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静电场及其应用质量检测-2022-2023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同步学案+典例+练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
展开
这是一份第九章 静电场及其应用质量检测-2022-2023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同步学案+典例+练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文件包含第九章静电场及其应用质量检测解析版-2022-2023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同步学案+典例+练习人教版必修第三册docx、第九章静电场及其应用质量检测原卷版-2022-2023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同步学案+典例+练习人教版必修第三册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九章 静电场及其应用质量检测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兴华同学在学习了电荷相关知识后,用丝绸摩擦玻璃棒并探究玻璃棒带电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玻璃棒创造了正电荷B.丝绸创造了负电荷C.丝绸上有些电子转移到玻璃棒上D.玻璃棒上有些电子转移到丝绸上【答案】D【解析】不带电的玻璃棒与丝绸相互摩擦后,玻璃棒带正电,丝绸带负电,这是因为玻璃棒上有些电子转移到丝绸上,玻璃棒由于失去电子带正电,丝绸由于得到电子带负电。故选D。2.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a、b、c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b和c带正电,a带负电,a的电荷量比b的电荷量大。已知c受到a和b的静电力的合力可用图中四条有向线段中的一条来表示,它应是( )A.F1 B.F2 C.F3 D.F4【答案】D【解析】对c球受力分析,由于a球的电荷量比b球的电荷量大,则a球对c球的静电力大于b球对c球的静电力,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合力方向如下图所示故选D。3.如图所示,两个互相垂直的平面a和b,其相交线上的M点和N点带有等量点电荷,O是MN的中点,A是平面a上的一点,B是平面b上的一点,AO和BO均垂直于MN,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M、N带等量同种电荷,则A、B两点的电势相同,场强不相同B.若M、N带等量同种电荷,则A、B两点的电势不相同,场强相同C.若M、N带等量异种电荷,则A、B两点的电势不相同,场强相同D.若M、N带等量异种电荷,则A、B两点的电势相同,场强不相同【答案】A【解析】AB.若M、N带等量同种电荷,场强的分布如图所示A、B两点距离点电荷距离相等,A、B两点电势相同,根据对称性A、B两点场强大小相等,由图可知,A点场强由O指向A,B点场强由O指向B,方向不同,故A正确,B错误;CD.若M、N带等量异种电荷,场强的分布如图所示选无穷远处的电势为零,A、B两点在同一等势面上,A、B两点电势相同均为0,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故CD错误。故选A。4.不带电的导体P置于电场强度方向向右的电场中,其周围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导体P表面处的电场线与导体表面垂直,a、b为电场中的两点,则( )A.a点的电势等于b点的电势B.a点的电场强度小于b点的电场强度C.导体P内部的电场强度大于a点的电场强度D.正试探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的电势能大【答案】D【解析】A.根据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结合图中a、b的位置可知,a点的电势高于b点的电势,故A错误;B.根据电场线的疏密可知,a点电场线比b点更密,则a点的电场强度大于b点的电场强度,故B错误;C.导体P处于静电平衡状态,则其内部场强处处为0,所以导体P内部的电场强度小于a点的电场强度,故C错误;D.由于a点的电势高于b点的电势,则正试探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的电势能大,故D正确。故选D。5.如图所示,A、B是两个带有绝缘支架的金属球,它们原来均不带电,并彼此接触。现使带负电的橡胶棒C靠近A(C与A不接触,然后先将A球用导线接地一下迅速断开,再将C移走,最后将A、B分开。关于A、B的带电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B均不带电 B.A、B均带正电C.A带负电,B带正电 D.A带正电,B带负电【答案】B【解析】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由于C带负电荷,当C靠近A球,且A球用导线接地一下时,A球带上正电荷,将C移走后,A球的电荷分到B球上一部分,再将A、B分开后,A、B均带上正电荷。故选B。6.