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考试结束后,只需交回答题纸, 免疫与人体的健康有密切关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
高二生物(必修三)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答题纸2页,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90分。
2.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试卷及答题纸内的信息项目填涂清楚。
3. 请将所有答案正确填涂在答题纸上所对应的空白处,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只需交回答题纸。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70分)
1. 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稳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排泄这四个系统的协调活动来维持的
B. 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
C. 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D. 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答案】D
【解析】
【分析】考点是内环境,主要考查内环境稳态和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属于识记水平的考查。
【详解】A、稳态需要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等全身各系统、器官的协调活动来维持的,A错误.
B、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 B错误.
C、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变化中,C错误.
D、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D正确。
故选D。
【点睛】体内细胞必须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由于外界环境和细胞代谢的影响,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经常处于动态变化中,在神经-体液-免疫机制的调节下,各器官、系统协调配合下能在一定的范围内保持稳态。
2. 在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①血红蛋白 ②葡萄糖 ③二氧化碳 ④钠离子 ⑤血浆蛋白
A. ①②③ B. ①④⑤ C. ①③④ D. ②③④⑤
【答案】D
【解析】
【分析】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凡是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物质都是内环境中的物质,只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不是组成内环境的物质。内环境的主要成分是:水约90%,蛋白质,无机盐,激素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如氧气、二氧化碳、葡萄糖)和非蛋白质类含氮化合物(如尿素、尿酸、肌酸、肌苷、氨基酸等)。
【详解】①血红蛋白为红细胞内的物质,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①错误;
②葡萄糖为血浆中的物质,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②正确;
③二氧化碳,属于代谢废物,要经过内环境排出体外,③正确;
④钠离子在细胞外液含量较多,可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④正确;
⑤血浆蛋白为血浆中的物质,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⑤正确。
②③④⑤组合正确。
故选D。
3. 冬天的清晨,同学们从温暖的家里出来,走在寒气袭人的上学路上,机体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寒冷时,汗腺分泌减少。体内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减少。尿量增加
B. 寒冷时.通过神经调节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减少散热量
C. 寒冷的室外,机体的产热和散热无法相对平衡,散热量大于产热量
D. 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该过程属于神经调节
【答案】C
【解析】
【分析】1.人体体温调节:(1)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2)机理:产热=散热;(3)寒冷环境下:①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②减少散热的途径: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4)炎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途径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
2.人体的水平衡调节过程: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
【详解】A、寒冷时,汗腺分泌减少,细胞外液渗透压较低,因此体内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减少。尿量增加,A正确;
B、寒冷时,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将兴奋传到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传出神经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从而减少散热量,B正确;
C、寒冷的室外,机体的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的过程达到产热量毫升散热量的相对平衡,从而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状态,C错误;
D、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该过程是通过神经系统做出的调节,因而为神经调节,D正确。
故选C。
【点睛】
4. 下列关于下丘脑参与人体稳态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下丘脑可作效应器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B. 下丘脑中有参与体温调节、水盐平衡调节和血糖平衡调节的中枢
C. 下丘脑可通过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垂体来调节和管理内分泌腺
D. 下丘脑受损后,人体的体温和血糖调节能力都将完全丧失
【答案】B
【解析】
【分析】下丘脑的部分细胞称为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有分泌激素的功能。下丘脑又是植物性神经功能十分重要的中枢。下丘脑在机体稳态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①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
