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高考)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易错点 (2份打包,含解析+原卷版,可预览)
(新高考)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易错点04细胞的生命历程(2份打包,含解析+原卷版,可预览)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易错点04细胞的生命历程(2份打包,含解析+原卷版,可预览),文件包含新高考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易错点04细胞的生命历程含解析doc、新高考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易错点04细胞的生命历程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易错题【01】 对有丝分裂中各种细胞结构变化认识不到位
易错题【02】 对分化、癌变、衰老的特点、原因理解不到位
易错题【03】 对细胞的显微照片图不能识别
易错题【04】 对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行为特点有混淆
01 对丝分裂中各种细胞结构变化认识不到位
(2020年浙江省高考生物试卷(7月选考)·8)高等动物胚胎干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 )
A.核糖体的增生和环沟的形成
B.染色体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出现
C.染色单体的形成和着丝粒的分裂
D.中心体的复制和染色体组数的加倍
【错因】考生对有丝分裂中染色体、DNA的变化比较关注和熟悉,但除此之外,细胞中的其他相关结构,如核膜怎样解体、核糖体、(动物中)中心体、(植物中)高尔基体分别是在哪些时期发挥作用,或产生变化的就掌握得不是那么清楚了,所以本题的A、D考生都很模糊,因而出现误选。
【问诊】
高等动物胚胎干细胞的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整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根据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物质变化分析选项进行判断。
A、核糖体的增生发生在分裂间期的G1期,环沟的形成发生在有丝分裂末期,A错误;
B、染色体和纺锤体的出现均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B正确;
C、染色单体的形成在分裂间期,着丝粒的分裂在有丝分裂后期,C错误;
D、中心体的复制在分裂间期的G2期,染色体组的加倍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后,D错误。
【答案】B
【叮嘱】在重视有丝分裂中染色体、DNA变化行为的同时,也要理清一下其他细胞器的变化行为,不留知识死角。
1.有研究者采用荧光染色法制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拟南芥(2n=10)花药减数分裂细胞中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以下为镜检时拍摄的4幅图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丙中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
B.图甲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已彼此分离
C.图乙细胞中5个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附近
D.图中细胞按照减数分裂时期排列的先后顺序为甲→乙→丙→丁
【答案】C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由于拟南芥的染色体数为2n=10,故知其细胞内含有5对同源染色体,则甲表示同源染色体正在联会,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乙中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附近,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丙图中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且每一极均有5条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丁图形成了四部分,且每部分含有5条染色体,说明形成了4个配子。
【详解】
A、由分析可知,图丙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A错误;
B、图甲细胞中染色体正在联会,B错误;
C、图乙细胞中5个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附近,C正确;
D、由分析可知,图中细胞的分裂顺序为甲→乙→丙→丁,D正确。
故选CD。
2.下列关于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染色体复制完成后核DNA数量是之前的两倍
B.DNA的复制和数量加倍都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
C.着丝点分裂将导致染色体和DNA数量成倍增加
D.处于分裂中期和分裂末期的细胞染色体数量不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
A、染色体复制完成后核DNA数量是之前的两倍,染色体数目不变,A正确;
B、在细胞分裂间期,DNA完成复制后其数目就加倍了,B正确;
C、着丝点分裂将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但DNA数目不变,C错误;
D、处于分裂中期和末期的细胞,染色体数量是不同的,中期染色体数目是末期的一半,D正确。
故选C。
【点睛】
此题考查细胞增殖的过程及特点,侧重考查理解能力。
02 对分化、癌变、衰老的特点、原因理解不到位
(2020年江苏省高考生物试卷·4)下列关于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高度分化的细胞执行特定的功能,不能再分裂增殖
B.癌变细胞内发生变异的基因都不再表达
C.正常组织细胞在体外长时间培养,一般会走向衰老
D.凋亡细胞内有活跃的基因表达,主动引导走向坏死
【错因】细胞的生长、增殖、分化、衰老是细胞正常的生命周期,癌变和坏死是非正常的现象,考生对细胞的生命周期理解不到位导致选项判断困难。
