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地理八上 第三单元单元综合检测(含答案)第1页
    人教版地理八上 第三单元单元综合检测(含答案)第2页
    人教版地理八上 第三单元单元综合检测(含答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地理八上 第三单元单元综合检测(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地理八上 第三单元单元综合检测(含答案),共8页。
    单元综合检测(限时:6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我国是世界稀土资源储量大国,我国的重稀土矿几乎全部集中在南方地区。读我国重稀土矿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1 下列关于重稀土矿的叙述,错误的是( A.集中分布在粤、赣等省区B.属于可再生资源,应合理利用C.在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D.存在于自然界中,属于自然资源2 下列对我国南方重稀土矿开发利用的措施中合理的是( ①加强保护,适度开发②不断扩大开采规模③提高稀土利用技术水平④全部以“原矿”出口创汇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3 我国自然资源最基本的特征是( A.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特别少B.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多C.总量贫乏,人均占有量比较少D.有许多优势,而无不足之处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4~6题。        4 图中甲土地利用类型是( A.耕地B.林地C.草地D.建设用地5 图示甲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区最常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耕地面积减少C.土地盐碱化D.草场退化6 乙地是难以利用的( A.沙漠、戈壁B.石质荒漠C.冰川、冻土D.高大山脉下图是表现“耕地危机”的一组漫画。据此回答7~8题。 7 四幅漫画与反映的问题对应正确的是( A.甲—耕地污染B.乙—弃耕增多C.丙—耕地退化D.丁—乱占耕地8 针对漫画乙反映的问题,应采取的对策是( A.建立污水处理厂,污水达标排放B.严格控制建设用地乱占耕地C.集中耕地,便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D.加强生态保护,退耕还林还草9 下列省区中,水资源最丰富的是(            10 图中①②两条曲线为我国某河流修建水库前后的流量年变化曲线,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河流位于东北地区,②为修建水库前的年变化曲线B.该河流位于东南地区,①为修建水库后的年变化曲线C.该河流位于西北地区,①为修建水库前的年变化曲线D.该河流位于华北地区,②为修建水库后的年变化曲线11 下图为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地区水资源、土地、人口及耕地占全国总量比重图,判断关于三个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东北地区,人口最稀疏B.乙是西北地区,耕地面积最广C.丙是华北地区,水资源最紧张 D.乙地区比丙地区人均水资源少12 下列措施中,有利于缓解漫画反映问题的是( A.退耕还林,减轻水土流失       B.合理放牧,防治土地荒漠化C.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D.控制人口数量,禁止乱占耕地江苏省扬州市江都水利枢纽位于京杭大运河、新通扬运河和淮河入江水道交汇处,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源头,被誉为“江淮明珠”。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输水路线示意图,回答13~15题。13 该干线自南向北依次穿过的省区是( A.浙、豫、鲁、津B.苏、鲁、冀、津C.苏、豫、冀、京D.浙、苏、鲁、京    14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主要优势是( A.水质最好,污染少B.全线可利用地势直流C.工程量小,可利用京杭运河输水D.沿线地区经济不发达,用水量小15 近年来,为确保“一江清水北送”,扬州市政府采取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开展输水廊道生态保护涵养工作B.成立核心保护区,推进生态湿地恢复C.修建梯田,退林还田D.建设防护林,有效服务南水北调工程二、综合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16 结合下列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4分)材料一   下表为我国部分自然资源总量居世界位次和人均占有量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对比。     材料二  世界能源使用现状及未来能源需求结构预测图。    (1)材料一表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对可再生资源的正确利用方式是     。(4分)(2)材料一中我国的各类资源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表中各类资源中和世界人均水平差距最大的是       。(4分)(3)读材料二,说出世界煤炭、石油、天然气的总使用量在能源结构中所占比重的现状及变化趋势。现状:           ;趋势:                        。(4分)(4)作为中学生,谈谈你在生活中可以为节能减排做哪些事情。(2分)  17 结合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和两幅漫画,回答下列问题。(14分)(1)图1中①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以     为主;①②两区域的分界线大致和        一线一致。(4分)(2)图2反映了图1 中③④区域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     问题;在④区域,该问题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是     ;⑤区域土地利用过程中的不合理方式可能造成的生态问题是                                          。(6分)(3)图3反映了我国土地利用中的     问题。为此,我国把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4分)18 新趋势 材料分析题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下图为我国年降水量、地势三级阶梯分布图(图1)和北京、武汉气候资料图(图2)。(1)据图1,分析我国水资源分布的总趋势是     ;与南水北调东线A相比,中线B的优势是     。甲、乙水利枢纽能够缓解我国水资源                             (填“时间”或“空间”)分配不均的问题。(6分)(2)根据图2,分析与武汉相比,北京水资源紧张的自然原因。(2分)  (3)春季,尤其是3、4月是我国丙地森林火灾的高发期。试分析春季图1中丙地森林火灾频发的气候原因。(4分)