②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
③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激素或促激素;还能分泌抗利尿激素,并由垂体后叶释放。
④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详解】A、下丘脑可作为效应器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A错误;
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下丘脑中有参与体温调节、水盐平衡调节和血糖平衡调节的中枢,B正确;
C、内分泌活动的枢纽是下丘脑,C错误;
D、下丘脑受损后,人体的血糖调节能力不会完全丧失,因为胰岛会直接感受血糖的变化而分泌激素进行调节,D错误。
故选B。
5. 下列关于激素的阐述,正确的选项是( )
A. 促胰液素由胰腺分泌产生
B. 激素是信息分子
C. 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
D. 激素只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
【答案】B
【解析】
【分析】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黏膜产生的,进入血液,由血液传送到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在发现过程中,沃泰默实验分为三组,两组为对照组,一组对照是排除盐酸对胰腺作用的影响,另一组是想验证胰液分泌是由神经作用的结果,所以将神经切除。斯他林和贝丽斯能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具有大胆质疑、探索和创新的精神。激素调节的特点是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和靶器官,微量高效。
【详解】A、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黏膜产生的,A错误;
B、激素是有机分子,也是信息分子,B正确;
C、激素不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只起调节作用,C错误;
D、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只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D错误。
故选B。
6. 某人因为交通事故脊髓从胸部折断了,一般情况下( )
A. 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B. 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C. 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D. 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答案】D
【解析】
【分析】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感知(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语言文字是人类进行思维的主要工具,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功能(在言语区)。任何感觉的形成都在大脑皮层,低级中枢要受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
【详解】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腰部的脊髓,所以某人的脊髓从胸部折断,膝跳反射的中枢没有被破坏,所以膝跳反射存在;足部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脊髓在胸部段折断,兴奋不能经脊髓传至大脑皮层,所以针刺足部无感觉。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7. 在制备抗蛇毒毒素血清时,需将减毒的蛇毒注人家兔体内以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 )
A. 特异性免疫,抗体 B. 特异性免疫,抗原
C. 非特异性免疫,抗体 D. 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答案】B
【解析】
【分析】抗原是指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抗原进入机体后,能刺激免疫细胞活化、增殖、分化,并产生免疫物质发挥免疫效应,将抗原破坏、清除。
【详解】抗蛇毒血清中含有能与蛇毒特异性结合的抗体,而抗体是体液免疫过程中产生的,因此这一免疫反应为特异性免疫中的体液免疫。将减毒的蛇毒注入家兔的体内,会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说明蛇毒是抗原,即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8. 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人体神经结构中,与三种生理功能分别对应正确的结构是( )
A. 小脑、脑干和大脑
B. 大脑、小脑和脑干
C. 大脑、脑干和小脑
D. 小脑、大脑和脑干
【答案】B
【解析】
【分析】人类特有的语言功能依赖于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维持平衡、协调运动是小脑的功能,脑干中则有与呼吸、心跳有关的基本生命中枢。
【详解】语无伦次与语言中枢有关,语言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小脑有维持平衡、协调运动的功能,走路不稳即与小脑的麻醉有关;呼吸急促与呼吸中枢有关,呼吸中枢位于脑干。因此“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这是酒精分别作用于大脑、小脑、脑干的结果。
故选B。
9. 下列关于免疫的阐述,正确的选项是( )
A. 免疫系统既是机体防御系统,也是维持稳态的调节系统
B. 吞噬细胞只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C. 只要接触一次某种抗原,记忆细胞就能长期记住该抗原的特征
D. 机体自身的组织和细胞不可能成为抗原
【答案】A
【解析】
【分析】1、体液中的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组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此时吞噬细胞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同时吞噬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中对抗原进行了吞噬、处理、呈递的作用。
2、抗原是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可以是外来物质,也可以是自身的组织细胞。
【详解】A、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调节作用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因此免疫系统既参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也是机体的防御系统,A正确;
B、吞噬细胞既可以参与第二道防线,也可以参与第三道防线(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所以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都发挥作用,B错误;
