km25km30km35km40km45km50km55km60km1-3层45.1926.3139.6560.7367.7266.3655.8250.6679.7835.5425.0027.614-6层33.3835.3533.9628.1023.1124.4034.2669.4310.4230.6420.8362.967-12层11.4730.8522.828.415.236.055.457.188.0626.2654.171.0113-20层4.865.433.122.453.302.874.102.581.739.070.008.4221-22层4.642.010.430.310.640.320.350.110.000.490.000.0034-66层0.420.060.010.000.000.000.020.040.000.000.000.0067-118层0.03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11. 上海市各类建筑中(   A. 1~3层建筑分布广泛 B. 低层建筑占比随距离增加而减少C. 超高层建筑分布分散 D. 各圈层层数越高占比相对越少12. 5千米圈层平均建筑层数低于10千米圈层,可能是因为中心城区(   A. 地价低廉 B. 历史悠久 C. 环境恶化 D. 经济衰落13. 与市中心相比,郊区(   ①通风效果好  ②人居环境差  ③昼夜温差小  ④植被覆盖率高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答案】11. A    12. B    13. D【解析】11题详解】据表可知,13层建筑在各圈层均有分布,A正确;低层建筑在某些圈层占比有随距离增加而升高的趋势,B错误;超高层建筑相对集中在市中心,C错误;5560千米圈层内13层的低层建筑占比相对较少,D错误。故选A12题详解】10km圈层平均建筑层数高于5km圈层的原因是中心城区包含建筑层数普遍较低的旧城区,B正确;中心城区地价较贵,经济发达,AD错误;环境恶化与建筑物层数关系不大,C错误。故选B13题详解】与市中心相比,郊区为新城区,建筑物密集度低,通风效果好,正确,植被覆盖率高,正确;热岛效应弱,昼夜温差较大,错误;人居环境较好,错误。综合上述分析,①④正确,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城市中心区交通便捷,人流量大,地价高,土地利用率高,建筑物高大密集,往往形成商业区或中心商务区。岷江上游河谷地处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31°16'—32°26'N,102°56'-103°55'E),属于横断山东北缘。区内新构造运动强烈,地貌为高山峡谷,岭谷相对高差为1500~3000m。受特殊地貌以及大气环流的共同作用下,焚风效应显著,干湿季分明。下图1示意岷江上游不同坡度的耕地与居民用地分布,图2示意不同海拔的耕地与居民用地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 岷江上游河谷居民点多分布在(   A. 高海拔缓坡 B. 高海拔陡坡 C. 低海拔陡坡 D. 低海拔缓坡15. 岷江上游河谷底部耕地分布较少,可能是由于(   A. 坡度陡峻 B. 土壤水分少 C. 交通不便 D. 光热条件差16. 岷江上游河谷耕地分布状况可能会(   A. 改变水系结构 B. 改变植被类型 C. 加剧土地瘠薄 D. 增加水体下渗【答案】14. D    15. B    16. C【解析】14题详解】据图1可知,居民用地主要分布在010°坡度上,说明居民点主要分布在缓坡;据图2可知,居民用地主要分布在12001600m海拔范围内,说明居民点主要分布在低海拔地区;综合上述分析知,岷江上游河谷居民地多分布在低海拔缓坡,D正确,ABC错误,故选D15题详解】岷江上游河谷中耕地的面积比例随着海拔的升高先增加后减少,主要是因为该地区地处山地背风坡,干旱河谷底部焚风作用相对较强,土壤水分条件较差,B正确;河谷处坡度较缓,A错误;地形较为平坦,交通便利,C错误;因焚风效应形成干热河谷,热量条件好,D错误。故选B16题详解】水系结构受地形影响,A错误;自然植被类型主要受当地气候(水热条件)影响,B错误;据图可知,岷江干旱河谷耕地主要分布在>15°的坡度上,属于陡坡耕种,将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使贫瘠的土壤因此而变得更加瘠薄,C正确、D错误。故选C【点睛】人口一般分布在气候适宜的中低纬度地区,地形平坦的平原地区,供水方便的河流、湖泊沿岸,土壤肥沃地区。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辐射雾是由于辐射冷却的作用使地面气层水汽凝结而形成的雾。重庆市(图中灰色阴影)辐射雾发生次数约占73.7%。下图示意辐射雾当日08时海平面气压场(单位:hPa)。1说明图示重庆市所处气压场的特征。2指出辐射雾形成的必要气象条件。【答案】1位于高压中心东南部(或受高压中心东南部高压脊控制);等压线稀疏。    2晴朗少云的夜间或清晨;近地面水汽充沛;静风或微风;大气层结构稳定或有逆温层存在。【解析】【分析】本大题以某日08时海平面气压场形势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等压线的判读、雾的形成条件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从材料和图文获取地理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小问1详解】由图可知,重庆市附近等压线分布稀疏,西北方向有高压中心,故图示时刻重庆市所处气压场特征是位于高压中心东南部(或受高压中心东南部的高压脊控制);等压线稀疏。