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多情自古伤离别 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79017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多情自古伤离别 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79017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多情自古伤离别 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79017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多情自古伤离别 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790174/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多情自古伤离别 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790174/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多情自古伤离别 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790174/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多情自古伤离别 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790174/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多情自古伤离别 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790174/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多情自古伤离别 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多情自古伤离别 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1时间意象,2空间意象,⑶环境意象,古人送别习俗,折柳送别,饮酒饯别,唱歌送别,一种分别多样情,手法多样情深意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总结归纳送别诗中常见的意象特点;2、增加古诗词积累,培养自主鉴赏诗歌的能力;3、感受古典诗歌尤其是送别诗的意旨之美,珍惜与亲朋好友的相聚时光。
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 尤其唐代社会开放,唐人盛行漫游之风,饯行赠诗风气盛行,因此产生了大量的送别诗。出行原因大体可分为 赴考、出使、迁谪(宦游)、征戎、商旅、归隐等。 形式标志:标题中有“送”、“别”或“送别”等字眼。
描述一个经典的古代告别场面需要哪些常用意象?
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西厢记》王实甫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孟浩然《宿建德江》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春女愁,秋士悲。-----《淮南子》
黄昏(夕阳、日暮)、月夜、清晨、秋、暮春
长亭、谢亭、劳劳亭、灞陵桥(亭)、南浦、渡口、古道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李白《菩萨蛮》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李白《劳劳亭》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白居易《南浦别》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江淹《别赋》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的《清平乐》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的《踏莎行》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杨柳、柳絮、杨花,春草、杜鹃、寒蝉、大雁、寒鸦、船(舟)、孤帆、流水、阳关、古道、美酒
送别 王之涣 杨柳东风树, 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 应为离别多。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相看不忍别,更进手中杯”“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李白
赠汪伦 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正当今夕断肠处,骊歌愁绝不忍听。(李白)“阳关三叠” 是唐代流传久远的离别之曲。“朝闻游子唱离歌”(李颀)“劳歌一曲解行舟”(许浑)
意境风格特点(伤感型、豪迈型)
莽苍、朦胧、凄清、渺茫、暗淡、冷寂、悲凉慷慨、空寂寥落、萧瑟荒凉。 深远、辽阔、幽远、幽静、宁谧、繁丽、热烈、高昂、雄浑壮阔。
1、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以及朋友间的真挚情意,直接抒写离别之情的。如:李白《赠汪伦》、柳永《雨霖铃》
南 浦 别 白居易南浦凄凄别, 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2、以叮咛、称颂、体贴入微的宽慰、劝慰勉励友人为主,兼抒别情。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A、劝勉安慰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 适《别 董 大》
B、前途艰险的担忧
日暮征帆何处泊。 -----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
C、积极奋发的勉励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陈子昂《送魏大从军》
D、各向天涯的愁绪与思念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3、借送别言志,借诗吐胸中积愤或明心志的。如李白诗《梦游天姆吟留别》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4、以送别为名,实为写景、思乡或抒发其他情感。