C、记忆细胞对相应的抗原能保持较长时间的记忆,但不是永久记忆,C错误;
D、机体自身衰老、损伤以及癌变的细胞可以成为抗原,D错误。
故选A。
10. 免疫与人体的健康有密切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淋巴细胞产生的
B. 当麻风杆菌侵入机体时,主要靠体液免疫发挥作用
C. 如果抗体攻击自身正常的组织或器官,就会引起过敏反应
D. 某患儿胸腺先天性缺失,与正常儿童相比,该患儿几乎无细胞免疫功能,但仍有部分体液免疫功能
【答案】D
【解析】
【分析】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1)过敏反应: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叫做过敏原。如花粉、油漆、鱼虾等海鲜、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等(因人而异)。
(2)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举例: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3)免疫缺陷病是指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疾病。一类是由于遗传而使机体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免疫缺陷病;一类是由于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
【详解】A、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A错误;
B、麻风杆菌寄生在细胞内,因此机体消灭麻风杆菌需要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协调配合,B错误;
C、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自身免疫反应是机体产生的抗体攻击了自身的正常细胞所导致的,C错误;
D、胸腺是T淋巴细胞成熟的场所,该患儿由于胸腺先天性缺失,没有成熟的T淋巴细胞,几乎丧失细胞免疫,B淋巴细胞成熟的场所是骨髓,所以还有成熟的B淋巴细胞,还有部分体液免疫,D正确。
故选D。
11. 下列行为会传染艾滋病的是( )
①与艾滋病病人共同进餐
②静脉吸毒者共用一个针管
③与艾滋病患者拥抱
④与艾滋病患者共用文眉器械
⑤叮咬过艾滋病患者的蚊蝇叮咬正常人
⑥与艾滋病患者共用剃须刀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①②③ D. ④⑤⑥
【答案】B
【解析】
【分析】1、艾滋病的中文名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其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2、艾滋病的致病原理: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的T淋巴细胞结合,破坏T淋巴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最后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细菌、病毒的入侵,让人死亡。
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
【详解】艾滋病的传染性极强,主要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因此可以传染艾滋病的行为有②静脉吸毒者共用一个针管;④与艾滋病患者共用文眉器械;⑥与艾滋病病人共用剃须刀,即②④⑥。
故选B。
12. 新生儿在出生六个月内一般不易得某些传染病,是因为( )
A. 病原体不感染新生儿
B. 新生儿的皮肤、黏膜有极强的杀菌力
C. 新生儿体内的免疫系统已十分健全
D. 在胎儿期从母体的血液中获得了抗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虽然新生儿体内免疫系统还不健全,但其在胎儿期从母体血液中就获得了抗体,因此,新生儿在出生后六个月内一般不易生某些传染病。
【详解】A、病原体也会感染新生儿,A错误;
B、新生儿的皮肤、黏膜属于第一道防线,具有防卫功能,但没有极强的杀菌力,B错误;
C、新生儿体内免疫系统还不健全,根据此理由应该是易生病,C错误;
D、新生儿在胎儿期从母体血液中就获得了抗体,因此新生儿在出生后六个月内一般不易生某些传染病,D正确。
故选D。
【点睛】
13. 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1和2,下列对该实验及其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A. 生长素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至形态学下端
B. 生长素不能从形态学下端运输至形态学上端
C. 胚芽鞘尖端能产生生长素,也能感受单侧光
D. 实验1为对照组,实验2为实验组
【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生长素,考查对生长素运输方向的实验分析。解答此题,可对比实验1和实验2,找出自变量,并分析自变量和因变量间的关系,做出实验结论。
【详解】实验1和实验2的自变量是形态学上端和下端的位置,比较实验1和实验2的结果可知,生长素只能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至形态学下端,而不能从形态学下端运输至形态学上端,A项、B项正确;实验不能说明胚芽鞘尖端能产生生长素,也不能证明感光部位在尖端,C项错误;实验1为自然状态下生长素运输方向,为对照组,实验2为实验组,D项正确。
【点睛】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判断:
(1)对照组:一般为自然状态下的处理组,或模拟自然状态的处理组,一般不进行人为处理,或进行和实验组一样的人为处理。
(2)实验组:根据实验自变量刻意进行的人为处理组,和对照组仅有自变量的不同。
14. 在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除去单子叶作物间的双子叶杂草。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两类植物生长的影响,A、B 曲线分别表示的植物及选用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是( )
A. 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a 点浓度
B. 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b 点浓度
C. 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b 点浓度
D. 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c 点浓度
【答案】D
【解析】
【分析】1、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生长素的两重性与生长素的浓度、植物器官的种类、细胞的年龄和植物的种类有关。
2、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除去单子叶作物间的双子叶杂草,生长素的浓度要求促进单子叶植物生长而抑制双子叶植物生长。
【详解】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的原理是生长素作用的双重性,由于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敏感,因此图中曲线A代表双子叶杂草,而曲线B代表单子叶作物。