【问诊】
A、高度分化的细胞能执行特定的功能,但也可能继续分裂增殖,如性原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A错误;
B、癌变细胞是由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形成,发生突变的基因仍能表达,B错误;
C、正常组织细胞在体外长时间培养,细胞分裂达到一定次数后一般都会走向衰老,C正确;
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程序性死亡,细胞坏死与细胞凋亡不同,它是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由于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D错误。
故选C。
【答案】C
【叮嘱】
细胞分化是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细胞衰老是自然界的正常现象,其过程是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化学反应发生复杂变化的过程。
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细胞中与癌有关的基因包括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主要阻止细胞的不正常增殖。
细胞生长、分化、衰老乃至凋亡都属于正常的生理过程,对个体的生长发育有利,只有癌变是一种畸形变化,对个体不利。
1.下列与细胞生命活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癌细胞表面粘连蛋白增加,使其容易在组织间自由转移
B.高等动物衰老细胞的线粒体体积随年龄增大而减小,呼吸变慢
C.高等植物胚胎发育过程中,胚柄的退化是通过编程性细胞死亡实现的
D.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多种类型的细胞,这些细胞中mRNA的种类和数量相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细胞分化是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差异的过程。
癌细胞是由正常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影响转化而来,具有无限增殖和能在体内转移的特点。
细胞衰老的过程会发生多种生理和生化的变化,如多种酶的活性降低、呼吸变慢等,最后细胞的形态结构也发生多种变化、如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等。
细胞凋亡是由某种基因引发的不可避免的编程性细胞死亡,是细胞发育过程中的必然步骤。
【详解】
A、癌细胞表面的粘连蛋白很少或缺失,使其容易在组织间自由转移,A错误;
B、高等动物衰老细胞中线粒体数量随年龄增大而减少,体积随年龄增大而增大,B错误;
C、细胞凋亡是细胞发育过程中的必然步骤,在植物体内普遍存在,如胚胎发育过程胚柄的退化,C正确;
D、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的多种细胞中的mRNA的种类和数量不同,D错误。
故选C。
2、下表中人体不同细胞的寿命和分裂能力不同,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吞噬细胞(白细胞的一种)的寿命比红细胞短,这与其吞噬病原体有关
B.癌细胞的无限增殖是因为原癌基因突变为抑癌基因
C.通常情况下,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细胞分裂能力越弱
D.小肠上皮细胞寿命最短,与基因控制的衰老和凋亡有关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细胞凋亡的速率与它们的功能有关系,白细胞能吞噬进入人体的细菌和病毒以及代谢产生的对人体有害的“异物”,吞噬后就死亡并被排出,所以其凋亡的速率很快,A正确;
B、癌细胞的无限增殖是由原癌基因及抑癌基因突变引起的,B错误;
C、通常情况下,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其全能性就越低,细胞分裂能力就越弱,C正确;
D、人体不同组织的细胞寿命不同,是由遗传物质决定,与基因控制的衰老和凋亡有关,D正确。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细胞的分化、细胞凋亡的过程以及细胞癌变的原因,学生应准确识记。
03 对细胞的显微照片图不能识别
(2019北京卷·1)玉米根尖纵切片经碱性染料染色,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的分生区图像如下。
对此图像的观察与分析,错误的是
A.先用低倍镜再换高倍镜观察符合操作规范
B.可观察到箭头所指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壁
C.在图像中可观察到处于分裂期前期的细胞
D.细胞不同结构成分与该染料结合能力不同
【错因】考生在本题的错误主要出现在:一是对“植物有丝分裂的观察”实验的原理或操作不熟悉,二是对显微照片中染色体特点的观察不明确,习惯于看模式图的考生往往会如此。
【问诊】
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根尖分生区的装片,要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A正确;图中箭头所指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此时观察不到细胞核,因为,细胞核在有丝分裂前期逐渐消失,B错误;有丝分裂前期染色质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从细胞的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一个梭形的纺锤体,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纺锤体中央,据以上特点,可以在图像中观察到处于分裂期前期的细胞,C正确;碱性染料易于与染色体结合,而不易与其他结构成分结合,D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B。
【答案】B
【叮嘱】考生除了会识别、绘制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模式图外,还要会认识真实的显微照片,照片中的染色体也许会重叠、交叉、混在一起看不清条数,但要针对最典型的特征观察,比如中期染色体排列于赤道板,后期分为两极,抓住这些关键特点识图。