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a、b、c固定在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a、b球带等量异号电荷,c球受到的静电力大小为F,带电小球a、b、c均可视为点电荷,则将c球移至a、b球连线的中点时c球受到的静电力大小为( )A.0 B.4F C.8F D.【答案】C【解析】设三角形的边长为r,根据题意得解得故选C。7.ab是长为l的均匀带电细杆,、是位于ab所在直线上的两点,位置如图所示。ab上电荷产生的静电场在处的场强大小为,在处的场强大小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两处的电场方向相同,B.两处的电场方向相反,C.两处的电场方向相同,D.两处的电场方向相反,【答案】B【解析】设细杆带正电,由对称性可知,P1左边内的电荷与P1右边内的电荷在P1处产生的电场强度的矢量和为零,即P1处的电场强度是由杆右端内的电荷产生的,方向水平向左;而P2处的电场强度可看作是由杆右端内的电荷与杆左端内的电荷在P2处的电场强度的矢量和,方向水平向右。设杆左端内的电荷在P2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为,则显然有同理可分析若细杆带负电,两处的电场强度方向也相反。故选B。8.半径为R的绝缘细圆环固定在图示位置,圆心位于O点,环上均匀分布着电量为Q的正电荷。点A、B、C将圆环三等分,取走A、B处两段弧长均为的小圆弧上的电荷。将一点电荷q置于延长线上距O点为的D点,O点的电场强度刚好为零。圆环上剩余电荷分布不变,q为( )A.负电荷, B.正电荷,C.正电荷, D.负电荷,【答案】A【解析】取走A、B处两段弧长均为的小圆弧上的电荷,根据对称性可知,圆环在O点产生的电场强度为与A在同一直径上的A1和与B在同一直径上的B1产生的电场强度的矢量和,如图所示:因为两段弧长非常小,故可看成点电荷,则有由图可知,两场强的夹角为,则两者的合场强为根据O点的合场强为0,则放在D点的点电荷带负电,大小为根据联立解得故选A。二、多项选择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全部选对得4分,部分选对得2分,有选错得得0分。9.某同学将一根橡胶棒用毛皮摩擦后,先后进行了如下操作:①将橡胶棒靠近(不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如图1);②保持橡胶棒的位置不动,用手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如图2);③接着先把手移开,再把橡胶棒移开(如图3)。关于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的情况及分析,以下正确的是( )A.操作①中,验电器金属箔不张开,因为棒与金属球没有接触B.操作①中,随着棒靠近验电器金属球的过程,金属箔张开的角度越来越大,因为产生的感应电荷越来越多,金属箔上聚集的负电荷也多C.操作②中,手接触验电器,金属箔闭合,金属球上的电荷通过手导入到大地中D.操作③中,金属箔从闭合到又张开一定的角度,因为金属球上的电荷重新分布【答案】BD【解析】AB.操作①中,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靠近验电器的金属球时,由于静电感应,验电器的金属小球带正电,则指针带负电,从而张开;随着棒靠近验电器金属球的过程,金属箔张开的角度越来越大,因为产生的感应电荷越来越多,金属箔上聚集的负电荷也多,选项A错误,B正确;C.操作②中,手接触验电器,大地中的正电荷流入验电器,使得金属箔闭合,选项C错误;D.操作③中,若先把手移开,再把玻璃棒移开,指针与金属球因带多余正电荷,导致指针又张开,选项D正确。故选BD。10.低碳环保是我们追求的生活方式。如图所示,是一个用来研究静电除尘的实验装置,处于强电场中的空气分子会被电离为电子和正离子,当铝板与手摇起电机的正极相连,缝被针与手摇起电机的负极相连,在铝板和缝被针中间放置点燃的蚊香。转动手摇起电机,蚊香产生的烟雾会被电极吸附,停止转动手摇起电机,蚊香的烟雾又会袅袅上升。关于这个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于蚊香产生带正电的烟雾而被吸附到缝被针上B.同一烟雾颗粒在被吸附过程中离铝板越近速度越大C.同一烟雾颗粒在被吸附过程中做匀变速运动D.同一烟雾颗粒在被吸附过程中若带电荷量不变,离铝板越近则加速度越小【答案】BD【解析】AB.中性空气分子在强电场中被电离成电子和带正电的离子,蚊香产生的烟雾吸附正离子后带上正电,在电场力作用下向缝被针做加速运动,故A错误;B正确;C.由于空间电场不是匀强电场,所以颗粒不是做匀变速运动,故C错误;D.因铝板与缝被针间的电场线形状相当于横向放置的锥形体,离铝板越近,电场线越稀疏,电场强度越小,烟尘颗粒受电场力越小,加速度越小,故D正确。故选BD。11.两个质量分别是的小球,各用丝线悬挂在同一点,当两球分别带同种电荷,且电荷量分别为、时,两丝线张开一定的角度、,如图所示,此时两个小球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则 B.若,则C.若,则 D.若,则【答案】BC【解析】以m1为研究对象,对m1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共点力平衡,得FTsinθ1=F斥FTcosθ1=m1g得同理对于质量为m2的小球有因为不论q1、q2大小如何,两带电小球所受库仑力属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故由上式可知,若m越大,则tanθ越小,θ越小(θ<),若m相等,则θ相等,故AD错误,BC正确。