    参考答案一、1. B本题考查重稀土矿的分布及特征。重稀土矿属于矿产资源,其形成时间很长,短时间内不可再生,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故选B。2. A本题考查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对于矿产资源,我们应该适度开发,合理利用,提高其附加值,①③正确;稀土属于稀有矿物,不能盲目开发,也不能大量出口“原矿”,②④错误。故选A。3. A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且种类齐全,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4. C本题考查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图中甲土地利用类型集中分布在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及新疆的山地,主要分布于半干旱、干旱地区,应为草地。故选C。5. D本题考查草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草地分布地区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如果过度放牧、乱垦滥伐,容易造成草场退化。6. A本题考查我国难以利用土地的分布。乙地位于塔里木盆地,内部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该地气候干旱,沙漠、戈壁广布,土地难以利用。7. A由图可知,漫画甲反映的是不当排放造成的土地污染,A正确。漫画乙反映的是城市用地快速扩张,占用了大量耕地,B错误。漫画丙反映的是大量农民进城务工造成弃耕土地增多,C错误。漫画丁反映的是土地利用不当造成的耕地退化问题,D错误。故选A。8. B漫画乙反映的是城市用地快速扩张,占用了大量耕地,所以应该严格控制建设用地乱占耕地的情况,B正确。故选B。9. D本题考查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选项中A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C是内蒙古自治区,两省区均深居内陆,水资源匮乏;B是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基本不受夏季风影响,降水少,河流水主要来源于高山冰雪融水,水资源也较少;D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濒临南海,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水资源充足。10. B本题考查水库对水资源的调节作用。图中河流无结冰期,4—9月为河流汛期,汛期长,同时河流的年径流量大,据此判定该河流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东部季风气候区。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均,水库具有调节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的作用,①曲线河流的径流量季节变化比②曲线小,说明是修建水库后的年变化曲线。故选B。 11. C本题考查我国北部地区水资源、土地、人口、耕地的分布及其影响。三个地区中甲地的耕地较多,人口较少,是东北地区;乙地的土地面积最大,人口、耕地、水资源最少,是气候干旱的西北地区;丙地的人口和耕地最多,水资源相对较少,是华北地区,该地区水土匹配最不合理,水资源最紧张。12. C本题考查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措施。根据漫画中地球的病因是缺水,特效药是水可知,该漫画反映了水资源短缺问题。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有利于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13. B由图可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主干线自南向北依次穿过扬州、淮安、宿迁、台儿庄、济宁后,一条线路经过济南、博兴、潍坊、莱州、蓬莱、威海,另一条线路继续北上,经过沧州和天津,其中扬州、淮安、宿迁属于江苏省,江苏省简称苏;台儿庄、济宁、济南、博兴、潍坊、莱州、蓬莱、威海属于山东省,山东省简称鲁;沧州属于河北省,河北省简称冀;天津市简称津。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主干线自南向北依次穿过的省区是江苏省、山东省、河北省、天津市,即苏、鲁、冀、津,B正确,A、C、D错误。故选B。14. C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江都抽引长江水,主要利用京杭运河输水,北达山东和天津,因此其最主要的优势是可以利用已有的京杭运河等水道,工程量和投入相对较少,C正确。南水北调工程水质最好、污染少的是西线工程,A错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流经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为主,不能做到全线利用地势直流,B错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沿线地区经济发达,用水量大,D错误。故选C。15. C开展输水廊道生态保护涵养工作,成立核心保护区、推进生态湿地恢复,建设防护林,都能保护生态环境,改善水质,为确保“一江清水北送”提供保障,A、B、D措施正确。退林还田需要占用水资源进行农业灌溉,并且可能产生水污染,C错误。故选C。二、16. (1)矿产(2分)合理利用,注意保护和培育,实现可持续利用(2分)(2)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2分) 水资源(2分)(3)目前世界能源以煤炭、石油、天然气为主,所占比重大(2分)未来世界能源中煤炭、石油、天然气的比重减小,逐渐转化为以新能源为主(2分)(4)随手关灯,节约用电,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2分)17. (1)旱地(2分) 秦岭—淮河(2分)(2)乱砍滥伐(2分)滑坡、泥石流(2分)土地荒漠化(2分)(3)非农建设占用耕地(2分)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2分)18.(1)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2分)可自流输水,水质较好(2分)时间(2分)(2)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季节变化大。(2分)(3)春季西南季风尚未到来,降水少(2分);气温回升快,空气干燥(2分)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