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的浓度要求是促进单子叶植物生长而抑制双子叶植物生长,因此所用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最好在c点左右,此时生长素类似物抑制双子叶植物生长,却明显促进单子叶植物生长。
故选D。
15. 下列化学物质中,不是植物激素的是( )
A. 2,4—D B. 吲哚乙酸
C. 吲哚丁酸 D. 乙烯
【答案】A
【解析】
【分析】植物激素是指在植物体内一定部位合成,并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显著生理作用的微量的化学物质。
【详解】2,4-D不属于植物激素,它是人工合成的生长素调节剂,吲哚乙酸是生长素,吲哚丁酸也是生长素的一种,生长素、乙烯、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均属于植物激素,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16. 园林工人为使灌木围成的绿篱长得茂密、整齐,要对绿篱定期修剪,其目的是( )
A. 抑制侧芽的生长 B. 抑制其开花结果
C. 抑制向光性 D. 促进侧芽生长
【答案】D
【解析】
【分析】顶端优势是指顶芽优先生长,侧芽生长受抑制现象,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到侧芽的部位积累,使得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高于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从而使侧芽生长受到抑制,顶芽生长速度较快。
【详解】灌木围成的绿篱长得茂密、整齐,需要对绿篱定期修剪目的是解除顶端优势,促进侧芽生长,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7. 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受粉的番茄雌蕊柱头,可以得到无子番茄,这种果实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 )
A. 与卵细胞染色体数目一样
B. 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一样
C. 比受精卵染色体数目多一倍
D. 与受精极核染色体数目一样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长素可以用于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促进结实、获得无子果实等。无籽西瓜与无子番茄的比较:(1)无籽西瓜:利用染色体变异原理培育的三倍体无籽西瓜,属于可遗传的变异。(2)无子番茄: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原理培育,不改变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详解】A、由于果实由体细胞发育成,生长素处于后的果实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目不变,是卵细胞染色体数目的2倍,A错误;
B、由于果实由体细胞发育成,生长素处于后的果实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目不变,B正确;
C、由于果实由体细胞发育成,生长素处于后的果实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目不变,与受精卵染色体数目相同,C错误;
D、受精极核是由1个精子和2个极核结合形成的,含有3个染色体组,生长素处理后的果实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组,二者染色体数目不同,D错误。
故选B。
18. 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动态变化”的实验,错误的叙述是( )
A. 适当提高培养液的浓度,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将增大
B. 计数的方法是抽样检测,用吸管吸取培养液直接滴加在计数室上
C. 其他条件不变,若接种量增加一倍,种群数量达到K值的时间缩短
D. 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应先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
【答案】B
【解析】
【分析】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的实验原理是,用液体培养基培养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受培养液的成分、空间、pH、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在理想的无限环境中,酵母菌种群的増长呈¨型曲线;在有限的环境下,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呈“S”形曲线。
【详解】A、适当提高培养液的浓度,营养物质增加,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将增大,A正确;
B、本实验的计数方法是抽样检测法,应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的培养液用滤纸吸去,B错误;
C、若其他条件不变,接种量增加一倍,种群起始数量大,增长速率快,达到K值的时间会缩短,C正确;
D、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应先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以保证酵母菌混合均匀,D正确。
故选B。
【点睛】
19. 林业研究者为了研究徂徕山森林公园中混交林的群落结构,选择了若干样地进行调查。其中A、B、C三种乔木的调查结果如表。据表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乔木树种
老年树
成年树
幼年树
密度/株•hm-2
%
密度/株•hm-2
%
密度/株•hm-2
%
A
1100
100.00
0
0
0
0
B
50
31.06
55
34.16
56
34.78
C
50
4.95
80
7.92
880
87.13
A. A种群属于衰退型种群,B种群属于稳定型种群,C种群属于增长型种群
B. 研究者采用的种群密度调查方法是样方法,取样时要做到随机取样
C. 调查群落中松鼠种群的密度,宜采用标志重捕法
D. 如果该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原因是后一个群落中物种的繁殖能力强
【答案】D
【解析】
【分析】1、种群年龄组成三种类型,增长型:幼年个体数目最多,老年个体数目最少 ;稳定型:各年龄结构数目比例适中 ;衰退型:老年个体数目偏多,幼年个体数目偏少。
2、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常用的是样方法;活动能力大,活动范围广的动物常用标志重捕法。
3、群落演替指随着时间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叫做演替。
【详解】A、A中只有老年树,属于衰退型,B中有老年树、成年树、幼年树且比例差不多,属于稳定性,C中幼年树多,老年树和成年树少,属于增长型,A正确;
B、大树属于植物,采用的种群密度调查方法是样方法,取样时要做到随机取样,B正确;
C、松鼠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调查群落中松鼠种群的密度,宜采用标志重捕法,C正确;
D、群落演替的原因是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共同进化的结果,D错误。
故选D。
20. 森林中的鸟类有垂直分层现象,这种现象主要与下列哪一因素有关( )
A. 光照强度 B. 食物种类 C. 湿度 D. 温度