1.在“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某同学观察到的一个视野图像如图。已知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一个细胞周期约12 h。下列有关叙述最合理的是( )
A.装片制作时使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进行染色
B.向左上方移动装片可使该视野中M细胞移到视野中央
C.计算该视野中分裂后期细胞所占的比例,乘以12 h,得出分裂后期的时长
D.降低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有助于更精确比较不同分裂时期的时间长短
【答案】D
【解析】
【分析】
每一时期的时间=洋葱的细胞周期×每一时期的细胞数占计数细胞总数的比例。在一个细胞周期中间期经历的时间最长(或间期经历的时间最长),因此在观察结果中,处于间期的细胞最多。
【详解】
A、有丝分裂观察实验中,应使用龙胆紫溶液或者醋酸洋红液进行染色,A错误;
B、图中M细胞位于右下方,要将M细胞移到视野的中央,应该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B错误;
C、该视野中各个时期细胞数量较少,不足以计算各个时期细胞所占的比例和各时期时间的长短,C错误;
D、降低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视野中的细胞数量变多,有助于更精确比较不同分裂时期的时间长短,D正确。
故选D。
2.下图是有丝分裂时,核被膜的解体和再生示意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在细胞分裂前期,核膜解体形成的小泡在末期又形成子细胞的核膜
B.图中的染色体中的组蛋白的形成于G2期
C.核纤层与核内膜结合,有利于维持核膜的形状和大小
D.在子细胞核膜再生的过程中有内外膜的融合现象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图:在有丝分裂前期,核纤层蛋白发生磷酸化,使核纤层降解,同时,核被膜破裂成大小不等的核膜小泡,核被膜解体;在有丝分裂末期,核纤层蛋白发生去磷酸化,核纤层重建,核膜小泡融合,形成完整的核被膜结构,同时染色体解螺旋恢复成染色质状态。
【详解】
A、据分析可知,分裂前期核膜解体,末期核膜重建,A正确;
B、图中的染色体中的组蛋白的形成于S期,B错误;
C、核纤层与核内膜结合,对于维持核膜的性状和大小具有重要作用,C正确;
D、在由单层小囊泡相互融合以重建核膜的过程中,必然进行着核孔的构建,而核孔部位的内外膜是相互融合的,D正确。
故选B。
04 对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行为特点有混淆
(2019江苏卷·11)下图为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时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示意图,图中1~8表示基因。不考虑突变的情况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
A.1与2、3、4互为等位基因,与6、7、8互为非等位基因
B.同一个体的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也应含有基因1~8
C.1与3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分离,1与2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分离
D.1分别与6、7、8组合都能形成重组型的配子
【错因】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关系不明确,分裂过程染色体遵循的遗传规律也不了解导致错选。
【问诊】由图可知,图中含有2条同源染色体,1与2、5与6、3与4、7与8相互之间为相同基因,1与3或4可能是等位基因,5与7或8可能是等位基因。1与2是相同基因,1与3或4是等位基因,1与6、7、8互为非等位基因,A错误;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与其进行减数分裂时形成的初级精母细胞含有的染色体的数目和基因种类、数目均相同,故均含有基因1~8,B正确;若不考虑交叉互换,1与3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1与2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随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而分离,若考虑交叉互换,则1与2可能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分离,1与3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分离,C错误;5与6是相同的基因,1与6不属于重组配子,D错误。故选B。
【答案】B
【叮嘱】
1.在观察果绳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时,发现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中,共有8条染色体,呈现4种不同的形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该细胞正处于分裂前期,则一定有同源染色体联会
B.若该细胞正处于分裂后期,其一定会发生基因重组
C.若该细胞此时存在染色单体,则该果蝇有可能是雌性
D.若该细胞此时没有染色单体,则该细胞不可能取自精巢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正在分裂的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4种形态,说明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该细胞不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应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或有丝分裂前期,而有丝分裂前期没有同源染色体联会,A错误。若该细胞正处于分裂后期,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但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没有基因重组,B错误。若该细胞此时存在染色单体,说明此时不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前、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由于细胞中染色体只有4种形态,而雄果蝇的染色体有5种形态,因此该果蝇不可能是雄果蝇,C正确。若该细胞此时没有染色单体,说明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则该细胞可能来自于卵巢或精巢,D错误。