故选BC。三、实验题:共2小题,共18分。12.(6分)在探究两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一同学猜想可能与两电荷的间距和带电量有关。他选用带正电的小球A和B,A球放在可移动的绝缘座上,B球用绝缘丝线悬挂于玻璃棒C点,如图所示。实验时,先保持两球电荷量不变,使A球从远处逐渐向B球靠近,观察到两球距离越小,B球悬线的偏角越大;再保持两球距离不变,改变小球所带的电荷量,观察到电荷量越大,B球悬线的偏角越大。实验表明:两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随其距离的减小而增大,随其所带电荷量的增大而增大。(1)此同学在探究中应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选填“累积法”“等效替代法”“控制变量法”或“演绎法”)。(2)若A、B带电荷量分别为+Q和﹣3Q,开始相距为r时,它们间库仑力的大小为F,将两小球相互接触后将其距离变为,则两球间库仑力的大小为_______。【答案】(1)控制变量法 (2) 【解析】(1)[1]先保持两带电小球的电荷量不变,改变两者之间的距离;再保持两带电小球之间的距离不变,改变小球所带电荷量;这是运用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2)[2]A、B带电荷量分别为+Q和﹣3Q,开始相距为r时,根据库仑定律得=A、B两小球接触后,根据电荷守恒定律,则A、B两带电小球电荷量分别均为﹣Q,再由库仑定律得则13.(12分)在“用传感器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实验中,按图1所示连接电路。电源电动势为8.0V,内阻可以忽略。单刀双掷开关S先跟2相接,某时刻开关改接1,一段时间后,把开关再改接2实验中使用了电流传感器来采集电流随时间的变化情况。(1)开关S改接2后,电容器进行的是___________(选填“充电”或“放电”)过程。此过程得到的I-t图像如图2所示,图中用阴影标记的狭长矩形的面积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如果不改变电路其他参数,只减小电阻R的阻值,则此过程的I-t曲线与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将___________(选填“减小”、“不变”或“增大”)。(2)若实验中测得该电容器在整个放电过程中释放的电荷量Q=3.44×10-3 C,则该电容器的电容为___________ μF。(3)关于电容器在整个充、放电过程中的q-t图像和UAB-t图像的大致形状,可能正确的有___________(q为电容器极板所带的电荷量,UAB为A、B两板的电势差)。【答案】(1)放电 0.2s内电容器放出的电荷量 不变 (2)430 (3) AD【解析】(1)[1] 将开关S接通1,电容器与电源相连,所以电容器的充电;再将S接通2,电容器通过电阻R放电。[2] 图中横坐标分成许多很小的时间间隔,在这些很小的时间间隔里,放电电流可以视为不变,则为这段时间内的电荷量,所以 图中用阴影标记的狭长矩形的面积的物理意义是电容器0.2s内电容器放出的电荷量。[3]根据电荷量与电阻值R无关,如果不改变电路其他参考数,只减小电阻R的阻值,则此过程的I-t曲线与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将不变。(2)[4]根据(3)[5]AB.电容器在充电过程中,电流由最大逐渐减小,放电过程电流也是由最大逐渐减小,根据图像的倾斜程度表示电流的大小,B错误A正确;CD.电容器在充电过程中,电流由最大逐渐减小,放电过程电流也是由最大逐渐减小,根据电容器的电容不变, C错误D正确。故选AD。四、计算题:共2小题:38分。14.(18分)两个带正电的小球A、B,所带电荷量分别为Q和9Q,在真空中相距0.4 m。如果引入第三个小球C,恰好使得三个小球在它们相互的静电力作用下都处于平衡状态,则:(1)第三个小球应带何种电荷?(2)第三个小球应放在何处?电荷量是多少?【答案】(1)带负电;(2)在A、B连线上距A球0.1 m处,电荷量为Q【解析】(1)A对B的作用力向右,B对A的作用力向左,A、B、C均处于平衡状态,故C对B的作用力向左,C对A的作用力向右,所以C一定在A、B之间且带负电。(2)设第三个小球C所带电荷量为q(取绝对值),离A球的距离为x。则对小球C由平衡条件可得解得即第三个小球在A、B连线上距A球0.1 m处。对于小球A,由平衡条件可得解得15(20分)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两个点电荷,固定在同一水平直线上相距为 的A、B两点,其电荷量分别为 、 。在A、B两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处固定一光滑竖直绝缘杆,在杆上点有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小环(可视为点电荷)由静止释放。已知A、B、C三点连线为正三角形,D为AB的中点,小环由C运动到D的过程中小环的电势能减少了W,重力加速度为g。求:(1)释放小环瞬间,小环加速度的大小;(2)小环滑到D点时的速度大小。【答案】(1)a=g+ ;(2)v=【解析】(1)由库仑定律可知,A处正电荷对C点处小环的库仑力大小B处正电荷对C点处小环的库仑力大小释放小环瞬间,小环所受合力得大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联立解得(2)小环从C点滑到D点下落高度根据动能定理联立解得