【答案】B
【解析】
【分析】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的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且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详解】森林的鸟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主要是植物的垂直结构为其提供了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1. 演替过程中灌木逐渐取代了草本植物,其主要原因是( )
A. 灌木繁殖能力较强 B. 草本植物寿命较短
C. 草本植物较为低等 D. 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阳光
【答案】D
【解析】
【分析】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所替代的过程。群落演替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
【详解】灌木比草本植物高,在竞争上具有更大的优势,可以获得更多的阳光,所以可以逐渐取代草本植物,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22. 下列有关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要远远超过其他所有自然因素的影响
B.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往往是破坏性的
C. 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演替
D. 人类活动可以任意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
【答案】C
【解析】
【分析】人类对生物群落演替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某些自然因素,因为人类生产活动通常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的,可以对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关系起着促进、抑制、改造和重建的作用。但人类的活动对群落的演替也不是只具有破坏性的,也可以是通过建立新的人工群落实现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
【详解】A、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超过所有自然因素的影响,A错误;
B、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有很多是有益的,如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甚至可以建立人工群落,但是也有些活动是不利于群落发展的,如滥砍滥伐、围湖造田等,B错误;
C、人类活动可以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C正确;
D、人类可以建立人工群落,将演替的方向和速度置于人为控制下,但不是任意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D错误。
故选C。
23. 下列叙述符合种群密度概念的是( )
A. 某地区灰仓鼠每年新增的个体数
B. 一亩水稻的年产量
C. 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
D. 某湖泊每平方米水面鲫鱼的数量
【答案】D
【解析】
【分析】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形成种群。种群的特征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种群密度是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不同的种群密度差异很大,同一种群密度在不同条件下也有差异。
【详解】A、某地区灰仓鼠每年新增的个体数为出生率的范畴,不属于种群密度,A错误;
B、种群密度描述的是个数,不是产量,因此一亩水稻的年产量不是种群密度,B错误;
C、杂草不一定是同一个物种,不是一个种群, C错误;
D、某湖泊每平方米水面鲫鱼的数量为种群密度,D正确。
故选D。
【点睛】
24. 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植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光照有关
B. 动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植物有关
C. 植物群落水平分布现象与地形有关
D. 动物群落水平分布一般都是均匀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1、群落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主要受阳光的影响,动物主要受食物和栖息空间的影响;
2、群落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
【详解】A、植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主要与光照有关,A正确;
B、动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食物和栖息场所有关,故与植物有关,B正确;
C、植物群落水平分布现象与地形、土壤湿度和盐碱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等因素有关,C正确;
D、动物群落也有水平结构,水平分布一般是不均匀的,D错误。
故选D。
【点睛】
25. 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如果时间允许,弃耕农田总能形成森林
B. 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动物是植食性动物
C.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群落的初生演替
D. 演替是原有物种的恢复
【答案】B
【解析】
【分析】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各种生物种群的总和;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其主要类型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详解】A、在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弃耕的农田不一定能形成树林,即还需要适宜的自然条件,A错误;
B、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动物是植食性动物,B正确;
C、火烧之后仍具有原有的土壤条件,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故“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群落的次生演替,C错误;
D、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演替并非是原有物种的恢复,D错误。
故选B。
26. 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物种组成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B. “螟蛉有子,蜾嬴负之”是一种共生关系
C. 森林生态系统具有群落垂直结构而草原生态系统没有