2.下图1表示某动物处于不同分裂状态的细胞图像;图2为该动物部分组织切片的显微图像。图3为该动物细胞分裂相关的坐标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数字分别表示不同的生理过程,它们分别是: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A细胞有_____________个染色体组,B细胞按图1后续过程,最终分裂结束可形成_____________种子细胞。
(2)从图2可以判断该动物的性别是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3中DE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因重组在图3中曲线的_____________段。如果在图3中的A点全部的核DNA被放射性同位素标记,而分裂过程中所用的原料不含放射性同位素,则EF段可检测到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链占全部核脱氧核苷酸链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
【答案】(1)有丝分裂 减数第一次分裂 4 2
(2)雌性 乙细胞在后期发生了细胞质的不均等分配(2分)
(3)着丝点分裂 CD 1/2(2分)
【解析】(1)A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故①为有丝分裂,B细胞到C细胞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减半,故为减数第一次分裂。A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体组也加倍,故4个染色休组,一个B细胞完成减数分裂,会形成4个子细胞,两两相同,故2种。
(2)从乙图像可以判断出是次级卵母细胞,故性别是雌性,判断理由为细胞质不均等分配。
(3)DE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染色休加倍;基因重组包括减一前和减一后,均存在染色单体,染色体和DNA比值为1/2,故CD段。从A点开始到EF段,无论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DNA只复制一次,每个子代DNA一条链有放射性,一条没有,所以放射性的链占全部链比值为1/2。
错
1、对老鼠睾丸切片进行显微观察,根据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将正常细胞分为A、B、C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表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组细胞均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B.B组细胞内的性染色体组成均为一条X和一条Y
C.C组细胞均为精细胞
D.AB两组细胞均存在同源染色体
【答案】A
【解析】根据表格中染色体数目,可以得出正常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40条,A组是80条,染色体数目发生了加倍,故处于有丝分裂后期,A正确;B组细胞染色休数为40条,可能处于有丝分裂,也可能处于减数分裂中,如果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性染色体组成为两个X或者两个Y,故B错误;C组细胞染色体数目发生了减半,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精细胞,故C错误;A组细胞有同源染色体,B组细胞叮能处丁减二后,没有同源染色体,故D错误。
2、图1为某动物细胞分裂某个时期的示意图(仅示部分染色体)图2中细胞类型是依据该动物不同分裂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数量关系而划分的。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图1细胞中能观察到4个染色体组,它属于图2中类型a的细胞
B. 类型c的细胞只能出现在该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
C. 类型e的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若取自精巢,那么该细胞是精细胞
D. 在图2的5种细胞类型中,存在染色单体的细胞有b、d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图1:该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分析图2:a是染色体数为体细胞的2倍,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或者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c可以是体细胞也可以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d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或前期细胞;e细胞为精细胞、卵细胞或极体。
【详解】A、图1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能观察到4个染色体组,它属于图2中类型a有丝分裂后期,A正确;
B、c可以是体细胞也可以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B错误;
C、类型ee细胞为精细胞、卵细胞或极体,故e的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若取自精巢,那么该细胞是精细胞,C正确;
D、通过分析可知,在图2的5种细胞类型中,存在染色单体的细胞有b、d,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和柱形图,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准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3、下列有关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可增殖、分化为 B 细胞或T 细胞
B.脱毒苗的培育过程中包含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
C.细胞凋亡有助于机体维持自身的稳定
D.细胞衰老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