【小问2详解】由材料辐射雾是由于辐射冷却的作用使地面气层水汽凝结而形成的雾,可知形成辐射雾需要近地面水汽充沛。辐射冷却作用,主要发生在夜晚,地面强烈辐射冷却,说明大气逆辐射比较弱,大气中云量少,即发生在晴朗少云的夜间或清晨。雾形成后得以保存,需要静风或微风的环境,大气层结构稳定或有逆温层的存在,以抑制空气的水平流动和对流导致雾气的消散。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岩溶地貌发育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在发育程度、发育规模和空间分布上具有不均一性。湖南省慈利县龙王洞地处澧水支流娄江中游,位于中扬子地台湘鄂西褶皱带,由西向东地势降低,溶洞规模整体变小,溶洞充填程度与充填物规模也发生改变。下图示意龙王洞地质状况分布。1指出影响龙王洞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并说明具体表现。2简述龙王洞三段溶洞发育规模差异。3分析裂缝对溶洞规模的影响。【答案】1裂缝和断层(或地质构造)。溶洞基本沿裂缝带(断层带)发育和延伸;裂缝密度越大,溶洞规模越大,钟乳石发育数量越多。    2西段溶洞规模大,钟乳石发育程度高;中段溶洞规模小,钟乳石发育程度低;东段溶洞规模较大,钟乳石发育程度较好。    3裂缝作为岩溶水运移溶蚀的通道,裂缝数量越多,岩层渗水能力越强,溶蚀速率越快,溶洞规模越大。【解析】【分析】本大题以湖南省慈利县龙王洞地质状况分布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喀斯特地貌的发育、形成条件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从材料和图文中获取地理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小问1详解】由图中表格数据可知,裂缝条数越多,钟乳石数量越多且规模越大,故影响龙王洞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为裂缝或断层(地质构造)。由所学喀斯特地貌知,溶洞基本沿裂缝带(断层带)发育和延伸。由表格数据可知,裂缝密度越大,溶洞规模越大,钟乳石发育数量越多。【小问2详解】由图表可知,西段测点数量多,溶洞规模大,结合表格数据知,钟乳石数量多、规模大,即发育程度高;中段测点数量少,溶洞规模小,钟乳石数量少、规模小,即发育程度低;东段测点较多,溶洞规模较大,钟乳石数量较多、规模较大,钟乳石发育程度较好。小问3详解】裂隙对溶洞规模的影响,可结合所学喀斯特地貌知识,从裂缝对地表水地下水的运动和溶蚀能力的影响等角度进行分析。裂缝作为具有溶蚀力的水的运移溶蚀的通道,裂缝数量越多,地表水和地下水运动越活跃,岩层渗水能力越强,溶蚀速度越快,溶洞规模越大。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巴达棱湾位于越南中部沿岸,处于山脉和半丘陵的交接地带,风的季节变化十分明显。下图1示意巴达棱湾温盐站和富贵岛位置,图2示意2007年5~12月温盐站与富贵岛观测站月平均水温变化曲线。1指出巴达棱湾的风向变化特征____,并用带箭头实线画出5~10月巴达棱湾表层海水流向____2说明8月份温盐站与富贵岛站水温差异特征,并分析原因。【答案】1    ①. 旱季(11月至次年4月)盛行东北风,雨季(5~10月)盛行西南风    ②. 海水流向绘图如下:    28月温盐站温度较富贵岛站明显偏低。8月份,西南季风势力强,沿岸上升流势力强,底层冷海水上泛,表层海水降温明显;温盐站距陆地近,受上升流影响强,表层水温下降幅度大;富贵岛距大陆较远且面积较小,基本不受沿岸上升流的影响(或受上升流的影响非常小),水温下降幅度较小。【解析】【分析】本大题以巴达棱湾温盐站和富贵岛位置示意图“2007512月温盐站与富贵岛观测站月平均水温变化曲线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表层海水的运动形式、表层海水温度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从材料和图文获取地理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小问1详解】巴达棱湾位于越南中部沿岸,是热带季风气候,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的影响,510月(雨季)盛行由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向右偏转而成的西南季风,11月至次年4月(旱季)盛行来自亚欧大陆的东北季风。510月盛行西南风,表层海水被带离海岸,故巴达棱湾表层海水流向东北(偏东)方向,如图所示。【小问2详解】由图可知,8月份温盐站水温较低,富贵岛水温较高。8月份位于雨季,该海域盛行西南季风,在西南季风影响下,沿岸上升流势力强,底层冷海水上泛,海水降温明显。温盐站距离陆地较近,表层海水在西南季风吹拂下被带离海岸,深层海水上升补偿,导致表层水温下降幅度大,水温较低。富贵岛离大陆较远且面积较小,基本不受沿岸上升流的影响,故水温下降幅度较小,水温较高。2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太湖南岸地形以平原为主,植桑种稻是明清时期农户的主要农业生产方式,而且0.33hm2桑地或者0.67hm2稻田为一般农户的平均耕作能力标准。