D. 用抽样检测的方法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答案】A
【解析】
【分析】1、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2、 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表现为共生关系;一种生物以另外一种生物为食物,表现为捕食关系。
3、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方面。
【详解】A.群落物种组成即丰富度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不同群落的物种组成不同,A正确;
B.螟蛉是一种绿色小虫,而蜾蠃是寄生蜂,它常捉螟蛉存放在窝里,产卵在它们身体里,卵孵化后就拿螟蛉作食物,故“螟蛉有子,蜾嬴负之”是一种捕食关系,B错误;
C.群落有两种结构即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故森林生态系统具有群落垂直结构,草原生态系统也具有垂直结构,C错误;
D.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D错误;
故选A。
27. 食物网具有的特征是( )
A. 每一种生物都被多种生物捕食
B. 有很多互有联系的食物链
C. 每一种动物可以吃多种植物
D. 每一种生物都只位于一条食物链上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1、食物链: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2、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形成的复杂的营养结构。
3、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详解】A、最高营养级的生物不能被捕食,A错误;
B、食物网是由很多互有联系的食物链组成的,B正确;
C、肉食性动物不吃植物,C错误;
D、有些动物可以捕食多种生物,因此一种生物可能位于多条食物链上,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8. 调查得知某河流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共有4个营养级(以a、b、c、d表示)。经测定,一年中流经这4个营养级的能量分别如表所示。该生态系统中初级消费者是( )
营养级
能量(J·m-2)
a
141.10×105
b
15.91×105
c
0.88×105
d
871.27×105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分析】能量流动的特点
1、单向流动:指能量只能从前一营养级流向后一营养级,而不能反向流动。原因:①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的顺序是不可逆转的,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②各营养级的能量大部分以呼吸作用产生的热能形式散失掉,这些能量是生物无法利用的。
2、逐级递减:指输入到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不能百分之百地流入下一营养级,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逐级减少的。传递效率:一个营养级的总能量大约只有10%~20%传递到下一个营养级。原因:①各营养级的生物都因呼吸消耗了大部分能量;②各营养级总有一部分生物未被下一营养级利用,如枯枝败叶。
【详解】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而且能量传递效率是10%~20%,因此表中d为生产者,a为初级消费者,b为次级消费者,c为三级消费者。
故选A。
29. 流经某一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
A. 照射到该生态系统中的全部太阳能
B. 该生态系统中所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体内的能量
C. 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体内的能量
D. 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答案】D
【解析】
【分析】能量是维持生态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动力,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之一。
1.能量流动的起点是生产者,能量的源头是太阳能;
2.能量的输入总量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3.散失的能量是通过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时产生的,最终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
4.能量流动特点的原因分析
(1)单向流动:食物链相邻营养级生物的吃和被吃关系不可逆转,能量不能倒流。
(2)逐级递减:每个营养级的生物总有一部分不能被下一营养级利用;每个营养级生物都经自身呼吸而消耗一部分能量。
【详解】A、照射到该生态系统中的全部太阳能不能被生产者全部固定,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才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A错误;
B、流经某一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这个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该生态系统中所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体内的能量和它们呼吸散失的能量之和表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错误;
C、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体内的能量小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C错误;
D、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是流经整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D正确。
故选D。
【点睛】
30. 在一定时间内,某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值为a,全部消费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b,全部分解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c,则a、b、c之间的关系是( )
A. a=b+c B. a>b+c C. 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4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1,考试结束后,只需交回答题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21-2022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高二下学期期末检测生物试题 (Word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考试结束后,只需交回答题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