【答案】A
【解析】
【分析】
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
3、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1)无限增殖;(2)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3)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易转移。
【详解】
A、T 细胞是在胸腺里分化成熟的,A错误;
B、脱毒苗的培育过程中包含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B正确;
C、细胞凋亡有助于机体维持自身的稳定,C正确;
D、细胞衰老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D正确。
故选A。
4.下图为人体某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各个阶段示意图,图中①~⑦为不同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与①相比,②③④的分裂增殖能力加强,分化能力减弱
B.⑤⑥⑦的核基因相同,细胞内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也相同
C.②③④细胞的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D.进入c过程的细胞,酶活性降低,代谢减慢继而出现凋亡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图解a是细胞增殖,b是细胞分化,随着分裂的进行,细胞的分裂能力和分化能力都下降,A项错误;细胞在分裂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保持不变,但在分化过程中基因进行选择性表达,因此不同种类的细胞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B项错误;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只发生于减数分裂,而①通过有丝分裂形成②③④,C项错误;酶活性降低,代谢减慢是细胞衰老的特性,衰老后的细胞将逐渐形成凋亡小体而凋亡,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凋亡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5.研究发现,癌细胞和正常细胞都必须依靠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载体(GLUT)转运葡萄糖。葡萄糖进入 正常细胞后,可通过有氧呼吸分解,葡萄糖进入癌细胞后,主要以无氧呼吸途径分解、利用 GLUT 抑制剂阻断葡萄糖转运,让癌细胞缺乏葡萄糖,以致饿死。分析以下不正确的是( )
A.葡萄糖进入细胞的方式有协助扩散、主动运输
B.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可能消耗的葡萄糖多
C.高浓度 GLUT 抑制剂能杀死癌细胞,也能杀死正常细胞
D.癌细胞主要进行无氧呼吸,新陈代谢比正常细胞慢,细胞周期变长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葡萄糖进入细胞需要载体的协助,进入正常细胞一般进行有氧呼吸,而进入癌细胞主要进行无氧呼吸。
【详解】
A、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包括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其中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协助,题中说明葡萄糖进入细胞需要载体的协助,由此可知葡萄糖进入细胞的方式不是自由扩散,A正确;
B、癌细胞分裂旺盛,需要大量的能量,而癌细胞是主要通过无氧呼吸供能的,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少,所以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消耗的葡萄糖多,B正确;
C、葡萄糖进入癌细胞和正常细胞都需要载体(GLUT)的协助,所以高浓度GLUT抑制剂能杀死癌细胞,也能杀死正常细胞,C正确;
D、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无限分裂,所以细胞周期变短,D错误。
故选D。
【点睛】
本题属于信息题,以癌细胞中的葡萄糖代谢过程为载体,考查癌细胞和细胞代谢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熟记细胞癌变的原因等知识。
6.同一个体的神经细胞与巨噬细胞的功能不同。下列关于这两种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不会脱分化到受精卵的状态
B.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C.功能不同是由于发生了细胞分化
D.功能差异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的
【答案】D
【解析】神经细胞和巨噬细胞均为动物细胞,而动物细胞目前无法完成脱分化的过程,故不会脱分化到受精卵状态,A选项正确;同一个体中的神经细胞和巨噬细胞拥有完全相同的遗传物质,只是由于选择性表达的部分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结构和功能的细胞,所以它们的染色体数相同,B选项正确;功能不同是由于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了选择性表达,即分化,C选项正确;功能的差异是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即在转录的过程中形成的,且神经细胞和巨噬细胞不会进行减数分裂,D选项错误。故错误的选项选择D。
7.(2019浙江4月选考·18)在“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活动中,观察到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装片制作过程中需用清水漂洗已解离的根尖便于染色
B.观察过程中先用低倍镜找到分生区细胞再换用高倍镜
C.图甲细胞所处时期发生DNA复制及相关蛋白质的合成
D.图丙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图乙细胞中的增加了一倍
【答案】C