20世纪90年代以来,太湖流域蚕桑业逐步萎缩,越来越多的农户放弃桑基鱼塘传统模式,而转投单一水产养殖。下表示意桑基鱼塘单位土地面积的投入与产出情况。项目明清时期桑基鱼塘桑基鱼塘传统模式桑基鱼塘新型模式价格/两占比/%价格/元占比/%价格/元占比/%投入土地0.0902.17971.49.29840.010.02种苗0.49211.873332.431.89870.510.38肥料0024.30.2356.30.67饲料0.66716.094542.943.475500.765.61农药0053.70.5138.70.46人工2.18352.691242.911.89563.46.72其他0.71317.19283.72.71514.56.14小计4.14410010451.31008384.1100循环利用桑叶3.57087.18960.095.32236.699.66废弃物0.52512.8247.14.680.80.34小计4.0971001007.1100237.4100产出桑产品00001126.87.32蚕产品4.00066.67565.74.0700水产品1.5002513328.695.9314267.692.68羊产品0.5008.330000小计6.00010013894.310015394.4100 1分析明清时期太湖地区植桑农户很少单独种桑养蚕的原因。2与明清时期桑基鱼塘相比,说明桑基鱼塘新型模式的人工投入较低的原因。3分别计算明清时期桑基鱼塘、桑基鱼塘传统模式、桑基鱼塘新型模式的收益成本比(收益/成本,仅保留小数点后2位数),并说明传统桑基鱼塘模式不断萎缩的根本原因。【答案】1明清时期种桑养蚕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如果单独种桑养蚕,一旦气候异常导致桑叶减产或者出现蚕病,将直接影响农民的生计安全,风险较大;明清时期农业属于自给自足经济,保持一定面积的稻田可以保障基本的粮食安全。    2明清时期桑基鱼塘产品多样,生产环节复杂,需要大量人工劳动来维持,属于劳动集约型农业;新型桑基鱼塘侧重单一水产养殖,依靠大量合成饲料,且机械化水平高,因此人工投入较低。    3明清时期桑基鱼塘、桑基鱼塘传统模式、桑基鱼塘新型模式的收益成本比分别约为1.45、1.33、1.84。投入与产出比较低,且与同时期其他生产方式相比较,效益较低。【解析】【分析】本大题以太湖地区桑基鱼塘单位土地面积的投入与产出情况对比表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发展措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从材料和图表中获取地理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小问1详解】明清时期太湖地区植桑农户很少单独种桑养蚕原因可从单独种桑养蚕的限制性因素、经济效益或市场风险、耕地利用方式等角度进行分析。明清时期种桑养蚕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单独养蚕一旦气候异常,导致桑叶减产或者出现蚕病,将影响农民的经济收入,市场风险较大。明清时期农业以自给自足为主,耕地全部用于种桑养蚕,将导致水稻田面积减少,威胁粮食安全,故为了保障基本的粮食安全,需保证一定面积的稻田,因此农户很少单独种桑养蚕。【小问2详解】人工投入较低的原因可从所需劳动力数量、机械化水平、生产环节等角度进行分析。由材料可知,明清时期桑基鱼塘产品多样,生产环节复杂,生产效率较低,由材料“0.33hm2桑地或者0.67hm2稻田为一般农户的平均耕作能力标准,可知与种植土地面积水稻相比,种桑养蚕所需劳动力较多,需要大量人工劳动来维持,属于劳动集约型农业;新型桑基鱼塘主要侧重单一水产养殖,依靠大量合成饲料,机械化水平高,生产效率提高,因此人工投入较低。【小问3详解】明清时期桑基鱼塘、桑基鱼塘传统模式、桑基鱼塘新型模式的收益数值依次为613894.315394.4,成本数值依次为4.14410451.38384.1,计算后知其收益成本比依次为1.451.331.84。由计算结果可知,传统桑基鱼塘模式投入与产出比较低。由表格数据知,传统桑基鱼塘模式中,蚕产品产出占比只有4.07%,而水产品的产出占比有95.93%,可知种桑养蚕与同时期其他生产方式相比较,效益较低,导致传统模式不断萎缩。 
     

    相关试卷

    2024长沙一中高三上学期月考(三)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长沙一中高三上学期月考(三)地理试题含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长沙一中高三上学期月考卷(三)地理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长沙一中高三上学期月考卷(三)地理试题扫描版含答案,文件包含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卷三地理答案pdf、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卷三地理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月考卷(四)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月考卷(四)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选择题组,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