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一 动物细胞培养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动物细胞培养》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阐明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和过程。
2.简述干细胞在生物医学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和过程。
(2)干细胞在生物医学工程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
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和过程。
三、教学过程
1. 设疑激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巧妙的导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意义,从而更容易融入到学习情境中,并积极主动地建构新知识。
引入 “最美逆行者在救火过程中不同程度的烧伤”开始,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出问题:对大面积烧伤的病人来说,他人皮肤来源不足,且会产生排斥反应,如何才能获得大量的自体健康皮肤?这样的导入既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又能激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指明本节课的学习方向。
2.精心设计,体现学习的层次性
认知结构理论认为:通过同化,认知结构得到丰富;通过顺应,认知结构得到改造。优化的知识呈现方式更有利于知识的同化和顺应,便于学生重构知识结构,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根据高中生物学科学业质量标准及学生原有知识水平,将本节教学内容预设为条件、过程、概念和应用4个层次。教师精心设计不同层次,使动物细胞培养过程的学习成为一个环环相扣、逐层递进的有机整体。
2.1层次一:合作探究,寻求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
由于学生已经具备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等基础知识,因此教师安排探究活动——探究动物细胞培养需要的条件(以人体细胞培养为例)。学生结合内环境稳态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相关知识,讨论后认为:动物细胞培养需要无菌且无毒环境、特定的营养条件、一定的渗透压、温度和 pH。接着,教师
向学生呈现如下资料:① 开放培养时一般把细胞置于95%空气和5%二氧化碳的气体环境中。氧气参与细胞的呼吸作用,二氧化碳可以维持培养基的 pH。大多数细胞的适宜pH为7. 2~7. 4。② 血清中除含有蛋白质、氨基酸、葡萄糖、激素及多种生长因子等外,还含有多种未知的促细胞生长因子、促贴附因子及其他
活性物质,能促进细胞的生长、增殖和贴附。因此,细胞培养时,要保证细胞能够顺利生长和增殖,一般需添加10%~20%的血清。通过资料分析,学生更深刻地意识到培养液中血清、血浆的重要性,以及对相应气体环境的特殊需求。在学生形成上述的认识后,教师结合书本相关内容,带领学生归纳、总结动物细胞培养要满足的条件。
这一探究活动可有效引导、启发学生探讨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同时也检验了学生对原有知识的掌握情况,强化了学生的知识运用与迁移能力。
2.2层次二:环环相扣,理解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
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采用“任务阅读初体验——简述过程再认识——问题驱动深思考”3 个相对独立而又互相联系的环节,环环递进地剖析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内涵与外延,使学生的思维层次不断推进,步步提升。
环节一:任务阅读初体验,细胞培养过程排序。
任务阅读不是一般意义的通读和浏览,而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它是在教师的问题指引下,学生进行的有明确目标的实践活动,属于定向阅读。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实现了对新知识的初步感知。将教材中的细胞培养过程顺序打乱,学生初次阅读教材后,对细胞培养过程图进行排序。
学生通过任务阅读,对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有了大致认识。在此基础上,当学生进入第二环节时,学习将不再是从零开始。所以,这一环节是学生对动物细胞培养过程学习的起点。
环节二:简述过程再认识。
通过第一环节的学习,学生对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有了大致认识。在课堂上,学生无法亲自完成动物细胞培养过程的实验,如何将抽象知识直观化、具体化显得非常重要。播放一段关于动物细胞培养过程的视频,接着呈现完整的动物细胞培养过程图,随机挑选学生,引导学生结合过程图简述完整的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以此让学生对动物细胞培养过程的认识“更进一步”。并思考在培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布置的任务阅读问题有:① 为什么要将动物组织、器官分散成单个细胞?怎样将动物细胞分散开?② 用胰蛋白酶分散细胞,说明细胞间的物质主要成分是什么?③ 什么叫贴壁生长?为了便于细胞贴壁生长,对培养瓶的内表面有何要求?④ 什么叫接触抑制?⑤ 什么是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
环节三:问题驱动深思考。
通过设置恰当而又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串,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深度学习,促进学生的思维向更深层递进。
设计如下问题:① 资料显示,胚胎或幼龄个体的器官或组织更适合用于动物细胞培养,请说出理由?② 为什么要将动物组织、器官分散成单个细胞?怎样将动物细胞分散开?③ 用胰蛋白酶分散细胞,说明细胞间的物质主要成分是什么?胰蛋白酶能否将细胞消化掉,为什么?④ 什么叫贴壁生长?细胞为什么要贴壁?为了便于细胞贴壁生长,对培养瓶的内表面有何要求?⑤ 什么叫接触抑制?如何解除?⑥ 什么是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⑦ 进行动物体细胞核移植实验,供体组织细胞培养到几代以内最佳?说明理由。
教师利用问题驱动,引导递进,使学生从既有知识出发,通过越来越深入的探讨和学习,实现对知识的递进。
学生通过这样三个环节的学习,对知识的理解不再是停留在表面上,而是能够很好地建立知识体系,对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之后,对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更好建构动物细胞培养的概念。
阶段性小结1: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
2.3层次三:水到渠成,对动物细胞培养的概念真正认识。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内容聚焦大概念。大概念是中学生物学科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生命科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单位。因此,大概念教学是高中生物基础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是学生通向更深层次生物知识殿堂的奠基石。
本节内容的大概念描述为:
“阐明动物细胞培养是从动物体获得相关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后,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让细胞生长和增殖的过程”。大概念的描述实际上就是对动物细胞培养过程的概括性描述。学生通过观察、总结得出动物细胞培养的概念。
学生通过思考、提炼,很容易获得动物细胞培养的概念。同时,学生对概念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的思维和认知能力在教师的搭桥架梯下不断得到提升。
2.4层次四:学以致用,关注动物细胞培养的应用
学以致用,即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这是学习高层次的表现。关注知识的应用可以促进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与理解,能够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地让“生物走向生活,从生活走向社会”。
通过前面导入部分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在“获得烧伤患者植皮所需的细胞”方面的应用。教师要联系学生原有认知,引领、启发他们对“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应用于干细胞培养,用于治疗人类的某些顽症,解决供体器官不足和器官移植后免疫排斥的问题,甚至可以用于判定某种物质的毒性及用于生理、病理、药理等的研究”等方面的应用。
阶段性小结二2:干细胞的种类及功能
| 来源 | 功能及应用 |
胚胎干细胞 (ES细胞) | 早期胚胎 | 能够分化成为动物体内的任何细胞,并进一步形成组织、器官甚至生物个体 |
成体干细胞 | 成体组织或器官 | 只能分化成特定的细胞或组织,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
诱导多能干细胞 (iPS细胞) | 体外诱导体细胞产生 | 能分化成为具有特定功能的细胞,用于治疗疾病 |
3.科学拓展,实现课程的延展性
随着学生的知识储备日益丰富,常规课堂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多数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学生需要有更多、更新、更实用的拓展知识来充实自己。因此,教师有选择性地进行科学拓展在培养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生物课堂教学效率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板书设计: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教案设计,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萨顿的假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教案设计,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内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设计思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2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案: 这是一份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2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反射与反射弧,归纳总结,梳理知识网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