【解析】分析题图可得,甲图为植物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乙图为植物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丙图为植物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丁图为植物有丝分裂末期的细胞。装片在制作时需要先用盐酸解离,而因为染色用的染色剂为碱性,因此在染色前需要用清水漂洗以防止解离液和染色剂中和导致染色效果降低,A选项正确;观察过程需要从低倍镜开始,找到分生区细胞后再换高倍镜观察,B选项正确;图甲为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正在处于核膜消失,形成染色体的阶段,已经完成了染色体的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C选项错误;图乙为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染色体数与普通体细胞相等,丙图为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由于着丝粒断裂,使染色体暂时加倍,故图丙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图乙细胞中的增加了一倍,D选项正确。故错误的选项选择C。
8、已知某种细胞有4条染色体,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某同学用示意图表示这种细胞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细胞。其中表示错误的是
【答案】D
【解析】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等位基因一般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由图可知等位基因G、g和H、h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A项中两个细胞大小相等,每条染色体上有两条染色单体,两条染色单体上有由DNA复制而来的两个相同的基因,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两个次级精母细胞,A正确;B项中两个细胞大小也相等,也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与A项细胞不同的原因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的方式不同,产生了基因组成为ggHH、GGhh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B正确;C项中4个细胞大小相同,为4个精细胞,两两相同,C正确;D项中虽然4个大小相同的精细胞也是两两相同,但是每个精细胞中不能出现同源染色体、等位基因,D错误。
9.(2017江苏卷·30)某研究小组以同一品种芹菜根尖和花粉母细胞为材料,开展芹菜染色体核型分析实验。图1、图2是从两种材料的30个显微图像中选出的两个典型图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剪取的芹菜幼根置于2 mml/L的8-羟基喹啉溶液中处理,以提高根尖细胞中有丝分裂的_____________期细胞的比例,便于染色体观察、计数。
(2)实验中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混合液分别处理根尖、花粉母细胞,目的是___________。再用低浓度的KCl处理一段时间,使细胞适度膨胀,便于细胞内的_____________更好地分散,但处理时间不能过长,以防细胞_____________。
(3)图1是_____________细胞的染色体,判断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__。
(4)分析根尖细胞染色体核型时,需将图像中的_____________进行人工配对;根据图1、图2能确定该品种细胞中未发生的变异类型有_____________ (填下列序号)。
①基因突变 ②单体 ③基因重组 ④三体
【答案】(1)中
(2)去除细胞壁(使细胞分离)染色体吸水涨破
(3)花粉母 同源染色体联会
(4)同源染色体②④
【解析】(1)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2)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故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混合液,能去除根尖、花粉母细胞的细胞壁,使组织间细胞相互分离开来。由于根尖、花粉母细胞无细胞壁,则在低浓度的KCl溶液中,会吸水适度膨胀,使细胞内染色体更好地分散。但处理时间不能过长,否则无壁的细胞会吸水涨破。(3)图1中细胞内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应是进行减数分裂的花粉母细胞的染色体。(4)在分析根尖细胞染色体核型时,需将同源染色体进行人工配对,以判断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和结构是否发生变化;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染色体,光学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故不能确定该品种细胞是否发生了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观察图 1 、图 2,该品种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正常,没有出现单体或三体。
10.(2020年江苏省高考生物试卷·29)细胞周期可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M期),根据DNA合成情况,分裂间期又分为G1期、S期和G2期。为了保证细胞周期的正常运转,细胞自身存在着一系列监控系统(检验点),对细胞周期的过程是否发生异常加以检测,部分检验点如图所示。只有当相应的过程正常完成,细胞周期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运行。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G1期细胞相比,G2期细胞中染色体及核DNA数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
(2)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__________,保持亲子代细胞之间的遗传稳定性。图中检验点1、2和3的作用在于检验DNA分子是否__________(填序号:①损伤和修复、②完成复制);检验发生分离的染色体是否正确到达细胞两极,从而决定胞质是否分裂的检验点是__________。