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5、综合型,既含离别之情,又有身世命运之感,或兼劝慰警示之意。即寄无限人生感慨于依依惜别之中。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送别诗常用的艺术手法1、直抒胸臆
衢洲别李秀才 方干千山红树万山红,把酒相看日又曛,一曲离别两行泪,不知何地再逢君?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送 友 人 李 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 (2022·新高考全国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别 唐·李白 寻阳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 胜境由来人共传,君到南中自称美。 送君别有八月秋,飒飒芦花复益愁。 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
本诗是如何表现离愁别绪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①寓情于景:诗人送别友人,遇芦花飒飒作响,离愁更甚,此景烘托了诗 人与友人分别的依依不舍的离情。 ②以景结情:诗人以消失不见的船帆和“空自流”的长江 之景作结,孤寂凄冷的意境更加衬托出离愁别绪的浓重。
1. (2022·全国乙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白下驿饯唐少府 王勃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 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勃的送别之作,但诗人排遣离愁的方法有所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①《送》是直抒胸臆。“海内”两句直接表现了诗人广阔的胸襟,“无为”既是对友人的叮咛,也是自己面对离愁的真切情怀,表现了诗人志向高远,乐观豁达。 ②本诗间接抒怀。借景抒情,将饯别时登楼所见日暮之景与别后想象友人愈行愈远之景关联,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抒发离别的不舍;借典抒情,以“日近长安远”的典故表达对友人前程的期待,也流露了个人的失落与怅惘。
高考考察角度——内容、情感、手法
品意象(勤积累)抓诗眼(关键词)析技巧(景情、描写、修辞等)
送丘为落第归江东① 王 维怜君不得意,况复柳条春。为客黄金尽②,还家白发新。五湖三亩宅,万里一归人。知祢不能荐③,羞为献纳臣④。【注】 ①这首诗约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王维与丘为兴味相投,交谊颇深,曾与他有诗唱和。②《战国策·秦策》载,苏秦游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③祢,祢衡,有才辩,孔融曾上表推荐他。④献纳臣:进献忠言之臣,这里是诗人自指。(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此诗的开头由一“怜”字引出,“不得意”点明“江东”。丘为落第正值柳枝又绿的新春,伤心人对满目春光不免倍觉伤神。B.颔联以苏秦作比,描写丘为只身困于长安、盘资耗尽的窘况;返回时,由于忧愁的煎熬,两鬓又新添了白发。C.颈联写丘为孤独一人长途返回,太湖畔唯有微薄的家产,生计窘迫。诗人刻画了一个步履沉重、心情懊丧的形象,令人产生怜悯的共鸣。D.尾联中诗人认为自己明知丘为有才华而不能将他推荐给朝廷,自愧不如孔融,同时于“羞”中寓忍,对于贤才遭弃的黑暗政治表示了忍耐。E.诗写送别,抒发的却不是一般的离情别绪,全诗从离别写到归程,由近及远;诗情则由哀怜转为羞愤,由浅入深。(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本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送丘为落第归江东① 王 维怜君不得意,况复柳条春。为客黄金尽②,还家白发新。五湖三亩宅,万里一归人。知祢不能荐③,羞为献纳臣④。【注】 ①这首诗约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王维与丘为兴味相投,交谊颇深,曾与他有诗唱和。②《战国策·秦策》载,苏秦游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③祢,祢衡,有才辩,孔融曾上表推荐他。④献纳臣:进献忠言之臣,这里是诗人自指。
AD [A项,“不得意”,点明“落第”。D项,于“羞”中寓愤。]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此诗的开头由一“怜”字引出,“不得意”点明“江东”。丘为落第正值柳枝又绿的新春,伤心人对满目春光不免倍觉伤神。B.颔联以苏秦作比,描写丘为只身困于长安、盘资耗尽的窘况;返回时,由于忧愁的煎熬,两鬓又新添了白发。C.颈联写丘为孤独一人长途返回,太湖畔唯有微薄的家产,生计窘迫。诗人刻画了一个步履沉重、心情懊丧的形象,令人产生怜悯的共鸣。D.尾联中诗人认为自己明知丘为有才华而不能将他推荐给朝廷,自愧不如孔融,同时于“羞”中寓忍,对于贤才遭弃的黑暗政治表示了忍耐。E.诗写送别,抒发的却不是一般的离情别绪,全诗从离别写到归程,由近及远;诗情则由哀怜转为羞愤,由浅入深。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指导 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真题探究,考试新趋势,解题方法,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精解诗评,评论角度,评论内容,评论范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专题复习 课件,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鉴赏用词之妙,闺中怀人之愁,失意之愁,家国之愁,昔胜今衰之愁,思念情人的孤独之愁,羁旅之客愁,亡国之愁,人生失意之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指导 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本节内容结束,题型二赏析诗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