(3)细胞癌变与细胞周期调控异常有关,癌细胞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有些癌症采用放射性治疗效果较好,放疗前用药物使癌细胞同步化,治疗效果会更好。诱导细胞同步化的方法主要有两种:DNA合成阻断法、分裂中期阻断法。前者可用药物特异性抑制DNA合成,主要激活检验点__________,将癌细胞阻滞在S期;后者可用秋水仙碱抑制__________的形成,主要激活检验点__________,使癌细胞停滞于中期。
【答案】(1)染色体数不变,核DNA数加倍
(2)染色体正确复制和平均分配 ①② 检验点5
(3)细胞无限增殖 2 纺锤体 4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周期中间期的染色体及DNA的变化,分裂期的规律及癌细胞的特征。分裂间期包括G1期、S期和G2期, 细胞进入G1期后,各种与DNA复制有关的酶在G1期明显增加,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都增多了,内质网扩大,高尔基体、溶酶体等的数目都增加了,动物细胞的2个中心粒也彼此分离并开始复制;S期主要完成DNA的复制和组蛋白合成; 在G2期,中心粒完成复制而形成两对中心粒,微管蛋白以及一些与细胞分裂有关的物质也在此时期大量合成。细胞周期中的检验点有五个,检验点1主要检验DNA是否损伤,细胞外环境是否适宜,细胞体积是否足够大;检验点2主要检查DNA复制是否完成;检验点3主要是检验DNA是否损伤,细胞体积是否足够大;检验点4主要检验纺锤体组装完成,着丝点是否正确连接到纺锤体上;检验点5主要检验发生分离的染色体是否正确到达细胞两极。癌细胞的主要特征有细胞无限增值,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失去接触抑制。
【详解】
(1)G2期细胞已完成DNA复制和组蛋白合成,其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每个染色单体含有一个DNA,染色体数目不变,DNA加倍;
(2)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间期的染色体正确复制和分裂期的平均分配,保证亲子代细胞的遗传物质保持一致;保持遗传的稳定性。图中检验点1、2和3依次处在间期的G1-S、S、G2-M,其主要作用在于检验DNA分子是否损伤和修复,DNA是否完成复制;检验点5主要检验发生分离的染色体是否正确到达细胞两极,从而决定胞质是否分裂;
(3)癌细胞的主要特征是细胞无限增殖,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失去接触抑制;DNA合成阻断法是用药物特异性抑制癌细胞的DNA合成,主要激活检验点2,将癌细胞阻断在S期;分裂中期阻断法可用秋水仙素碱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故主要激活检验点4,使癌细胞停滞于中期。
细胞种类
寿命
能否分裂
小肠上皮细胞
1~2天
能
癌细胞
无限增殖
能
红细胞
120天
不能
白细胞
5~7天
大多数不能
有丝分裂
前期
核膜核仁逐渐消失,出现纺缍体及染色体,染色体散乱排列
中期
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染色体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比较清晰便于观察
(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
后期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成为两条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并分别向细胞两极移动
末期
核膜,核仁重新出现,纺缍体,染色体逐渐消失。
特征及意义
将亲代细胞染色体经过复制(实质为DNA复制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在亲代与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稳定性,对于生物遗传有重要意义。
减数第一次分裂
间期
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
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形成四分体。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发生对等片段的互换。
中期
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
后期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减数第二次分裂
前期
染色体排列散乱
中期
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后期
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
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形成2个子细胞,最终共形成4个子细胞
A组
B组
C组
染色体数目(条)
80
40
20
细胞数目(%)
15
55
3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易错点18现代生物技术专题(2份打包,含解析+原卷版,可预览),文件包含新高考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易错点18现代生物技术专题含解析doc、新高考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易错点18现代生物技术专题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易错点13免疫调节(2份打包,含解析+原卷版,可预览),文件包含新高考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易错点13免疫调节含解析doc、新高考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易错点13免疫调节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易错点09遗传与人类健康(2份打包,含解析+原卷版,可预览),文件包含新高考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易错点09遗传与人类健康含解析doc、新高考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易错点09遗传与人类健康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